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常言道:人至查则无徒。面对学生,我们不能过于“是非分明”,有时还需要装点糊涂。所谓“装糊涂”,就是要以民主和宽容的角度,去观察学生、教育学生,以最佳的教育方式,取得最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 模糊教育
俗话说:“物至极则必反,人至察则无徒”,我们对待学生,切不可眼睛里揉步得半点沙子,不妨装装“糊涂”。下面,我就班主任的“模糊”教育艺术发表点自己的浅见。
一、知白守黑——审视学生的界限模糊些
老子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在大自然中,黑和白是互相依存,彼此烘托的,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有时是非常模糊的。学校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当然也离不开黑白互渗的局面。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要深知其中的哲理。在审视教育对象时,我们千万不要把目光紧紧盯在学生的分数和是否乖巧上,不要把学生的好和坏区分得那么仔细,那么认真。有时,好和坏根本就没有标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谁也说不清楚。如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成为各行业高素质的工作者、劳动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才是大势所趋。“分数+听话”的标准,可能简明好用,但它所造就的只是一些只知服从,不会思考,没有独立创新能力的唯唯诺诺的人。所以,我们在看待我们的学生时,一定要把我们的眼睛重新“聚焦”,要摒弃死板的标准,去全方位,多层面地了解学生,而不要因为几次的成绩,几次的表现,就对一个学生作出了过于明确的评价和判断。所以,再看待和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上,我们不能再睁大那双明亮的眼睛去分析,去确认了,而要适当地让自己的视野模糊些,或许这样,我们的学生将学得更轻松,更快乐,也更有成就。
二、无为而治——扶持学生的力度宽松些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些棘手的情况,让我们处于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事事都管吧,学生就养成了依赖的心理,动不动就告状、请示、汇报,烦不胜烦;不管吧,又担心事情复杂化,发展下去会难以收拾,无法“收拢”。有时尽管觉得应放手让学生自行处理,但权衡一番之后,就取管而舍放。然而,这种以管代教的强制教育能取得什么效果呢?它能控制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不能控制他们想什么,不想什么。其结果是,一旦学生脱离了受管制的环境的,那以前所受的所有管教的“功绩”将付之东流。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教。”民间有句教育孩子的至理名言:“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应时时不忘放手”。同样的,作为老师,我们也要适当放下手中的“担子”。我们要相信学生有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愿望和能力,而不要把学生当成是永远需要手牵手扶持的小孩子。有时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比管束更有效。其实,我们说的“放”,并非无原则的放任迁就,它是班主任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凭借高超的教育艺术,充分信任受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愿望和能力 ,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
三、曲径通幽 ——管教学生的尺度委婉些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如此:通往目的地的途径不止一条,达到目的的手段也并非一种,急于求成的人却不肯费心寻找,老喜欢用自己认为的最方便的那一招。孰不知,最顺手的一招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样,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竭力探寻最合适的教育方式。我曾在在一个教师的经验交流会上听到这么一件事——他班里有个倔强顽皮的学生,叫董量邦。一天,有个学生报告说,中午在山边的角落里看到董量邦在偷偷地吸烟。这个老师一听,怒火顿时燃烧起来,但他思量一会,马上又冷静了下来。中午,老师以给他补课为由留这个学生在学校门口的小饭店吃饭。吃了一会,老师开了瓶白酒,喝了口,很认真地对董量邦说:“你也尝尝吧!每个小孩子,都有好奇心,都想尝尝人生的各种滋味。现在在校外,你喝口,我不算你犯错。但你今天尝到了酒的味道后,就不要再喝了,因为喝酒会伤害孩子的身体,刺激人的大脑,给人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伤害。但现在你可以喝口。”董量邦看老师不是在开玩笑,就喝了口,结果辣得眼泪直流。老师接着说:“世上的事就这样,一旦尝试了,就没什么了。我这里有根烟,你也吸口吧。男孩子不想吸口烟,了解一下烟的滋味,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没吸过,就吸口,我也不记你的错。”董量邦望着老师真诚的目光,泪水流出来了:“老师,我吸过了,昨天在山边吸的。”老师说:“我知道你会说的。其实尝过后,知道了它的滋味,以后就不要吸了。记住,吸烟对人的身体的伤害是无法估算的。”董量邦认真地点了点头,说:“老师,我会永远记住你说的话的。”这个老师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让人佩服不已。如果老师一开始就严厉责备这个本来就调皮的学生,并对事情追不舍,非要查过水落石出,那结果肯定不会这么完美。
身为教师的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对立面上,习惯于我施你受,我教你做,尤其是对犯错误的学生。这种强烈的角色意识,极大阻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有时,以教师身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如果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坦诚相对,取得的效果或许会更好。有时,我们不妨少点师道尊严,多考虑学生的性格和心理,这样的反向思维或许对我们的工作更有益。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望里二小)
