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主角阿米尔在兄弟哈桑的这句话中寻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救赎。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耿喜玲,是现实版的“心灵救赎者”,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耕耘多年,她先后被授予“全国心理辅导之星”“湖北省名师”、省市两级“三八红旗手”、武汉市“心理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她所在的心理健康工作室团队被武昌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名师工作室”。
坚守责任,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行者
十几年来,耿喜玲在探索中前进,基本形成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以心育心、共同成长”的教学理念;在校园内形成了校领导——中层干部——专职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共同参与的一体化协同机制;在课堂教学中借鉴国外心理教育的经验并结合本土化的实际,形成了“班级授课,大型讲座、小组治疗和个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界定了中学阶段应完成的心理辅导目标。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耿喜玲率先依托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着手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高一时,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转换适应;高中阶段学习方法;高考来临前学生心态和考试目标定位。
“耿老师好像有魔法一样,其他课我还经常担心课堂秩序,就她的课我不用管,并且学生不让我调她的课。”学校一位班主任说。不仅如此,武汉市很多班主任和心理老师都听过耿喜玲的示范课,甚至“克隆”过她的课。
经过努力,耿喜玲在武昌实验中学率先建立了全市一流的心理咨询中心,该中心得到国家领导人彭佩云、中央教科所等领导的高度评价,每年接待国外代表团、省内外各级、各学术团体组织的参观学习、听取经验、授课培训等二十余次。实验中学也被教育部评为首届“全国心理健康特色学校”,也是武汉市获得该荣誉称号的唯一一所高中学校。
尊重每一个“故事”,挽救“迷途羔羊”
弗洛姆说,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每一个咨询者、每一个求助者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落泪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青年朋友们的生活足迹,是他们生命的站牌和转折点;他们的困惑、烦恼、苦闷,对别人守口如瓶却对我绝对公开,这些‘故事’是我事业的源泉。”她说。
有一年高考前夜,耿喜玲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外面风雨大作,电话那边泣不成声:“耿老师,您能来我们家一趟吗?求求您,救救我的儿子。他铁了心想自杀,已经两天不吃不喝了。刚才儿子忽然说想和您谈谈。”
对于这名处于黑暗世界的“柯赛特”来说,也许耿喜玲正是能带他走出绝望的“冉阿让”。
生死攸关,由不得她半点疏忽,顶着风雨和压力,她来到了这位学生家里。学生母亲无助、哀伤,因为焦急眼窝深陷。这是一个饱受心理煎熬的孩子,因父亲在中考前突然去世,悲痛时刻碾压着他的内心,中考成绩不尽人意,去年高考,总成绩才220分,今年选择了复读,可二月调考后,他开始失眠,注意力严重涣散。母亲急得落泪,带他四处投医,药物的副作用却使得他学习效率更低。接连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使得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看着这个一米八几的小伙子身体因紧张焦虑而微微颤抖,耿喜玲怜惜不已。她不负重托,运用“认知疗法”,把孩子由于对父亲的爱而导致的精神抑郁转化为前进的力量。她告诉这位不知所措的“迷途羔羊”: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你能快乐,并且健康地活着。她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挽救了一个绝望的心灵。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然而耿喜玲却不愿意再多说。一个个的咨询案例来源于她与学生之间肝胆相照的信任。“我要为我的学生保密”,她说中学生普遍心理很敏感,如果公之于众,这位学生肯定知道是在谈论自己,这样会导致他“二次受伤”。
近五年来,她牺牲了自己近30000小时的课余时间来接受个案咨询和心理辅导。坚守的背后是责任,她把工作的触角伸向了家长、教师和社会。为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上有心理咨询需求的人服务,帮助他们疏解心理焦虑,调整好心态,走向更阳光的人生之路。
甘愿做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人梯
耿喜玲还有一个称号,叫作“耿调适”。这个外号的来历得从她到贫困地区支教说起。
一位校长给她打来电话:“耿老师,请您来关心关心我们山里的孩子吧!这里的孩子也需要您啊!”。在该校做完报告的第三天,一位学生专程来找耿喜玲要求做个案咨询。这件事让她陷入了沉思,边远地区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心理多少会有些缺陷,这些孩子多么需要心理援助啊!
