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其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在现代社会当下,绿色、低碳、智能的大时代中,人才的培养更需要重视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策略、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核心素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其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通过研究发现,农业社会以道德品质为重;工业社会以能力为重;当下的现代社会不仅重视能力的培养,更将德行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是全面的核心素养培养观。然而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阻碍了核心素养发展的步伐。
一、在当代社会,核心素养氛围营造不浓。
受物质经济的大力冲击,人们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不够,仅仅局限于部分学者,没有在整个社会引起强烈关注。以核心素养搜索出发表的论文与全国其他领域的论文数量相比,少之又少,还没有引起共鸣。“核心素养”从高校到义务阶段都有涉及,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对“核心素养”一词的认识更是匮乏,更谈不上深入到教育教学和人才的培养上来,阻碍了核心素养发展,阻碍了核心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引领。
二、教育者、家庭、学生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缺乏认识,阻力较大。
在现代教育中,特别是广大基础教育者中,对核心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引领认同感不强。他们绝大部分是从“双基”走出来的。虽然教育改革走过了一段时间,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但他们更注意“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是以培养就业者的角度来审视人才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被形式化和虚化比较严重,而核心素养在当前执行的课程标准中最能体现的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中,核心素养不被重视也就理所当然,教育者如此,家长和学生也不可避免。
三、现在执行的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贯穿其中,但侧重不同,不同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表述也不同。
(一)现在执行的课标体系中,核心素养都有体现,但差异较大。
在现行的课标体系中,在学习素养、语言素养、科学素养等方面提及的频率较大,而生活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冲突解决能力等被提及的频率较小,前后相差几十倍,而我们知道人才的培养需要着眼于未来,要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生活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冲突解决能力等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着力解决这种差异,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
(二)不同学科之间提及素养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是所提及的素养种类在学科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在某些学科提及在另外一些学科没有提及;二是有的学科要求达到的核心素养目标较多,难度大,而有的学科则几乎没有涉及;三是同一核心素养,在不同学科间要求达到的效果不同。这种不均衡,不合理的分布会导致各学科没有协同配合,没有对学生培养形成合力,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核心素养”对人才培养发力不够。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当今教育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直到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提出要“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带领团队发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研究,首次形成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体系,但还没有真正落实到整个社会育人的大环境中来。
基于以上分析,要真正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让“核心素养”成为整个人才培养的风向标,现阶段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强化。
(一)重新审视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近30年来国家强力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教育有“质量”是素质教育不断追求的目标,是广大教育者认同的,而核心素养还不被认同。然而,核心素养是溶于素质教育同时又高于素质教育。因为核心素养更注重于生活实际和实践能力,是适应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也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必然途径,只有有这个判断,才能将核心素养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推动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核心素养”作为全面的人才观铺路搭桥。
(二)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实现人才的成长之路更依重于学校,学校的主战场是课堂。要实现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课堂教学必不可少。
(1)要从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到全面的核心素养发展。
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以基础知识传授为主。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也不能很好地適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可喜的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者通过不断让学生加入课堂,以合作探究来获得知识,放手学生,通过体验来感悟,而不是一味的“满堂灌”,逐渐转变那种以传授学科知识为导向向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理念中来。
(2)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放手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探知、自我表达、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情感的体验,这与核心素养的育人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只有让学生主动参,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优化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是教学的一种艺术,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理念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注重将知识再创造,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中密切相关,真实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基于问题的分析和参与来解决问题,获得真实感受,充分让学生在体验中参与、合作中探究来获得知识、能力、情感上的提升,从而达到教而学,学而通的境界。
(三)优化课堂结构,整合课标。
教育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课标来开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课标的要求要加以整合,将核心素养内容在课程标准里直接体现,融合于课程标准来逐步转型。
(1)课堂结构形式多样化。
只要达成目标,课堂结构是完全可以变化的,也适应学生对知识、能力、情感的获取,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素养。万事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我们形成的既定课堂教学结构也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做出适当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们追求高效课堂的一种途径。
(2)将核心素养与各学科课标要求行整合,相互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分析各学科之间、同学科之间课标的要求和核心素养的表述,尽力将各学科对同一素养的表述具体化、实效化,形成固定的能力提升。对学科中的各种素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实践、解决问题、生存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四)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中孕育出的中庸文化,讲究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荣的太和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孝亲爱国”、“重义轻利”、“诚信自律”、“礼敬谦和”的内涵是提升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特征,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获得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那么就必须要深入研究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来指导人才的培养。同时,这已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使“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显,更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
