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H4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094-01
大型通风机转子叶轮前盘的成型通常是压制成形,采用的方法是将前盘在圆周方向几等分下料(根据叶轮直径大小不同,可能三等分、四等分或五等分),使用专用自制压型模压制成形,然后拼焊成整圆。在目前已有的产品中,叶轮的前盘可以分成两大类:前盘的圆弧部分是一个圆弧的单圆弧前盘,和前盘的圆弧部分是两个圆弧的双圆弧前盘。双圆弧前盘在压型时,与单圆弧前盘相比,成形困难,且人工修形十分困难。现在就模具设计进行一些具体的分析。
一、对双圆弧前盘成形困难的分析
双圆弧前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双圆弧的半径R1(R2(见图一),外径方向有直边或没有直边;另一类是双圆弧的半径R1(R2(见图二),外径方向有直边或没有直边。这两种双圆弧前盘在压型中,由于两个圆弧再加一个直边的相互制约与影响,成形困难,需要对变形进行具体分析。
双圆弧前盘压型通常出现的问题是:
1、有直边的前盘经常在压型后,在直边方向向上翘起一个F值(见图一或图二,点划线的F值),最高达10mm,一般在3mm左右;这是因为有直边的前盘,模具在压型时,直边与圆弧相连处圆弧变化比较小,直边有一定的反弹力,使前盘的直边部分上翘。
2、 压型后,前盘的Hm值(见图一或图二的双点划线的Hm值)尺寸小于产品图纸的H值设计尺寸约15—25mm。这主要是由于R1和R2的不同弹回量所造成的。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曾采用了在直边与圆弧相切点起向直边方向多加一个斜面、有目的的将压力中心向某一方向移动、模具设计时有意加大Hm值高度、以及改变下料形状等多种方法,但都没有改进成型效果。
最后经过仔细研讨、多次试验和对反弹性质的分析认为:
1、前盘经常在直边方向向上翘起一个F值,可以采用改变压力方向的方法,将压力中心向直边方向偏移一定的角度β°(见图三),增加了直边处的单位压型力,基本解决了这一难题。但当直边非常宽时,即单边直边大于80mm以上,建议在铆工工艺上应采取分段拼接方法,即直边与圆弧部分分开下料,圆弧部分压型后与直边部分再焊接在一起。因为直边太长后,模具在压型时,直边与圆弧相连处变化不明显,直边反弹力大,靠调整平均冲压力是做不到完好变形的;直边部分与圆弧部分面积比加大(因为下料时,直边在外圈),采取向直边方向移动压力中心(调整平均压力)达到某一值时,圆弧部分变形不好,严重的不能成形。因此,应在满足圆弧部分变形的情况下,压力中心尽量向直边方向移动,达到两边都合格为最好。
2、对于前盘的H值高度不够,主要问题出现在R1和R2的缩小量上,以及R1和R2的缩小量对前盘(H值)高度分别产生的影响程度。下面就不同情况具体分析认为:
1)当R1(R2时,分析认为其压型后的主要的反弹量是由R2产生的,R1对总体反弹量的影响极不明显。我们按比例生图进行分析对比,证明这个分析的结论是正确的。依据这一结论,并结合分析总结以往经验所得R2弹回量的多少,修正R2值为R22后(见图三),解决了这一设计难题。(R22值的确定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2)当R1(R2时,在反弹的问题上,与R1(R2不完全一样,因为R1值较大,R1和R2都对H值产生影响。所以设计模具时,R1和R2的缩小量都要考虑。
R1和R2的减小量与材料的厚度、弦长、材质、压型的速度、操作方法……都有关系。要综合考虑及凭经验,给出一个减小量值。因此,减小量不可能给出一个定值,随着所有因素及各个条件的变化,R1和R2的减小量也是变化的。
二、压型模具设计要点
1·压型模上的有效弧长应等于产品的有效弧长。不论压型模上的R11值(与产品的R1值相对应)和R22值(与产品的R2值相对应)与产品的R1值和R2值相差多少,压型模上R11值和R22值(见图三)对应的有效弧长与产品上R1值和R2值对应的有效弧长必须相等,小于或大于产品的有效弧长都不能成功成形;因为前盘压型弹回后,应该是在产品要求的设计高度处的直径也要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因此有效弧长不能大也不能小。
2·压型模上、下模的各圆弧中心应重合,不能偏差太多,一般不大于0.3—0.5mm;偏差多了,则上、下模加上前盘产品板料的厚度,合模后会有间隙,直接影响到模压成型,所以中心偏差不能大。
3· 前盘里面的产品直径D3做为压型模的设计基准,在压型模的整个设计、制造、试胎、修正过程中,D3的设计值做为基准都不能改变。这有利于压型模在压制前盘不合格出现问题时,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
4· 产品前盘下料形状对压制的最终成型也有很大的影响。当产品前盘下料形状不对时,在压型时不论如何改变压型模的设计尺寸,都不能成功成型。所以产品前盘的下料形状非常重要。
5·有直边前盘压型模的设计,以圆弧段和直边段的总弦长AC为压型水平面,压型中心在总长的中点,并垂直于总弦长(见图三)。
6·设计压型模时,上模的两端最低点E、F连线尽量与上平面平行(见图三),如果不平行,差值也不易过大。因为压型时,下料是一个平板,如果两端点高度差过大,模具最低点先与板料接触,而另一点还没有与板料接触,压型时的某一瞬间,板料有横向串动的可能, 串动多了,将使整个截面成形困难,压型失败。
一般设计好的模具;应一次试模成型成功为最好的设计,有一些小的修正是难免的,只要不是改变模具主剖面的形状尺寸,而只是改变其它处的小修正,就示为模具设计成功。
