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带给我们全新的理念。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它象征着教育导向的重大转换,体现出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目前,在我国广大地区,地方教材和校本课程亟待开发和完善,学校各科教学的主教材普遍选用人教版“九义”(即国家统编)教材,师生最为熟悉的也就是人手一册的教科书了。其中,语文教科书成了实施语文新课标的重要工具。它的编写反映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何让这本内容有限的教科书发挥应有的作用,值得一线语文教师认真探索和实践。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文质兼美,富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现行教科书编排大致以思想性相同或相近的课文进行归类,编成一组一组,并在各组课文前精心设计“导读”,每课前安排“预习”或“阅读提示”,提示了课文内容要点和学习要求。
教学时,首先要利用教材的这种安排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自读自悟。初读“导读”、“预习提示”,可使学生对一组教材或一篇課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引发学习兴趣。再经过反复的学习,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从美妙的故事情节中感悟课文的思想,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与文章的人文精神达成“默契”。整体感知还应注意教材的前后联系,因为语文教材的编排总是围绕新课标的要求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地渗透人文教育因素。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巧妙的导语、设问、图像等多种形式引出前期课文奠定的思想基础,促进对新课中相同人文精神的领会,使教材渗透的系列人文教育因素得以强化。
其次,也要看到,即使是同一篇教材,它蕴含的人文因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尊重学生的选择。如:学习《麻雀》一文后,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时,有的说母爱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有的说老麻雀很勇敢,能以弱胜强,有的则说猎狗也有情,它被老麻雀和小麻雀之间的母子真情所感动了,所以不忍心去伤害它们。从这些说法,说明学生已经深受课文思想感染,都是积极的,应予以认同和鼓励。
在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去深刻理解和洞悉教科书中的人文内涵,才能授之以真、传之以神、示之以美,发掘出高品位的课意,使学生在时代感和人文感极强的语文教育氛围中,成人成材成功,我们方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二、抓住教材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允许不同的“解读”,举一反三,标新立异,应该成为教学追求的最佳境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现和创新与一般意义的发现和创新有所不同。关于这一点,发现学习理论的创立者布鲁纳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新教材的编排内容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儿童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如:教科书“预习”中常常设计这样的问题:读一读,记下不明白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这种设计就是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必须安排教学环节,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处理。课后“思考与练习”中这样的问题就更多了,如:“乌鸦还有哪些办法喝到水?”“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小学生结伴出门旅游行不行?”……这些问题均可以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可以通过口语交际、书面写作等形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语文课堂一片新天地,真正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三、拓展语文教材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教材也是“学材”,新课标指导下编写的教材不再是追求对学生教育经验的完善的预设,它开放而有弹性,为学生的发展留有余地,供不同程度、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和拓展。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教材优势,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每册教材安排了积累成语,光读读背背仅仅是一种死板知识的堆积,活学活用,才能赋予语言文字生命力。可让学生选其中的几个词写一段话,编成一个小故事,画一幅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又增加了感悟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机会。再如:在《西湖的绿》一文中,作者引用了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前两行描写西湖晴雨天的不同景色,教师可顺势提供后两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部分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全诗,这就多了一份积累。读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就可补充学习《回乡偶书》(二)让学生识记。学习了《凡卡》一文后,可建议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教材中诸如此类的练习空间非常大,教师要多钻研和拓展这些空间,为学生创造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
四、整合母语教育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它与外语教学有本质的区别,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习得,而是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母语教育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除语文教科书外,学生课堂内接触的大量学科(自然、思品、社会、数学、音乐……)都有母语的成分,课外生活看电影、电视感受母语,与人交谈运用母语,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大量的宣传广告、商店名称、门牌号码可以让学生欣赏母语,走进商店购物,认识包装说明,要读母语……周围的环境和日常生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母语的氛围。
语文教科书在编排上突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克服传统教育中语文教学封闭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的学科堡垒里的弊端,让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串门”,为语文知识的“整合”牵线搭桥;有意将语文课本与生活“沟通”、“联姻”,为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培植新的生长点;有意让学生与文化亲密“对话”,使语文的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驾齐驱,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双轮驱动,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发展之根基,着上青春之原色,充满生命的活力。
如:启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体会语文课中的“十丈见方”、“十余亩”、“千军万马”、“九牛一毛”等词的意思;用社会课上学习的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知识进行想象作文,学生设想未来的水果可以防癌治癌,西红柿有大西瓜那么大,同一棵果树上可以结出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果子……思品课教材强化了语文教材中的精品文化。开展社会调查(环境状况、文字使用、超市货物),写成调查报告,把生活和母语运用结合起来。把课堂内外学到的有趣故事讲给别人听,增强了语言实践的机会,整合了母语教育因素。
