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课文 写佳作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t1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材是精选的最好的阅读材料,如果能利用课文文本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到写作的灵感和素材,汲取古今中外文章中的写作精华,可以使学生走出“作文难,难作文”的窘境。
  [关键词]课文文本;写作;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0-0081-02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这好似叶老先生在提示我们:借助“例子”,但不要囿于“例子”。但我又觉得叶老先生还在提示我们:语文教材是“例子”,是性质类同的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那一个。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个“例子”,用好这个“例子”。
  一、锲而不舍勤积累
  积累对习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阅读不积累,一到习作课上就像挤牙膏一样。其实,语文文本是最好的积累材料来源之一。
  那么如何利用课文文本来培养小学生对好词佳句的积累呢?我是这样做的: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语言袋”,说白了就是一本摘抄本,读完一篇课文后把优美的感兴趣的词语、句子抄下来熟记,并且在实际写作中加以运用。我从课文入手,因为教材中许多课文文质兼美,易学易诵,可供学生鉴赏。比如,在学了《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后,我让学生把描写小蝌蚪外形的句子摘抄下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学生摘抄后,在日后的写话练习中就可以借鉴学习了。我和学生算过一笔账,如果每一课积累10个优美词语,5个优美句子,那么一学期一本书24篇课文就积累240个词语,120个句子。孩子们听到这个结论,都瞪大了眼睛,露出了笑容。
  二、春风化雨慢渗透
  描写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每一篇课文其实也是一篇优秀的习作范文。我在执教《唯一的听众》时,让孩子自主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老人的语言、神态以及和老人相处的环境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合理发挥想象,尝试去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努力读出这些句子背后的深意,体会如此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体会了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也在默默感受着课文写作上的精妙。
  1.交流品读语言之感受
  学生在快速浏览中,找出了四处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用揣摩人物心理的方法,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在语言阅读中,在感受交流中,一位善解人意、爱护、鼓励别人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孩子们也由此体会到了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巨大作用。
  2.揣摩神态描写之心意
  对“我”的鼓励,不仅有老人的语言,还有老人的双眼。三处神态描写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这三处“平静地望着我”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包含着老人对“我”的不同的心意。学生在读中品味、想象,揣摩出老人神态中对我的鼓励、赞扬、期待等心意。神态的刻画,让老人的形象更加高大地印在孩子的心中!
  3.体会环境描写之功效
  老人的语言、神态对“我”的鼓励,使“我”获得了音乐上的巨大成功。即使“我”拥有了成千上万的观众,“我”也还是念念不忘那“唯一的听众”,因为老人的语言、神态曾经给“我”巨大的鼓舞作用。文章除了语言、神态描写外,还有三处环境描写的句子。我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读出了环境描写的句子有衬托“我”愉悦心情的作用,有为“我”和老人的相处营造了一个温馨环境之妙处。接着我又展示了《穷人》一课中四处环境描写的句子,让学生体会这四处环境描写的句子所含有的表达主题之功效。
  三、身体力行善实践
  “学以致用”,教材中的许多经典课文并不像有人说的那样高不可攀,其写作技巧大多易学易仿,事实证明,借鉴课文写法,适时仿写,对农村小学生学习习作是个有效的途径。对于一篇课文来说,要突出写作的专项能力训练,不必面面俱到,我们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篇课文中最具特色的某一方面进行仿写训练。
  1.仿标题。常言道:“标题是一篇文章的门面。”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个好的标题配合,一个好的标题也可以成就一篇好的文章。教材中很多课文的标题新颖生动,别具一格,耐人寻味。如《我的“长生果”》一文就采用了比喻拟题的方法,以“我的‘长生果’”为标题,易于吸引广大读者的关注,增强了好奇感。学生也巧借比喻拟成自己的题目《我的“开心果”》、《爸爸的“暖心服”》等,这既浓缩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诗情画意,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仿题材。写作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选材如何,决定作文的成败。在我们小学高段语文教材里,有的文章在选材剪材上很典型,如《詹天佑》中,作者从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中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围绕中心,精心地、多角度选取典型事例,就是这篇文章在选材方面给我们的启示。因此在研读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让他们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作文要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来写。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已学过的类似课文中,发现文章的选材技巧,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所借鉴,以便他们作文时学会选材、组材,逐步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
  3.仿结构。文章的内容决定结构形式,结构形式反过来又为内容服务,因此,学习文章的结构形式,引导学生对作文结构与内容组合安排的技巧借鑒尤为重要。如说明文《莫高窟》中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文章从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三方面为学生作了介绍,最后总结点题,“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总结出来的这些结构方法进行训练是行之有效的。
  4.仿表现手法。如还是教学《唯一的听众》这课,由于时间的关系,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我让孩子们从给出的两个情境中任选一个展开想象,学习课文写一个环境描写的片段,表达自己的心情。只见学生们一会儿托腮沉思,一会儿奋笔疾书……他们都想在自己的片段描写中谋求出环境描写的精彩。从孩子的展示交流中看出,他们已渐渐学会了环境描写,进一步体会了环境描写的作用,真是在环境描写的实践中学会了环境描写。
