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来源 :今日财富·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ke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供应链的概念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供应链概念在全球制造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
  供应链是指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贯串所有节点形成的一条链或网,相邻节点间表现出一种需求和供应的关系。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及贸易伙伴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协调的一体化管理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六大模块,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其实,人力资源管理也表现出一种供应链的形态,称作“人力资源供应链”,如下图所示:
   图1人力资源管理与供应链比较图
  二、供应链管理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体现
  供应链管理有四个指导思想:需求拉动、零库存、合作伙伴关系,这四个指导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一)需求拉動原则
  在供应链管理中,需求拉动是指整个供应链的驱动力产生于最终的顾客,产品生产是受需求驱动的,生产是根据实际顾客需求而不是预测需求进行协调的。在拉式供应链中,主要的生产战略是按订单生产,按订单组装、和按订单配置。
  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处处存在着需求拉动的理念。
  首先,在员工招聘方面,企业招聘多少人,招什么样的人并不是随意而为。相反,一方面,企业要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按照各部门的实际需求,确定招聘人数,进而制定招聘计划。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招聘岗位的实际要求编制岗位说明书,并以此制定任职资格,以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来选拔人才。
  其次,在员工筛选和岗位安置方面,企业要秉承“能岗匹配”的原则,因岗选人,根据岗位所要求的能级选拔人员,在选拔员工时不求最好,但求最合适;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模型和能力水平将其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
  再次,在员工培训开发方面,培训计划的制定是以员工的实际培训需求为导向,提前协调各种资源,为员工提供实用的各种培训,从而达到提升员工价值的目的。
  (二)零库存原则
  零库存原则是指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下,采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库存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有效的控制,尽可能降低库存量,使现库存量最小化,实现产销对接。
  将供应链“零库存”管理理论引用到人力资源开发领域,就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零库存”。
  零库存人才储备,是指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使得人才数量和结构能够即时满足组织扩张的要求。它实质上强调“即时的人才获得”与“即时的重新获得”。而根据零库存人才储备概念,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能“保持一定的人才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并且随时可以重新建立劳资关系、强调“重新获得可能”的储备方式,这种方式就是“第三方人才储备模式”,目前正在兴起的人才租赁可以视为第三方人才储备模式的一种具体市场行为。
  (三)合作伙伴关系原则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在一定时间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作关系。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强调供应链各结点企业长期的战略协作,强调共同努力实现共有的计划和解决共同的问题,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最终实现供应链链条中各结点企业的共赢。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可以引入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原理,建立业务和部门问的信任与合作,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
  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力资源业务部门应建立信任与合作的关系。企业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是实现企业总体战略规划的支撑战略之一,它为企业的招聘、培训环节的实施进行了较长远地规划;招聘与配置正是顺应人力资源规划的具体内容,依据能力素质测评模型科学、合理地进行人与岗的最佳匹配;培训是企业为更好地实现目标和绩效而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技能和知识的开发;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企业为帮助员工更顺利地完成绩效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考评的结果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素质模型的构建和薪酬的发放。
  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单单是人力资源部门就能够独立完成的,要想更有效、更顺利地完成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的共同配合与协作。企业的采购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技术研发部、销售部和后勤部等同样应该建立彼此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建立各职能部门相互连接的链条,确保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的贯通,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增值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益的提升。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个高危行业,煤矿行业的安全宣传就显得尤为需要,如何让矿工及管理者更深切、透析地了解安全文化知识于自身、于家庭、于企业、于社会的重要性就很迫切,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旨在通过案例结果的比对浅析煤矿宣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创新和增进煤矿宣传的方式和手段。  【关键词】煤矿;安全;宣传    2010年,于能源行业说,发生的两件大事可谓记忆犹新,一是3月28日发生在我国的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
期刊
一、引言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作为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微观经济组织,其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功能得到了显著强化。高技术企业作为一类特殊的企业,进入21世纪以来得以大量涌现,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在企业资本化程度较高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比大约是2比1,相当于1945年到1990年间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比平均值的2倍。与传统企业相比,技术进步速度较快
期刊
【摘要】本文是在中国烟草当前独特的宏观环境下,针对烟草商业企业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最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营销渠道;渠道管理    烟草行业创造的税利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长期以来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入世后,外国烟草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渗透。营销渠道作为中国烟草最主要的资源之一,逐渐成为中外双方争夺的重点。如何完善营
期刊
【摘要】在买方将市场态势下,同质化的产品,同质化的技术,同质化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如何成功的销售产品,已经成为困扰企业的难题,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宣传中如何提炼产品卖点和寻找消费者买点,并将产品的卖点和消费者买点结合,成功销售产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产品卖点;消费者的买点;成功销售;同质化市场    在目前同质化市场环境中,不少企业在努力营造产品的卖点,想借此提高产
期刊
【摘要】传统法律审视预期违约制度主要停留在公平、正义价值,而本文主要从法经济学角度和科斯定理来分析预期违约制度所蕴含的效益价值,以期能对法律朝着促进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预期违约制度;法经济学;效益价值;科斯定理    预期违约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的合同法判例,是英美法系的一项特有制度。预期违约制度具有法律上的允许性,它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合同法律所确认。我国现行合同法第
期刊
【摘要】自中缅建交以来,两国建立了睦邻友好、和平合作的双边关系,这种关系在21世纪将会进一步的发展和得到巩固。对于中国来说,缅甸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它有利于我国营造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对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南边陲地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大选后,中国继续保持与缅甸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中国提高国际地位,改变中国在国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个人财富逐渐增长,个人理财已成为银行的主要工作,浙江省建行在开展个人理财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解决,为了推进建行浙江省分行个人理财更好的开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个人理财;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个人理财又称个人财务规划,是一个评估客户各方面财务需求
期刊
在组织人事管理中,我们一般用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来衡量管理者的能力。所谓管理层次,就是在管理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而管理幅度指的是管理者同时能够管理人数的总和或者是同时能承担的业务总量。管理的事务增多,会导致管理工作的总量超出了管理者所能承担的范围,为了不影响管理的效率与效果,管理者就必须委托他人来分担自己的一部分管理工作,这使管理层次增加到两个层次。随着管理业务的总量进一步扩大,类似
期刊
【摘要】后勤管理员工应提高综合素质,才有利于后勤的发展、学院的发展,才能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制度執行率、把事情落到实处,使后勤工作高效发展。  【关键词】提高;后勤;人员;素质    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后勤,而一流的后勤需要配备一流素质的人员。在后勤中,人员比较复杂,不像教学院系都是高文化人员,有领导、有管理人员、有进城误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要使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工作、
期刊
【摘要】目前,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在运行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健全的管理制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开拓的创新精神、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方面谈论了高校的后勤管理。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    就社会稳定来看,普遍的共識是:社会稳定看高校,高校稳定看后勤,后勤稳定看队伍。只有一流的管理人才和服务能手,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后勤工作的健康发展,建设一支文明和谐的后勤队伍是确保高校和谐发展、社会和谐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