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四川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2-2013年度资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SZ2012087.
【文章摘要】
市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21世纪以来,我国的利益群体正加速形成、利益结构正逐渐变化、利益分化正日益突出,导致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逐渐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在全社会取得价值共识、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愈来愈成为迫于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本文意图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挖掘出形成价值共识的合理性和可能性的理论思想。从唯物史观的理论归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人类解放”来解读,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未来社会状态进行剖析,解读不同个体的利益之间的共存和互补性,从而明晰“价值共识”的可能性。
【关键词】
利益分化;价值共识;唯物史观
1 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我国的利益群体正加速形成、利益结构正逐渐变化、利益分化正日益突出,导致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逐渐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随着传统一元化利益结构的瓦解,多元化利益格局开始形成,人们不再讳谈个人利益,开始自觉、自主地追求起利益来,在利益既得与竞争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利益分化不可避免的出现并愈加剧烈。所谓利益分化,是指由于社会结构性变革而使一种既定的利益关系发生重组,并进而引起社会成员的既得利益关系发生急剧变化,利益差距迅速扩大的过程。利益分化不仅出现在个体之间,阶层、城乡、行业之间等多层次的利益分化也广泛存在。同时,除了利益分化的主体,利益分化的内容和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利益的分化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利益分化刺激了竞争,有效地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动力疲软的弊端,大大增强了社会的发展动力。同时也促进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现在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论是经济体制还是政治体制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这也使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化与利益重组还处于初始的不成熟阶段。在现实的利益角逐过程中,由于原有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被打破,而新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并未成熟,导致各利益主体在利益角逐过程中,各种不公平、无规则、非理性的利益追求手段层出不穷,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在某种程度上陷入紊乱和无序的状态,社会经常出现利益摩擦和利益冲突。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势必会危及到我国政治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也给当前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带来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
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人类解放——价值共识的理论基础
我们认为,利益制约和规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人实践的最终目的和活动的最高原则。利益的分化决定了价值的分化,那么相反共同的利益也会导致价值共识的产生。但马克思从来不承认绝对共同利益的存在,反对将共同利益抽象化、绝对化,马克思的共同利益思想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现实的理论,从而从共同利益的思想中推导出了价值共识的可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份构成,这三部份都最终指向了人的自由全面展和人类解放,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和追求目标,也是关于人类发展规律的科学结论。1847年在伦敦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被恩格斯称为除了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的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个体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和谐统一的价值目标和实现途径,也是价值共识何以可能的基础。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讲,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具体的,人性也就是具体的。人的变化发展同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是相一致的。人创造社会关系的活动是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的,人要创造全面的社会关系的历史进程中也使自身达到全面性。人“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在人的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异化的现象,但这并不是人的全面性的丧失,不是什么人向非人的转化,而恰恰是由于人们还没有创造出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并将这种关系置于自已的自觉控制之下,恰恰是人与人之间对抗性的社会关系的表现。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社会生产力相对不发展,人们的联系只是在一定的狭隘的社会关系内的自发的联系,人们也只能在狭隘的社会交往中得到局部的、片面的发展,一般人类能力的发展只能以牺牲一些人的发展为代价。异化所造成的人的片面性是人们创造社会关系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人的发展在这一阶段所采取的必然形式,它又必将被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全面的社会关系的创造所扬弃。因此,所谓人的全面性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它不是人的发展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而它本身却正是以人的历史发展为前提条件的。
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越不独立,越人性于一个更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民族的家庭中;后来是在由民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何种形式的公众中。只有在十八世纪,在市民社会中,社会结合的各种形式,对个人说来,才只是达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才是外在的必然性”。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互为发展的前提是共同利益存在的基础,这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实中的个人并非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某个理念或精神,更不是脱离开现实性、没有现实关系的“单子”,每个人既是经验的、日常的判断主体,也是对经验进行理性反思的形上主体。共同利益的根基是在一种“双重关系”之中,并且这种“双重关系”由于以社会关系为实质而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双重关系,从而制约和主宰着共同利益的社会性和现实性。从存在论或形而上的意义上为“共同利益”作唯物史观性质的奠基,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批判西方长期以来的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理论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真正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而这又同各个人向完全的个人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相适应的,同样,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同过去受制约的交往向个人的交往的转化,也是相适应的。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与之相适应,就“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时的价值共识既是积极价值共识的实现,也是对价值共识问题的克服和超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文章摘要】
