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边缘人享受自我构筑的世界(创作谈)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于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人,都具有超于常人的细腻的情感世界。他们能够抓住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感触,用文字表达真实的情感。在专于写作的人群中,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没有专业作家的身份,不以“爬格子”为谋生手段,不在乎写出来的东西是否能够挤进畅销书排行榜,甚至不会在意这种发自内心的表达能否被所有人接受。他们写作只是因为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热爱夜深人静时思考的感觉。于是,在白天和其他人一样为本职工作忙碌之后,在其他人或与朋友小聚把酒言欢,或与家人团聚尽享天伦之乐,或通过看电影电视休闲的时候,他们放下工作的疲惫,独自在书桌前、电脑前用文字构筑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真实表达的喜怒哀乐,一股脑全部附着在自己笔下的主人公身上,让自己的笔操纵作品中人物的命运。等到新的一天来临的时候,他们又以普通人的身份,融入到年复一年的工作中。他们不喜欢自己被叫做业余作家,因为“业余”否定了他们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他们乐于被称为“游离在文化圈边缘的人”。我就是这样的“文化边缘人”。在岗时利用繁忙的工作空隙,在堆积着众多文件、卷宗的办公桌前,构思着自己的小说。退休后有了时间,就有了新生活的动力。
  我动手写这篇《城市底色》构思了许久,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去写。我曾经在工厂当过两年的工人,但那都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但我有着强烈的意识,想写一个老工人,写他的性格,写他的工人形象。我觉得距离我远了,甚至很陌生。可我觉得越是陌生的人物对我有着很深的诱惑力,我去熟悉他,热爱他。我家住在干部宿舍,但宿舍的后面就是一排排的工人新村。我的同学很多居住在这里,我经常去那里玩儿。回忆中就有过这个老工人的生活细节。我想着这些那么久的东西,逐步就浮上来,有时候甚至比较清晰。后来我回过一次我的工厂,看见了我年轻时操作的机床,我去抚摸它们,觉得那么亲切和震撼。于是,在工厂的生活也像过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晃动,那些师傅,那些工厂的环境,那些工人的思维方式都堆积过来。尽管过去这么多年,工厂的生活依旧没有变,依旧是那么有着汽油味道的氛围和气场。我的师傅就是这么一个人,很厚道,很老实,也很寡言。他的老婆确实风风火火,说话能不喘气地说出一火车。这些人物就在转,我之所以写不出来,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构思就这么像酒一样搁着,越放越觉得香甜。现在写工人题材的作者少了,是因为作者没有在工厂的。可工厂题材却是我们面前急需要挖掘的宝库,它是城市的动力,是城市人的生活基础。我找到切入点时很兴奋,一个作家没有比碰上一个好题材而激动的。这个灵感说没了就没了,再找就很难了。于是,我操笔开始写。但写了很久,就是觉得太陌生太不熟悉了。
  话还回来,我觉得用“文化边缘人”来定位我目前的状态,还是比较准确的。我不是专业作家,白天我有自己很多的工作要做,但夜晚抛开现实生活,我是一个四十年坚持文学创作的写作者。我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很平淡,没有风花雪月的爱情,也没有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在我这个年龄也少有了风花雪月和惊心动魄的激情,但我笔下的故事却是丰富多彩的,它既可以风花雪月,也可以惊心动魄。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经历很丰富,经历的人和事也不少。这么多年来,工作之余写东西的习惯一直伴随着我。我不抽烟、不喝酒、不品茶,也很少去娱乐场所,写作是我生活中几乎唯一的嗜好。人们都会认为,写作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但对于我却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因为我在创作中找到快感,在展开想象的空间里,看着自己编织的故事一天天地推进,是别人难以体验到的快乐。写这篇《城市底色》就是这样,越写越难,写到中间,就觉得找不到小说的结尾。我本不想让老工人去世,我原先也不是这样构思的。但写到最后,觉得冲击力不够。我参加过一个朋友父亲的葬礼,就是一个普通人,他帮助过很多的人。他去世后很多人去送别他,就像他是一个名人。可我认识的一个名人去世了,加上我只有八个人去送别他。相比这里的道理很清楚,那就是人緣。老工人的去世,就像我朋友父亲那样,会影响和牵动很多人,没有了他,没有了他的大嗓门,就觉得生活顿时缺少了什么。
