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这样评价李清照:“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然而李清照给我的印象一直以来都是淑女,而作为老师给学生灌输的也是一个只知唉声叹气,一心只做闺中词的才女。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去看李清照的成长经历,就会发现她其实还有更加丰富的一面。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家庭环境的熏陶,造就了她的叛逆性格。父亲李格非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学者,母亲是状元王拱元的孙女。父母的纵容造就了李清照的与众不同。少年时的李清照,相比今天的中小学生来说是幸福极了,就像一只没有被关进笼子的鸟儿,欢快、活泼.我们看她写的那首《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青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好一个“袜划金钗溜”,为了看清来人的样子,竟然连鞋子也不穿,这哪里是一个闺阁女子,简直就是一个淘气小子!
其次,若说顽皮天真是一个小孩儿的天性,那么随着年纪的增长,她词中出现的酒味越来越浓,又说明什么呢?古语说得好:不知酒之味,哪知酒之性。也就是说李清照不是喝了很多酒,不是很能喝,又怎么能对酒感悟这么深?
在李清照所生活的那个社会,虽然经济较发达,但对女子的限制和约束是非常之多的.比如,足不出户,笑不露齿,不能随便和陌生男子说话等,更别说随意喝酒,至于酗酒之事,那只是男人该干的事。然而在李清照的词里,出现的关于酒的词句可谓非常之多。比如写少女时不知愁滋味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那种大醉,又是哪个女子能随意做到的呢?
又如写伤春季节的词:“正是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樽空,青缸暗明灭”。又如亲人远离,相思寂寞,百无聊赖,也唯有饮酒:“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寄过雁”,“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这只是其中的几首词而已,在这位才女的众多词中关于酒的字眼,不可谓不多,如小酌、金樽、绿蚁、沉醉、残酒、病酒、把酒、酒盏等。据说,在她现存的四十多首词中,有百分之五十的与酒有关。可以说比起李白、陶渊明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次,酒能解愁,其实酒也能改变一个人的秉性,然而我相信李清照的酒,除了解愁之外,却让她陷入另一种为世人所不耻的行径,那就是赌博。
我们平时说烟酒不分家,其实酒与赌有时也不分家。过分自由的文学青年,就会沾上一些不良习气,就像喝酒一样。李清照也喜欢赌博,而且是此中的高手。她的痴迷,她的豪情,她的技术,同样令许多男子自叹不如。在她的《打马图经序》有这样的描叙:“予性喜赌,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赌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赌,对于一个受过严格教育的封建女子,是多么不易,更何况又是如此痴迷,如此精通,纯属少见。我想李清照只是为了证明一点,男人能做的,我为什么不能做?这是多么的豪迈!所以李清照的所作所为当时的社会是无法容忍的。李清照在晚年见到一位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儿,禀赋异常,聪明过人,有意倾囊相授,将其培养成接班人。谁知人家不领情,一口回绝,说:“才藻非女子事。”也许李清照并未想到她会如此回答,但最起码可见她的作为在那个时代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些都是男人做的事!
其四,李清照就是李清照,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同凡响,尤其是她的超强忍耐力。如果说以前的事情,只是年少的不更事,那么结婚后的她,表现出来的性格又说明什么呢?
李清照是18岁嫁给赵明诚的,赵明诚死的时候李清照刚好人到中年,人生有三大悲剧,而李清照就赶上了其中的一件。苏轼在妻子逝世后为了表达哀思就曾经写过一首《江城子》,词中那种悲痛溢于言表。失去亲人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更何况一个女人!李清照在她的《声声慢》词中,表现出来的冷静不是一般女子所能做到的,尤其是那种坚强与执著。
最后,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然而李清照之所以为世人所景仰,我想最主要的是她那种对国家民族的关心与热爱,这样的词句虽然没有她写酒的多,但在封建社会能关心国家民族的女性词人又有多少?而李清照做到了,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诗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很多女性连自己的命运尚难掌握,又怎能放下心思去关心国家与民族!
