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克西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性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散文集《永生羊》是一部关于北塔山的故事。她出生在新疆北塔山牧场,从小与牛羊为伴。父母虽说是教师,但是仍然过着跟其他人一样的牧民生活。北塔山牧场虽然不出名,但是在牲口的世界里却是名声在外。她的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从北塔山里信手拈来的,一只羊、一条牛、一只狗、隔壁的叔叔阿姨、对面山头的姑娘小伙子等等。北塔山特殊的地域性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牧民真诚善良的性格和与牲畜和平共处的观念,显示出极其浓厚的地域风格与民族风情。
  关键词:叶尔克西;哈萨克族;北塔山牧场;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03-01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是新疆哈萨克当代著名的女性作家兼翻译家,1961年出生在北塔山牧场,八十年代初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83年后历任新疆文联《新疆民族文学》编辑、《民族作家》、《西部》副主编,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新疆文联副主席。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写小说,后来一度从事文学翻译工作,主要是把哈萨克作家的一些作品翻译成汉语介绍给汉语读者,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翻译奖。九十年代末期开始进行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永生羊》、《母性的草原》,小说《额尔齐斯河小调》1987年获新疆自治区第二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小说《随意拣来的故事》1989年获新疆自治区首届新时期优秀作品奖。《永生羊》被改编为电影,是国内首部用哈萨克语同期声拍摄的故事片。
  叶尔克西的童年是在北塔山牧场度过的,这里是牲畜每年转场时的必经之路。“每年初冬,数以千万计的牲口从阿尔泰山西边经北塔山迁徙至阿尔泰山东边的沙地中去过冬;冬末,又从阿尔泰山东边的沙地经北塔山迁徙至阿尔泰山西边广阔的夏牧场去度夏”。北塔山牧场坐落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名新疆军区八一牧场,后更名为北塔山牧场。北塔山牧场地处准噶尔盆地东缘的北塔山地区,地处边陲要塞,东北与蒙古国接壤,西北与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相连,南与奇台县五马场乡相邻。这里的牧民中哈萨克族占绝大多数,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畜牧是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吃肉、挤奶、皮毛用来做衣服等等,哈萨克人对它们的利用可以说是物尽其用,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的。哈萨克人与牲畜有着紧密的关系,他们尊重大草原,尊重牲畜,追求与牲畜的和谐相处,所以在草原上对牲畜哈萨克人有很多禁忌,比如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牲畜和猎犬等,不能当着主人面追打猎犬和看门的狗,不要当面数主人牲畜头数,他们认为这样会使牲畜遭受损失和灾难。不要跨越拴牲畜的绳子,那是侮辱了使他们致富的神灵,他们认为,牲畜的增多和肥壮,都是由主管拴绑各种牲畜绳子的神灵赐予的。走路遇羊群要绕道而行,不要骑马从羊群中穿过,不要脚踢或用木棍打牲畜的头部等等。在《永生羊》这本散文集中,第一篇文章中就提到哈萨克人在宰羊时都会说一句“你生不为罪过,我生不为挨饿,原谅我们”。这就是草原上人民与牲畜的关系,如此简单,你生不为罪过,我生不为挨饿。
  草原给了草原上人民宽广的胸怀、他们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十分尊重客人,尊敬老人,注重礼仪。《永生羊》中有一篇题为少年的散文,描述了一对来山下看病的母子在叶尔克西家小住几天,叶尔克西的家人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这位断臂少年。叶尔克西的故事很纯粹很真实,她用孩子的眼睛描绘出了一个在祖国大西北地区的牧场里发生的那些人事物。没有添加一点点杂质,北塔山牧场就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乌托邦,外界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牧民们都忙着转场、婚丧喜事、生孩子、支帐篷、剪羊毛、准备过冬的干草等等。他们所有的事情都与草原和牲畜有直接的关系。
