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学校管理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等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近年来,各高校加强了对改善办学条件和扩建校舍的重视。对于经过长时间发展的高校来讲,应严格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来进行学校建设。因此,通常选择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改扩建校舍。通过对图书馆进行图改造、扩建处理,能保证其功能的有效整合,并呈现较为美观的外在形象。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图书馆改造扩建进行分析。
[关键词]图书馆;改扩建;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5-0352-01
1图书馆空间改造意义
1.1适应图书馆空间功能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图书馆空间功能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图书馆空间布局主要考虑的是资源收藏,以资源为主体,空间布局主要以资源类型为主要划分依据,主要目的是合理容纳各种类型图书馆资源。而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布局则以读者利用为主体,以不同类型的读者需求为主要划分依据,更多考虑的是读者阅读体验和交互式学习体验,其最终目的是让信息资源能够有效地流动起来,起到帮助信息传递的功效。传统馆藏空间以“藏”为首,以资源为核心;新型馆藏空间以“用”为主,以读者为中心。
1.2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阅读体验是指读者在阅读时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图书馆服务以及和图书馆员互动的一个过程总和,来自于读者同图书馆的每一次接触。图书馆给读者的阅读体验绝不等同于简单的图书借阅服务和海量阅读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给读者营造的读书氛围和提供的个性化阅读服务,通过增加读者阅读快感来提升读者阅读体验,使读者更加喜欢阅读。通过对馆藏空间改造,可以使館藏空间具备不同阅读主题,更容易让读者产生相应阅读体验。
1.3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随着高校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和校园网络的全面覆盖,读者信息需求更加个性化,而相关研究表示读者对个性化环境要求甚至高于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可见打造个性化图书馆空间才能够迎合不同读者群体的信息需求,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必须建立在用户个性化需求之上。
2高校图书馆改造扩建应用
某校建筑面积达20500m。校园中区中轴线上的逸夫图书馆占地面积较大,图书馆改造和扩建极大程度改善了图书馆储存条件的和学生阅读环境,尤其是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使得图书馆服务水平有所提高。
2.1图书馆改扩建设计思路
图书馆改造和扩建极大程度改善了图书馆储存条件的和学生阅读环境,尤其是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使得图书馆服务水平有所提高。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生数量也明显增多,图书馆原有的储存面积和阅览面积等不能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出现阅读环境和储存条件较差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石河子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对图书馆的改扩建项目,根据校园的整体规划,可采用毗连式改扩建,在图书馆两侧扩建,原有老馆进行同步改造。根据图书馆原先的空间特征及其使用要求,依照空间拓展的设计思路,实现原有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并针对原有图书馆进行适当的改造,使其具备现代化图书馆环境舒适和功能多样的特点。
2.2图书馆使用功能的整合
现代图书馆逐渐朝着功能多样化和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需要符合舒适、高效等特性要求,并整合藏、阅、借、管等功能。随着在校生数量的增多,原有图书馆体现出功能相对简单和空间狭小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图书馆作为轴心,为了保证校园道路通行顺畅,主要设计为向东西两侧扩建,与图书馆为轴线来进行总体规划这一改建原则相符合。图书馆改造和扩建后的面积可达34600m,用地面积为6400m,主要实现建筑物高度上的延伸,总高度为24m。这一改扩建设计方案的优势在于能保证校园道路通畅,使得图书馆周围空闲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东侧占用微波湖的部分面积,但是以小桥作为边界,不会影响微波湖景观。改建后的图书馆具有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朝向好和易于布置的优势,可满足读者阅读习惯。同时扩建部分与原有图书馆相同,新老建筑形成统一的整体,是较为理想的设计方案。另外,在空间有所增加的基础上,又针对图书馆功能进行了整合安排,将典籍库、设备用房和期刊室等安排在一层,专家阅览室和研究室等分布在二层,另外报纸阅览室、专家阅览室等合理布置在不同楼层位置,而新增的扩建部分可安排电子阅览室、开架阅览等,使得图书馆功能得以完善。
2.3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延伸
图书馆功能的增多会导致图书馆流线更加复杂,为了促使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应针对新图书馆功能来安排人员流线。相对于原有图书馆来讲,新扩建的东西两部分分别设置了出入口,并在“枢纽空间”的作用下,将不同方向的长廊连接起来,使得形成宽阔的交通空间,方便馆内人员的流动。原有图书馆主要有着功能单一、规模小的弊端,馆内空间相对单调。为了增加新馆活力,展现改扩建后图书馆的空间特色,在扩展内部空间时,应注重打破不同楼层间界限,进而形成流动空间,扩展用户视野,并保证人员通行的流畅。尤其对于阅览室来讲,可在其中设置采光玻璃天窗和内天井,能有效改善空间格局,使得阅览室成为流通多变的空间,增加其空间特色,同时可解决采光和通风等问题。将原有图书馆内的相对独立部分空间进行功能以及大小上的改善,如将小阅览室改造为研究室或者讨论室等,能充分发挥空间应用价值,可为用户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是内部空间充分开放共享。
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改扩建工程主要采用的是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建设模式。扩建部分经过合理的设计探索,可取得较好的建设效果和经济效益。而对于改造修缮部分,主要针对原有空间的功能进行调整,并增加新的功能空间,进而保证空间应用价值的实现,保证了改扩建项目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邓硕,董和生,冀晓宏,铁大惠.高校图书馆内部环境改造探析——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6(31):77-78.
