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巧寻语言训练点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训练。”现行小学低段语文教材大多以诗歌、童话寓言及人物故事为主要内容。这些课文,均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学生读着兴趣浓。如教师能充分利用发掘文本资源,精巧设点,有线串联,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积累、模仿、想象,创造性运用语言,那么无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还是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小小的船》(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7课 ) 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作法。
  关键字: 小小的船;语言训练
  G623.2
  一、关注形象生动的词语,巧寻语言训练点
  《小小的船》是一首精巧的儿童诗,这篇韵文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很多叠词描写景物的形状和色彩。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些叠词的用法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适当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比较,获得初步的认识。
  师: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弯弯的。为什么要将两个字重叠呢?“小的船”“蓝的天”和“小小的船”“蓝蓝的天”哪个好?生:“小小的船”“蓝蓝的天”好。师:为什么?生:因为“小小的”比“小的”还要小。生:“小小的”“蓝蓝的”,读起来更舒服。师:对,你们也能用重叠的词说一句话吗?生:红红的太阳出来了。师:你们说得真好,以后我们也可以运用重叠的词来造句。
  【评析:先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运用叠词的意义,再采取用重叠的词说一句话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重叠的词在生活中的作用,词语理解落到了实处。教师如能关注到文本中形象生动的词语,巧寻语言训练点,孩子脑海中自然而然跃出这样的词,信手拈来,活学活用。】
  二、关注运用修辞的语言,巧寻语言训练点
  课文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短短几个字却隐藏着一种修辞手法——比喻,这是学生首次在文本中遇见“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我把此处当做语言训練点,让学生表达说话,进而看图说诗。
  师:现在,谁懂得“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当中加上一个什么字,就可以把这句话联系起来?生:加一个“像”字。“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师:是啊,自古至今,那现在,我们也来想一想,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生:弯弯的月儿像香蕉。生:弯弯的月儿像彩虹。生:弯弯的月儿像小桥。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出示月亮图,请生看图说话,出示句式:月亮是。师:我先来示范,我选择第一幅图,我想说:圆圆的月亮好像我手里拉着线的气球。谁也想说说这样的句子,记得把话说完整。
  生:月亮是男孩手中的气球。生:月亮是我最爱的篮球。生:月亮是怀孕的妈妈。师:这句话能不能重新说一说。生:月亮是妈妈肚子里的宝贝。师:哎哟,好美呀,你真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小诗人!生:月亮是丢出去的篮球。生:月亮是我爸爸送我的篮球。生:月亮是妈妈给我买的气球,很漂亮。师:小朋友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你们说的句子真美。
  【评析:我们知道,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会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画面感。抓住这些语言细细品味,有利于孩子学习语言,培养语感。尽管低年级教学“不必太在意比喻句”,但这并不等于不要教,而要看此处比喻为何而求。可让学生初步了解比喻手法,同时也能基本掌握比喻句的用法。事实上,孩子在课上不仅能发挥想象说出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甚至可以凭借老师给予的句式和图片,可以尝试说诗,“比喻”成为本课的语言训练点是比较成功的。】
  三、关注语言留白处,巧寻语言训练点
  《小小的船》这篇课文,诗画相配,内容生动,语句优美,更富有想象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观看星空动画图;播放《小小的船》的音乐,创设一种优美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一边读文,一边想象韵文所描绘的画面。
  (“小小的船”乐曲在教室里回荡,小朋友们都入了神,眯上了眼睛,显得十分陶醉。)
  师:哪些小朋友觉得自己好像飞上了月亮?生:我飞上去了。生:我好像身子变轻了。生:我好像腿变长了。师:好,现在你们已经飞上了蓝天,坐在了小船里。看,在月亮上看到些什么?(出示句式,凭借情境进行句子训练)我看见……。生:我看见星星。生:我看见北斗星。生:我看见人造卫星。生:我看见许多星星向我眨眼睛。师:星星那么亮,向我们眨眼睛,你坐在月亮上,向下就看见地球,抬头看,除了看到星星还看到什么?生:我还看见蓝蓝的天。师:蓝蓝的天,我们每天都看见,谁能用“蓝蓝的天”说一句话?可以说蓝蓝的天上有什么,也可以说我在蓝蓝的天上做什么,想想看,看谁说得好?