  《永生羊》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永生羊有十一个故事,这部分主要是关于人的故事,爸爸、妈妈、邻居叔叔阿姨、父亲的堂兄、还有脐母、少年等。二是流星有十个故事,这部分主要是关于动物的故事,羊、牛、鸡、猫、狗等都是主人公。三是老毡房有五个故事,牧人的路、老毡房等等。从这些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叶尔克西的作品充斥着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这本《永生羊》就是对北塔山一次不同视角的全方位诠释与解读。北塔山无论在人的眼中还是在牲畜的眼中都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以作者本人为例,叶尔克西对北塔山的情感浓的像酒,白的像水,纯粹而简单。她虽然走出了北塔山牧场在城市里生活,但北塔山牧场依然萦绕在自己的脑海中,而她又无法再回到北塔山牧场,《永生羊》的创作来源于北塔山的任意一处,信手拈来都具有浓浓的地域性,人与动物的无缝连接使得北塔山牧场成为了最好的平台,牧民的转场看似是牲畜跟着牧民转场,但其实是牧民跟着牲畜转场。而转场必将带动一系列的改变,所有人都得收拾东西,打包家当赶着牛羊去寻找下一个落脚点。离别是必然的,无论是朋友还有亲人亦或者是情人,都要离开原来的住所,有时候弱小的牲畜就会被抛弃,可能是一只体弱的小羊,亦或者是一条老狗之类的。永生羊这一篇就写到一只体弱多病的黄头小羊羔被主人抛弃,留在叶尔克西家里由她来照顾。“那一年初冬,羊群又到了北塔山,萨尔巴斯便走不动了,不得不被它的主人留在我们家”。《走过的人家》这一篇也是描写牧民转场的故事,“一会儿,一户搬迁的人家出现在那个山梁上。先出现的是一个骑在白马背上的男人,接着是一峰骆驼、又一峰骆驼,又是一峰骆驼,一两头牛,两个骑马人。他们(它们)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高坡上,像一串串在一起的珠子,随那在前面开路的男人,或者说跟着那两条狗下坡,向前走。我意识到,牧人们一年一度的搬迁开始了”。有一天晚上叶尔克西的父母半夜被刚搬来的牧民吵醒,去帮他家女主人公生孩子。这几个小故事无疑都透露着地域风情和民族风格。游牧民族的季节性转场和游牧民族的真诚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在《永生羊》中得到了无限的挥发。
  北塔山牧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主人公叶尔克西目睹了一次又一次的转场迁徙、离别、重聚、婚丧嫁娶。在她童年的记忆中北塔山是她多年以后创作的源泉,对故乡的描写不仅是一次对童年时期的回忆,更是一次精神的探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北塔山牧场母亲般怀抱里成长起来的一草一木无形中建立起了叶尔克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域赋予了哈萨克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特殊的感知与认识,哈萨克人在一代又一代中践行着父辈们的那些教诲。
  参考文献:
  [1]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永生羊[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阿衣古丽·阿迪力江(1990—),女,哈萨克族,新疆伊宁县,硕士,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非洲捕猎记]  姚 颖    1973至1976年,北京动物园派人从非洲捉捕回来近百种,1500多只动物。如今,这段经历已经成为那个还可以从野外获取动物的时代留下的传说。  现在动物园的斑马、羚羊、鸵鸟就是那次特别的非洲采购的动物们的后代,至少已经是第四、第五代了。说起东非采购,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李树忠,1935年生人,东非采购动物4人小组成员之一。上个世纪50年代就来到了北京动物园
期刊
走在丽江的束河古镇——一个为旅游而全新打造出来的纳西族村寨,一幅画面跃入眼中一位穿着纳西族传统服饰的老妇人手举树枝遮住面庞,坐在一幢被包装得精致而又带乡土情调的屋前,守着自己的小小果摊,屋上一幅牌匾写着“老字号川菜馆”,屋内有游客在悠闲用餐。这房子不知是她家的,还是同村村民的(全村民房都已出租给了外来商家,一些村民在自己租出的屋前摊售小商品),当时已是日落时分,无需遮阳,老人为什么要用树枝遮住脸?