[2]白茹玉.我国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再造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图书馆;改扩建;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5-0352-01
1图书馆空间改造意义
1.1适应图书馆空间功能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图书馆空间功能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图书馆空间布局主要考虑的是资源收藏,以资源为主体,空间布局主要以资源类型为主要划分依据,主要目的是合理容纳各种类型图书馆资源。而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布局则以读者利用为主体,以不同类型的读者需求为主要划分依据,更多考虑的是读者阅读体验和交互式学习体验,其最终目的是让信息资源能够有效地流动起来,起到帮助信息传递的功效。传统馆藏空间以“藏”为首,以资源为核心;新型馆藏空间以“用”为主,以读者为中心。
1.2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阅读体验是指读者在阅读时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图书馆服务以及和图书馆员互动的一个过程总和,来自于读者同图书馆的每一次接触。图书馆给读者的阅读体验绝不等同于简单的图书借阅服务和海量阅读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给读者营造的读书氛围和提供的个性化阅读服务,通过增加读者阅读快感来提升读者阅读体验,使读者更加喜欢阅读。通过对馆藏空间改造,可以使館藏空间具备不同阅读主题,更容易让读者产生相应阅读体验。
1.3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随着高校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和校园网络的全面覆盖,读者信息需求更加个性化,而相关研究表示读者对个性化环境要求甚至高于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可见打造个性化图书馆空间才能够迎合不同读者群体的信息需求,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必须建立在用户个性化需求之上。
2高校图书馆改造扩建应用
某校建筑面积达20500m。校园中区中轴线上的逸夫图书馆占地面积较大,图书馆改造和扩建极大程度改善了图书馆储存条件的和学生阅读环境,尤其是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使得图书馆服务水平有所提高。
2.1图书馆改扩建设计思路
图书馆改造和扩建极大程度改善了图书馆储存条件的和学生阅读环境,尤其是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使得图书馆服务水平有所提高。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生数量也明显增多,图书馆原有的储存面积和阅览面积等不能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出现阅读环境和储存条件较差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石河子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对图书馆的改扩建项目,根据校园的整体规划,可采用毗连式改扩建,在图书馆两侧扩建,原有老馆进行同步改造。根据图书馆原先的空间特征及其使用要求,依照空间拓展的设计思路,实现原有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并针对原有图书馆进行适当的改造,使其具备现代化图书馆环境舒适和功能多样的特点。
2.2图书馆使用功能的整合
现代图书馆逐渐朝着功能多样化和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需要符合舒适、高效等特性要求,并整合藏、阅、借、管等功能。随着在校生数量的增多,原有图书馆体现出功能相对简单和空间狭小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图书馆作为轴心,为了保证校园道路通行顺畅,主要设计为向东西两侧扩建,与图书馆为轴线来进行总体规划这一改建原则相符合。图书馆改造和扩建后的面积可达34600m,用地面积为6400m,主要实现建筑物高度上的延伸,总高度为24m。这一改扩建设计方案的优势在于能保证校园道路通畅,使得图书馆周围空闲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东侧占用微波湖的部分面积,但是以小桥作为边界,不会影响微波湖景观。改建后的图书馆具有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朝向好和易于布置的优势,可满足读者阅读习惯。同时扩建部分与原有图书馆相同,新老建筑形成统一的整体,是较为理想的设计方案。另外,在空间有所增加的基础上,又针对图书馆功能进行了整合安排,将典籍库、设备用房和期刊室等安排在一层,专家阅览室和研究室等分布在二层,另外报纸阅览室、专家阅览室等合理布置在不同楼层位置,而新增的扩建部分可安排电子阅览室、开架阅览等,使得图书馆功能得以完善。
2.3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延伸
图书馆功能的增多会导致图书馆流线更加复杂,为了促使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应针对新图书馆功能来安排人员流线。相对于原有图书馆来讲,新扩建的东西两部分分别设置了出入口,并在“枢纽空间”的作用下,将不同方向的长廊连接起来,使得形成宽阔的交通空间,方便馆内人员的流动。原有图书馆主要有着功能单一、规模小的弊端,馆内空间相对单调。为了增加新馆活力,展现改扩建后图书馆的空间特色,在扩展内部空间时,应注重打破不同楼层间界限,进而形成流动空间,扩展用户视野,并保证人员通行的流畅。尤其对于阅览室来讲,可在其中设置采光玻璃天窗和内天井,能有效改善空间格局,使得阅览室成为流通多变的空间,增加其空间特色,同时可解决采光和通风等问题。将原有图书馆内的相对独立部分空间进行功能以及大小上的改善,如将小阅览室改造为研究室或者讨论室等,能充分发挥空间应用价值,可为用户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是内部空间充分开放共享。
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改扩建工程主要采用的是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建设模式。扩建部分经过合理的设计探索,可取得较好的建设效果和经济效益。而对于改造修缮部分,主要针对原有空间的功能进行调整,并增加新的功能空间,进而保证空间应用价值的实现,保证了改扩建项目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邓硕,董和生,冀晓宏,铁大惠.高校图书馆内部环境改造探析——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6(31):77-78.
[2]白茹玉.我国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再造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