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创设好的物理情境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是开拓学生思维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物理情境 课堂教学 兴趣 宽松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创设一个好的物理情境,使学生循着教师设计的方向深入思考,学生将会有进入神奇的科学殿堂之感!这样,学生就会因好奇而自动产生“探奇”的念头,学习过程自然也变得苦中有乐了。奇特的物理情境,更能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学生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或豁然开朗的感觉。可见,生动的物理情境使得学生自觉去探寻自然的奥妙,颇有兴趣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那么,物理课堂教学应如何创设物理情境呢?
  
  一、精心设计有趣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一旦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需求,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着地去探索。所以,为了使学生能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起他们浓厚的探索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构建成一个个能使学生睁大眼睛的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学生对这些现象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它们却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将教学有效地组织起来,而且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探究“分子动理论”时,为了使学生发现“分子间有间隙”这一事实,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一支长约一米的一端密封玻璃管、一个橡皮塞、一个注射器、一小杯红色的水、一小杯酒精、一根细铁丝,先在玻璃管中注射约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在上面再注射满酒精,塞紧塞子,让学生把玻璃管上下颠倒几次,让学生观察液体的体积变化,并让学生根据现象猜想其中原因。又如,在讲压强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既简单又有趣味的实验:将一本书放在桌面上,在书上放四个鸡蛋,用这四个鸡蛋支起另外一本书,轻轻地在书上放上两到三块砖,然后在砖上放一片瓦。用锤子敲击瓦,发现瓦碎了,而鸡蛋却完好无损。这样一个看似与常理相悖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回味无穷,兴趣大增。再如,给初二学生讲解电路时,给学生两只小灯泡和两只开关以及必要的导线、电池,让学生自由连接,最后由教师一一讲评,分析各人所接电路的优缺点,总结出电路的连接方法和各自的特点。
  
  二、创设便于发现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开始阶段,若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发现问题的情境,学生就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轻松制定出探索规律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享受课堂,收获轻松感和成就感,吸取到更多的物理信息和物理规律。
  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举办一场捉泥鳅比赛,不限制捉泥鳅的手段。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捉泥鳅的方法。学生就很容易感知摩擦力的价值,并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及其制定出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方法。再如,在学习“大气压”的概念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先将一个剥去外壳的熟鸡蛋置于较蛋稍小的玻璃瓶口上,鸡蛋停在瓶口上不动,接着拿去鸡蛋,将酒精棉花团点燃后投入瓶内。棉花团燃烧片刻后,瓶中空气变得稀薄,此时再将那只蛋置于瓶口上,学生将惊奇地看到鸡蛋慢慢被瓶子“吞入”,最后落在瓶中。这一“反常”现象立即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激发起他们主动探索其中奥秘的积极性。
  
  三、创设宽松物理情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学生一般都觉得物理比较有兴趣,这是因为物理知识、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起初,许多物理实验都能让学生浮想连翩,但过不了多久,一部分学生面对教师自认为是很精彩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就会变得麻木,甚至觉得讨厌。这是因为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没有及时处理学生出于好奇提出的各种问题,折断了学生联想的翅膀,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个的知识框框中。
  爱因斯坦在回答别人问他的“为什么能作出创造”这一问题时说:“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问题罢了。”所以,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位于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宽容待人,让学生能平等地参与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质疑问难。其次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不要以成人的所谓成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世界;多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
  要正确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让学生长出联想的翅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出宽松的物理情境。如在讲授动量定理之前,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用棉线将一个生鸡蛋上围绕一周,再用透明胶带将打结的两侧粘牢,让线跨过铁架上的钩子,接着像升旗一样把鸡蛋缓缓地升到铁钩下端,然后把线松开,让鸡蛋从高处落下。学生紧张而又意外地看到鸡蛋落下后反弹起来,被教师接住。紧接着教师将鸡蛋在桌面上轻轻一砸,使蛋汁流入玻璃杯内。随后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再如,在讲滑动变阻器时,先安排舞台的灯光渐明渐暗,同时伴有音乐的情景,再将滑动变阻器与两小灯泡串联,移动滑片让小灯泡渐明渐暗。随后,教师提出:“对此情景,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此时,学生能够很轻松地问题,并能寻根刨底地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总之,要请记住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总之,物理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传授技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对学习物理有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554402贵州省江口县桃映中学)
其他文献
数学能力是指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的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这是每一个教育
期刊
【摘要】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面临巨大的压力,学困生因为各种因素,学习兴趣日趋下降,从思想上找根源,从教学中落实转化,是广大农村中学教师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学困生 三基     新一轮的初中新课改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质量普遍提高。然而,同一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尤其在初级中学数学教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班级的后进生比例逐步扩大,
期刊
小学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何科学合理地用好这40分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小学三年级数学,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钻研教材,备课充分  怎样使数学课上得有滋有味?这是教师们一直追求探索的问题。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充分估计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把课备在嘴上,要做到胸有成竹,出口成章。  二、掌握学生心理,公开教学任务  教师应当抓
期刊
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因受应试教育和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许多学校将历史列为副科,教师教学多是应付,学生学习多不予重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历史教学被中考“主科”挤压在狭缝之间,举步维艰。面对中学历史学科现状,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如下思考:    一、彻底改变教育观念,努力改进历史教学方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努力培
期刊
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即“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其实质是提倡低耗高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处理历史课堂教学各环节,促使教学整体最优化。近
期刊
【摘要】提高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关键。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质量就会得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可以得到培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 兴趣 培养    从教以来,笔者经常听到学生说这样的话,“老
期刊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处处皆数学。数学《新课标》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在实施新课程中,笔者紧紧围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来开展教学,致力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下面浅谈笔者在教学
期刊
思想政治学科标准要求教学应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教师要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要大胆创新,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切实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思品课堂上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笔者以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     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
期刊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关键,而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庞杂,教学时间紧,这就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与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要加强历史教学,必须充分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乐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期刊
目前,人类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占有、配置和知识生产、分配与消费成为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时代,国家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主要不是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多少,而是科学技术和知识更新发展水平,尤其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这个时代,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智力资源蕴于人才,人才来自教育。提高民族创新力,归根到底依靠全民教育水准。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