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于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人,都具有超于常人的细腻的情感世界。他们能够抓住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感触,用文字表达真实的情感。在专于写作的人群中,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没有专业作家的身份,不以“爬格子”为谋生手段,不在乎写出来的东西是否能够挤进畅销书排行榜,甚至不会在意这种发自内心的表达能否被所有人接受。他们写作只是因为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热爱夜深人静时思考的感觉。于是,在白天和其他人一样为本职工作忙碌之后,在其他人或与朋友小聚把酒言欢,或与家人团聚尽享天伦之乐,或通过看电影电视休闲的时候,他们放下工作的疲惫,独自在书桌前、电脑前用文字构筑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真实表达的喜怒哀乐,一股脑全部附着在自己笔下的主人公身上,让自己的笔操纵作品中人物的命运。等到新的一天来临的时候,他们又以普通人的身份,融入到年复一年的工作中。他们不喜欢自己被叫做业余作家,因为“业余”否定了他们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他们乐于被称为“游离在文化圈边缘的人”。我就是这样的“文化边缘人”。在岗时利用繁忙的工作空隙,在堆积着众多文件、卷宗的办公桌前,构思着自己的小说。退休后有了时间,就有了新生活的动力。
我动手写这篇《城市底色》构思了许久,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去写。我曾经在工厂当过两年的工人,但那都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但我有着强烈的意识,想写一个老工人,写他的性格,写他的工人形象。我觉得距离我远了,甚至很陌生。可我觉得越是陌生的人物对我有着很深的诱惑力,我去熟悉他,热爱他。我家住在干部宿舍,但宿舍的后面就是一排排的工人新村。我的同学很多居住在这里,我经常去那里玩儿。回忆中就有过这个老工人的生活细节。我想着这些那么久的东西,逐步就浮上来,有时候甚至比较清晰。后来我回过一次我的工厂,看见了我年轻时操作的机床,我去抚摸它们,觉得那么亲切和震撼。于是,在工厂的生活也像过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晃动,那些师傅,那些工厂的环境,那些工人的思维方式都堆积过来。尽管过去这么多年,工厂的生活依旧没有变,依旧是那么有着汽油味道的氛围和气场。我的师傅就是这么一个人,很厚道,很老实,也很寡言。他的老婆确实风风火火,说话能不喘气地说出一火车。这些人物就在转,我之所以写不出来,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构思就这么像酒一样搁着,越放越觉得香甜。现在写工人题材的作者少了,是因为作者没有在工厂的。可工厂题材却是我们面前急需要挖掘的宝库,它是城市的动力,是城市人的生活基础。我找到切入点时很兴奋,一个作家没有比碰上一个好题材而激动的。这个灵感说没了就没了,再找就很难了。于是,我操笔开始写。但写了很久,就是觉得太陌生太不熟悉了。
话还回来,我觉得用“文化边缘人”来定位我目前的状态,还是比较准确的。我不是专业作家,白天我有自己很多的工作要做,但夜晚抛开现实生活,我是一个四十年坚持文学创作的写作者。我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很平淡,没有风花雪月的爱情,也没有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在我这个年龄也少有了风花雪月和惊心动魄的激情,但我笔下的故事却是丰富多彩的,它既可以风花雪月,也可以惊心动魄。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经历很丰富,经历的人和事也不少。这么多年来,工作之余写东西的习惯一直伴随着我。我不抽烟、不喝酒、不品茶,也很少去娱乐场所,写作是我生活中几乎唯一的嗜好。