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花园》有效教学设计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love_s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①通过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
   ②品味清丽、诗意的语言,积累并尝试运用;
   ③讨论、交流,体悟作者蕴藏在文中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梳理作品脉络,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体悟散文抒发的真实情感。
   选文简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诗意浓厚的散文。通篇借助于象征的艺术手法,驰骋想象。“飞鸟”“你”“我”“沙漠”“花园”一个个意象,寓意饱满。巧妙地借助纯美爱情的欢和泪的倾吐,表露现代社会给人 “失望”的一种感觉。而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却凸显了人们精神追求的缺失。人与人之间,越发地冷漠、虚伪,缺少诚心、真爱。其实,物质的匮乏并不可怕,精神的“荒原”却难以填补。反复阅读,感受到作者似想在这个浮躁、浮华的社会,诚挚期盼“你”的到来,让理想有航向,让心灵有归宿,在荒漠的心灵,缔造一座精神殿堂。
   设计思想:
   本文是选自课外的一篇散文。选择本文教学,用意有二:一是尝试着开发教材,以作教材的有益补充,引导学生将阅读延伸到课外,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二是借这篇散文的教学,让学生感知“托物寓意”和“象征”的艺术手法,为下学期第一单元“咏物抒怀”的教学做铺垫。基于以上两点,在教学时我尝试着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通过合作探究来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自主探究学习理论也认为:“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而且本文的写作者本身就是个思想者,他巧妙地以“沙漠”、“花园”等意象,引发读者对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信仰缺失现象的一段思考。教学时我努力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心灵轨迹走进文本,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充分调动和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多读多讨论交流,力求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本课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爱的奉献》
   一、走进新课,创设情境
   1.课堂展示沙漠、绿洲等唯美的图片。
   2.导入语:同学们,刚才我们共同欣赏了浩瀚无际的沙漠,以及沙漠里令人惊艳的绿洲。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沙漠里的花园,去观赏,去感受这一片心的沙漠,爱的荒原。
   二、走进文本,感知内容
   读完课文,你能简单地说说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吗?
   1.文中的沙漠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幻灯片)
   学生原句呈现,读出关键词。
   烈风肆虐的沙漠,单调的荒凉;(第2小节)
   宁静安详的沙漠,生命的原色。(第7小节)
   2.作者想建造一个什么样的花园?(幻灯片)
   随文指导朗读,读出画面感。
   “它会是什么样子? 我亲手设计,亲手栽培的,有你最爱的玫瑰,蔷薇画廊,白色的栅栏,屋顶也开遍了花,还有墙角的香草……”
   3.“我”在这座沙漠的花园里,想与“你”分享些什么?(幻灯片)
   作品梳理取舍,读出情韵美。
   例: 第8小节:“你是叶子,我是风…… 给你念一首小诗……”分享甜美的心灵归依。 第9小节:“我们一起培育一片葡萄林……”分享丰硕的精神果实。
   三、走进心灵,体悟情感
   是啊,因为有爱,有对美好的追求,这片沙漠不再荒凉,而是充满生机。那么,文中的沙漠和花园指的是自然界的吗?
   1.你是怎么理解文章的“沙漠”和“花园”的?(幻灯片)
   现实的社会 理想的世界
   (适时点出,象征的艺术手法)
   2.在“沙漠”里建造“花园”需要什么条件?(幻灯片)
   真诚、勇气、微笑、爱心、时间、信念……
   3.为何要在荒凉的沙漠中,建造这样一座花园?
