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德行礼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478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中,我曾接触到一所特色主题已确定,但“一训三风”有待构建的学校。这所学校此前在学品策划团队的帮助下,已深入挖掘校名内涵,将自身特色确立为“聚德教育”,并阐释如下:
  聚,即会合、集合、聚集、累积,“聚人”“聚力”“聚心”为教育所需;德,指内心的情感或信念、人的本性及品德,传统意义上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教育需要让学生具备传统美德、现代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聚”为教育涵养力量,“德”为教育注入灵魂,“聚德教育”表示这所学校汇聚了教育资源、集聚了教育力量、凝聚了教育匠心、开启了学生心智,帮助学生实现成长与进步,最终将培养出仁心厚德、学识丰富、多才多艺、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优秀人才。
  经多次思想碰撞后,“聚德教育”之下的“一训三风”确定为“聚于德,行于礼”(校训)、“聚真汇美,正行弘德”(校風)、“勤研善教,正身弘义”(教风)、“乐学善思,正己弘志”(学风)。
  “德”是内在心灵的修炼,“礼”是外在行为的养成。校训“聚于德,行于礼”,对全校师生提出了内修外练的要求:为教育涵养力量,使师生具备传统美德、现代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行动上遵循社会规律和方法,以善出发杜绝恶,做到知行合一。
  至于校风、教风和学风,三者都以“正······弘······”进行表述。“弘”是扩充、广大,与“聚”所指的聚集、累计相对应。校风中的“聚真汇美”指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是“真”和“美”。教风中的“勤研善教”指教师勤于钻研,善于教书育人。学风中的“乐学善思”指学生热爱学习,善于思考,乐于求知。而在学风中提出“弘志”,是希望学生志存高远,有志者事竟成;在教风中提出“弘义”,是要求教师行正道,扬正义;在校风中提出“弘德”,是表明学校的育人使命,将好的品德发扬光大。
其他文献
面对《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的邀约,我选了一个有点“难过”的话题来探讨教育如何立足时代,因为我不想让那些“高大上”的成就掩盖眼前的现实问题。  党的十九大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农民对高质量教育需要之间的矛盾在农村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五年,党和政府
期刊
命名几栋楼,建几座亭子,搞一个喷泉,校园文化建设就有模有样了?  低头弄概念,大声喊口号,高高贴墙上,学校文化建设就成体系了?  10月底,本刊在天津市进行“百城百校”采访活动时,有教育专家反映当前一些学校乱搞文化,招摇过市,还自称“有品牌”。  脱离核心要不得  有人说,构建学校品牌是每一位校长的理想,而学校文化是达成品牌的标志。“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达成,通往理想的过程往往比较漫长。可是,有些校
期刊
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就是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六一”国际儿童节,本是一个可以让儿童期待向往的节日。可近年来,每到儿童节,小学、初中甚至幼儿园组织的文艺表演,让不少孩子感觉太烦、太累,甚至直呼不要再过儿童节。儿童节的慶祝方式已经逐渐脱离了其本质。  查阅文献,设立儿童节的初衷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
期刊
县城学校的发展,如果只着眼于所处的县城,视野就太窄了。教育是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的。学校的发展,最终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最终落在课程这块基石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必须优化校本课程,让教育教学有自己的平台。  深化课程改革引发的思考  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国家课程是基础课程,是保底工程。学生要发展个性,发展特长,还需“改善生活”,即通过校本课程的设立“补充营养”,以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期刊
面对这样一所备受瞩目的名校、这样一位闻名遐迩的名校长,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有点不知所措了,总感觉用尽全力也很难写出其精髓和面貌。  細细算来,此次专访已是我和希娅校长的第四次见面了,两次在重庆,两次在广州。四次会面,加上日常的线上交流,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位总是一头精干短发、爱穿连衣裙的女校长身上有一股不容忽视的锐气和勇往直前的果敢,她可以为了内心的信仰、为了孩子的发展,顽强地抵抗着那些来
期刊
当前,构建学校品牌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校长的重视,但很多人对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学校品牌的概念认识比较模糊,难以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此,本刊专访了广东省特级教师、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原副主任邱才训,请他对这三者的概念和关系进行解读。  《学校品牌管理》:在您看来,学校品牌是如何炼就的?  邱才训:一个学校品牌的成就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实践探索。第一阶段是从特色项目到学校特色,即选择某一项或某一方面
期刊
探索世界教育的中国模式需要立足时代,以实践为基础,理清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背景,构建教育的现实画像,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更大地促进中国教育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國教育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存在哪些问题?肩负什么样的使命?基于这一背景下的学校品牌建设应如何发力?如何让好教育成为时代最强音?我们一同探讨。
期刊
对于江苏省泗阳县双语学校,我是了解的,且早在学校创办之初就参加了宿迁市实验小学年检专家组对该校的检查。那个时候,该校似乎就“很不安分”地在拓展五彩缤纷的“第二课堂”,努力不负“双语”之名, 校园生活之丰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十五年过去了,泗阳双实在“很不安分”中终于实践出了校本课程体系,如今不仅是丰富,而应是厚重了,令人敬佩。这一切表明,是课程建设成就了他们的品牌。  纵观其十五年校本课程探索与实
期刊
自2013年到任以来,我深知百年老校的校长一岗挑战巨大且责任重大!我的脑子里总是盘旋着一个严肃的问题:作为校长,多年之后,应给这所学校留下什么?百思只得一解,就是学校成长的精神灵魂与生命气质,也就是学校文化。校长有了文化底气,才会有高瞻远瞩的思考,才会有超凡脱俗的事业发展和创造,才会向着愿景,带着追求,让自己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生活中诗意地栖息,通过致美行动来使学校实现内涵发展和跨越发展!  构建学校
期刊
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个升旗台,或在操场边上,或在教学楼前,是必不可少的德育场所。可是,很多校园升旗台的设计较为简单,只是一個方形水泥台,未能营造出合适的育人氛围。对此,广州学园公司提供了多个解决方案,尝试通过校园微改造来更好地发挥升旗台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