人们都会认为,写作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但对于我却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因为我在创作中找到快感,在展开想象的空间里,看着自己编织的故事一天天地推进,是别人难以体验到的快乐。写这篇《城市底色》就是这样,越写越难,写到中间,就觉得找不到小说的结尾。我本不想让老工人去世,我原先也不是这样构思的。但写到最后,觉得冲击力不够。我参加过一个朋友父亲的葬礼,就是一个普通人,他帮助过很多的人。他去世后很多人去送别他,就像他是一个名人。可我认识的一个名人去世了,加上我只有八个人去送别他。相比这里的道理很清楚,那就是人緣。老工人的去世,就像我朋友父亲那样,会影响和牵动很多人,没有了他,没有了他的大嗓门,就觉得生活顿时缺少了什么。
我爱写作,与我小时候受到的影响分不开。那时,我家三楼住着大诗人艾青的前妻,四楼住着大作家鲍昌和研究文学评论的专家钟铭君,他们的家里到处都是书,他们爱看书、爱写东西的习惯对我影响很大。1978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拿起笔开始文学创作。其实1974年我还在部队的时候就写过手抄本小说,当时被大家广泛传阅,使我小有知名度。从那以后,我发现了写作的乐趣所在,可以用笔随意创作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曾拥有的生活经历,包括身份、爱情,可以随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而不必担心得罪别人。白天遇到的事情有可能晚上就写了进去,估计那素材刚出锅,还是热乎乎的。四十年来,晚上我很少看电视或者外出玩乐,只要工作时间正常,每天晚上都会坚持写几千字。到现在我发表了八部长篇小说,两个短篇小说集,四个随笔集,累计起来也有两千多万字。我的笔下写过市长、战士、工人、老板、下岗工人……在创作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我手中,我想爱谁,想恨谁都可以由自己去安排。这是一种对生活中不满的宣泄方式。我写过一部中篇小说,名字叫《寂寞的自由》,讲的是一位平时受人敬仰,一举一动受媒体关注,身边时刻围绕着一帮人可以供其指手画脚的市长,在国外考察期间,因为没有了国内的优越,感到深深的寂寞。而在寂寞的同时,他找到了在国内没有的可贵的自由。这个故事就来源于我前年去美国,在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里,我走了大约七八个城市,接触了新鲜的环境,瞬间产生了对那种寂寞自由的生活深切感受。父母去世比较早,我经常思念起他们,于是我就把思念写了出来,成了出版的长篇小说《红色浪漫》。你看,思念也成了写作的素材。我在部队八年,但时隔四十多年,我就觉得已经写了这么多部队题材,再写就枯竭了。所以这次写《城市底色》也跟写部队一样,觉得那么遥远的事情写不出来了。可我还是顽强地写出来,我不是借工厂写别的,我就是想写工厂,写我过去熟悉的工人,写他们的生活,那如淬火般的故事。
我也有痛苦的写不下去的时候,退下来还管着一些“非遗”的事情,工作太忙,回家很晚,看着等待我的电脑却没有气力再打开,毕竟早已经过了花甲之年。而创作的冲动和构想都在脑子里,于是经常的失眠。实在不行了,就半夜爬起来把脑子里的东西挖出来。写着写着就看到桌前的窗户发白,知道天亮了。前几年去欧洲出差,久了没写东西,在意大利的罗马一家商店里看到了电脑,便情不自禁地扑过去兴奋地打了一会儿,打的什么不知道,因为都是外文。还有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在电脑中写了一万五千字,但因为操作失误忘记保存的稿子不复存在。那种痛苦简直就是痛不欲生,我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叫喊,以发泄丢失文字的痛苦。因为这些丢失了的文字永远都不可能再找回来了。现在我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写这部小说《城市底色》,就是怕丢失了,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因为总想着让人物有光彩,但就是觉得平庸。我问过我的好朋友作家肖可凡,他写工厂题材比较多。他说,工厂的生活太难写了。
