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上涨,粮食供需逐渐呈现紧平衡状态,粮食物流的作用日趋重要。当前我国粮食物流主旨在解决北方有粮运不出、南方无粮进入的尴尬局面。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粮食主产区空间布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粮食生产重心由南方持续向北方转移,由东部、西部不断向中部推进。随着北方灌溉、仓储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商品粮基地建设以及农用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逐步增强。基于此本文对中国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建议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8-0231-01
1、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
1.1、粮食物流规模持续增长
经济持续发展、消费水平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使得粮食消费数量迅速上涨,国内市场粮食物流规模逐渐扩张作为小麦主产区的黄淮海地区,小麦流向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通过铁路运往周边省及华南、华东及西北地区,二是经沿海港口中转经水路运至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总体来说,随着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主销区需求量的上涨,我国粮食外运量及流通规模逐年增长。
1.2、目前已形成多种粮食物流模式
目前重要的粮食物流模式已是纵向直达的北美模式以及横向递进的东亚模式。在我国主要是以后者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但也正在向两者结合的模式发展,后者的流通过程主要是:粮食在生产出来后就经过收购商以及粮食加工企业,分销商以及粮食批发市场,最后到零售商等等多个环节,才会到消费者手中,这样的流通时间比较长而且成本高,存储的环节相对较多。我国的粮食供需正在不断增长,区域的供需失衡使粮食物流的市场扩大的很快,直接促进了粮食物流向前发展动力,满足了市场需求。通过运输方式就可以知道,在我国的国内长距离地运输主要物流模式使铁路运输,跨省的粮食运输必须要依靠铁路才能使成本降低。
2、粮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粮食流通不畅,库存费用偏高
仓储企业和粮食流通的产业的发展成效存在着不协调性,影响了粮食物流库存费用的浪费。存在着很多问题,粮食收储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批发消费市场不统一,就不能形成仓储到转运,加工到贸易一体化,粮食产量的逐渐递增使粮食走动地很慢,而且占用的库存时间比较长,并且库存成本也在升高。电子商务不能很快地应用到粮食企业中,供需关系就得不到及时捕捉,影响了网上粮食销售的进程。而且粮食流通中,小型粮食企业由于经营分散而且规模小,实力比较弱等,都会使粮食流通不稳定,粮食的资源优势还不能及时地转化成经济的优势。
2.2、高层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全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就是物流人才。在我国目前只有300所高校被教育部批准设有物流管理专业,而且可以研究掌握农业粮食技术以及粮食物流技能的人是非常匮乏的。因为粮食物流人员必须要有比较强的专业能力,在社会上的物流人才也是很少的乏,各地的物流企业都很需要物流人才。在农业上的物流人才所需数量以及质量,还是不能满足粮食物流的发展。
2.3、粮食物流信息平台不完善
一个比较完善的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对粮食高效率的流通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我国已有了粮食物流信息平台的设立,但由于信息网点的建设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且区域的物流信息平台又比较欠缺,物流的节点较少,参与的粮食物流体系人员们不能完全低及时通过信息平台获取相对应的及时粮食信息。粮食物流不完善的企业的支付信息系统、自动化信息系统以及监测系统,就把粮食买卖运输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衔接在一起。粮食物流的信息技术也没有得到很大面积的推广普及,农民们根本就不会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学会收到信息,而且缺乏粮食物流的理解,影响了粮食物流的发展。
3、我國粮食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推广“四散”化的粮食物流模式
要积极地推广“四散”化的粮食物流模式,这是因为“四散”化的粮食物流具有众多优点,如物流环节少、成本比较低以及方式装卸效率高等。大大使流通环节的费用得到降低,损失得到减少,极大地缩短了流通时间,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和传统的粮食物流相比,“四散”化的粮食物流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第一,减少了包装环节,编织袋的使用也减少了,减少了人工包装的成本;第二,大大提高了“四散”化的物流装卸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劳动力上的投入;第三,使运输中的损耗得到降低,由于粮食的运输数量比较大,损耗率下降一个百分点带来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第四,散存的粮食分布很均匀,温度以及湿度等储存关键的环节也有效控制,保证了储粮安全,降低了保管费用和风险。比如大连的北良港开通从吉林到产粮区直达港口的散粮班列,东北粮食流出的运行周期就整整缩短一半以上,而且运输成本和粮食在途的时间也大大减少,粮食质量和品质得到保证。发展散粮运输,发挥大型粮食企业的作用尤为关键。
