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抽象 原力觉醒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hui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抽象画发展了百年,抽象艺术大家的作品早已成为博物馆里的经典收藏,抽象画也成为中产阶级身份的标配。但在中国,“抽象”却有很长一段时间尴尬地徘徊于市场和学术的边缘。但在20世纪西方国际抽象浪潮的感召下,久待深闺的东方抽象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放眼望去,似乎中国的抽象艺术市场仍未成熟;可进入拍卖市场的抽象艺术家已是数不胜数。藏家们对中国抽象艺术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赵无极、朱德群等抽象大师的作品屡屡拍出天价,更是成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人物;自此,更多本土抽象特征的作品以及艺术家以较高的价位姿态出现在了主流的拍卖市场上,比如丁乙、余友涵等。
  抽象并不是西方的“舶来品”,中国抽象文化历史更悠久,可以说,中国抽象审美意识,一直在世界是具有领先地位的。直到近代,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中国抽象文化一直处在动荡和徘徊中,没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然而,具有幽默意味的是,来自世界抽象主义中心的大师们,几乎有一半认为,世界抽象文化的起源是在东方,而不是在西方。他们很多抽象艺术的成功,是因为受到了东方艺术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中国的抽象艺术是独立于西方抽象艺术的,它实际上是站在中国“道和禅”的哲学根基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符号元素。而抽象艺术也在东方经历不断革新的表达和探讨中,跳脱原本的框架,绽放出特殊的哲思大美。
  朱德群 红肥绿瘦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8年春拍
  Lot號:1035
  年代:1959年作
  尺寸:87cm×116cm
  估价:HKD5000万-6000万港元
  成交价:HKD6155.45万港元
  朱德群的抽象,观念溯源吴大羽的势象、笔锋承载潘天寿的霸悍、诗意带着林风眠的温纯;自1955年远游西方,更博采古今西方大师之精华,康定斯基交响乐般的结构、德史岱尔方圆有致的色块、伦勃朗张力千寻的光影,将他深藏体内的东方基因,激活成风行国际的钧天广乐,走进了战后巴黎的抒情抽象。《红肥绿瘦》创作于1959年,此乃朱德群在巴黎画坛立稳基础的重要年份。本作画背贴有勒尚特画廊之标签,可谓标志着艺术家得遇伯乐,正式步入巴黎画坛、初展锋芒的事业开端;而在本作之后,艺术家接续以相近构思完成另一名作《红雨村,白云舍》,大开他20世纪60年代的风格时期,象征亚洲艺术家深入战后西方画坛,无论在艺术史抑或艺术家的个人发展上,都极具标志意义。
  王怀庆 房中房——红色之床(双联作)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7年春拍
  Lot号:1007
  年代:2002年作
  尺寸:200cm×240cm;200cm×120cm
  估价:HKD2000万-3000万港元
  成交价:HKD2170万港元
  王怀庆的艺术,始终体现深刻的历史感怀:在中国大陆独尊写实的时代,其敢以《伯乐相马》象征一代人的际遇;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自由空气,当代诸家纷纷以玩世、泼皮、波普挣脱官方教条,王怀庆却不汲汲于潮流,而专注形会的文化断层,借着怀古、思古,发掘一条通往未来的艺术之路,并在一场江南游历中,首次发现沧桑孤寂的空间美和抽象美,开始他沉厚大气的半具象艺术。《房中房一红色之床》的诞生,标志着王怀庆的艺术不再局限于“绘画”,借着早年因物资匮乏而练就的木工技巧,艺术家在千禧之后开出一条崭新大道:从绘画叠加装置,逐渐开拓出独立的雕塑以至大型装置项目,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亦与日俱增,树立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新典范。
  丁乙 十示
  来源:中国嘉德2016年春拍
  Lot号:144
  年代:2006年作
  尺寸:211cm×300cm
  估价:RMB120万-180万元
  成交价:RMB184万元