我写的东西不一定人人都看、人人都知道,因为这不是我写作的目的。写作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找到了真正的快乐,这是最重要的。我算是最早一批用电脑写作的人。当初在朋友的怂恿下,我买了台286电脑开始尝试全新的写作方式,时间久了自然很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方便。用电脑写作比用手写速度提高了,而且没了疲倦,有了写作的欢愉感。过去写在稿纸上,写累了,那字体也就东倒西歪。现在打在电脑屏幕上,一个个都是规整的汉字,好像已经提前发表了。现在我已经不习惯用传统的笔纸写东西。写作不是我的生活的唯一,却是我的生活的关键,也是我生活的享受。我之前的四十年可以说是在坚持不断的业余写作中度过的,我想之后的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我还会坚持写下去。巴金不也是写到八十多岁吗,我要写到不能动为止……
愿这篇小说《城市底色》能让你喜欢,能让你记住这个老工人,还有那个喋喋不休的工人妻子。
我动手写这篇《城市底色》构思了许久,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去写。我曾经在工厂当过两年的工人,但那都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但我有着强烈的意识,想写一个老工人,写他的性格,写他的工人形象。我觉得距离我远了,甚至很陌生。可我觉得越是陌生的人物对我有着很深的诱惑力,我去熟悉他,热爱他。我家住在干部宿舍,但宿舍的后面就是一排排的工人新村。我的同学很多居住在这里,我经常去那里玩儿。回忆中就有过这个老工人的生活细节。我想着这些那么久的东西,逐步就浮上来,有时候甚至比较清晰。后来我回过一次我的工厂,看见了我年轻时操作的机床,我去抚摸它们,觉得那么亲切和震撼。于是,在工厂的生活也像过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晃动,那些师傅,那些工厂的环境,那些工人的思维方式都堆积过来。尽管过去这么多年,工厂的生活依旧没有变,依旧是那么有着汽油味道的氛围和气场。我的师傅就是这么一个人,很厚道,很老实,也很寡言。他的老婆确实风风火火,说话能不喘气地说出一火车。这些人物就在转,我之所以写不出来,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构思就这么像酒一样搁着,越放越觉得香甜。现在写工人题材的作者少了,是因为作者没有在工厂的。可工厂题材却是我们面前急需要挖掘的宝库,它是城市的动力,是城市人的生活基础。我找到切入点时很兴奋,一个作家没有比碰上一个好题材而激动的。这个灵感说没了就没了,再找就很难了。于是,我操笔开始写。但写了很久,就是觉得太陌生太不熟悉了。
话还回来,我觉得用“文化边缘人”来定位我目前的状态,还是比较准确的。我不是专业作家,白天我有自己很多的工作要做,但夜晚抛开现实生活,我是一个四十年坚持文学创作的写作者。我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很平淡,没有风花雪月的爱情,也没有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在我这个年龄也少有了风花雪月和惊心动魄的激情,但我笔下的故事却是丰富多彩的,它既可以风花雪月,也可以惊心动魄。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经历很丰富,经历的人和事也不少。这么多年来,工作之余写东西的习惯一直伴随着我。我不抽烟、不喝酒、不品茶,也很少去娱乐场所,写作是我生活中几乎唯一的嗜好。人们都会认为,写作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但对于我却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因为我在创作中找到快感,在展开想象的空间里,看着自己编织的故事一天天地推进,是别人难以体验到的快乐。写这篇《城市底色》就是这样,越写越难,写到中间,就觉得找不到小说的结尾。我本不想让老工人去世,我原先也不是这样构思的。但写到最后,觉得冲击力不够。我参加过一个朋友父亲的葬礼,就是一个普通人,他帮助过很多的人。他去世后很多人去送别他,就像他是一个名人。可我认识的一个名人去世了,加上我只有八个人去送别他。相比这里的道理很清楚,那就是人緣。老工人的去世,就像我朋友父亲那样,会影响和牵动很多人,没有了他,没有了他的大嗓门,就觉得生活顿时缺少了什么。