3.2、优化运输方式,发展粮食集装箱运输
发展粮食集装箱运输,逐渐向包粮-散粮-集装箱有机结合的铁路粮食系统发展。散粮运输适合大宗粮食的运输,集装箱则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粮食运输。此外,粮食集装箱运输在包粮流通或散粮流通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就可以运营,从我国目前的粮食运输体系来看,大力发展粮食集装箱运输可促进形成与包粮、散粮运输互补、合理的粮食物流系统,也可以降低改造成本。随着港口进口粮的增加,发展粮食集装箱运输不仅可以有效保证粮食流通的畅通,还可以有效解决人力装卸、产品包装等制约铁路运输的问题。
3.3、调整运力配置、提高粮食外运能力
粮食外运主要依靠铁路运输,铁路运能受山海关限制,粮食运输量现稳定在2500万吨。在无法增加货运车辆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牵引车皮的数量增加运力;对现有铁路线路进行改造,整改运力紧张的路线从而提高货车的通过能力;在粮食外运需求量集中、规模大的区域建设铁路战略装车点从而提高装运效率,降低装卸、在途及转运成本。对老旧设施改造优化,提高粮食外运能力。
3.4、提高物流节点资源共享能力、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
粮食物流节点企业基本为国有企业,由于资金及政策的先天优势其物流设施功能完备、操作先进,但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然而受现行管理体制的影响,闲置的设备无法外调给民营和其他私营企业,导致在设备使用高峰期时出现国有企业设备开工率不足、非国营企业使用设备不够的现象。政府可出台政策,为非国有物流节点的建设提供优惠并将归属于国有企业闲置的物流资源对外开放,提高利用率;提高物流节点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引进先进设备实现对粮食的自动分拣、分级,降低人为主观原因的影响以及巨大的人工成本。
总之,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不断深入的过程。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农产品物流虽然还相对比较落后,但是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在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几年内,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就会得以完善,向全世界输出更优,更高品质粮食产品。
参考文献
[1] 陈晨.东北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辽宁经济,2007,(09):18-19.
[2] 沈欣.我国粮食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分析[J].物流技术,2010,29(15):5-7.
[3] 梁婷婷.粮食物流企业绿色化经营制约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4] 郭成,孙东升.新时期粮食物流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6,(02):18-26.
[关键词]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建议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8-0231-01
1、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
1.1、粮食物流规模持续增长
经济持续发展、消费水平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使得粮食消费数量迅速上涨,国内市场粮食物流规模逐渐扩张作为小麦主产区的黄淮海地区,小麦流向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通过铁路运往周边省及华南、华东及西北地区,二是经沿海港口中转经水路运至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总体来说,随着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主销区需求量的上涨,我国粮食外运量及流通规模逐年增长。
1.2、目前已形成多种粮食物流模式
目前重要的粮食物流模式已是纵向直达的北美模式以及横向递进的东亚模式。在我国主要是以后者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但也正在向两者结合的模式发展,后者的流通过程主要是:粮食在生产出来后就经过收购商以及粮食加工企业,分销商以及粮食批发市场,最后到零售商等等多个环节,才会到消费者手中,这样的流通时间比较长而且成本高,存储的环节相对较多。我国的粮食供需正在不断增长,区域的供需失衡使粮食物流的市场扩大的很快,直接促进了粮食物流向前发展动力,满足了市场需求。通过运输方式就可以知道,在我国的国内长距离地运输主要物流模式使铁路运输,跨省的粮食运输必须要依靠铁路才能使成本降低。
2、粮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粮食流通不畅,库存费用偏高
仓储企业和粮食流通的产业的发展成效存在着不协调性,影响了粮食物流库存费用的浪费。存在着很多问题,粮食收储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批发消费市场不统一,就不能形成仓储到转运,加工到贸易一体化,粮食产量的逐渐递增使粮食走动地很慢,而且占用的库存时间比较长,并且库存成本也在升高。电子商务不能很快地应用到粮食企业中,供需关系就得不到及时捕捉,影响了网上粮食销售的进程。而且粮食流通中,小型粮食企业由于经营分散而且规模小,实力比较弱等,都会使粮食流通不稳定,粮食的资源优势还不能及时地转化成经济的优势。