   远离 “喧嚣” 的城市,摒弃 “浮华” 的生活,填补“荒漠”的精神,沉淀“聒噪”的心灵,回归“本真”的自然。
   四、走进语言,品评精妙
   文章的语言,清丽动容,饱含诗意。“一切景语皆情语”, 伴着鸟儿的歌声和花儿的芬芳,踏着“英雄”的足迹,我们一步步走进了沙漠深处。接下来,请同学细细地品读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从用词、句式、修辞、感官、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角度,对文章的语言进行评析,试举一例。) (幻灯片)
   五、走进社会,升华人生
   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沙漠的“荒原”现象?你如何看待?(幻灯片)
   结语:同学们,物质的匮乏并不可怕,精神的“荒原”却难以填补。多一些微笑,多一份真诚吧,让爱包裹你的生活,以执著的信念追求理想,这样,你也可以在心灵的沃土上建造一座美丽的花园。
其他文献
议论文作为一种应用文体,无论是在工作,抑或是在学习中,地位都显得尤为突出。但囿于应用文这一说法,在作文教学中,教者往往过多强调了其逻辑说理性,诸如论点明确、论据丰富、论证严密等,常常以“言简意赅”而蔽之。而学者也往往在这样的氛围下潜移默化地误以为议论文只能是板着脸孔当“圣人”,其遣字造句只能往“严谨”使劲。长此以往,议论文出现了种种弊端:要么脸孔冷漠,拒人于千里;要么语言贫血,读者难生亲近之情;要
期刊
红漆的书桌上,端放着一杯清香淡雅的茉莉花茶,手捧一本书,在寂寞中醉闻墨香,体味迁客骚人之情怀,感悟人生世事之真谛。   品读书本,能够修身养性。   “读书足以怡情”,喜爱读书的人即使独处幽居也不失生活的情趣:一本书,一盏台灯,在这里,我们可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悠然自得;可以像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飘逸洒脱;抑或如易安居士“知否?知
期刊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与其说是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还不如看作为一篇景色优美的游记散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文中描摹了优美的山水,并且课文的结构十分鲜明,句式非常工整。直接体现了“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一、奇异的山水体现“绘画美”   课文写的是富春江的水和两岸的山。“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了它们的特点。   写水时抓住“清”这一特点从静态的角度来写,结合具体的事物来表
期刊
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在倡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指引下,怎样冲破传统作文的束缚,给学生带来一块自由交流的空间、一方能倾吐真情的净土,使他们乐写、善写作文呢?   一、走进课本,学习借鉴   读写不分家,以课本为载体,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从范文的学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改纲要里指出要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提上日程。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求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进行教学改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用新课标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构建起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然而当前语文教学的课堂现状是:重读写,轻听说;仍以技能训练为主;缺少综合实践活动的支撑。   当下在课堂教
期刊
语文老师都知道,喜欢读书的学生语文素养好、学习能力强。那么,怎样的读书方式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最大呢?调查显示,影响最大的不是课堂上教师指导下的精读,而是学生博览群书中的泛读。泛读的缺失恰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问题,也是大面积学生语文差的症结所在。   新课标提倡探究与合作,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而泛读缺失的学生其实是难以真正进行高质量的合作与探究的,他们或人云亦云,或缄口不语,或东拉西扯,或只见树
期刊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学生而言的,这种看法有其片面性。我觉得素质教育应当是双向的,既是指我们施教者本身要讲素质,同时也要强调提高学生的素质。古人云:“上梁不正下梁弯。”因此教师本身的素质尤显得重要。   一、人格与素质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
期刊
《都江堰》作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在教学中是必须突出诵读的。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设想,最终确定了浅读、品读和拓展三个层面。   首先浅读文本,理清思路。通过夯实基础环节明确重点字词,之后进行浅读,在此基础上对文本段落大意进行总结,使学生从整体上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并为学生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主要是在短时间内明确写作思路,即堰—水—人—神,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是由都江堰的伟大过渡到建造者的伟大,突
期刊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看到初中语文课堂热闹很多,形式丰富多彩,其中讨论式教学用得最多。的确,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的认知、个性和社会发展,如获得知识和高级思维技能,塑造勤奋、探究等良好性格,养成互帮互助等行为习惯。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真正有效的讨论却很少,课堂讨论的运用出现了“热热闹闹开始,冷冷清清收场”这一奇怪现象。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讨论,真正
期刊
前几天陪朋友去买衣服,在千挑万选、不断试穿之后,她决定买下一件裙子。因为那件裙子看起来挺漂亮,所以朋友就决定穿着它。服务员帮着把换下来的旧裙子包起来的时候,就开始指责起了那件旧裙子。“你的这件一看质量就不好,雪纺的裙子到处都是,一看就像是地摊货。并且颜色也太老气,不好看,穿着肯定很热。”朋友本来挺高兴,听到这些话后,心里很不痛快,真想把新买的裙子退掉。朋友愤愤地说,以后再也不买这家的衣服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