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对比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鉴别诊断中,MR和CT检查技术的各自作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MR和CT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技术鉴别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实用价值。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再生结节患者72例,小肝癌患者48例。MR检查结果中,再生结节患者69例,小肝癌患者51例,准确度95.83%。CT检查结果中,再生结节患者65例,小肝癌患者55例,准确度84.16%。MR的准确度显著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CT检查技术相比较,MR检查技术对于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可以减少漏诊、误诊,更加具有推广与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MR;肝硬化再生结节;小肝癌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049-01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病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因此整个社会和医学领域对于该病都相当的关注和重视。早发现、早治疗,是应对肝癌的最佳原则,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工作当中,对于早期或是亚临床类型的小肝癌,由于其不具备明显的肝癌症状和体征[1]。所以常常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尤其是容易与肝硬化再生结节混淆,因此不少患者发现肝癌的时候,已经到了中晚期,不能在最佳治疗时期接受到针对性的有效治疗,导致最终的结局不良,这样的情况使得如何更加准确的鉴别诊断小肝癌,成为了一个关键课题[2]。在现目前的临床工作中,不论是CT还是MR的应用都相当广泛,其各有自身的功能特点。本研究应用这两项技术分别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进行鉴别诊断,发现MR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应用价值,以下为具体的研究情况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临床研究对象共计120例,其均为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其中71例为男性患者,5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者35岁,年龄最大者77岁,平均(59.41±2.74)岁。最短病程2年,最长病程8年,平均(3.86±0.25)年。病灶直径最小1.2cm,病灶直径最大3.4cm,平均(2.12±0.48)cm。Child-Pugh分级分级,32例为A级,62例为B级,26例为C级。
1.2 方法
对120例患者分别进行MR和CT检查,CT检查按照常规方式进行。MR检查行腹部正反相位T1WI和脂肪抑制T2WI平扫,检查时首先让指导患者保持适宜的平卧体位,然后在前臂肘位置静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剂量每千克体重0.10.1mmol,3s到5s内推注完毕,立即开始扫描。视野范围52cm×42cm,层厚8~10mm,层间隔1mm,矩阵512×512;T1WI正面相位:回波时间4.4ms,重复时间225ms;T1WI反相位:回波时间2.1ms,重复时间225ms;脂肪抑制自旋回波脂肪饱和的T2WI:回波时间82.6ms,重复时间6000ms;动态增强扫描采用SE/FSE自旋回波序列,层厚8~10mm,重复时间145ms,回波时间6ms。
对于MR检查和CT检查的结果,均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影像科医师进行判断,采用双盲诊断法,对同一检查两人诊断意见不同时,再行商讨,最终获得一致的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对比MR和CT两项检查技术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准确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病理检查确定,120例肝硬化患者中,72例为再生结节,48例为小肝癌。MR检查结果中,再生结节患者69例(准确68例,1例为小肝癌),,小肝癌患者51例(准确47例,4例为再生结节),准确度95.83%(115/120)。CT检查结果中,再生结节患者65例(准确59例,6例为小肝癌),小肝癌患者55例(准确42例,13例为再生结节),准确度84.16%(101/120)。MR的准确度显著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参表1)。
3 讨论
各种肝病发展到终末期之后,都会成为肝硬化,这是一种以肝组织广泛弥漫性损害为特征的疾病,其病程长,而且病理变化复杂,可能发展为肝癌[3]。肝硬化初期,以再生结节为主要表现,之后可形成不典型增生,时间一长之后就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所谓的小肝癌,其指的是早期肝癌,或是亚临床肝癌,这类肝癌尚且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肝癌症状、体征,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在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中,常常容易发生混淆。
目前的临床影像学检查技术以MR、CT等为主,CT具有迅速、简便,后期图像处理能力强等优势,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都可以发挥出理想的价值和作用。不过就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来说,其缺点是对于血供差异情况,不能准确的显示出来,图像有重叠,这就不利于准确的鉴别和诊断小肝癌 [4]。与之相比较,MR不仅分别率更高,图片更加的清晰,而且其能够准确显示出血供情况,反映小肝癌和肝硬化再生结节这两种疾病之间的供血差异,虽然小肝癌的T1WI信号表现多样,但是如果T2WI为高信号的时候,就提示癌症的可能性,应当考虑为小肝癌。
本文的临床研究结果证明,与CT检查技术相比较,MR检查技术对于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可以减少漏诊、误诊,更加具有推广与实践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鲁力.18F-FDG PET/CT/MR异机融合显像联合MR增强扫描在肝癌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技术,2021,33(01):23-26.
[2]沈银川.对比分析CT和MR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增强效应的作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9):181-182.