  我爱写作,与我小时候受到的影响分不开。那时,我家三楼住着大诗人艾青的前妻,四楼住着大作家鲍昌和研究文学评论的专家钟铭君,他们的家里到处都是书,他们爱看书、爱写东西的习惯对我影响很大。1978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拿起笔开始文学创作。其实1974年我还在部队的时候就写过手抄本小说,当时被大家广泛传阅,使我小有知名度。从那以后,我发现了写作的乐趣所在,可以用笔随意创作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曾拥有的生活经历,包括身份、爱情,可以随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而不必担心得罪别人。白天遇到的事情有可能晚上就写了进去,估计那素材刚出锅,还是热乎乎的。四十年来,晚上我很少看电视或者外出玩乐,只要工作时间正常,每天晚上都会坚持写几千字。到现在我发表了八部长篇小说,两个短篇小说集,四个随笔集,累计起来也有两千多万字。我的笔下写过市长、战士、工人、老板、下岗工人……在创作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我手中,我想爱谁,想恨谁都可以由自己去安排。这是一种对生活中不满的宣泄方式。我写过一部中篇小说,名字叫《寂寞的自由》,讲的是一位平时受人敬仰,一举一动受媒体关注,身边时刻围绕着一帮人可以供其指手画脚的市长,在国外考察期间,因为没有了国内的优越,感到深深的寂寞。而在寂寞的同时,他找到了在国内没有的可贵的自由。这个故事就来源于我前年去美国,在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里,我走了大约七八个城市,接触了新鲜的环境,瞬间产生了对那种寂寞自由的生活深切感受。父母去世比较早,我经常思念起他们,于是我就把思念写了出来,成了出版的长篇小说《红色浪漫》。你看,思念也成了写作的素材。我在部队八年,但时隔四十多年,我就觉得已经写了这么多部队题材,再写就枯竭了。所以这次写《城市底色》也跟写部队一样,觉得那么遥远的事情写不出来了。可我还是顽强地写出来,我不是借工厂写别的,我就是想写工厂,写我过去熟悉的工人,写他们的生活,那如淬火般的故事。
  我也有痛苦的写不下去的时候,退下来还管着一些“非遗”的事情,工作太忙,回家很晚,看着等待我的电脑却没有气力再打开,毕竟早已经过了花甲之年。而创作的冲动和构想都在脑子里,于是经常的失眠。实在不行了,就半夜爬起来把脑子里的东西挖出来。写着写着就看到桌前的窗户发白,知道天亮了。前几年去欧洲出差,久了没写东西,在意大利的罗马一家商店里看到了电脑,便情不自禁地扑过去兴奋地打了一会儿,打的什么不知道,因为都是外文。还有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在电脑中写了一万五千字,但因为操作失误忘记保存的稿子不复存在。那种痛苦简直就是痛不欲生,我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叫喊,以发泄丢失文字的痛苦。因为这些丢失了的文字永远都不可能再找回来了。现在我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写这部小说《城市底色》,就是怕丢失了,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因为总想着让人物有光彩,但就是觉得平庸。我问过我的好朋友作家肖可凡,他写工厂题材比较多。他说,工厂的生活太难写了。
  我写的东西不一定人人都看、人人都知道,因为这不是我写作的目的。写作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找到了真正的快乐,这是最重要的。我算是最早一批用电脑写作的人。当初在朋友的怂恿下,我买了台286电脑开始尝试全新的写作方式,时间久了自然很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方便。用电脑写作比用手写速度提高了,而且没了疲倦,有了写作的欢愉感。过去写在稿纸上,写累了,那字体也就东倒西歪。现在打在电脑屏幕上,一个个都是规整的汉字,好像已经提前发表了。现在我已经不习惯用传统的笔纸写东西。写作不是我的生活的唯一,却是我的生活的关键,也是我生活的享受。我之前的四十年可以说是在坚持不断的业余写作中度过的,我想之后的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我还会坚持写下去。巴金不也是写到八十多岁吗,我要写到不能动为止……
  愿这篇小说《城市底色》能让你喜欢,能让你记住这个老工人,还有那个喋喋不休的工人妻子。
其他文献
读《太平,太平》时,我想我在听一个说书人讲故事。每个故事都不长,而且它们的活动半径仅止于“太平区”。这很好,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触摸的意义空间。类似于汪曾祺的“高邮”、莫言的“高密”,或冯骥才的“天津卫”。事实上,孔广钊也是按这个范儿写出来的。只不过他另有意图:他要在这个既现实又虚构的空间内,打量中国人的恒常生态。  恒常生态,是标准的书面语,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活法。中国人有自己的活法,那是