  丁乙是一位20世纪80年代中国抽象艺术的先驱和代表性艺术家,用毕生去追求几何形抽象的图示——“十示”。所谓“十示”是印刷工业术语,没有任何象征手法及联想空间。丁乙试图过滤掉所有的实际性,使绘画回到形式的本质,所谓形式即绘画精神。近看这件创作于2006年的《十示》可以感受到丁乙笔下呈现的规律,丁乙在细微之处,发挥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控力及对色彩的平衡能力,并将之化作图案和结构。如果选择退后一点,把视觉角度放在广阔的画面中,会发现画面中的每一个局部联合起来是一幅巨大的具有“速度”的流线截取图像,它可以无限延展,无限流动。其具有律动感的渐变颜色在画中掠过,黑色的巧妙处理让画面在二维空间中多了律动之感。
  刘韡 紫色空气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8年春拍
  Lot号:1088
  年代:2012年作
  尺寸:180cm×300cm
  估价:HKD200万-300万港元
  成交价:HKD 432万港元
  “紫气系列”是刘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将北京城市景观剖析并重塑成为一道道复杂交缠、搏动着生命力的几何和垂直形态。阡陌纵横的直线是对城市讯息化及建筑最高化的提炼,是隐喻中国城市景观中的高楼大厦外,亦是虚拟世界中数据及像数的具体呈现。画面右上角有一个黑色大型圆形;它是太阳,亦是月亮,圆的形状与直线相对,呈现着东方精神。《紫色空气》隐约可见西方极简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影响;禅学思想和北京市喧嚣纷杂的气氛混杂并存,呈现一种与别不同、却是属于全球和当代的美学风格。
  吴大羽 采韵-29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年秋拍
  Lot号:30
  年代:暂无
  尺寸:65cm×80cm
  估价:HKD 580万-880万港元
  成交价:HKD 910万港元   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同时,吴大羽也拥抱儒学与道学,成功地将两派思想与西方哲思流派与媒材结合。西方艺术家将色彩视作可表现出独立特质的元素,而吴大羽对色彩的运用十分突出,因为颜色在传统中国画作中并不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题材。《采韵29》中对于形体松散与解构性的再现方式表现出一份简朴庄严的美。色调的使用上出现隐晦的黄色晕染笔触,时而融入抢眼的金黄,赋予整体冷色调的构图更多的活力。除了视觉上的色彩对比,吴大羽所选用的颜色也展现出其文化根源,在中国文化里,黄色与蓝色代表永恒、天地、更新和生机。虽然是刻意地表现出抽象的构图,那些流转的曲线和纵横交错的笔迹,却完全保留了吴大羽作品的一体性和个性。
  余友涵 抽象1988-1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8年春拍
  Lot号:1074
  年代:1988年作
  尺寸:160.6cm×132cm
  估价:HKD300万-500万港元
  成交价:HKD1572万港元
  余友涵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抽象艺术的先锋,其随心所欲的笔法令人联想起中国水墨画的写意情调,但整体却呈现西方抽象艺术视觉效果,因此作品画面玄幻深沉、发人深思,令观者沉浸在纯粹至上的光华中。本作单色极简,却蕴藏无限活力,神秘莫测,画面复杂迷离,随目光游移而回旋移动,属于画家享誉画坛的抽象画系列中技法超卓的典例。在20世纪90年代,余友涵转向专注于“政治普普艺术”,因此本作是其抽象艺术创作的临界转折点。本作色调沉郁,充满节奏的短小笔触缓缓溢出循环重叠的动向,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令人神迷目眩。
  常玉 仰躺的豹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8年春拍
  Lot号:1012
  年代:1940年作
  尺寸:65cm×80cm
  估价:HKD3000万-4000万港元
  成交价:HKD4913.55万港元
  动物、裸女与花卉,是常玉毕生平行创作的三大主题。如果说常玉的裸女体现了他对女性的爱慕与好逑,花卉蕴含他对于东西文化的思考,那么动物系列则最富于艺术家的自传色彩,并随着其人生阅历之丰富,愈发显得刻画隽永、韵味悠长。《仰躺的豹》呈现一只粉红猎豹,其自足地翻滚休憩,亮眼的粉红着落于曲线起伏的身体轮廓,轻易捕捉观众的目光;猎豹身处一片抽象无垠的广漠,中分的地平线划分了天地、阴阳与虚实,大开大阖的书法线条遒劲有力,象征不着形相却充斥画面的空气、风,以至循环不息的宇宙能量,隐含《庄子逍遥游》中“无可有之乡”的意象,亦让人联想起美籍俄裔抽象大师罗斯科的经典构图。作品体现常玉动物主题三十多年创作历程中的风格转变,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与收藏价值。
  丁雄泉 红艳似火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8年春拍
  Lot号:1030
  年代:1971年作
