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已有超过6500家外商企业在瑞士投资设点。这些企业的收入占到了瑞士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8.2%。而最近,伯尔尼市被评选为‘中国企业最佳投资城市’。”言语中,伯尔尼州经济发展局中国事务首席代表汶参佐·卡奇先生对于该州的招商引资情况充满自豪。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专访时,汶参佐·卡奇首先兴奋地抛出了“6500”这一数字。在经济开始出现回暖的这个夏天,瑞士伯尔尼州经济发展局来到中国,向中国企业推介瑞士首府伯尔尼,也为中国企业如何立足瑞士辐射欧洲范围业务答疑解惑。
2.4亿与1086万
开始于金融业的危机如病毒一般已迅速席卷各行各业,并且蔓延到全球拖累实体经济。欧洲地区因金融国际化程度高而更加成为危机的重灾区,就连一贯保持“中立主义”的瑞士也在所难免。
瑞士作为世界上独特而发达的经济体系,曾是众多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地,海外跨国公司对瑞士GDP的贡献率也一度达到了10%。经济萧条之时,海外投资企业的经营开始举步维艰。富裕程度排在欧洲前列的瑞士,能否成为它们在欧洲市场扭亏为盈的宝地?
“纵使全球大环境不向好,我们还是尽一切可能吸引外商企业到瑞士,尤其是到伯尔尼州投资发展。任何企业和个人,只要有好的项目和计划,都可以入驻瑞士。中国华为技术于2008年年底投资瑞士伯尔尼,目前已有30位中国工程师在瑞士工作。”汶参佐·卡奇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
正如汶参佐·卡奇所讲,最近,已有数家中国企业选择到瑞士投资发展。华为技术继在瑞典、莫斯科建立分支机构、获得德国、瑞士的大额订单后,又在瑞士建立了分公司。华为相关人士表示,选择伯尔尼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瑞士的中心地带,距离华为目前在瑞士的顾客群比较近。预计到2012年,华为瑞士分公司将总共雇佣49名员工。不仅如此,中国银行新近也在瑞士落户。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国银行已在日内瓦开设分行,为拥有大量资产的中国及国际私人客户提供服务。
事实上,中瑞之间的相互投资与两国间的经济实力并不相匹配。瑞士作为中国在欧洲的第六大外资来源国,2008年,在华投资项目多达108个,瑞方实际投入2.4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对瑞士的投资规模却很小,截至2008年底仅1086万美元。在2.4亿与1086万之间,中国企业还有巨大的投资潜力可挖。
21%到18.6%
众所周知,欧洲国家大多以高福利、高消费而闻名。中国企业进驻欧洲,高税收已成为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据安永会计事务所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按传统模式,国际机构若想进入欧洲,税收比例应考虑为23%~40%之间。在这方面,瑞士有无例外?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通过专访汶参佐·卡奇得知,瑞士企业税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联邦税、州税和地区税,全国平均税收约为21%。相比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而言,这一税率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
汶参佐·卡奇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进一步解释:“瑞士的联邦税率为8.5%。而伯尔尼州为吸引投资者进驻,在此基础上,将平均税收降为18.6%,并且对满足相关条件的企业提供最高10年100%的州税惠减免。这些企业需在伯尔尼州投资并产生工作岗位,以出口经营为主,从事生产加工和组装等业务,并且只限定于在固定区域设厂。而对于服务性合作企业,则至少应产生20个工作岗位,并且为主要投资者。”
除了税收上的优惠,汶参佐·卡奇坦言,每个投资项目最高可获50万瑞士法郎(约合300万元人民币)的财政支持。企业实际获得的财政支持力度取决于所产生的新的工作岗位的数量和其他条件,并以直接投资资金的50%为上限。
延伸制造业
选好投资地后,投资者更加关心涉猎行业的问题。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一直是瑞士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进驻瑞士的外商企业是否也集中在这些领域呢?
