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纵观我国教育体制的现状,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21世纪需要创造型的人才,而创造想象是个体创造素质的核心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呢?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精心安排,合理设置活动区域
1.材料的准备
根据各班幼儿特点、活动目标,把材料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创造性、安全性放在首位。号召家长、幼儿和教师共同参与,变废为宝、废物利用,收集活动的材料。并让幼儿动手、动脑参与活动环境创设。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其次注意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系统性。区域活动是幼儿个性化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所以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应该通过平时的观察积累关于幼儿发展状况的经验,根据同一班级幼儿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分解出操作层次,并构成系统性,以满足幼儿学习的不同需要。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这样使区域活动不仅适应了不同水平幼儿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幼儿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更多地体验到自信。
2.空间的安排
一些研究发现,活动空间也是影响幼儿创造灵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空间安排一是注意考虑角落采光、用水等特殊需要;二是注意有利于幼儿活动与操作;三是注意根据幼儿园整体现状,因地制宜,合理设置与利用空间。
3.氛围的营造
自由、宽松、有安全感的环境与氛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因此环境创设除注意材料、内容和形式既相对稳定又丰富多变,有利于诱发幼儿创造性外,还特别强调师生互动“五多”氛围,即教师的多支持、多鼓励、多观察、多启发、多体验、多联想。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积极创造的环境气氛中实现着“快乐的发展”享受着“发展的快乐”。
二、适时指导,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
1.尊重意愿,适时指导
区域活动必须符合幼儿内在心理需要。只有幼儿自由选择的活动才能真正成为自主的、具有较大教育价值的活动,所以,在活动中,尊重幼儿的意愿,鼓励幼儿自由地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活动。
2.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最佳的时机。
(1)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介入,而应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如在智力区幼儿探索排序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求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单地排序。好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不外乎于AB,BA这几种方法,幼儿的探索的热情也慢慢地消退。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AAB,ABC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教师的适时介入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当孩子出现纠纷问题不能自行解决时。如在一次搭建游戏中,红红在不小心碰坏了小朋友搭的动物园,孩子们一时很激动,有的埋怨红红,有的以暴力攻击红红,有的不知所措。教师马上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
3.指导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励、肯定为主
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不管成功与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能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教师一方面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另一方面有进步就进行表扬,是为了其自信心与积极性的建立与提高。
总之,如果把大脑比作一颗恒星,那么想象就是四射的光芒,广大幼儿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光芒射得更远、更亮。在新世纪的曙光下,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属于他们的未来世界里展翅翱翔。
一、精心安排,合理设置活动区域
1.材料的准备
根据各班幼儿特点、活动目标,把材料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创造性、安全性放在首位。号召家长、幼儿和教师共同参与,变废为宝、废物利用,收集活动的材料。并让幼儿动手、动脑参与活动环境创设。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其次注意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系统性。区域活动是幼儿个性化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所以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应该通过平时的观察积累关于幼儿发展状况的经验,根据同一班级幼儿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分解出操作层次,并构成系统性,以满足幼儿学习的不同需要。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这样使区域活动不仅适应了不同水平幼儿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幼儿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更多地体验到自信。
2.空间的安排
一些研究发现,活动空间也是影响幼儿创造灵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空间安排一是注意考虑角落采光、用水等特殊需要;二是注意有利于幼儿活动与操作;三是注意根据幼儿园整体现状,因地制宜,合理设置与利用空间。
3.氛围的营造
自由、宽松、有安全感的环境与氛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因此环境创设除注意材料、内容和形式既相对稳定又丰富多变,有利于诱发幼儿创造性外,还特别强调师生互动“五多”氛围,即教师的多支持、多鼓励、多观察、多启发、多体验、多联想。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积极创造的环境气氛中实现着“快乐的发展”享受着“发展的快乐”。
二、适时指导,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
1.尊重意愿,适时指导
区域活动必须符合幼儿内在心理需要。只有幼儿自由选择的活动才能真正成为自主的、具有较大教育价值的活动,所以,在活动中,尊重幼儿的意愿,鼓励幼儿自由地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活动。
2.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最佳的时机。
(1)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介入,而应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如在智力区幼儿探索排序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求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单地排序。好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不外乎于AB,BA这几种方法,幼儿的探索的热情也慢慢地消退。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AAB,ABC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教师的适时介入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当孩子出现纠纷问题不能自行解决时。如在一次搭建游戏中,红红在不小心碰坏了小朋友搭的动物园,孩子们一时很激动,有的埋怨红红,有的以暴力攻击红红,有的不知所措。教师马上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
3.指导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励、肯定为主
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不管成功与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能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教师一方面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另一方面有进步就进行表扬,是为了其自信心与积极性的建立与提高。
总之,如果把大脑比作一颗恒星,那么想象就是四射的光芒,广大幼儿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光芒射得更远、更亮。在新世纪的曙光下,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属于他们的未来世界里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