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伦理思想虽为人类共同之现象,但是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中,伦理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之方式是不同的。代表着东西方文明源头的先秦与古希腊时期,在理性与情感的侧重上截然不同,这一特点鲜明地体现在这两个时期的思想集大成者——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伦理思想上。
关键词:理性;情感;伦理
一、二者伦理思想差异
在《柏拉图全集》第一卷中《游叙弗伦篇》里,苏格拉底告诉游叙弗伦说,他正在陷入一桩刑事官司,以美勒托为首的一帮人控告他引诱青年背离各个城邦历来所信奉的多神,而启发他们相信一个统一的理性之神。他用各种方式反对对旧神的盲目崇拜,鼓励青年运用自己的理性对传统观念进行重新审视,摆脱家长权威的束缚。游叙弗伦对于苏格拉底说,他的官司和苏格拉底的不同,他起诉自己的父亲犯了杀人罪,苏格拉底认为这是智者的表现,普通人都不会认为控告自己的父亲是对的,只有那些拥有极高智慧的人才会这样想。知识理性所认可的是作为普遍的东西的伦理知识,而并不认可某种特殊的关系或处于特殊关系中的人。
然而,在相似的境遇中,孔子却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根据《论语》子路篇第十八章中,叶公告诉孔丘说:“我们那里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羊,儿子便出来告发。”孔丘说:“我们那里正直的人和你所说的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我们那里的正直就体现在这里了。”在孔子看来,亲人之间的情感是出于人的天然本性,这种情感是真实合理的。他把血缘亲情置于普遍的道德原则之上,在这里,首先被确立的不是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知识,而是特殊关系中的人。
二、苏格拉底伦理学观
首先,自然哲学家的目的是寻求世界的一个终极源头,想为人生求得一种稳定的理由,来求得灵魂的安宁和无纷扰,但结果却是无法给出统一的答案。因此,苏格拉底提出了“奴斯”的概念,“奴斯”即理性的灵魂。他认为,“奴斯”作为世界的终极原因,对万物进行安排,对生活提出切确的指导。他曾明确指出:由于神灵赋予了“奴斯”和“推理的能力”,因此,“人生来就比其他的动物高贵”,这实际上已经肯定了人是理性的动物,把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最终归结为人具有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
他认为,如果借助感官来把握事物,会使人盲目。他认为,应当通过理性的推理方法来获得对善本身的知识,在他看来,就是要考察各种德性,追问德性本身,对德性的概念进行认识,从而得到知识。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在《普罗泰戈拉篇》中,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关于美德和知识进行了讨论。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对快乐和痛苦作出选择时必须对它们加以衡量和测度,这种测度本身就是知识,只有知识才能保证做出正确的选择,保证我们获得善的生活。苏格拉底将人的道德本性直接建立在人的认知本性的基础上,明确肯定理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作用,在古希腊以至整个西方哲学中首次建立起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体现一种实践理性精神。
显然,在苏格拉底伦理观中,他认为理性知识是导致善行的根本原因,情感则是导致恶的行为的根本原因,所以,他重视理性,摒弃感性。
三、孔子伦理学观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概念,“爱人”是孔子的仁的实质。从“爱人”的角度看,孔子的“仁学”首先表现在与人之间的情感上,《学而》里面提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子女对父母应自之情,“悌”是对兄弟齐辈应有之情。在他看来,每个人对父母兄弟的关爱和友好报之以关爱和友好这是每一个情感正常的人发自内心的抉择,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其次,“仁”体现在广泛爱人上,他提到“泛爱众,而亲仁”,广泛地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就意味着要确立“仁”的思想,不仅要爱自己的朋友亲人,也有广泛地去爱其他人。孔子从亲人的情感推及到对所有人的道德情感,认为应该对人类都要充满爱,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里仁》中提到:“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者要把“仁”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智者要把“仁”作为自己的事业成就之方,他们都具有或应该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其中包含道德义务、责任、自律的意识。首先,“仁者爱人”是每个人的道德义务。其次,“仁”的体现是“忠恕”。忠恕之道就是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最后,“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孔子但是主张应当对欲望进行适当的控制,其标准就是“仁道”。应该说,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道德领域内确立了人伦情感为主导的精神,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也肯定了知识在道德上具有的积极意义。但他与苏格拉底不同,“知”是把握人生活动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里仁》中提到“仁者安人,知者利仁”,知的任务是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进而有利于行“仁”。
四、总结
显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伦理思想有着不同内容,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苏格拉底强调理性的知识,而孔子则彰显情感。苏格拉底把理性知识与感性情感区分甚至割裂开来,认为理性知识才是人的道德行为的根本原因,把道德与知识等同,主张道德之理仅存在于理性知识之中,善恶是非也只能由知识这个标准来判断。这样,在道德理性精神的主导下,他就极大地凸显了理性知识与感性情感之间的对立冲突,认为道德实践所依据的理只能够存在于认知活动之中而不可能存在于情感活動之中,把一切伦理德性仅仅归结为理性的知识。因此,苏格拉底的伦理观具有片面性,他认为所有的德性只存在于灵魂的理性部分,而却遗弃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然而情感意志在道德领域内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相比之下,孔子虽然指出了知识与情感之间的差异.但没有突出二者的冲突与对立,而是认为血缘亲情才是道德行为的根据,明确将情感置于知识之上,主张道德之理存在于情感之中。结果,苏格拉底就将一切德性终极性地归属于理性知识,而孔子则将一切道德规范终极性地归属于情感。
参考文献:
[1]宋希仁.西方伦理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2]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4.