[3]李妍.肝硬化再生节(RN)、肝不典型增生结节(DN)和小肝癌结节的磁共振表现并探讨磁共振(MR)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6):61-62.
[4]贾忠义.CT及MR多期動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肝癌介入治疗后随诊的对比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2):161-163.
驻马店市中医院放射科 463000
关键词:MR;肝硬化再生结节;小肝癌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049-01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病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因此整个社会和医学领域对于该病都相当的关注和重视。早发现、早治疗,是应对肝癌的最佳原则,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工作当中,对于早期或是亚临床类型的小肝癌,由于其不具备明显的肝癌症状和体征[1]。所以常常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尤其是容易与肝硬化再生结节混淆,因此不少患者发现肝癌的时候,已经到了中晚期,不能在最佳治疗时期接受到针对性的有效治疗,导致最终的结局不良,这样的情况使得如何更加准确的鉴别诊断小肝癌,成为了一个关键课题[2]。在现目前的临床工作中,不论是CT还是MR的应用都相当广泛,其各有自身的功能特点。本研究应用这两项技术分别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进行鉴别诊断,发现MR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应用价值,以下为具体的研究情况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临床研究对象共计120例,其均为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其中71例为男性患者,5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者35岁,年龄最大者77岁,平均(59.41±2.74)岁。最短病程2年,最长病程8年,平均(3.86±0.25)年。病灶直径最小1.2cm,病灶直径最大3.4cm,平均(2.12±0.48)cm。Child-Pugh分级分级,32例为A级,62例为B级,26例为C级。
1.2 方法
对120例患者分别进行MR和CT检查,CT检查按照常规方式进行。MR检查行腹部正反相位T1WI和脂肪抑制T2WI平扫,检查时首先让指导患者保持适宜的平卧体位,然后在前臂肘位置静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剂量每千克体重0.10.1mmol,3s到5s内推注完毕,立即开始扫描。视野范围52cm×42cm,层厚8~10mm,层间隔1mm,矩阵512×512;T1WI正面相位:回波时间4.4ms,重复时间225ms;T1WI反相位:回波时间2.1ms,重复时间225ms;脂肪抑制自旋回波脂肪饱和的T2WI:回波时间82.6ms,重复时间6000ms;动态增强扫描采用SE/FSE自旋回波序列,层厚8~10mm,重复时间145ms,回波时间6ms。
对于MR检查和CT检查的结果,均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影像科医师进行判断,采用双盲诊断法,对同一检查两人诊断意见不同时,再行商讨,最终获得一致的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对比MR和CT两项检查技术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准确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病理检查确定,120例肝硬化患者中,72例为再生结节,48例为小肝癌。MR检查结果中,再生结节患者69例(准确68例,1例为小肝癌),,小肝癌患者51例(准确47例,4例为再生结节),准确度95.83%(115/120)。CT检查结果中,再生结节患者65例(准确59例,6例为小肝癌),小肝癌患者55例(准确42例,13例为再生结节),准确度84.16%(101/120)。MR的准确度显著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参表1)。
3 讨论
各种肝病发展到终末期之后,都会成为肝硬化,这是一种以肝组织广泛弥漫性损害为特征的疾病,其病程长,而且病理变化复杂,可能发展为肝癌[3]。肝硬化初期,以再生结节为主要表现,之后可形成不典型增生,时间一长之后就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所谓的小肝癌,其指的是早期肝癌,或是亚临床肝癌,这类肝癌尚且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肝癌症状、体征,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在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中,常常容易发生混淆。
目前的临床影像学检查技术以MR、CT等为主,CT具有迅速、简便,后期图像处理能力强等优势,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都可以发挥出理想的价值和作用。不过就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来说,其缺点是对于血供差异情况,不能准确的显示出来,图像有重叠,这就不利于准确的鉴别和诊断小肝癌 [4]。与之相比较,MR不仅分别率更高,图片更加的清晰,而且其能够准确显示出血供情况,反映小肝癌和肝硬化再生结节这两种疾病之间的供血差异,虽然小肝癌的T1WI信号表现多样,但是如果T2WI为高信号的时候,就提示癌症的可能性,应当考虑为小肝癌。
本文的临床研究结果证明,与CT检查技术相比较,MR检查技术对于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可以减少漏诊、误诊,更加具有推广与实践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鲁力.18F-FDG PET/CT/MR异机融合显像联合MR增强扫描在肝癌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技术,2021,33(01):23-26.
[2]沈银川.对比分析CT和MR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增强效应的作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9):181-182.
[3]李妍.肝硬化再生节(RN)、肝不典型增生结节(DN)和小肝癌结节的磁共振表现并探讨磁共振(MR)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6):61-62.
[4]贾忠义.CT及MR多期動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肝癌介入治疗后随诊的对比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2):161-163.
驻马店市中医院放射科 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