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用好教科书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a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带给我们全新的理念。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它象征着教育导向的重大转换,体现出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目前,在我国广大地区,地方教材和校本课程亟待开发和完善,学校各科教学的主教材普遍选用人教版“九义”(即国家统编)教材,师生最为熟悉的也就是人手一册的教科书了。其中,语文教科书成了实施语文新课标的重要工具。它的编写反映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何让这本内容有限的教科书发挥应有的作用,值得一线语文教师认真探索和实践。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文质兼美,富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现行教科书编排大致以思想性相同或相近的课文进行归类,编成一组一组,并在各组课文前精心设计“导读”,每课前安排“预习”或“阅读提示”,提示了课文内容要点和学习要求。
  教学时,首先要利用教材的这种安排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自读自悟。初读“导读”、“预习提示”,可使学生对一组教材或一篇課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引发学习兴趣。再经过反复的学习,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从美妙的故事情节中感悟课文的思想,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与文章的人文精神达成“默契”。整体感知还应注意教材的前后联系,因为语文教材的编排总是围绕新课标的要求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地渗透人文教育因素。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巧妙的导语、设问、图像等多种形式引出前期课文奠定的思想基础,促进对新课中相同人文精神的领会,使教材渗透的系列人文教育因素得以强化。
  其次,也要看到,即使是同一篇教材,它蕴含的人文因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尊重学生的选择。如:学习《麻雀》一文后,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时,有的说母爱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有的说老麻雀很勇敢,能以弱胜强,有的则说猎狗也有情,它被老麻雀和小麻雀之间的母子真情所感动了,所以不忍心去伤害它们。从这些说法,说明学生已经深受课文思想感染,都是积极的,应予以认同和鼓励。
  在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去深刻理解和洞悉教科书中的人文内涵,才能授之以真、传之以神、示之以美,发掘出高品位的课意,使学生在时代感和人文感极强的语文教育氛围中,成人成材成功,我们方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二、抓住教材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允许不同的“解读”,举一反三,标新立异,应该成为教学追求的最佳境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现和创新与一般意义的发现和创新有所不同。关于这一点,发现学习理论的创立者布鲁纳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新教材的编排内容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儿童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如:教科书“预习”中常常设计这样的问题:读一读,记下不明白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这种设计就是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必须安排教学环节,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处理。课后“思考与练习”中这样的问题就更多了,如:“乌鸦还有哪些办法喝到水?”“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小学生结伴出门旅游行不行?”……这些问题均可以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可以通过口语交际、书面写作等形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语文课堂一片新天地,真正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三、拓展语文教材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教材也是“学材”,新课标指导下编写的教材不再是追求对学生教育经验的完善的预设,它开放而有弹性,为学生的发展留有余地,供不同程度、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和拓展。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教材优势,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每册教材安排了积累成语,光读读背背仅仅是一种死板知识的堆积,活学活用,才能赋予语言文字生命力。可让学生选其中的几个词写一段话,编成一个小故事,画一幅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又增加了感悟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机会。再如:在《西湖的绿》一文中,作者引用了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前两行描写西湖晴雨天的不同景色,教师可顺势提供后两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部分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全诗,这就多了一份积累。读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就可补充学习《回乡偶书》(二)让学生识记。学习了《凡卡》一文后,可建议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教材中诸如此类的练习空间非常大,教师要多钻研和拓展这些空间,为学生创造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
  
  四、整合母语教育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它与外语教学有本质的区别,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习得,而是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母语教育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除语文教科书外,学生课堂内接触的大量学科(自然、思品、社会、数学、音乐……)都有母语的成分,课外生活看电影、电视感受母语,与人交谈运用母语,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大量的宣传广告、商店名称、门牌号码可以让学生欣赏母语,走进商店购物,认识包装说明,要读母语……周围的环境和日常生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母语的氛围。
  语文教科书在编排上突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克服传统教育中语文教学封闭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的学科堡垒里的弊端,让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串门”,为语文知识的“整合”牵线搭桥;有意将语文课本与生活“沟通”、“联姻”,为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培植新的生长点;有意让学生与文化亲密“对话”,使语文的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驾齐驱,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双轮驱动,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发展之根基,着上青春之原色,充满生命的活力。
  如:启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体会语文课中的“十丈见方”、“十余亩”、“千军万马”、“九牛一毛”等词的意思;用社会课上学习的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知识进行想象作文,学生设想未来的水果可以防癌治癌,西红柿有大西瓜那么大,同一棵果树上可以结出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果子……思品课教材强化了语文教材中的精品文化。开展社会调查(环境状况、文字使用、超市货物),写成调查报告,把生活和母语运用结合起来。把课堂内外学到的有趣故事讲给别人听,增强了语言实践的机会,整合了母语教育因素。
  在整合强化母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教科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找到它们的切合点,找准契机,必须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乐意探究的东西,才能生成学习目标,生成活动主题,形成生长性的活动环境,以民主的方式选择能满足学生亲历性学习需求的活动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在初中阶段对全体学生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使学生初步获得基本的劳动技术与活动的能力及终生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素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对初中劳动技术课任课教师的培训当中,常常听到一些教师反映:劳技课难上。原因除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部分学校不够重视外,部分教师在教学兴趣、方式、方法上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从事过
期刊
初中语文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切实实现教育创新。    一、让语文还原于生活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教学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进化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生活,体验生活    二、让教学富有独特性    1、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理
期刊
我国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被看成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教师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和活力。”他的意思是: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去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呢?    一、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也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展示的真理感到惊讶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能意识到或感觉到自己的
期刊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将怎样转变自己的角色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语文教师应由知识传授者向参与者转型    许多年来,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现代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成为社会共识,新课标理念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日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下面,笔者就教学实际谈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做法:    一、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    “只有民主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绝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最高峰。”(陶行知语)教学民主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新课
期刊
构建探究式学习的课程,是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成果。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传统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活动(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若将探究应用于文科综合学科的学习,学生学习的范围将大为拓宽,学习的模式将大为改观,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
期刊
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合自身特点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途径。内地西藏班(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方法不当的现象,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学会学习。    一、藏族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1、藏族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一是学习无计划。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缺乏主动的安排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不断推进,各地教学改革实验方兴未艾。如果我们仍然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老一套教学方法,缺乏研究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方法,势必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教育家巴班斯基“分组教学”的理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的突出弱点,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阶梯分级分组进行教学”的尝试。    一、因材施教,实施阶梯教学  
期刊
“留守学生”成为现在农村学校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学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学校经过多次调研,结合我校实际,强力推进关爱“留守学生”工程,通过以下措施,为推动关爱工作的社会化进程打下了基础,为学校管理工作搭建了强有力的平台。    一、以调研为导向,有序推进关爱“留守学生”工程    2006年3月,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学校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确
期刊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它要求我们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工作的本质和核心。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师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这里笔者着重谈谈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即如何优化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显然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