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观念上的改变,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听话说话的发展,与听说训练不同,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流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本着科教优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将近几年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予以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
1、搜寻能体现口语艺术魅力的相声、小品让学生观看。如马三立、侯宝林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相声表演,赵本山、黄宏的小品片段。这些作品体现了创作者和表演者的灵性,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幽默有趣,感悟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2、学习中外著名人士的巧妙对答,走生活化的学练之路。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就在于他们的智慧令人叹赏,细细思索其急中之智,就会大受启发。例:
A、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B、达尔文应邀出席一个晚宴。宴会上,他的身边正好坐着一位年轻美貌的小姐。年轻美貌的小姐带着戏谑的口吻向科学家提问 :“尊敬的达尔文先生,听说您断言,人类是由猴子变过来的,是吗?那么我也应该是属于您的论断之内的吗?” 达尔文望了她一眼,彬彬有礼地回答 :“那是当然啰!不过,您不是由普通的猴子变来的,而是由长得非常迷人的猴子变来的。”
以上例子,可以启人思索,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由简单的模仿到潜移默化的运用。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训练项目,给学生锻炼的机会
能否激发学生滔滔不绝的说话兴趣,能否保持学生经久不衰的说话热情,能否充实学生日渐提高的交际需要,精心设计训练项目是最关键的一步。
(一)课前两分钟
1、自我介绍
七年级学生刚入初中好奇心强,抓住这一特点,请每位学生上讲台向同学介绍自己或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一些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母校名称、家庭情况、兴趣爱好、脾气特长甚至今后的打算等对这一训练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说话者能大声的把话说清楚,即便是流水账,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2、讲述所见所闻
这一训练指说话者向同学讲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为。讲述中注意叙述的六要素。内容可以随意,如:“上学路上”,“回家途中”,“课堂内外”等。也可以确定一个范围来集中训练,如选择一些集体活动,可以开展“运动会上”,“班会课上”等项目的训练。
3、播报“新闻”
这一训练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联播,拣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或几条新闻,向同学播报加一点评。比如对“小悦悦事件”的播报,自己对此是什么样的心态等。这样不仅沟通了课堂内外,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避免让学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口语交际”课
1、招聘会
指“模拟考试”的一种训练方法。由几位学生或老师扮演考官,并事先准备一些与招聘内容有关的问题,其他同学去应聘,让学生再假设的场景中做自我推荐。趣味性强,目的性强,重在双方的交流中展现自己的风采,文明得体的应答。
2、故事会
指利用集中时间把自己读到、听到、见到的事情通过加工变成有形象、有情节的故事,并把故事讲给同学听,要求选择的材料能体现健康、鲜明的主题。开头、结尾要生动,耐人寻味,情节结构要有起伏,讲述过程中要能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和人物的年龄、性别及性格特点,调整好语速语调,进行适当的模仿,语言要接近口语。故事内容可以来自周围的真人真事,也可以取自新闻报道中的先进人物,还可以改编加工语文课本中的某篇文章内容。改编课本内容以古文最佳。如学习《木兰诗》后,可以以“木兰驰骋疆场”为题编成故事讲述,这种形式可以丰富故事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穿插在课文讲解中的训练
1、展开讨论
指教师讲授新课时就课文某一问题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的训练方法。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可出示以下问题:“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等。这一训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思路,而且锻炼了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2、想象叙述
指说话者以原材料为基础,通过想象和联想,“创造”出一种新的符合叙述要求的材料,然后再用口语把它描述出来的说话方式,要求想象必须合情合理,不能太离奇,想象不能背离原材料人物、情节的发展规律。如阅读《皇帝的新装》后,可以“皇帝回到皇宫之后”为题,设想皇帝未着衣裳回到皇宫的种种丑态;学习《智子疑邻》后,可以“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被怀疑的对象,有怎样的反应?”