大型通风机转子叶轮前盘的成型通常是压制成形,采用的方法是将前盘在圆周方向几等分下料(根据叶轮直径大小不同,可能三等分、四等分或五等分),使用专用自制压型模压制成形,然后拼焊成整圆。在目前已有的产品中,叶轮的前盘可以分成两大类:前盘的圆弧部分是一个圆弧的单圆弧前盘,和前盘的圆弧部分是两个圆弧的双圆弧前盘。双圆弧前盘在压型时,与单圆弧前盘相比,成形困难,且人工修形十分困难。现在就模具设计进行一些具体的分析。
一、对双圆弧前盘成形困难的分析
双圆弧前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双圆弧的半径R1(R2(见图一),外径方向有直边或没有直边;另一类是双圆弧的半径R1(R2(见图二),外径方向有直边或没有直边。这两种双圆弧前盘在压型中,由于两个圆弧再加一个直边的相互制约与影响,成形困难,需要对变形进行具体分析。
双圆弧前盘压型通常出现的问题是:
1、有直边的前盘经常在压型后,在直边方向向上翘起一个F值(见图一或图二,点划线的F值),最高达10mm,一般在3mm左右;这是因为有直边的前盘,模具在压型时,直边与圆弧相连处圆弧变化比较小,直边有一定的反弹力,使前盘的直边部分上翘。
2、 压型后,前盘的Hm值(见图一或图二的双点划线的Hm值)尺寸小于产品图纸的H值设计尺寸约15—25mm。这主要是由于R1和R2的不同弹回量所造成的。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曾采用了在直边与圆弧相切点起向直边方向多加一个斜面、有目的的将压力中心向某一方向移动、模具设计时有意加大Hm值高度、以及改变下料形状等多种方法,但都没有改进成型效果。
最后经过仔细研讨、多次试验和对反弹性质的分析认为:
1、前盘经常在直边方向向上翘起一个F值,可以采用改变压力方向的方法,将压力中心向直边方向偏移一定的角度β°(见图三),增加了直边处的单位压型力,基本解决了这一难题。但当直边非常宽时,即单边直边大于80mm以上,建议在铆工工艺上应采取分段拼接方法,即直边与圆弧部分分开下料,圆弧部分压型后与直边部分再焊接在一起。因为直边太长后,模具在压型时,直边与圆弧相连处变化不明显,直边反弹力大,靠调整平均冲压力是做不到完好变形的;直边部分与圆弧部分面积比加大(因为下料时,直边在外圈),采取向直边方向移动压力中心(调整平均压力)达到某一值时,圆弧部分变形不好,严重的不能成形。因此,应在满足圆弧部分变形的情况下,压力中心尽量向直边方向移动,达到两边都合格为最好。
2、对于前盘的H值高度不够,主要问题出现在R1和R2的缩小量上,以及R1和R2的缩小量对前盘(H值)高度分别产生的影响程度。下面就不同情况具体分析认为:
1)当R1(R2时,分析认为其压型后的主要的反弹量是由R2产生的,R1对总体反弹量的影响极不明显。我们按比例生图进行分析对比,证明这个分析的结论是正确的。依据这一结论,并结合分析总结以往经验所得R2弹回量的多少,修正R2值为R22后(见图三),解决了这一设计难题。(R22值的确定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2)当R1(R2时,在反弹的问题上,与R1(R2不完全一样,因为R1值较大,R1和R2都对H值产生影响。所以设计模具时,R1和R2的缩小量都要考虑。
R1和R2的减小量与材料的厚度、弦长、材质、压型的速度、操作方法……都有关系。要综合考虑及凭经验,给出一个减小量值。因此,减小量不可能给出一个定值,随着所有因素及各个条件的变化,R1和R2的减小量也是变化的。
二、压型模具设计要点
1·压型模上的有效弧长应等于产品的有效弧长。不论压型模上的R11值(与产品的R1值相对应)和R22值(与产品的R2值相对应)与产品的R1值和R2值相差多少,压型模上R11值和R22值(见图三)对应的有效弧长与产品上R1值和R2值对应的有效弧长必须相等,小于或大于产品的有效弧长都不能成功成形;因为前盘压型弹回后,应该是在产品要求的设计高度处的直径也要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因此有效弧长不能大也不能小。
2·压型模上、下模的各圆弧中心应重合,不能偏差太多,一般不大于0.3—0.5mm;偏差多了,则上、下模加上前盘产品板料的厚度,合模后会有间隙,直接影响到模压成型,所以中心偏差不能大。
3· 前盘里面的产品直径D3做为压型模的设计基准,在压型模的整个设计、制造、试胎、修正过程中,D3的设计值做为基准都不能改变。这有利于压型模在压制前盘不合格出现问题时,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
4· 产品前盘下料形状对压制的最终成型也有很大的影响。当产品前盘下料形状不对时,在压型时不论如何改变压型模的设计尺寸,都不能成功成型。所以产品前盘的下料形状非常重要。
5·有直边前盘压型模的设计,以圆弧段和直边段的总弦长AC为压型水平面,压型中心在总长的中点,并垂直于总弦长(见图三)。
6·设计压型模时,上模的两端最低点E、F连线尽量与上平面平行(见图三),如果不平行,差值也不易过大。因为压型时,下料是一个平板,如果两端点高度差过大,模具最低点先与板料接触,而另一点还没有与板料接触,压型时的某一瞬间,板料有横向串动的可能, 串动多了,将使整个截面成形困难,压型失败。
一般设计好的模具;应一次试模成型成功为最好的设计,有一些小的修正是难免的,只要不是改变模具主剖面的形状尺寸,而只是改变其它处的小修正,就示为模具设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