  尺寸:1778cm×2286cm
  估价:HKD90万-140万港元
  成交价:HKD516万港元
  丁雄泉一生旅居香港、巴黎、纽约、阿姆斯特丹等地。20世纪50年代旅居巴黎期间,他与眼镜蛇画派结为深交;60年代移居纽约,则与纽约画派往来密切。这位极其活跃的战后画家,作品更典藏于四十多家世界级美术馆与基金会。《红艳似火》属于他20世纪70年代初期之作,此时,艺术家即将进入以鲜花美姬为主要题材的时期,从纽约画派所感染到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已经进入浑然忘我之境:鲜红色的泼彩如太阳般炙热奔放;翠绿、亮黄、粉桃等压克力荧光颜料喷洒的轨迹,如大自然铃风舞动,艺术家赋予颜料无比奔放的动能,在画布上重新演绎了大自然的热情灵动。《红艳似火》不仅尺幅恢宏、色彩满溢,更是匹兹堡卡内基艺术博物馆典藏之作,诚为难得的博物馆级藏品。
  赵春翔 花丛中
  来源:保利香港2018年春拍
  Lot号:152
  年代:暂无
  尺寸:179cm×96.5cm
  估价:HKD70万-100万港元
  成交价:HKD94.4万港元
  中西融合的理念自早期受教时便已植入赵春翔的艺术创作中。1958年赵春翔奔赴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形式技巧与表现力,让他找到了将两者融为一体的实现途径。《花丛中》以墨由浓至淡铺陈背景,中国水墨画向来讲求“墨分五色”,赵春翔用墨块渲染与墨线交织出近景、中景、远景,由近及远地将背景分为递进的三个层次。赵春翔将三层空间并置叠加,既有水墨画“形而上”的即兴自由书写,又具西方超现实、非逻辑性的绘画符号。如其所述:“我的全部生命、时间、内在的、外有的灵魂精神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这两种东西双方艺术与文化的背景里浸染中茁壮成长,在双方艺术最突出的优点中精选出最适合我创作的部分。”这种巧妙的吸取与编排在《花丛中》体现为意象与抽象、水墨与色彩、形式与节奏的和谐统一。
  吴冠中 白桦林居
  来源:北京匡时2017年春拍
  Lot号:2660
  年代:1976年作
  尺寸:70cm×69.5cm
  估价:RMB350万-450万元
  成交价:RMB460万元
  “白桦林居”的立意带有很强烈的传统文化意味。在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中,以林居、山居入画的佳作不胜枚举。或许,这种将依水而居的理想变相的习惯,正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基因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最直观的反映。吴冠中《白桦林居》的图式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图式在经验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他不是着重于意境的摹写,不是将理念写意化;他所做的更像是一种形式实验,是用纯粹的形式语言阐释其对核心观念的理解,是寻求将文化理念进行形式化的表达。吴冠中曾多次表述过,风景和自然在他的眼中首先要有形式美,才能打动他,他走遍祖国山河,并不纯是看风景,他其实是在尽力地将整个中国文化进行纯粹形式化的转译。
  萧勤 太阳系列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7年秋拍
  Lot号:0037
  年代:1966年作
  尺寸:200cm×200cm
  估价:HKD50万-70万港元
  成交价:HKD150万港元
  《太阳》系列源于萧勤在1960年代初内省灵修,研究宗教。艺术家深受启发,以众生能量之源——太阳,创作出一系列作品。此作更是《太阳》系列中罕见之200cm尺幅,难能可贵。醉心探索宇宙万象、性灵造化的萧勤,以简明的几何线条、高于象征的图像,于《太阳系列》表达其对乾坤大地的明沏洞见,见证艺术家糅合中西艺术技巧、哲理文明的成就。《太阳系列》的条条光线同以类近的角度扭向左方,有如螺旋盘绕,使静止的画面产生旋转、抖动的运动性。精准的线条外展角度,辅以此种切入点与圆心的互动,令观者的眼睛随之转动,造成一种无为而有的律动性。“歐普艺术”与萧勤的艺术语言有异曲同工之妙,借回环不息、六六无穷的动感,为观者带来独特的美感经验,引导他们反思抽象艺术的深层意味。
其他文献
香港和纽约、伦敦一样,逐渐成为艺术交易的核心城市,并成为亚洲当代艺术精品的重要窗口。a月初,香港苏富比、保利香港、香港嘉德春拍陆续结束,香港佳士得尚未开拍。随着拍卖市场日渐成熟,投资者对拍品的鉴赏力也在提升,此前注人了太多泡沫的、价格远远大于价值的拍品逐渐远离了大家的视线。越来越多的藏家更愿意出高价去购买质量顶级、来源清晰、具有学术价值或是未曾露面的珍品。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香港拍卖市场已日
期刊