因此,她向学校申请,主动要求去往贫困地区支教,帮山里的孩子做心理咨询辅导。在安抚了一个个幼小的心灵之后,学生家长亲切地称她为“耿调适”。“他们说帮助学生调适心理,简称‘调适’”嘛!”耿喜玲笑称。她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只要一有空就在武汉和全国各地的学校中间奔波,有时一天要赶三个地方,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烈日炎炎,能用自己的疲劳换来孩子们的释怀——值了。
耿喜玲办公室外面的宣传栏上,有着10位“徒弟”的照片,她主持的武昌区耿喜玲心理名师工作室采用“1 1 9”模式,即1名导师,一名特邀指导和9名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特邀指导来自于武昌区教师培训中心的心理研究员赵亚萍老师,9名青年培养对象分别来自于武昌各个中小学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在耿喜玲的带领和指导下,工作室的青年骨干教师成员也逐渐成为专家型教师,为其他更多的教师团队做教师心理维护的讲座,把爱和正能量辐射得更远,让更多人受益。
2015年12月,耿喜玲名师工作室被武昌区人民政府授予“武昌区名师工作室”,成为该区唯一个由一线教师领衔并被区政府授牌的的名师工作室。她本人被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和省教育厅特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专家。
毕淑敏在《女心理师》里的一段话恰好与耿喜玲的人性光辉重合:她相信自己的工作已经对很多人的生命起了作用,那些潜移默化或是电光火石的碰撞,已经让某些人发生了裂变。在这个过程中,她在付出和虚弱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深刻和稳定,这是用一个生命在点亮另外一个生命,用一个生命在擦拭另外的一个生命。
(责任编辑 徐世兵)
坚守责任,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行者
十几年来,耿喜玲在探索中前进,基本形成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以心育心、共同成长”的教学理念;在校园内形成了校领导——中层干部——专职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共同参与的一体化协同机制;在课堂教学中借鉴国外心理教育的经验并结合本土化的实际,形成了“班级授课,大型讲座、小组治疗和个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界定了中学阶段应完成的心理辅导目标。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耿喜玲率先依托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着手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高一时,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转换适应;高中阶段学习方法;高考来临前学生心态和考试目标定位。
“耿老师好像有魔法一样,其他课我还经常担心课堂秩序,就她的课我不用管,并且学生不让我调她的课。”学校一位班主任说。不仅如此,武汉市很多班主任和心理老师都听过耿喜玲的示范课,甚至“克隆”过她的课。
经过努力,耿喜玲在武昌实验中学率先建立了全市一流的心理咨询中心,该中心得到国家领导人彭佩云、中央教科所等领导的高度评价,每年接待国外代表团、省内外各级、各学术团体组织的参观学习、听取经验、授课培训等二十余次。实验中学也被教育部评为首届“全国心理健康特色学校”,也是武汉市获得该荣誉称号的唯一一所高中学校。
尊重每一个“故事”,挽救“迷途羔羊”
弗洛姆说,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每一个咨询者、每一个求助者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落泪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青年朋友们的生活足迹,是他们生命的站牌和转折点;他们的困惑、烦恼、苦闷,对别人守口如瓶却对我绝对公开,这些‘故事’是我事业的源泉。”她说。
有一年高考前夜,耿喜玲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外面风雨大作,电话那边泣不成声:“耿老师,您能来我们家一趟吗?求求您,救救我的儿子。他铁了心想自杀,已经两天不吃不喝了。刚才儿子忽然说想和您谈谈。”
对于这名处于黑暗世界的“柯赛特”来说,也许耿喜玲正是能带他走出绝望的“冉阿让”。
生死攸关,由不得她半点疏忽,顶着风雨和压力,她来到了这位学生家里。学生母亲无助、哀伤,因为焦急眼窝深陷。这是一个饱受心理煎熬的孩子,因父亲在中考前突然去世,悲痛时刻碾压着他的内心,中考成绩不尽人意,去年高考,总成绩才220分,今年选择了复读,可二月调考后,他开始失眠,注意力严重涣散。母亲急得落泪,带他四处投医,药物的副作用却使得他学习效率更低。接连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使得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看着这个一米八几的小伙子身体因紧张焦虑而微微颤抖,耿喜玲怜惜不已。她不负重托,运用“认知疗法”,把孩子由于对父亲的爱而导致的精神抑郁转化为前进的力量。她告诉这位不知所措的“迷途羔羊”: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你能快乐,并且健康地活着。她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挽救了一个绝望的心灵。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然而耿喜玲却不愿意再多说。一个个的咨询案例来源于她与学生之间肝胆相照的信任。“我要为我的学生保密”,她说中学生普遍心理很敏感,如果公之于众,这位学生肯定知道是在谈论自己,这样会导致他“二次受伤”。
近五年来,她牺牲了自己近30000小时的课余时间来接受个案咨询和心理辅导。坚守的背后是责任,她把工作的触角伸向了家长、教师和社会。为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上有心理咨询需求的人服务,帮助他们疏解心理焦虑,调整好心态,走向更阳光的人生之路。
甘愿做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人梯
耿喜玲还有一个称号,叫作“耿调适”。这个外号的来历得从她到贫困地区支教说起。
一位校长给她打来电话:“耿老师,请您来关心关心我们山里的孩子吧!这里的孩子也需要您啊!”。在该校做完报告的第三天,一位学生专程来找耿喜玲要求做个案咨询。这件事让她陷入了沉思,边远地区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心理多少会有些缺陷,这些孩子多么需要心理援助啊!
因此,她向学校申请,主动要求去往贫困地区支教,帮山里的孩子做心理咨询辅导。在安抚了一个个幼小的心灵之后,学生家长亲切地称她为“耿调适”。“他们说帮助学生调适心理,简称‘调适’”嘛!”耿喜玲笑称。她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只要一有空就在武汉和全国各地的学校中间奔波,有时一天要赶三个地方,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烈日炎炎,能用自己的疲劳换来孩子们的释怀——值了。
耿喜玲办公室外面的宣传栏上,有着10位“徒弟”的照片,她主持的武昌区耿喜玲心理名师工作室采用“1 1 9”模式,即1名导师,一名特邀指导和9名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特邀指导来自于武昌区教师培训中心的心理研究员赵亚萍老师,9名青年培养对象分别来自于武昌各个中小学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在耿喜玲的带领和指导下,工作室的青年骨干教师成员也逐渐成为专家型教师,为其他更多的教师团队做教师心理维护的讲座,把爱和正能量辐射得更远,让更多人受益。
2015年12月,耿喜玲名师工作室被武昌区人民政府授予“武昌区名师工作室”,成为该区唯一个由一线教师领衔并被区政府授牌的的名师工作室。她本人被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和省教育厅特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专家。
毕淑敏在《女心理师》里的一段话恰好与耿喜玲的人性光辉重合:她相信自己的工作已经对很多人的生命起了作用,那些潜移默化或是电光火石的碰撞,已经让某些人发生了裂变。在这个过程中,她在付出和虚弱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深刻和稳定,这是用一个生命在点亮另外一个生命,用一个生命在擦拭另外的一个生命。
(责任编辑 徐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