事实并非如此。外国投资者并没有刻意集中在这些行业。瑞士地广人稀的国情促使自身成为欧洲主要的软件研发地。微软、谷歌、雅虎和迪士尼等已经在瑞士设立了关键的子公司。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临近领先的教育中心。
“一直以来,伯尔尼以钟表制造业著称于世,因此瑞士也得到了‘世界表都’的美誉。著名的劳力士手表、浪琴表、斯沃琪表、雷达表都是在伯尔尼制造生产的。出自瑞士的手表已占到世界手表生产总值的一半。如今,手表制造技术经过延伸已被引用到医疗技术、IT及信息交流技术、自动化技术、微观纳米技术及其它高精技术等产业。除此之外,服务行业、环保和能源技术、设计和奢侈品也是伯尔尼的经济重点之一。”汶参佐·卡奇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推荐。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通过对比发现,与在中国投资不同,外国公司在瑞士除了设立研发中心或高技术生产单元,其他投资通常不像在中国那样进行FDI(外国直接投资)。大多数外国公司更关注公司职能,总部或国际贸易公司是它们在瑞士最重要的立足形式。这些公司只是租赁一些办公空间,购买办公设备和雇佣员工在瑞士进行运营管理。
2.4亿与1086万
开始于金融业的危机如病毒一般已迅速席卷各行各业,并且蔓延到全球拖累实体经济。欧洲地区因金融国际化程度高而更加成为危机的重灾区,就连一贯保持“中立主义”的瑞士也在所难免。
瑞士作为世界上独特而发达的经济体系,曾是众多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地,海外跨国公司对瑞士GDP的贡献率也一度达到了10%。经济萧条之时,海外投资企业的经营开始举步维艰。富裕程度排在欧洲前列的瑞士,能否成为它们在欧洲市场扭亏为盈的宝地?
“纵使全球大环境不向好,我们还是尽一切可能吸引外商企业到瑞士,尤其是到伯尔尼州投资发展。任何企业和个人,只要有好的项目和计划,都可以入驻瑞士。中国华为技术于2008年年底投资瑞士伯尔尼,目前已有30位中国工程师在瑞士工作。”汶参佐·卡奇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
正如汶参佐·卡奇所讲,最近,已有数家中国企业选择到瑞士投资发展。华为技术继在瑞典、莫斯科建立分支机构、获得德国、瑞士的大额订单后,又在瑞士建立了分公司。华为相关人士表示,选择伯尔尼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瑞士的中心地带,距离华为目前在瑞士的顾客群比较近。预计到2012年,华为瑞士分公司将总共雇佣49名员工。不仅如此,中国银行新近也在瑞士落户。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国银行已在日内瓦开设分行,为拥有大量资产的中国及国际私人客户提供服务。
事实上,中瑞之间的相互投资与两国间的经济实力并不相匹配。瑞士作为中国在欧洲的第六大外资来源国,2008年,在华投资项目多达108个,瑞方实际投入2.4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对瑞士的投资规模却很小,截至2008年底仅1086万美元。在2.4亿与1086万之间,中国企业还有巨大的投资潜力可挖。
21%到18.6%
众所周知,欧洲国家大多以高福利、高消费而闻名。中国企业进驻欧洲,高税收已成为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据安永会计事务所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按传统模式,国际机构若想进入欧洲,税收比例应考虑为23%~40%之间。在这方面,瑞士有无例外?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通过专访汶参佐·卡奇得知,瑞士企业税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联邦税、州税和地区税,全国平均税收约为21%。相比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而言,这一税率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
汶参佐·卡奇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进一步解释:“瑞士的联邦税率为8.5%。而伯尔尼州为吸引投资者进驻,在此基础上,将平均税收降为18.6%,并且对满足相关条件的企业提供最高10年100%的州税惠减免。这些企业需在伯尔尼州投资并产生工作岗位,以出口经营为主,从事生产加工和组装等业务,并且只限定于在固定区域设厂。而对于服务性合作企业,则至少应产生20个工作岗位,并且为主要投资者。”
除了税收上的优惠,汶参佐·卡奇坦言,每个投资项目最高可获50万瑞士法郎(约合300万元人民币)的财政支持。企业实际获得的财政支持力度取决于所产生的新的工作岗位的数量和其他条件,并以直接投资资金的50%为上限。
延伸制造业
选好投资地后,投资者更加关心涉猎行业的问题。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一直是瑞士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进驻瑞士的外商企业是否也集中在这些领域呢?
事实并非如此。外国投资者并没有刻意集中在这些行业。瑞士地广人稀的国情促使自身成为欧洲主要的软件研发地。微软、谷歌、雅虎和迪士尼等已经在瑞士设立了关键的子公司。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临近领先的教育中心。
“一直以来,伯尔尼以钟表制造业著称于世,因此瑞士也得到了‘世界表都’的美誉。著名的劳力士手表、浪琴表、斯沃琪表、雷达表都是在伯尔尼制造生产的。出自瑞士的手表已占到世界手表生产总值的一半。如今,手表制造技术经过延伸已被引用到医疗技术、IT及信息交流技术、自动化技术、微观纳米技术及其它高精技术等产业。除此之外,服务行业、环保和能源技术、设计和奢侈品也是伯尔尼的经济重点之一。”汶参佐·卡奇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推荐。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通过对比发现,与在中国投资不同,外国公司在瑞士除了设立研发中心或高技术生产单元,其他投资通常不像在中国那样进行FDI(外国直接投资)。大多数外国公司更关注公司职能,总部或国际贸易公司是它们在瑞士最重要的立足形式。这些公司只是租赁一些办公空间,购买办公设备和雇佣员工在瑞士进行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