2.2、高层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全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就是物流人才。在我国目前只有300所高校被教育部批准设有物流管理专业,而且可以研究掌握农业粮食技术以及粮食物流技能的人是非常匮乏的。因为粮食物流人员必须要有比较强的专业能力,在社会上的物流人才也是很少的乏,各地的物流企业都很需要物流人才。在农业上的物流人才所需数量以及质量,还是不能满足粮食物流的发展。
2.3、粮食物流信息平台不完善
一个比较完善的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对粮食高效率的流通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我国已有了粮食物流信息平台的设立,但由于信息网点的建设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且区域的物流信息平台又比较欠缺,物流的节点较少,参与的粮食物流体系人员们不能完全低及时通过信息平台获取相对应的及时粮食信息。粮食物流不完善的企业的支付信息系统、自动化信息系统以及监测系统,就把粮食买卖运输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衔接在一起。粮食物流的信息技术也没有得到很大面积的推广普及,农民们根本就不会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学会收到信息,而且缺乏粮食物流的理解,影响了粮食物流的发展。
3、我國粮食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推广“四散”化的粮食物流模式
要积极地推广“四散”化的粮食物流模式,这是因为“四散”化的粮食物流具有众多优点,如物流环节少、成本比较低以及方式装卸效率高等。大大使流通环节的费用得到降低,损失得到减少,极大地缩短了流通时间,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和传统的粮食物流相比,“四散”化的粮食物流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第一,减少了包装环节,编织袋的使用也减少了,减少了人工包装的成本;第二,大大提高了“四散”化的物流装卸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劳动力上的投入;第三,使运输中的损耗得到降低,由于粮食的运输数量比较大,损耗率下降一个百分点带来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第四,散存的粮食分布很均匀,温度以及湿度等储存关键的环节也有效控制,保证了储粮安全,降低了保管费用和风险。比如大连的北良港开通从吉林到产粮区直达港口的散粮班列,东北粮食流出的运行周期就整整缩短一半以上,而且运输成本和粮食在途的时间也大大减少,粮食质量和品质得到保证。发展散粮运输,发挥大型粮食企业的作用尤为关键。
3.2、优化运输方式,发展粮食集装箱运输
发展粮食集装箱运输,逐渐向包粮-散粮-集装箱有机结合的铁路粮食系统发展。散粮运输适合大宗粮食的运输,集装箱则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粮食运输。此外,粮食集装箱运输在包粮流通或散粮流通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就可以运营,从我国目前的粮食运输体系来看,大力发展粮食集装箱运输可促进形成与包粮、散粮运输互补、合理的粮食物流系统,也可以降低改造成本。随着港口进口粮的增加,发展粮食集装箱运输不仅可以有效保证粮食流通的畅通,还可以有效解决人力装卸、产品包装等制约铁路运输的问题。
3.3、调整运力配置、提高粮食外运能力
粮食外运主要依靠铁路运输,铁路运能受山海关限制,粮食运输量现稳定在2500万吨。在无法增加货运车辆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牵引车皮的数量增加运力;对现有铁路线路进行改造,整改运力紧张的路线从而提高货车的通过能力;在粮食外运需求量集中、规模大的区域建设铁路战略装车点从而提高装运效率,降低装卸、在途及转运成本。对老旧设施改造优化,提高粮食外运能力。
3.4、提高物流节点资源共享能力、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
粮食物流节点企业基本为国有企业,由于资金及政策的先天优势其物流设施功能完备、操作先进,但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然而受现行管理体制的影响,闲置的设备无法外调给民营和其他私营企业,导致在设备使用高峰期时出现国有企业设备开工率不足、非国营企业使用设备不够的现象。政府可出台政策,为非国有物流节点的建设提供优惠并将归属于国有企业闲置的物流资源对外开放,提高利用率;提高物流节点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引进先进设备实现对粮食的自动分拣、分级,降低人为主观原因的影响以及巨大的人工成本。
总之,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不断深入的过程。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农产品物流虽然还相对比较落后,但是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在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几年内,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就会得以完善,向全世界输出更优,更高品质粮食产品。
参考文献
[1] 陈晨.东北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辽宁经济,2007,(09):18-19.
[2] 沈欣.我国粮食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分析[J].物流技术,2010,29(15):5-7.
[3] 梁婷婷.粮食物流企业绿色化经营制约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4] 郭成,孙东升.新时期粮食物流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6,(02):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