期刊
主持人语:  疫情期间,阅读了一些各大期刊上发表的微小说,觉得现在的微小说创作,和其他的文学体裁一样,呈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期的三篇微小说,在表现手法上,虽然风格不一,但尽显微小说的优长,以小见大,微言大义。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主人公在讲故事,讲砍柴的和放羊的如何相处,一起寻找诗意的生活故事。但显见的,这个故事如果就这样也就会重新沉寂于套路之中,于是,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最终和故事
期刊
夜晚站到自家阳台上看对面的楼、远处的楼,一栋栋的楼上住满了人。一个个小区旁边,是一条条大街小巷,路上总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大城市汇聚了各个地方,甚至各个国家的人,人们在城市里生存和发展。深圳是这样,北京是这样,可以想象伦敦、纽约、巴黎也是这样。地铁在地下运行,轮船在海中航行,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从太空看,地球也不过是宇宙中一个小小的星体,而这蓝色星球上生活着数十亿有思想有感情,
期刊
继“诗人已死”的聒噪之后,关于小说穷途末路的担忧业已传播久远。至1990年代末期,哲学、文学似乎都已经走入了彷徨无地的死胡同。小说濒死的症结应在于小说精神的消弭,昆德拉为此宣称“小说的存在在今天难道不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吗”,他热切呼吁小说家重新找到生存理由。徐东的小说《诗人的任务》(外一篇)仍可归为先锋一脉,却以清明理性和丰富厚实的细节自成一格,它抛弃了前代先锋作家刻意的荒腔走板,凭借艺术掌控让
期刊
我这段时间睡眠不好,老是做梦,决定去看医生。  接待我的是位神经内科的医生,年龄五十开外,精瘦精瘦的,留着一小撮山羊胡子,头发稀拉地梳向一边。  “哪里睡眠不好,都做的什么梦?”医生从镜架上方闪过两束狡黠的光。  “睡着了就会做梦,而且奇怪得很,老是做同样的梦,围着一片村庄反复走来走去,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的过去……”  “嘘……”医生做了一个手势,打断了我的话,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回去喝了它,你就
期刊
在华阴下火车,看着人流我随意猜测了一番,觉得人人都去华山。实际上在游客中心只认出三个人,还是一起的:一位老年男人,两位老年妇女。我之所以能认出他们,全在于那位老先生。他也没什么特别的,普普通通的人,一眼看上去是个好人的面相,对谁都无害的样子。这是他的底色,第一眼看到的,马上又觉得好像不太对,还有些什么似的,就又看了一眼,看清了,老先生一脸沧桑。这么说确乎还是隔着一层,欠了那么一点儿什么东西。我低下
期刊
十二月的某一天上午,我一进社保大厅就傻眼了,好多年未见的场景。交养老保险的人蒸饺一般,密密麻麻地码在一起,几乎没有空闲的地儿。以前,我小时候,菜市场从生产队刚刚拉来一车菠菜时,买菜的人会造出一场风卷云动的气势来,或者过年过节凭票买肉买布料时,那人潮也和眼下相当。  我呆呵呵地站了一会儿才找了一个队伍排后面,看着前面望不到头的脊背,想,这得排到啥时候啊?站了没一会儿,我前面的人转过身,先摆上笑脸,然
期刊
祖先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发现了万事万物有着相同的规律,即都有正反两面,如白天与黑夜、男人与女人、硬与软等等。为了描述正反面事物,他们发明了两个最简单的符号:阳“—”与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人进一步发现,有的事物阳的成分多一点,有的阴的成分多一点儿,有的外阳内阴,有的外阴内阳。于是他们又把阴阳事物细分为八类,并将世间万物都纳入这八类之中。为了描述这八大类事物,
期刊
冷面斩  我常为我的家乡小城骄傲。  骄傲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它有百年煤炭开采历史的煤都,二就是享誉省内外的名吃——朝鲜族冷面。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冷面算得上顶尖极品了。  所谓冷面,既是指面,也是指菜,是主副食的统一称呼。吃冷面自然离不开冷面菜。冷面原料限于荞麦面和小麦面,加淀粉和水拌匀,压成圆条状,煮熟后浸入冷水,再去冷水拌牛肉片、辣椒、泡菜、梨或苹果片、酱醋、香油等作料,加入牛肉汤即成。  它是
期刊
诗人张叶过着四处浪游、只要有口饭吃便把诗歌事业进行下去的日子。  他来到诗人街,住进了唐诗公寓,准备在那个以诗人居多的大街上待上一段时间。没想到有位叫林白的富豪了解到他能言善辩,且没有工作,便让人把他找来,交给了他一项特殊的任务。  林白让张叶前去陪伴正在四处游玩的舒那,舒那是他的前妻。  出的价钱相当可观,但对于并不看重金钱多寡的张叶来说,别出心裁的任务更能激发他的好奇心,因此也没有多想就欣然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