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供应链的概念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供应链概念在全球制造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
供应链是指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贯串所有节点形成的一条链或网,相邻节点间表现出一种需求和供应的关系。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及贸易伙伴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协调的一体化管理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六大模块,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其实,人力资源管理也表现出一种供应链的形态,称作“人力资源供应链”,如下图所示:
图1人力资源管理与供应链比较图
二、供应链管理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体现
供应链管理有四个指导思想:需求拉动、零库存、合作伙伴关系,这四个指导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一)需求拉動原则
在供应链管理中,需求拉动是指整个供应链的驱动力产生于最终的顾客,产品生产是受需求驱动的,生产是根据实际顾客需求而不是预测需求进行协调的。在拉式供应链中,主要的生产战略是按订单生产,按订单组装、和按订单配置。
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处处存在着需求拉动的理念。
首先,在员工招聘方面,企业招聘多少人,招什么样的人并不是随意而为。相反,一方面,企业要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按照各部门的实际需求,确定招聘人数,进而制定招聘计划。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招聘岗位的实际要求编制岗位说明书,并以此制定任职资格,以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来选拔人才。
其次,在员工筛选和岗位安置方面,企业要秉承“能岗匹配”的原则,因岗选人,根据岗位所要求的能级选拔人员,在选拔员工时不求最好,但求最合适;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模型和能力水平将其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
再次,在员工培训开发方面,培训计划的制定是以员工的实际培训需求为导向,提前协调各种资源,为员工提供实用的各种培训,从而达到提升员工价值的目的。
(二)零库存原则
零库存原则是指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下,采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库存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有效的控制,尽可能降低库存量,使现库存量最小化,实现产销对接。
将供应链“零库存”管理理论引用到人力资源开发领域,就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零库存”。
零库存人才储备,是指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使得人才数量和结构能够即时满足组织扩张的要求。它实质上强调“即时的人才获得”与“即时的重新获得”。而根据零库存人才储备概念,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能“保持一定的人才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并且随时可以重新建立劳资关系、强调“重新获得可能”的储备方式,这种方式就是“第三方人才储备模式”,目前正在兴起的人才租赁可以视为第三方人才储备模式的一种具体市场行为。
(三)合作伙伴关系原则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在一定时间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作关系。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强调供应链各结点企业长期的战略协作,强调共同努力实现共有的计划和解决共同的问题,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最终实现供应链链条中各结点企业的共赢。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可以引入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原理,建立业务和部门问的信任与合作,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
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力资源业务部门应建立信任与合作的关系。企业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是实现企业总体战略规划的支撑战略之一,它为企业的招聘、培训环节的实施进行了较长远地规划;招聘与配置正是顺应人力资源规划的具体内容,依据能力素质测评模型科学、合理地进行人与岗的最佳匹配;培训是企业为更好地实现目标和绩效而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技能和知识的开发;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企业为帮助员工更顺利地完成绩效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考评的结果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素质模型的构建和薪酬的发放。
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单单是人力资源部门就能够独立完成的,要想更有效、更顺利地完成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的共同配合与协作。企业的采购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技术研发部、销售部和后勤部等同样应该建立彼此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建立各职能部门相互连接的链条,确保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的贯通,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增值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益的提升。
一、供应链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
供应链是指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贯串所有节点形成的一条链或网,相邻节点间表现出一种需求和供应的关系。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及贸易伙伴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协调的一体化管理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六大模块,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其实,人力资源管理也表现出一种供应链的形态,称作“人力资源供应链”,如下图所示:
图1人力资源管理与供应链比较图
二、供应链管理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体现
供应链管理有四个指导思想:需求拉动、零库存、合作伙伴关系,这四个指导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一)需求拉動原则
在供应链管理中,需求拉动是指整个供应链的驱动力产生于最终的顾客,产品生产是受需求驱动的,生产是根据实际顾客需求而不是预测需求进行协调的。在拉式供应链中,主要的生产战略是按订单生产,按订单组装、和按订单配置。
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处处存在着需求拉动的理念。
首先,在员工招聘方面,企业招聘多少人,招什么样的人并不是随意而为。相反,一方面,企业要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按照各部门的实际需求,确定招聘人数,进而制定招聘计划。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招聘岗位的实际要求编制岗位说明书,并以此制定任职资格,以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来选拔人才。
其次,在员工筛选和岗位安置方面,企业要秉承“能岗匹配”的原则,因岗选人,根据岗位所要求的能级选拔人员,在选拔员工时不求最好,但求最合适;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模型和能力水平将其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
再次,在员工培训开发方面,培训计划的制定是以员工的实际培训需求为导向,提前协调各种资源,为员工提供实用的各种培训,从而达到提升员工价值的目的。
(二)零库存原则
零库存原则是指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下,采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库存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有效的控制,尽可能降低库存量,使现库存量最小化,实现产销对接。
将供应链“零库存”管理理论引用到人力资源开发领域,就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零库存”。
零库存人才储备,是指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使得人才数量和结构能够即时满足组织扩张的要求。它实质上强调“即时的人才获得”与“即时的重新获得”。而根据零库存人才储备概念,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能“保持一定的人才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并且随时可以重新建立劳资关系、强调“重新获得可能”的储备方式,这种方式就是“第三方人才储备模式”,目前正在兴起的人才租赁可以视为第三方人才储备模式的一种具体市场行为。
(三)合作伙伴关系原则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在一定时间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作关系。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强调供应链各结点企业长期的战略协作,强调共同努力实现共有的计划和解决共同的问题,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最终实现供应链链条中各结点企业的共赢。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可以引入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原理,建立业务和部门问的信任与合作,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
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力资源业务部门应建立信任与合作的关系。企业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是实现企业总体战略规划的支撑战略之一,它为企业的招聘、培训环节的实施进行了较长远地规划;招聘与配置正是顺应人力资源规划的具体内容,依据能力素质测评模型科学、合理地进行人与岗的最佳匹配;培训是企业为更好地实现目标和绩效而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技能和知识的开发;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企业为帮助员工更顺利地完成绩效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考评的结果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素质模型的构建和薪酬的发放。
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单单是人力资源部门就能够独立完成的,要想更有效、更顺利地完成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的共同配合与协作。企业的采购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技术研发部、销售部和后勤部等同样应该建立彼此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建立各职能部门相互连接的链条,确保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的贯通,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增值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