2.成尚荣《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
3.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
关键词:核心素养、策略、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核心素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其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通过研究发现,农业社会以道德品质为重;工业社会以能力为重;当下的现代社会不仅重视能力的培养,更将德行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是全面的核心素养培养观。然而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阻碍了核心素养发展的步伐。
一、在当代社会,核心素养氛围营造不浓。
受物质经济的大力冲击,人们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不够,仅仅局限于部分学者,没有在整个社会引起强烈关注。以核心素养搜索出发表的论文与全国其他领域的论文数量相比,少之又少,还没有引起共鸣。“核心素养”从高校到义务阶段都有涉及,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对“核心素养”一词的认识更是匮乏,更谈不上深入到教育教学和人才的培养上来,阻碍了核心素养发展,阻碍了核心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引领。
二、教育者、家庭、学生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缺乏认识,阻力较大。
在现代教育中,特别是广大基础教育者中,对核心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引领认同感不强。他们绝大部分是从“双基”走出来的。虽然教育改革走过了一段时间,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但他们更注意“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是以培养就业者的角度来审视人才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被形式化和虚化比较严重,而核心素养在当前执行的课程标准中最能体现的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中,核心素养不被重视也就理所当然,教育者如此,家长和学生也不可避免。
三、现在执行的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贯穿其中,但侧重不同,不同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表述也不同。
(一)现在执行的课标体系中,核心素养都有体现,但差异较大。
在现行的课标体系中,在学习素养、语言素养、科学素养等方面提及的频率较大,而生活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冲突解决能力等被提及的频率较小,前后相差几十倍,而我们知道人才的培养需要着眼于未来,要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生活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冲突解决能力等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着力解决这种差异,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
(二)不同学科之间提及素养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是所提及的素养种类在学科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在某些学科提及在另外一些学科没有提及;二是有的学科要求达到的核心素养目标较多,难度大,而有的学科则几乎没有涉及;三是同一核心素养,在不同学科间要求达到的效果不同。这种不均衡,不合理的分布会导致各学科没有协同配合,没有对学生培养形成合力,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核心素养”对人才培养发力不够。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当今教育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直到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提出要“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带领团队发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研究,首次形成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体系,但还没有真正落实到整个社会育人的大环境中来。
基于以上分析,要真正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让“核心素养”成为整个人才培养的风向标,现阶段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强化。
(一)重新审视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近30年来国家强力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教育有“质量”是素质教育不断追求的目标,是广大教育者认同的,而核心素养还不被认同。然而,核心素养是溶于素质教育同时又高于素质教育。因为核心素养更注重于生活实际和实践能力,是适应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也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必然途径,只有有这个判断,才能将核心素养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推动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核心素养”作为全面的人才观铺路搭桥。
(二)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实现人才的成长之路更依重于学校,学校的主战场是课堂。要实现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课堂教学必不可少。
(1)要从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到全面的核心素养发展。
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以基础知识传授为主。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也不能很好地適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可喜的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者通过不断让学生加入课堂,以合作探究来获得知识,放手学生,通过体验来感悟,而不是一味的“满堂灌”,逐渐转变那种以传授学科知识为导向向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理念中来。
(2)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放手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探知、自我表达、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情感的体验,这与核心素养的育人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只有让学生主动参,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优化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是教学的一种艺术,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理念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注重将知识再创造,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中密切相关,真实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基于问题的分析和参与来解决问题,获得真实感受,充分让学生在体验中参与、合作中探究来获得知识、能力、情感上的提升,从而达到教而学,学而通的境界。
(三)优化课堂结构,整合课标。
教育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课标来开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课标的要求要加以整合,将核心素养内容在课程标准里直接体现,融合于课程标准来逐步转型。
(1)课堂结构形式多样化。
只要达成目标,课堂结构是完全可以变化的,也适应学生对知识、能力、情感的获取,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素养。万事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我们形成的既定课堂教学结构也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做出适当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们追求高效课堂的一种途径。
(2)将核心素养与各学科课标要求行整合,相互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分析各学科之间、同学科之间课标的要求和核心素养的表述,尽力将各学科对同一素养的表述具体化、实效化,形成固定的能力提升。对学科中的各种素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实践、解决问题、生存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四)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中孕育出的中庸文化,讲究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荣的太和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孝亲爱国”、“重义轻利”、“诚信自律”、“礼敬谦和”的内涵是提升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特征,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获得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那么就必须要深入研究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来指导人才的培养。同时,这已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使“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显,更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
2.成尚荣《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
3.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