期刊
贵州省黔东南州巴拉河畔,一个个寨子依山而建,溪流、梯田、吊脚木楼和衣着斑斓的苗家女子构成这一带的典型景观。  栖息于此的苗族人数多、世居历史长。历史学家认为,苗族是包括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在内的“武陵”、“五溪”地区最早的开发者,他们在此发展了悠久的农耕文明,流传至今的《爷斯居至老耕种歌》《种植歌》等古歌叙述了苗族先民种谷植棉、培育蔬菜的传说。  郎德苗寨坐落于巴拉河与望丰河交汇的河谷之中。《雷山县
期刊
在我们讨论动物园的存在价值时,始终无法绕开这些普通的游客,对子他们来说,动物园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我1954年跟着父亲来到北京,就住在动物园北边的北京交通大学家属院内,一直到现在。算来和动物园相邻相伴已有五十多年了,回忆起来,刚到北京时,天安门、老城墙、有轨电车等给了我许多惊喜,而动物园让我能亲眼看见老虎、狮子、大象,给我的是更多的惊奇。只见过鸡鸭猫狗、猪马牛羊的我深深地被这些特别的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郎德在省文物局的推动下率先开发乡村旅游时,重新启用大集体时期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工分制”来管理资源,分配收益。20多年来,“工分制”不仅在郎德沿用至今,还在附近陆续兴起的旅游村寨中不断复制而被称为乡村旅游的“巴拉河模式”。  工分制存续的20年间,资源共有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自觉地保护他们的传统建筑和村寨的原生风貌,社区的道路、供水,供电,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得到较好的管理和维
期刊
郎德的村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住了几百年的旧屋、吹了几百年的芦笙,随着旅游的到来一下子成了能赚钱的“文物”。    “我们是文物”    在贵州,郎德寨只有百十来户人家,规模比不上西江千户苗寨,游客人数和市场宣传不及名声在外的天龙屯堡,但它仍因起步最早、名气最大、模式最有特点而被很多人誉为贵州乡村旅游的“第一寨”。  1984年秋,供职于贵州省文物处的吴正光到黔东南考察侗族村寨的特色建筑:鼓楼和风
期刊
在贵州贫困山区几乎所有的村寨,都留着一个人的脚印,那是在整整30年里散布下的脚印。那些脚印记录的是贵州乡村旅游艰难曲折发展的步履,而留下这脚印的人就是贵州省原旅游局长、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专家杨胜明。与她面对面地交谈,你丝毫不会感到任其它场合里司空见惯的官气,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被一种难以名状的力量所感染,这兴许就是能把在一般人看来尚属奢华的旅游与穷困山区百姓命运联系起来的一种气质和使命感。  杨胜
期刊
20年来,很多曾经熟稔和珍视的,或是某种习俗、一些技艺,或是某种情景和气氛、一些信仰和感情,在不经意间从郎德人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不再唱起的情歌    郎德情歌:“我们好比一片树叶,不晓得被哪样风吹到你家大门口,请你不要把我们扫出去,麻烦你把我们扫进来,扫进你家灶膛,我们煮饭给你吃,我们好比一颗石子,不晓得被哪样水;中到你家大门口,请你不要把我们踢出去,麻烦你把我们踢进来,踢进你家院坝,我们
期刊
厦门大学的彭兆荣教授,同时兼任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几年前他著写的《旅游人类学》一书,深度讨论了乡村文化旅游的问题。与我们一见面,他就开宗明义“现在我们文化物种的消失程度和速度远远高于生物物种。全球都在关注生物物种的消亡,而文化物种的消失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带着这样的视角和忧患,他与我们做了一次涉及乡村旅游终极问题的访谈,这里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人与生物圈》:乡村旅游,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民
期刊
黑脸琵鹭是一种全球性濒危珍稀鸟类,该物种已被收录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亚洲鸟类红皮书和中國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等级为“濒危”,并建议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