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运用情境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l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越来越被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接受和熟悉,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情境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虚设情境、探讨的问题过于简单、情境之间的转换缺乏过渡、忽视情境教育的全程性等。
  关键词:思想品德 情境教学 问题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新课程实施以来,情境教学已经被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所接受和熟悉,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它对于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自由而和谐的发展,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实效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一些老师对于新的课改理念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他们的情境教学多流于形式上的模仿,致使新的课程理念不能落到实处,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一、虚设教学情境
  
  新的课程标准不再单单追求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而是更加注重运用科学的过程与方法来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因此,新的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教材在编排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体验、感悟与践行来达到思想品德的内化和升华。可是有的老师对于这些情境不能够充分而有效的利用,只是照本宣科地念一下,而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与探究,就匆匆地给出了结论,结果使得教材编写者精心设计地情境成了课堂上的点缀。另外,教材上提供的情境有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对于老师提供的情境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了解,这样的情境也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和获取新近发生的或学生身边的为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教学资源。
  
  二、在教學情境中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
  
  有的老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或者是到课本上去找一找就能解决的问题,根本用不着学生认真思考,更不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探究了。
  有的老师创设的情境单一,没有冲突,没有选择,指向性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固有的答案,这种情境由于不能激起学生内心的思想风暴,因此也不利于学生内化德育要求。
  教师应充分的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享受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快乐。在参与、合作与交流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
  
  三、情境之间的转换没有过渡
  
  这样造成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零乱而不系统,不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新的人教版教材是由一个个活动引出相关的知识,一个活动与另一个活动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而这些相对独立的活动单元又有内在逻辑联系。如九年级《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一框中,共设计了四个活动:刘汀的故事主要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承诺;吴小玉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勇担过错;许苇的故事则要告诉我们应该快乐的承担责任;而最后的制作并填写表格的活动则是要我们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这四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共同论证了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这一问题。
  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揭示各个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学生一时又难以领悟,就会使我们的教育实效大打折扣。
  
  四、忽视情境作用的全程性
  
  情境设计往往在教学活动展开之前进行,因而有人误以为,设计情境就是在新课教学之前利用多媒体、现场表演或者小故事等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出新课。实际上,教学情境设计的功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导人新课。情境不应该只在讲解新课前发生作用,它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在教学的全程发挥作用。为此,教学情境可以分阶段设计,逐步地扩展、深入、充实、明晰。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根据情境教育自身的优势,创设良好情境,克服工具主义、理性主义德育观的不足,使青少年的道德养成根植于现实的生活世界,生成于青少年主体性的创造活动之中,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说明文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来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但是,在说明文的写作实践中很多同学抓不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把握不住说明的中心,因而文章写得很散,不能把事物介绍明白,很难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因此,学生写说明文,常常感到自己在心理上与描写的对象有着难以言说的“距离”。其实,万事万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性,说明文的写作也不例外,只要教师指导得法,一定能通过科学的训练打破说明文写作的“僵
期刊
一、缘起    当代中学生关心国内外时事,思维活跃,爱国热情高昂,“看不惯”、“不舒服”的情绪体验时有流露。如在反恐问题上认为美国太霸道了,同情阿富汗的“塔利班”和伊拉克的萨达姆;在中日有关历史、钓鱼岛、东海资源等问题上,认为中国政府太软弱了。这些问题的解读都涉及到民族主义的认知问题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问题,如何对学生的“问题情结”进行疏导?笔者进行了课堂探索与实践。    二、目标 
期刊
摘要:《论语》作为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其语言简而易懂,含蓄有致,堪为语录体的典范。其中有很多总结社会生活经验的言论,在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了结构稳定、意义完整的成语,本文尝试从表义内容这一方面对《论语》中的成语作一些粗略的探讨,以期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成语有更多的理解,并能很好地理解《论语》。  关键词:《论语》中的成语 表义内容    成语是一种常见的固定词组。它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恰到好处
期刊
摘要: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目的造成了现在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乏味的原因,要改变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必须以阅读能力为教学手段。  关键词:结构性知识规律 背景知识储备 心理承受能力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在
期刊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主体审美观念和提高审美能力为宗旨,而体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着力挖掘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美的因素,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其鉴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逐步使学生完善个性,健全人格,追求成才。  体育教师准确、优美、高难度的示范动作是成熟美的示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学生的队列、形体运动、体育舞蹈的训练,培养学生青春之美;利用音乐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以创造性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利用直观、生动、鲜明的实验现象诱发学生积极的创新思维,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设计——探究中感受物理世界的神秘和新奇。那么,如何改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呢?    一、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新课标》加强了有关实验的教学。体现之一是它把实验与其他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不再规定所谓的“必做”实验。例如《
期刊
一、农村小学任务型英语教学的背景要求    农村小学由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备条件有限,缺乏较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底子薄,学习兴趣不高等特点,很难提高教学质量。任务型教学倡导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分析和“需要估计”设計任务课程,“用语言做事”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在任务型教学中学习者使用语言并不是为语言本身,而是利用语言的“潜势”,达到独立的交际目的,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
期刊
散文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本身具有鲜明的特点,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以叙事、记人、咏物、抒情为主的一种轻便灵活、篇幅短小的文学体裁。散文就其本质来说是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抒作者的所思所感。这是散文写作的出发点。我在教学、写作的实践中体会到:要写好散文,必须做到——真、情、异、美。    一、散文    散文,是以抒发作者对真实事物的情感和思想为主的叙事、抒情性的文章。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征。所
期刊
摘要:中国和外国英语教育的不同理念及其带来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不同,从中领略外国新鲜的教学经验,并针对具体情况,发现目前中国英语教育存在问题加以具体分析,对如何有效地开展我国特色的职业英语教育进行一些方法上的探讨。  关键词:学生本位 激趣法 分层次 人性化    当今,英语职业教育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探索出一个科学且为广大师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是英语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解决的重要问题。而美国
期刊
从专家学者到普通中学教师,从高考阅卷场到中学语文课堂,越来越多的人士在感叹高考考场作文的程式化、空心化、趋同化。  事实正是如此:随着高考关注的高度社会化、招生竞争的日渐白热化、复习备考的极端功利化,考生考场作文正在并将继续丢失个性和灵魂,极富创意和灵性的写作活动也正在并将继续蜕变为对所谓满分、高分作文千篇一律地简单克隆和拷贝,一场社会成本最为高昂的选拔性考试正在并将继续发挥其巨大的模板复制功能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