三、评价机制
从一定程度上,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决定着口语交际能力的成败。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采用自我评价和同学相组合的方法。以自我评价为主,主要评价自己在口语交际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有哪些进步。如口语交际的主动性,时机的把握,交际的人次,说话的时间,说话的效果等。
总之,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发表一点新思想,谈一点新见解,说一些不一样的话,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从而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流,让学生积极进行富有个性、思维活跃的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
1、搜寻能体现口语艺术魅力的相声、小品让学生观看。如马三立、侯宝林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相声表演,赵本山、黄宏的小品片段。这些作品体现了创作者和表演者的灵性,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幽默有趣,感悟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2、学习中外著名人士的巧妙对答,走生活化的学练之路。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就在于他们的智慧令人叹赏,细细思索其急中之智,就会大受启发。例:
A、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B、达尔文应邀出席一个晚宴。宴会上,他的身边正好坐着一位年轻美貌的小姐。年轻美貌的小姐带着戏谑的口吻向科学家提问 :“尊敬的达尔文先生,听说您断言,人类是由猴子变过来的,是吗?那么我也应该是属于您的论断之内的吗?” 达尔文望了她一眼,彬彬有礼地回答 :“那是当然啰!不过,您不是由普通的猴子变来的,而是由长得非常迷人的猴子变来的。”
以上例子,可以启人思索,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由简单的模仿到潜移默化的运用。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训练项目,给学生锻炼的机会
能否激发学生滔滔不绝的说话兴趣,能否保持学生经久不衰的说话热情,能否充实学生日渐提高的交际需要,精心设计训练项目是最关键的一步。
(一)课前两分钟
1、自我介绍
七年级学生刚入初中好奇心强,抓住这一特点,请每位学生上讲台向同学介绍自己或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一些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母校名称、家庭情况、兴趣爱好、脾气特长甚至今后的打算等对这一训练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说话者能大声的把话说清楚,即便是流水账,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2、讲述所见所闻
这一训练指说话者向同学讲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为。讲述中注意叙述的六要素。内容可以随意,如:“上学路上”,“回家途中”,“课堂内外”等。也可以确定一个范围来集中训练,如选择一些集体活动,可以开展“运动会上”,“班会课上”等项目的训练。
3、播报“新闻”
这一训练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联播,拣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或几条新闻,向同学播报加一点评。比如对“小悦悦事件”的播报,自己对此是什么样的心态等。这样不仅沟通了课堂内外,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避免让学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口语交际”课
1、招聘会
指“模拟考试”的一种训练方法。由几位学生或老师扮演考官,并事先准备一些与招聘内容有关的问题,其他同学去应聘,让学生再假设的场景中做自我推荐。趣味性强,目的性强,重在双方的交流中展现自己的风采,文明得体的应答。
2、故事会
指利用集中时间把自己读到、听到、见到的事情通过加工变成有形象、有情节的故事,并把故事讲给同学听,要求选择的材料能体现健康、鲜明的主题。开头、结尾要生动,耐人寻味,情节结构要有起伏,讲述过程中要能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和人物的年龄、性别及性格特点,调整好语速语调,进行适当的模仿,语言要接近口语。故事内容可以来自周围的真人真事,也可以取自新闻报道中的先进人物,还可以改编加工语文课本中的某篇文章内容。改编课本内容以古文最佳。如学习《木兰诗》后,可以以“木兰驰骋疆场”为题编成故事讲述,这种形式可以丰富故事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穿插在课文讲解中的训练
1、展开讨论
指教师讲授新课时就课文某一问题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的训练方法。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可出示以下问题:“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等。这一训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思路,而且锻炼了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2、想象叙述
指说话者以原材料为基础,通过想象和联想,“创造”出一种新的符合叙述要求的材料,然后再用口语把它描述出来的说话方式,要求想象必须合情合理,不能太离奇,想象不能背离原材料人物、情节的发展规律。如阅读《皇帝的新装》后,可以“皇帝回到皇宫之后”为题,设想皇帝未着衣裳回到皇宫的种种丑态;学习《智子疑邻》后,可以“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被怀疑的对象,有怎样的反应?”
三、评价机制
从一定程度上,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决定着口语交际能力的成败。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采用自我评价和同学相组合的方法。以自我评价为主,主要评价自己在口语交际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有哪些进步。如口语交际的主动性,时机的把握,交际的人次,说话的时间,说话的效果等。
总之,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发表一点新思想,谈一点新见解,说一些不一样的话,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从而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流,让学生积极进行富有个性、思维活跃的口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