市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21世纪以来,我国的利益群体正加速形成、利益结构正逐渐变化、利益分化正日益突出,导致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逐渐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在全社会取得价值共识、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愈来愈成为迫于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本文意图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挖掘出形成价值共识的合理性和可能性的理论思想。从唯物史观的理论归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人类解放”来解读,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未来社会状态进行剖析,解读不同个体的利益之间的共存和互补性,从而明晰“价值共识”的可能性。
【关键词】
利益分化;价值共识;唯物史观
1 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我国的利益群体正加速形成、利益结构正逐渐变化、利益分化正日益突出,导致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逐渐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随着传统一元化利益结构的瓦解,多元化利益格局开始形成,人们不再讳谈个人利益,开始自觉、自主地追求起利益来,在利益既得与竞争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利益分化不可避免的出现并愈加剧烈。所谓利益分化,是指由于社会结构性变革而使一种既定的利益关系发生重组,并进而引起社会成员的既得利益关系发生急剧变化,利益差距迅速扩大的过程。利益分化不仅出现在个体之间,阶层、城乡、行业之间等多层次的利益分化也广泛存在。同时,除了利益分化的主体,利益分化的内容和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利益的分化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利益分化刺激了竞争,有效地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动力疲软的弊端,大大增强了社会的发展动力。同时也促进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现在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论是经济体制还是政治体制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这也使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化与利益重组还处于初始的不成熟阶段。在现实的利益角逐过程中,由于原有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被打破,而新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并未成熟,导致各利益主体在利益角逐过程中,各种不公平、无规则、非理性的利益追求手段层出不穷,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在某种程度上陷入紊乱和无序的状态,社会经常出现利益摩擦和利益冲突。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势必会危及到我国政治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也给当前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带来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
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人类解放——价值共识的理论基础
我们认为,利益制约和规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人实践的最终目的和活动的最高原则。利益的分化决定了价值的分化,那么相反共同的利益也会导致价值共识的产生。但马克思从来不承认绝对共同利益的存在,反对将共同利益抽象化、绝对化,马克思的共同利益思想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现实的理论,从而从共同利益的思想中推导出了价值共识的可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份构成,这三部份都最终指向了人的自由全面展和人类解放,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和追求目标,也是关于人类发展规律的科学结论。1847年在伦敦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被恩格斯称为除了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的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个体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和谐统一的价值目标和实现途径,也是价值共识何以可能的基础。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讲,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具体的,人性也就是具体的。人的变化发展同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是相一致的。人创造社会关系的活动是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的,人要创造全面的社会关系的历史进程中也使自身达到全面性。人“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在人的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异化的现象,但这并不是人的全面性的丧失,不是什么人向非人的转化,而恰恰是由于人们还没有创造出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并将这种关系置于自已的自觉控制之下,恰恰是人与人之间对抗性的社会关系的表现。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社会生产力相对不发展,人们的联系只是在一定的狭隘的社会关系内的自发的联系,人们也只能在狭隘的社会交往中得到局部的、片面的发展,一般人类能力的发展只能以牺牲一些人的发展为代价。异化所造成的人的片面性是人们创造社会关系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人的发展在这一阶段所采取的必然形式,它又必将被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全面的社会关系的创造所扬弃。因此,所谓人的全面性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它不是人的发展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而它本身却正是以人的历史发展为前提条件的。
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越不独立,越人性于一个更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民族的家庭中;后来是在由民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何种形式的公众中。只有在十八世纪,在市民社会中,社会结合的各种形式,对个人说来,才只是达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才是外在的必然性”。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互为发展的前提是共同利益存在的基础,这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实中的个人并非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某个理念或精神,更不是脱离开现实性、没有现实关系的“单子”,每个人既是经验的、日常的判断主体,也是对经验进行理性反思的形上主体。共同利益的根基是在一种“双重关系”之中,并且这种“双重关系”由于以社会关系为实质而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双重关系,从而制约和主宰着共同利益的社会性和现实性。从存在论或形而上的意义上为“共同利益”作唯物史观性质的奠基,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批判西方长期以来的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理论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真正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而这又同各个人向完全的个人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相适应的,同样,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同过去受制约的交往向个人的交往的转化,也是相适应的。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与之相适应,就“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时的价值共识既是积极价值共识的实现,也是对价值共识问题的克服和超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