[3]杜任之,高树帜.孔子学说精华体系.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4]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王楠(1992—),女,湖北咸宁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理性;情感;伦理
一、二者伦理思想差异
在《柏拉图全集》第一卷中《游叙弗伦篇》里,苏格拉底告诉游叙弗伦说,他正在陷入一桩刑事官司,以美勒托为首的一帮人控告他引诱青年背离各个城邦历来所信奉的多神,而启发他们相信一个统一的理性之神。他用各种方式反对对旧神的盲目崇拜,鼓励青年运用自己的理性对传统观念进行重新审视,摆脱家长权威的束缚。游叙弗伦对于苏格拉底说,他的官司和苏格拉底的不同,他起诉自己的父亲犯了杀人罪,苏格拉底认为这是智者的表现,普通人都不会认为控告自己的父亲是对的,只有那些拥有极高智慧的人才会这样想。知识理性所认可的是作为普遍的东西的伦理知识,而并不认可某种特殊的关系或处于特殊关系中的人。
然而,在相似的境遇中,孔子却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根据《论语》子路篇第十八章中,叶公告诉孔丘说:“我们那里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羊,儿子便出来告发。”孔丘说:“我们那里正直的人和你所说的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我们那里的正直就体现在这里了。”在孔子看来,亲人之间的情感是出于人的天然本性,这种情感是真实合理的。他把血缘亲情置于普遍的道德原则之上,在这里,首先被确立的不是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知识,而是特殊关系中的人。
二、苏格拉底伦理学观
首先,自然哲学家的目的是寻求世界的一个终极源头,想为人生求得一种稳定的理由,来求得灵魂的安宁和无纷扰,但结果却是无法给出统一的答案。因此,苏格拉底提出了“奴斯”的概念,“奴斯”即理性的灵魂。他认为,“奴斯”作为世界的终极原因,对万物进行安排,对生活提出切确的指导。他曾明确指出:由于神灵赋予了“奴斯”和“推理的能力”,因此,“人生来就比其他的动物高贵”,这实际上已经肯定了人是理性的动物,把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最终归结为人具有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
他认为,如果借助感官来把握事物,会使人盲目。他认为,应当通过理性的推理方法来获得对善本身的知识,在他看来,就是要考察各种德性,追问德性本身,对德性的概念进行认识,从而得到知识。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在《普罗泰戈拉篇》中,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关于美德和知识进行了讨论。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对快乐和痛苦作出选择时必须对它们加以衡量和测度,这种测度本身就是知识,只有知识才能保证做出正确的选择,保证我们获得善的生活。苏格拉底将人的道德本性直接建立在人的认知本性的基础上,明确肯定理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作用,在古希腊以至整个西方哲学中首次建立起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体现一种实践理性精神。
显然,在苏格拉底伦理观中,他认为理性知识是导致善行的根本原因,情感则是导致恶的行为的根本原因,所以,他重视理性,摒弃感性。
三、孔子伦理学观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概念,“爱人”是孔子的仁的实质。从“爱人”的角度看,孔子的“仁学”首先表现在与人之间的情感上,《学而》里面提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子女对父母应自之情,“悌”是对兄弟齐辈应有之情。在他看来,每个人对父母兄弟的关爱和友好报之以关爱和友好这是每一个情感正常的人发自内心的抉择,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其次,“仁”体现在广泛爱人上,他提到“泛爱众,而亲仁”,广泛地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就意味着要确立“仁”的思想,不仅要爱自己的朋友亲人,也有广泛地去爱其他人。孔子从亲人的情感推及到对所有人的道德情感,认为应该对人类都要充满爱,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里仁》中提到:“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者要把“仁”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智者要把“仁”作为自己的事业成就之方,他们都具有或应该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其中包含道德义务、责任、自律的意识。首先,“仁者爱人”是每个人的道德义务。其次,“仁”的体现是“忠恕”。忠恕之道就是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最后,“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孔子但是主张应当对欲望进行适当的控制,其标准就是“仁道”。应该说,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道德领域内确立了人伦情感为主导的精神,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也肯定了知识在道德上具有的积极意义。但他与苏格拉底不同,“知”是把握人生活动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里仁》中提到“仁者安人,知者利仁”,知的任务是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进而有利于行“仁”。
四、总结
显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伦理思想有着不同内容,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苏格拉底强调理性的知识,而孔子则彰显情感。苏格拉底把理性知识与感性情感区分甚至割裂开来,认为理性知识才是人的道德行为的根本原因,把道德与知识等同,主张道德之理仅存在于理性知识之中,善恶是非也只能由知识这个标准来判断。这样,在道德理性精神的主导下,他就极大地凸显了理性知识与感性情感之间的对立冲突,认为道德实践所依据的理只能够存在于认知活动之中而不可能存在于情感活動之中,把一切伦理德性仅仅归结为理性的知识。因此,苏格拉底的伦理观具有片面性,他认为所有的德性只存在于灵魂的理性部分,而却遗弃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然而情感意志在道德领域内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相比之下,孔子虽然指出了知识与情感之间的差异.但没有突出二者的冲突与对立,而是认为血缘亲情才是道德行为的根据,明确将情感置于知识之上,主张道德之理存在于情感之中。结果,苏格拉底就将一切德性终极性地归属于理性知识,而孔子则将一切道德规范终极性地归属于情感。
参考文献:
[1]宋希仁.西方伦理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2]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4.
[3]杜任之,高树帜.孔子学说精华体系.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4]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王楠(1992—),女,湖北咸宁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