  5.仿文句。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优美生动的语言,就没有魅力四射的文章。因此,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语言因素,不失时机地模仿、积累、运用文句,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如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推敲课文中精炼传神的词语,赏析经典的修辞句,揣摩文中的名言警句,并学会积累运用,久而久之,一定会提高作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之,语文教材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本”和“源”,立足教材,挖掘教材,利用课文文本指导学生作文是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文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面对新课改,语文教师切忌舍本逐末,舍近求远,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发挥课文文本的例子功能,踏踏实实地搞好写作教学,为刚刚进入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们助一臂之力。学生写作有“范例”,何恐佳作不诞生!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编者增加了以“吐泡泡”形式的虚拟“学习伙伴”。“学习伙伴”在“泡泡”里说的话,其实都是一个先学者对正在参与学习的小伙伴的引导。本文以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上册为例,浅析“学习伙伴”的特征。  一、“学习伙伴”的呈现特点  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学习伙伴”在课文板块及语文园地都有分布,共56次。  (一)分布特点  “学习伙伴”在课文中出现了31次,占56%;在课后练习中呈现
[摘 要]空中课堂期间,由于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课堂学习任务形式单一、反复,这大大降低了课堂的趣味性,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任务不能完成的恶性循环。对此,就需要教师设计有创意的、适度的挑战性学习任务,多任务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纸的发明》一课,教师通过多情境创设、多说练结合、多方面链接,让课堂学习变得有趣、有料,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线上学习;教学模式;多情境;多说练;多链接
很多体弱多病者,在一次感染后会持续不愈,比如急性的气管炎会转成慢性气管炎,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会转成慢性泌尿系统感染,导致日后多次发作,而每次发作时都求助的消炎药,也逐渐地失去效果。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在服用消炎药的同时,吃一点中医的补气药,比如黄芪、西洋参之类的,如果是黄芪,每天15克,如果是西洋参,每天10克,煎汤代茶饮,可以增加身体的正气。具体说,就是可以给能杀死细菌的白细胞补充气力。之所
[摘要]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外国名著节选阅读单元解读单元首篇略读课文《骑鹅旅行记(节选)》时,教师要从文本出发,归纳解读的方法,厘清设计的思路。教师可按照统编教材的导航定位系统,开展纵向解读;根据本课的文本性质,进行横向解读,从选段到全书再到同类图书。这样的教材解读,能不断地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形成从课内到课外、从单篇到多篇的迁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外国名著;统编教材;
[摘要]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想象画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和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语言、发展思维、铸造语感。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储备转成画面;依托教材插图,用融合复现画面;强化情感体验,用美读渲染画面;转变关注视角,用换位扩展画面。  [关键词]阅读过程;想象画面;多维运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4-0071-0
古人认为,人的身体内是存在真气的,散步时会动摇真气。因此,如果在散步时与人交谈,就会造成真气泄漏,有害健康。现在医学研究也佐证了这一说法。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边走路边说话,腹部肌肉的活动会明显减少,这也就预示着发生事故的风险将有所增加。由于说话和呼吸属大脑同一区域控制,走路时不停地说话,大脑就会“一心二用”。同时,中枢神经系统由于信号传输中断,腹肌力量也会减弱,对脊椎的保
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  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透过别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己。    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们,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在发觉对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你也等于是发掘你自己。去了解他的感觉、想法,你也更了解自己,你们相互成为对方的镜子。  如果你觉得伴侣对你失去热情,可能是因为你也对他失去热情;就像一位婚姻专家说的:“
舒淇真好看啊,是那种怎么看怎么好看的美法,也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美法。你单挑她五官中的任意一个出来都说不上太好看,眼睛之间距离太大了,鼻子塌塌的,嘴很大,脸上还散落着小雀斑,然而她又真的好美,就像聂隐娘里面那句“她像凤凰”。  舒淇宣布嫁给了冯德伦,觉得幸福满满。虽然已经看到有人开始分析冯德伦不怎么爱舒淇的各种理由,还有人说他俩平时都不咋秀恩爱,感觉感情不好的样子。我觉得是这样,很多人都是以前喜欢秀恩
[摘 要]苏教版中高年级教材精选了大量的写景类散文。构建写景类散文的生态课堂,要创设鲜活情境,让学生品析散文语言的意蕴;同时,要组织有效训练,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从而达到和作者之情、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境界。这样,就能使学生走进散文的内核,感受并学会散文的语言表达之美。  [关键词]写景类散文 生态课堂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
高处的寒冷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为我们贡献了一句话:“高处不胜寒。”这句话在生活中被人们千万次地应验过。“人,越处高的时候越感觉到冷。”其实,这句话还有一层哲学旨意是,人的精神境界或是社会地位越往高处走的时候,同行与陪伴者越少,人越感到孤寂。  可是,人生入世的价值观又不停地激励着,甚至是诱引着每个生命个体不断向上。为此,世人行色匆匆,熙熙攘攘,美其名曰:风云人生为梦想奔走,汗水泪水为理想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