从不懂到懂,王大文在整理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学习传承了父亲的衣钵与精神《南越国残瓦墨景》编著制作完成以后,他还将继续整理父亲一生与各文化学者、大家往来的信札、文章.将其集结成册,通过整理来归纳父亲—这位金石泰斗的收藏研究体系。父亲王贵忱是一位学者型的大家,而传承了父亲考究的学术风骨后的王大文凝聚了一种专致的匠人精神。  家学濡染下的匠心独到  由于父亲王贵忱的影响,王大文从小成长在一个萦绕金石、字
期刊
先生虽非广东人,但对南粤文化、历史、人文、习俗、典故、旧闻、盛产之了解恐无人能超越。以他为首的王氏一门三代,致力于岭南地方文化的保护、整理和研究,为广东金石界竖起了一座引以为傲的高峰。  泉界泰斗的“有钱人家”  文献学界一直有“北有王世襄,南有王贵忱”之说。王贵忱,先布衣,后军人,最终成为当今硕果仅存的一位通学之士,可谓集平凡与传奇于一身。他用毕生精力在“可居室”内治学读书、研古著述、会客论道、
期刊
历史上,多少已散失毁坏的金石古物,因有拓本传世,后人才得以感受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如汉《西岳华山庙碑》、北魏《张玄墓志》、東吴《天发神谶碑》以及唐柳公权《宋拓神策军碑》等皆为孤本。若没有拓本成集,很多古物将难睹庐山真容,遂成“迷局”。  墨与纸,是保存和传承中华文脉的两大载体。当墨书于纸上,成就行云流水的书法艺术,当墨印于纸上,则忠实记录下古时金与石的文字花纹,成为存世的拓本,让后人得以窥探古物的
期刊
随着金石价值的一再被挖掘,国内外拍行都陆续推出古今汇萃的金石专场,金石拍卖也由前几年的曲高和寡逐渐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一个亮点,屡屡创下成交纪录。本文整理近些年出现在拍场上的金石门类,包括古籍善本、碑帖拓片以及少许流传有序的青铜器等,以期能助金石爱好者更好了解金石收藏的市场趋势。  “黑老虎”碑帖拓片稳定上扬  碑帖拓片俗称“黑老虎”,一般是指金石器物或其他质地的器物用墨(或别的颜色)拓印在纸上,揭取
期刊
对金石学敬而远之的少年  王浩之,王贵忱家族的长子嫡孙,一名年轻的80后。童年家学的记忆早已模糊,出身于金石大家的家庭,王浩之却并未真正接受过爷爷的言传身教。在他印象中,爷爷总是一副忙碌的身影,埋头于案头沉甸甸的古籍中,深锁着眉头仔细地阅读、研究。这在年少的浩之看来,爷爷从事了一辈子的图书馆、博物馆的研究工作,所忙碌的事情很深奥,带着繁浩与枯燥,自然也无法吸引一颗热衷于玩乐的童心。回忆起家族的往事
期刊
广东历史上,有一些热心乡邦文献整理而又不为人知的老学者。如广东南海人潘六如,曾十年如一日地收集南越残瓦文字遗存,并加以考释,写成《南越故宫残瓦记》《南越故宫残瓦文字》《说瓦》《瓦椎》等论文。此外顺德蔡守、南海潘和、嘉应谢英伯、番禺汪兆镛、东莞邓尔雅、香山黄佛颐、台山黄文宽等递相收藏和研究南越残瓦文字,敏锐地发现了南越残瓦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将传世和近年出土的陶文加以整理,为对南越残瓦的研究
期刊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museion),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利学与艺术的九位神女的通称,她们分别掌管着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圣歌和舞蹈,是当时希腊整个社会文化活动的象征。  博物馆发展到今日,承载着许多文化、历史、艺术珍贵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项重要的社会职能,而博物馆所带给人们的,已不单纯是陈列展示或讲解,在迭代更新的现在更是演变出了
期刊
文化自信,首先要敬历史。  在人类农业文明的数千年问,中华文明作为无可争议高峰,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直到近代以来,欧洲凭借工业革命的成功率先敲开现代守会的大门,异军突起成为全球文明的制高点和领头羊。于是,西风东渐,近代中国开始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看齐。从命绘发展的层面来讲,有其历史的必然和必要。但在民族大自省、大革新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因为痛感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落后,发展出对自身文化的自卑甚
期刊
花三四百港元看一场不明觉厉的当代艺术展,值得吗?2013年至今,到湾仔会展中心逛过香港巴塞尔的人,想必嘴角都会不自觉地吐出一个字:爽。  为期数天的展览,与其说是艺术的盛宴,倒不如说是资本的盛宴。到场的观众或能察觉到,所有现场展出的作品,无一不是由当世垄断着最多学术、媒体和商业资源的艺术资本筛选出来的。所有商家都在想方设法地向那些新进场的买家推销最符合他们商业利益的作品。当艺术家、媒体、评论家和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