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把秋扇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诊所在街尾开张了,玻璃门上张贴着四个红色大字:祖传秘方。他没有读过医学院校,看病手艺真的是祖传,能看的病和电线杆上张贴的广告一样,不过他的可信度比那种广告高,因为他有固定的门面。他不担心没有客源,因为门面开在发廊街,这四个字本来就是给开发廊或逛发廊的人看的。
  紧挨着他的门面的也是一家发廊,店主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和这条街上其他所有发廊不同的是,这家发廊就她一个人,里面没有隔间,真的摆有剪子、洗发水之类的东西。顾客少得可怜,是被发廊街打入了冷宫的异类。
  他开他的诊所,她开她的发廊,两人见面至多就是点点头。直到有一天晚上,十一点钟了,他正要关门打烊,就听到隔壁传来她恐惧和愤怒的尖叫声。出去!你找错地方了!滚!又传来一个男人含混不清的嚷嚷声和东西摔地的噼里啪啦声。他冲出诊所,冲进发廊。一个男人正把她往沙发上摁。他一拳擂在那男人的后脑勺上,男人回头,脸上又挨了一拳,混杂着血腥和酒气的气味顿时弥漫了整个发廊。
  警察带走了那个男人。她惊魂未定,对他颤抖地说了声谢谢。他扶起倒地的椅子,说你没有必要营业这么晚的。
  第二天中午,他刚撕开泡面,她过来了,说今天我煮饭多放了一碗水,一起吃?从此后,他就不用再吃泡面了,有时候她煮好了叫他过去,有时候他过去煮好等她忙完一起吃。
  年龄相仿就容易聊得来。他说你不应该来这里开发廊的,她说开始我以为发廊街真的就是开发廊,交了一年的租金,等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想走租金也退不回,先干完一年再说。而且,像那天晚上的事也很少发生,而且……她低着头,眼盯着碗,低声说,而且你就在隔壁。
  过段时间后的一天中午,她说,我想去超市买洗发水,很多,怕拎不动,你有空一起去吗?他就去了。后来,她每次去超市他都陪着,他去草药摊捡药她也陪着。有一天早上,他刚开门,她就过来了,说听说马鞍山那边的桃花开了,想去看吗?
  在桃林里,他牵了她的手。
  后来,他们还去参观一家新开的楼盘,讨论是买两房两厅还是买三房两厅的好。
  一天中午,在超市里,他遇到哥哥,哥哥看了看挽着他手臂的她,笑着聊几句就走了。当天晚上,哥哥打来电话,问她是干什么的?
  开发廊。
  在哪开?
  发廊街。
  啊?哦。
  第二天早上,他被哥哥打来的电话吵醒。爸妈说了,你要跟她,就不要进家门了。
  为什么?
  因为她在发廊街开发廊。
  她不是开那种发廊!
  我相信,可是爸妈不相信,就算爸妈相信,村里人打死也不相信。
  我不需要他们相信!
  爸妈会被那些人的口水淹死的,你要爸妈早死?
  ……
  她拍了他的玻璃门他才起床开门,病态十足。他说拉肚子了。她紧张,要和他去医院。他说不用,我会治。她笑,你除了会看那种病,还会看其他病?他也笑。一连三天,他都是拉肚子。第四天中午,哥哥又打来电话。
  还没断吗?
  我可以让她换个地方,或者不开发廊了。
  无论怎样都改变不了她曾经在发廊街开过发廊的事实。
  ……
  她站在门口,正要叫他过去吃饭。
  那天他没有过去,他不敢过去。
  他搬走东西的时候她不来,现在,门面里空荡荡的,玻璃门上还保留有“祖传秘方”四个字。她在里面踱步,抬头望望天花板,又低头看看地板,又把目光转向四面墙,转向每一个角落。在原来摆桌子的地方,静静地躺着一把扇子。
  一阵风吹进来,带来几片泛黄的落叶。她感到一阵凉意。秋天到了。
  过了一个月,发廊街被查处了。有人向市局举报,市局的人直接下来检查,當地的几个警察也进去了。
  只有在街尾的那家发廊安然无恙。
  他在离发廊街很远的地方租了个门面,继续挂出“祖传秘方”的招牌。熟客们有他的电话。过了一段时间,门面突然门可罗雀,他才知道发廊街出事了。他心里很烦躁,还因为收费跟一个客人吵起了架。他翻遍每个角落都找不到扇子,才想起可能落在发廊街了。
  他刚想怒吼自己,就看到和他吵架的那个客人带着几个身穿制服的人快步走进来。客人指着他说,就是他,无证行医。
其他文献
亭长  又是一天天亮了,西天边出现一个小黑点。  像一枚铁钉的钉尖刺痛了我翘首以盼的双目。  小黑点在我噙满泪水的视野中渐渐变大,一骑绝尘而来。我急忙回头,大声朝兄弟们吆喝道:“来了来了,大家赶紧准备!”十几条好汉立马潜伏到江边草丛中,无声无息。亭长这个官职虽小,但大小也算是个官,不在编制内,也不给工资,但责任不轻,多亏有一帮好兄弟帮衬,才确保一方平安。  早些时候,我就听说了我们的西楚霸王兵败的
期刊