编辑/李文亮
【关键词】班主任 模糊教育
俗话说:“物至极则必反,人至察则无徒”,我们对待学生,切不可眼睛里揉步得半点沙子,不妨装装“糊涂”。下面,我就班主任的“模糊”教育艺术发表点自己的浅见。
一、知白守黑——审视学生的界限模糊些
老子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在大自然中,黑和白是互相依存,彼此烘托的,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有时是非常模糊的。学校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当然也离不开黑白互渗的局面。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要深知其中的哲理。在审视教育对象时,我们千万不要把目光紧紧盯在学生的分数和是否乖巧上,不要把学生的好和坏区分得那么仔细,那么认真。有时,好和坏根本就没有标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谁也说不清楚。如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成为各行业高素质的工作者、劳动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才是大势所趋。“分数+听话”的标准,可能简明好用,但它所造就的只是一些只知服从,不会思考,没有独立创新能力的唯唯诺诺的人。所以,我们在看待我们的学生时,一定要把我们的眼睛重新“聚焦”,要摒弃死板的标准,去全方位,多层面地了解学生,而不要因为几次的成绩,几次的表现,就对一个学生作出了过于明确的评价和判断。所以,再看待和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上,我们不能再睁大那双明亮的眼睛去分析,去确认了,而要适当地让自己的视野模糊些,或许这样,我们的学生将学得更轻松,更快乐,也更有成就。
二、无为而治——扶持学生的力度宽松些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些棘手的情况,让我们处于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事事都管吧,学生就养成了依赖的心理,动不动就告状、请示、汇报,烦不胜烦;不管吧,又担心事情复杂化,发展下去会难以收拾,无法“收拢”。有时尽管觉得应放手让学生自行处理,但权衡一番之后,就取管而舍放。然而,这种以管代教的强制教育能取得什么效果呢?它能控制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不能控制他们想什么,不想什么。其结果是,一旦学生脱离了受管制的环境的,那以前所受的所有管教的“功绩”将付之东流。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教。”民间有句教育孩子的至理名言:“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应时时不忘放手”。同样的,作为老师,我们也要适当放下手中的“担子”。我们要相信学生有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愿望和能力,而不要把学生当成是永远需要手牵手扶持的小孩子。有时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比管束更有效。其实,我们说的“放”,并非无原则的放任迁就,它是班主任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凭借高超的教育艺术,充分信任受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愿望和能力 ,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
三、曲径通幽 ——管教学生的尺度委婉些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如此:通往目的地的途径不止一条,达到目的的手段也并非一种,急于求成的人却不肯费心寻找,老喜欢用自己认为的最方便的那一招。孰不知,最顺手的一招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样,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竭力探寻最合适的教育方式。我曾在在一个教师的经验交流会上听到这么一件事——他班里有个倔强顽皮的学生,叫董量邦。一天,有个学生报告说,中午在山边的角落里看到董量邦在偷偷地吸烟。这个老师一听,怒火顿时燃烧起来,但他思量一会,马上又冷静了下来。中午,老师以给他补课为由留这个学生在学校门口的小饭店吃饭。吃了一会,老师开了瓶白酒,喝了口,很认真地对董量邦说:“你也尝尝吧!每个小孩子,都有好奇心,都想尝尝人生的各种滋味。现在在校外,你喝口,我不算你犯错。但你今天尝到了酒的味道后,就不要再喝了,因为喝酒会伤害孩子的身体,刺激人的大脑,给人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伤害。但现在你可以喝口。”董量邦看老师不是在开玩笑,就喝了口,结果辣得眼泪直流。老师接着说:“世上的事就这样,一旦尝试了,就没什么了。我这里有根烟,你也吸口吧。男孩子不想吸口烟,了解一下烟的滋味,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没吸过,就吸口,我也不记你的错。”董量邦望着老师真诚的目光,泪水流出来了:“老师,我吸过了,昨天在山边吸的。”老师说:“我知道你会说的。其实尝过后,知道了它的滋味,以后就不要吸了。记住,吸烟对人的身体的伤害是无法估算的。”董量邦认真地点了点头,说:“老师,我会永远记住你说的话的。”这个老师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让人佩服不已。如果老师一开始就严厉责备这个本来就调皮的学生,并对事情追不舍,非要查过水落石出,那结果肯定不会这么完美。
身为教师的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对立面上,习惯于我施你受,我教你做,尤其是对犯错误的学生。这种强烈的角色意识,极大阻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有时,以教师身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如果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坦诚相对,取得的效果或许会更好。有时,我们不妨少点师道尊严,多考虑学生的性格和心理,这样的反向思维或许对我们的工作更有益。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望里二小)
编辑/李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