  【评析:虽然低年级教材中的选文大多简洁朴实,但也不乏表达的留白处,这些语段会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无限的回味,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言语实践的机会。利用情境想象说话是本教学片断的一大特色,學生把自己想象为正坐在月亮上的小姑娘,她们所说的话都是具体的情境中产生的,凭借文本留白提供的语言材料,训练和发展孩子的语言,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养发展的目的。】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一篇篇精彩的文本就是一个个经典范例。依托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落实诸如此类的语言训练,相信孩子们的说话能力一定是扎实有效的。
  作者简介:
  陈晓微(1985.10-),女、(汉族),广东湛江人,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广州市天河区盈彩美居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块“硬骨头”。如何软化、吸纳、运用这块“硬骨头”?我做了如下尝试:  在人教版中仅出现了二篇议论文——12课《为人民服务》和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人民服务》重在围绕中心论点多方面论述,层层递进;《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在针对观点用具体事例说明。教学中遵循“精读与博览相结合,课内与课外沟通;精读学
期刊
摘要:当前的古诗词教学由于忽略了诗歌的节奏,而陷入困境之中。节奏是诗歌最原始要素。古诗的律动、情调、韵味、气氛均来源于节奏。因此古诗词教学中应该牢牢抓住节奏这一点,慢慢走,引导学生去欣赏,让学生感悟诗歌的节奏,从而产生共鸣。  关键词:语文;古诗;教学;节奏  G633.3  诗歌教学困境  古诗词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
期刊
摘要:我身处一所城郊小学,在教学中尽管老师们绞尽脑汁激发学生兴趣,但是“发愁写作文”仍然是习作教学中的一个常见问题。经过调查,我发现学生习作主要愁在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不知如何下笔。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生动有趣的课堂,学生早已司空见惯,他们不知道这些与作文有啥联系。作文在他们心中就是单元后面的“小笔头”,就是课后的 “小练笔”,长此以往作文成了负担,何谈爱写作!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开展了“作文与学科
期刊
摘要:语文学习中诗词鉴赏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如何使得诗词学习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教学生把握一些技巧,将诗词看做一幅画,把握其中的诗意,让学生对诗词的韵律美有更深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诗意  G633.3  诗词鉴赏在现在语文的学习和考察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在很多学生看来,诗词鉴赏是很枯燥无味的。对于诗词的了解,学生只知皮毛,却没有兴趣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作文水平可以对学生语文素质与水平进行评价,因此,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比较突出。高中作文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应用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但是,在高中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忽视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作文教学水平较低。为了有效的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与水平,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
期刊
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散文天生就是抒情的。散文的教学,最主要的就是情。情感始终是核心、是灵魂,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散文,应教会学生品味文中的情感,在语言的把玩中,让文中感情的清泉流进学生的心田,真切地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情景,咀嚼细节,细细体会文中蕴含的滋味,触摸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去把握文中的情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关键词:散文教学;有情;作者;主人公;教师;学生 
期刊
一、新闻阅读教学现状  我国的语文教学目前是以文选型的课文教学为主,而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的过程。我执教中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里面的文章,基本上以传统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文学体裁为主。只有在必修一第四单元设置了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但这个单元的教学往往没有突出新闻文本这一文本体式的特性,甚至被当作普通散文来进行赏析与解读,师与生走入了教与学的误区。本文以一堂新闻阅读课为例
期刊
摘要:学生怕写作,作文内容空洞、作文教学费时低效是时下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从激趣入手,让学生摆脱畏惧;从观察入手,让作文言之有物;從体验入手,让作文真情流露;从想象入手,让写作个性张扬;从积累入手,让作文成有米之炊;从阅读入手,让作文成有源之水;以此追求真实有效的作文教学。  关键词:激趣 ;观察 ;体验 ;想象 ;积累 ;阅读  G623.2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期刊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从20世纪50年代“人口中国是极大的好事”到70年代“只生两个孩子”再到80年代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中提出:“实行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期刊
摘要:经典诵读在我校已进行了多年,我们学校古诗文有很好的沉淀,经典诵读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中小学生经典诵读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倡导和推动。叠音词具有双声叠韵修辞功能和语言效果,有效的强化了诗歌的节奏感。加强叠音词的联想的教学,向学生渗透美的意境,不仅有于理解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加深叠音词音韵美的理解和记忆。体会《声律启蒙》中的叠音词的妙处,正确理解叠音词的作用,将大大的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