在整合强化母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教科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找到它们的切合点,找准契机,必须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乐意探究的东西,才能生成学习目标,生成活动主题,形成生长性的活动环境,以民主的方式选择能满足学生亲历性学习需求的活动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目前,在我国广大地区,地方教材和校本课程亟待开发和完善,学校各科教学的主教材普遍选用人教版“九义”(即国家统编)教材,师生最为熟悉的也就是人手一册的教科书了。其中,语文教科书成了实施语文新课标的重要工具。它的编写反映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何让这本内容有限的教科书发挥应有的作用,值得一线语文教师认真探索和实践。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文质兼美,富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现行教科书编排大致以思想性相同或相近的课文进行归类,编成一组一组,并在各组课文前精心设计“导读”,每课前安排“预习”或“阅读提示”,提示了课文内容要点和学习要求。
教学时,首先要利用教材的这种安排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自读自悟。初读“导读”、“预习提示”,可使学生对一组教材或一篇課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引发学习兴趣。再经过反复的学习,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从美妙的故事情节中感悟课文的思想,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与文章的人文精神达成“默契”。整体感知还应注意教材的前后联系,因为语文教材的编排总是围绕新课标的要求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地渗透人文教育因素。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巧妙的导语、设问、图像等多种形式引出前期课文奠定的思想基础,促进对新课中相同人文精神的领会,使教材渗透的系列人文教育因素得以强化。
其次,也要看到,即使是同一篇教材,它蕴含的人文因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尊重学生的选择。如:学习《麻雀》一文后,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时,有的说母爱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有的说老麻雀很勇敢,能以弱胜强,有的则说猎狗也有情,它被老麻雀和小麻雀之间的母子真情所感动了,所以不忍心去伤害它们。从这些说法,说明学生已经深受课文思想感染,都是积极的,应予以认同和鼓励。
在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去深刻理解和洞悉教科书中的人文内涵,才能授之以真、传之以神、示之以美,发掘出高品位的课意,使学生在时代感和人文感极强的语文教育氛围中,成人成材成功,我们方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二、抓住教材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允许不同的“解读”,举一反三,标新立异,应该成为教学追求的最佳境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现和创新与一般意义的发现和创新有所不同。关于这一点,发现学习理论的创立者布鲁纳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新教材的编排内容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儿童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如:教科书“预习”中常常设计这样的问题:读一读,记下不明白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这种设计就是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必须安排教学环节,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处理。课后“思考与练习”中这样的问题就更多了,如:“乌鸦还有哪些办法喝到水?”“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小学生结伴出门旅游行不行?”……这些问题均可以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可以通过口语交际、书面写作等形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语文课堂一片新天地,真正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三、拓展语文教材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教材也是“学材”,新课标指导下编写的教材不再是追求对学生教育经验的完善的预设,它开放而有弹性,为学生的发展留有余地,供不同程度、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和拓展。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教材优势,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每册教材安排了积累成语,光读读背背仅仅是一种死板知识的堆积,活学活用,才能赋予语言文字生命力。可让学生选其中的几个词写一段话,编成一个小故事,画一幅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又增加了感悟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机会。再如:在《西湖的绿》一文中,作者引用了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前两行描写西湖晴雨天的不同景色,教师可顺势提供后两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部分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全诗,这就多了一份积累。读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就可补充学习《回乡偶书》(二)让学生识记。学习了《凡卡》一文后,可建议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教材中诸如此类的练习空间非常大,教师要多钻研和拓展这些空间,为学生创造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
四、整合母语教育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它与外语教学有本质的区别,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习得,而是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母语教育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除语文教科书外,学生课堂内接触的大量学科(自然、思品、社会、数学、音乐……)都有母语的成分,课外生活看电影、电视感受母语,与人交谈运用母语,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大量的宣传广告、商店名称、门牌号码可以让学生欣赏母语,走进商店购物,认识包装说明,要读母语……周围的环境和日常生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母语的氛围。
语文教科书在编排上突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克服传统教育中语文教学封闭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的学科堡垒里的弊端,让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串门”,为语文知识的“整合”牵线搭桥;有意将语文课本与生活“沟通”、“联姻”,为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培植新的生长点;有意让学生与文化亲密“对话”,使语文的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驾齐驱,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双轮驱动,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发展之根基,着上青春之原色,充满生命的活力。
如:启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体会语文课中的“十丈见方”、“十余亩”、“千军万马”、“九牛一毛”等词的意思;用社会课上学习的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知识进行想象作文,学生设想未来的水果可以防癌治癌,西红柿有大西瓜那么大,同一棵果树上可以结出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果子……思品课教材强化了语文教材中的精品文化。开展社会调查(环境状况、文字使用、超市货物),写成调查报告,把生活和母语运用结合起来。把课堂内外学到的有趣故事讲给别人听,增强了语言实践的机会,整合了母语教育因素。
在整合强化母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教科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找到它们的切合点,找准契机,必须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乐意探究的东西,才能生成学习目标,生成活动主题,形成生长性的活动环境,以民主的方式选择能满足学生亲历性学习需求的活动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