我爱写作,与我小时候受到的影响分不开。那时,我家三楼住着大诗人艾青的前妻,四楼住着大作家鲍昌和研究文学评论的专家钟铭君,他们的家里到处都是书,他们爱看书、爱写东西的习惯对我影响很大。1978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拿起笔开始文学创作。其实1974年我还在部队的时候就写过手抄本小说,当时被大家广泛传阅,使我小有知名度。从那以后,我发现了写作的乐趣所在,可以用笔随意创作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曾拥有的生活经历,包括身份、爱情,可以随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而不必担心得罪别人。白天遇到的事情有可能晚上就写了进去,估计那素材刚出锅,还是热乎乎的。四十年来,晚上我很少看电视或者外出玩乐,只要工作时间正常,每天晚上都会坚持写几千字。到现在我发表了八部长篇小说,两个短篇小说集,四个随笔集,累计起来也有两千多万字。我的笔下写过市长、战士、工人、老板、下岗工人……在创作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我手中,我想爱谁,想恨谁都可以由自己去安排。这是一种对生活中不满的宣泄方式。我写过一部中篇小说,名字叫《寂寞的自由》,讲的是一位平时受人敬仰,一举一动受媒体关注,身边时刻围绕着一帮人可以供其指手画脚的市长,在国外考察期间,因为没有了国内的优越,感到深深的寂寞。而在寂寞的同时,他找到了在国内没有的可贵的自由。这个故事就来源于我前年去美国,在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里,我走了大约七八个城市,接触了新鲜的环境,瞬间产生了对那种寂寞自由的生活深切感受。父母去世比较早,我经常思念起他们,于是我就把思念写了出来,成了出版的长篇小说《红色浪漫》。你看,思念也成了写作的素材。我在部队八年,但时隔四十多年,我就觉得已经写了这么多部队题材,再写就枯竭了。所以这次写《城市底色》也跟写部队一样,觉得那么遥远的事情写不出来了。可我还是顽强地写出来,我不是借工厂写别的,我就是想写工厂,写我过去熟悉的工人,写他们的生活,那如淬火般的故事。
我也有痛苦的写不下去的时候,退下来还管着一些“非遗”的事情,工作太忙,回家很晚,看着等待我的电脑却没有气力再打开,毕竟早已经过了花甲之年。而创作的冲动和构想都在脑子里,于是经常的失眠。实在不行了,就半夜爬起来把脑子里的东西挖出来。写着写着就看到桌前的窗户发白,知道天亮了。前几年去欧洲出差,久了没写东西,在意大利的罗马一家商店里看到了电脑,便情不自禁地扑过去兴奋地打了一会儿,打的什么不知道,因为都是外文。还有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在电脑中写了一万五千字,但因为操作失误忘记保存的稿子不复存在。那种痛苦简直就是痛不欲生,我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叫喊,以发泄丢失文字的痛苦。因为这些丢失了的文字永远都不可能再找回来了。现在我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写这部小说《城市底色》,就是怕丢失了,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因为总想着让人物有光彩,但就是觉得平庸。我问过我的好朋友作家肖可凡,他写工厂题材比较多。他说,工厂的生活太难写了。
我写的东西不一定人人都看、人人都知道,因为这不是我写作的目的。写作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找到了真正的快乐,这是最重要的。我算是最早一批用电脑写作的人。当初在朋友的怂恿下,我买了台286电脑开始尝试全新的写作方式,时间久了自然很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方便。用电脑写作比用手写速度提高了,而且没了疲倦,有了写作的欢愉感。过去写在稿纸上,写累了,那字体也就东倒西歪。现在打在电脑屏幕上,一个个都是规整的汉字,好像已经提前发表了。现在我已经不习惯用传统的笔纸写东西。写作不是我的生活的唯一,却是我的生活的关键,也是我生活的享受。我之前的四十年可以说是在坚持不断的业余写作中度过的,我想之后的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我还会坚持写下去。巴金不也是写到八十多岁吗,我要写到不能动为止……
愿这篇小说《城市底色》能让你喜欢,能让你记住这个老工人,还有那个喋喋不休的工人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