柯二爷从漆得朱红的门楼走出来,因为急,脚步趔趔趄趄,那根文明棍,反倒成了累赘,时不时地绊他一下。  柯二爷一定得赶在逆子柯孟良回家之前,把最后的二十亩水田卖给弟弟柯三爷。柯家的老仆人托人传回话,少主人在赌馆又输了个底朝天。  打远瞅见柯二爷的影子,柯三爷就从后门溜了出去,同时吩咐内人,把门关上,用木头顶死。  柯二爷赶到,拼命拍门,下人只从门洞里应一句:“主人偕夫人收租去了,走时丢下了狠话,谁看不
期刊
我一直弄不明白,学校的老师为什么那么喜欢请我妈到学校来喝茶;这还不算,放学之后,还经常有老师借口家访溜达到我家。  可是,按说老师喜欢我妈,爱屋及乌也应该对我好点啊,咋就那么看不上我呢,整天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有堂体育课,我一手插在裤袋中,体育老师都没说什么,偏偏被站在窗户边的班主任老师看见了,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我面前,让我把手拿出来。  我当然不肯。僵持了好一会儿,可能是老师感觉到权威受到
期刊
结婚那年,大虎三十岁,能把小村的炊烟拧成麻绳绑在腰上,跑进山里砍一抱烧菜背回来,东家讨一把米、西家讨一把面地过日子。大虎媳妇管不了他,让大虎妈说说大虎,大虎妈说大虎不定性,过两年就好了。  大虎对养信鸽倒是很专业,能把信鸽训练成他的通讯员。那时候通讯还不太发达,大虎没有电话,一天两天不回家,信鸽能把准确消息告诉他老婆。  两年后,大虎定性了,成了一名逃犯,因为团伙诈骗。其他同犯已经全部归案,唯独他
期刊
汀江冬月,细雨濛濛。  “吱嘎嘎嘎……”  一大早,满堂推开两扇厚实的木板,打开店门。  咕咕声。他抬眼看去,一群小鸟栖居在枫树间。枫叶湿润,掌状裂片顶端,凝结水珠,挂在那里,滴落。  在这微雨寒冷的天气里,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牛肉兜汤,是多么惬意的事。  食客们陆续来了。  左后靠窗角落,这些天,老是坐着一位穿灰布长衫的后生,苦瓜脸,八字眉,身形瘦长。他吃喝完粄汤,就呆坐看江。  八仙桌上,放着一只
期刊
乡村的早晨由不得人一直懒懒地恋在床上。窗外树丛间一拨拨不知名的鸟儿,还有父母养的那些鸡和鹅,此起彼伏的叫闹声从五点钟起就一直没消停过。  东子起床到门外,见父亲正用白铁皮做的那种圆形烧水炉子烧开水,块状柴片搁进去,火苗夹着烟呼呼往外窜。爷爷也早起来了,一手拄着拐杖,静静地靠在门东边的檐墙上看着。  东子劝过父亲,电水壶烧开水,快,简单,也便宜。父亲说,田都返包给村里了,如今当“地主”了,一个大早上
期刊
胡老悭本名胡石坚,因他是个悭吝的人,队上人就叫他胡老悭。  胡老悭的悭吝故事很多。那年在外挑堤,有天病得出不得工却不肯花钱看医生,大队的赤脚医生听说了,主动跑来给他看病。胡老悭问,我得的是什么病?如果要花很多钱就不要开药了。赤脚医生说是重感冒,开了几粒药丸给他,只花了八分钱。第二天,病情转好了,四粒药丸还剩一粒,胡老悭就拿着这粒药丸去找医生退货,说是没必要浪费两分钱。医生耐心解释说,开了处方的,不
期刊
这注定是饱受后人诟病的一次会面——  我还是难以相信,环顾左右,属下闪烁其词,也言之凿凿。  没错,堂前这人就是我仰慕已久的陆鸿渐:相貌奇丑,又黑又矮,且衣冠不整,看上去与山野村夫无异。省却繁文缛节,他甚至都没正眼看我,也没多余的表情,自携一竹笼,从中取出各式器具,大大小小,如出一辙的粗陋。“煎茶法”为他所创,他却演示得漫不经心,偶尔开口,也是含含糊糊,了无新意。而且,他的口吃很严重……  我在心
期刊
凌晨三点多,闹钟像叫魂一样,把王嫂惊醒,她翻身坐起,下床,就去了豆腐坊。先把泡好的豆子打成浆,给杀猪锅般的大锅里添了水点了火。  一切就绪,才想起男人还睡着,她怒气冲冲走向豆腐坊隔壁房间,一脚踹开门,上去就掀掉男人盖着的被子:“睡的死呀,没看啥时候了!”男人一骨碌起身,睡眼惺忪道:“喊啥喊,一天到晚跟叫马蜂蜇了一样。”嘴里虽然叨叨不停,却还是顺从地赶紧起身收拾,随王嫂去了豆腐坊。  天下着雨,晾豆
期刊
翻过两座不太高的山梁,唐生终于赶到了那个叫做孙家峪的小山村。  已经是冬天了,早晨的风冷得刺骨,唐生穿着厚实,却终究敌不过这寒冬腊月的冰冷。他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不来这个村庄了,一场大病,硬是让他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现在虽然好些了,但一干重活儿,还是会心虚流汗喘不上气来。  唐生把摩托车停在一个避风的巷口。他跺了跺有点发僵的脚,摘下厚厚的手套,两手用力搓搓脸,然后把车上杂七杂八的东西和爆米花机抱下来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