在我们教授学生关于李清照的形象时,我们往往给学生灌输的都是一个娇滴滴的富家小姐形象,而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给学生另一个李清照的形象,改变学生对李清照的传统看法。
有人言:成为才女难,成为一个令后世景仰的奇才女更难,而李清照却改变了人们的这一看法。■
首先,家庭环境的熏陶,造就了她的叛逆性格。父亲李格非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学者,母亲是状元王拱元的孙女。父母的纵容造就了李清照的与众不同。少年时的李清照,相比今天的中小学生来说是幸福极了,就像一只没有被关进笼子的鸟儿,欢快、活泼.我们看她写的那首《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青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好一个“袜划金钗溜”,为了看清来人的样子,竟然连鞋子也不穿,这哪里是一个闺阁女子,简直就是一个淘气小子!
其次,若说顽皮天真是一个小孩儿的天性,那么随着年纪的增长,她词中出现的酒味越来越浓,又说明什么呢?古语说得好:不知酒之味,哪知酒之性。也就是说李清照不是喝了很多酒,不是很能喝,又怎么能对酒感悟这么深?
在李清照所生活的那个社会,虽然经济较发达,但对女子的限制和约束是非常之多的.比如,足不出户,笑不露齿,不能随便和陌生男子说话等,更别说随意喝酒,至于酗酒之事,那只是男人该干的事。然而在李清照的词里,出现的关于酒的词句可谓非常之多。比如写少女时不知愁滋味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那种大醉,又是哪个女子能随意做到的呢?
又如写伤春季节的词:“正是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樽空,青缸暗明灭”。又如亲人远离,相思寂寞,百无聊赖,也唯有饮酒:“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寄过雁”,“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这只是其中的几首词而已,在这位才女的众多词中关于酒的字眼,不可谓不多,如小酌、金樽、绿蚁、沉醉、残酒、病酒、把酒、酒盏等。据说,在她现存的四十多首词中,有百分之五十的与酒有关。可以说比起李白、陶渊明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次,酒能解愁,其实酒也能改变一个人的秉性,然而我相信李清照的酒,除了解愁之外,却让她陷入另一种为世人所不耻的行径,那就是赌博。
我们平时说烟酒不分家,其实酒与赌有时也不分家。过分自由的文学青年,就会沾上一些不良习气,就像喝酒一样。李清照也喜欢赌博,而且是此中的高手。她的痴迷,她的豪情,她的技术,同样令许多男子自叹不如。在她的《打马图经序》有这样的描叙:“予性喜赌,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赌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赌,对于一个受过严格教育的封建女子,是多么不易,更何况又是如此痴迷,如此精通,纯属少见。我想李清照只是为了证明一点,男人能做的,我为什么不能做?这是多么的豪迈!所以李清照的所作所为当时的社会是无法容忍的。李清照在晚年见到一位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儿,禀赋异常,聪明过人,有意倾囊相授,将其培养成接班人。谁知人家不领情,一口回绝,说:“才藻非女子事。”也许李清照并未想到她会如此回答,但最起码可见她的作为在那个时代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些都是男人做的事!
其四,李清照就是李清照,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同凡响,尤其是她的超强忍耐力。如果说以前的事情,只是年少的不更事,那么结婚后的她,表现出来的性格又说明什么呢?
李清照是18岁嫁给赵明诚的,赵明诚死的时候李清照刚好人到中年,人生有三大悲剧,而李清照就赶上了其中的一件。苏轼在妻子逝世后为了表达哀思就曾经写过一首《江城子》,词中那种悲痛溢于言表。失去亲人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更何况一个女人!李清照在她的《声声慢》词中,表现出来的冷静不是一般女子所能做到的,尤其是那种坚强与执著。
最后,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然而李清照之所以为世人所景仰,我想最主要的是她那种对国家民族的关心与热爱,这样的词句虽然没有她写酒的多,但在封建社会能关心国家民族的女性词人又有多少?而李清照做到了,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诗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很多女性连自己的命运尚难掌握,又怎能放下心思去关心国家与民族!
在我们教授学生关于李清照的形象时,我们往往给学生灌输的都是一个娇滴滴的富家小姐形象,而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给学生另一个李清照的形象,改变学生对李清照的传统看法。
有人言:成为才女难,成为一个令后世景仰的奇才女更难,而李清照却改变了人们的这一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