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怎一个“细”字了得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raner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语文教学呈现出思想百家争鸣,教法百花齐放的格局,这对于学术语文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基础学科的教学和中学课程目标来说,却未必不是一件坏事。正所谓褪尽繁华,沉淀精华。当语文人重新理性、冷静地审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课程教学的目标后,我才发觉诸如赖瑞云教授在《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中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文本解读”,恰是抓住了语文学科的命脉,使语文学科重拾“文脉”,回归“正道”,走向“人文”。
  赖教授经典语录:
  “文本解读首先涉及文本阅读,在教科书中就是课文阅读”。
  “文艺作品的首要功能——审美功能。首先人们必须感受到美,并被美深深地吸引后,在愉快地享受了美之后,才能认识社会和接受教导。”
  “审美自失是优秀读物的最基本的真实阅读状态。无害快感、有益快感、高尚快感都属于审美快感,审美自失是审美快感的极致状态。”
  “审美自失的深层原因——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之秘妙。犹如叔本华之自失于对象之中。”
  “心中有包括:表层共鸣,深层共鸣;笔下无包括:不朽文字,唯作者捕捉到的须臾之物。”
  “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之秘妙的三组关系:熟悉感与陌生感,内容与形式,感性与理性(浅层直觉与深层直觉)”
  赖教授在书中对“文本解读”的概念和特性做了详细的阐述,同时选取了诸如:老舍的《想北平》、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社戏》《祝福》等经典名著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文本解读”示范。例如对“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一句中“仍然”一词的解读,就很有意味。按道理说,祥林嫂改嫁给贺老六之后,应该改名叫“贺老六嫂”,为什么还叫“祥林嫂”呢?其实,这是对封建礼教的隐秘批判,第一任丈夫便有女人的终身命名权,只有第一任丈夫才算数,所谓“好马不配二鞍,烈女不事二夫”。孙绍振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鲁迅之所以不让祥林嫂想改嫁的原因就很清楚了,就是要通过她的处境来显示三个不讲理:夫权是不讲理的,族权是不讲理的,神权是不讲理的。要寡妇守节这一套完全是野蛮而又荒谬的!”这就是文本的细节处。文本解读至此,至少已回归语文的本位,体现了语言的本色。欣喜之余,疑惑又生:赖先生提出的“文本解读”似乎是为语文教学设定了一个美丽的起点,然而它的终点通向何处,起点与终点之间又会生发怎样的生命之花却未尝可知。于是便试做揣测:
  一、主体细读
  《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中对多篇名著进行了细致入微地解读,从语言的角度看,几乎已達“细”之极致,然而体现的不外乎是解读主体“师”之细读,学生大多数时间仍是被动地接受这样的“细读”。因此能否激发学生的“细心而读,细致而思”仍是“文本解读”之中的一处空白,当然这与学生的基础、心智、阅历有一定关系,但是却不能成为我们忽视它的借口。例如在教授《雷雨》一文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学生对文中三十年前的那段记述产生了两种针锋相对的看法。双方各持己见,认为自己很有道理,这时,我适时地提醒,在你们各自的依据中有没有忽视的反常举动。认为“假意”的学生很快地在文中找到了“年三十晚”“第二个儿子”“才三天”“大雪”等细节,他们提出了新的依据——一个正常的人怎么可能做出在年三十的下着大雪的晚上,儿子出生才三天,就将自己心爱的女人赶出家门的事情呢?你们难道做的出来吗?请你们回答。这时对方学生哑口无言。于是他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唯有泯灭人性的人才能做出非人的行为。因此,周朴园的人性中唯有利而没有情(爱),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自欺欺人、掩人耳目的卑劣行为。因此,我觉得“文本细读”更准确地讲应该是如何激发学生细致地发现这些值得玩味的“细节”,这样的解读,才更能彰显“以人为本”的学科旨趣。
  二、文本深读
  文本解读自然离不开“细节”与“深度”,“细”更多的是生活细节,“深”则指向思想精神。如果细读仅仅停留在面上的广度,而忽视了思想的深度,那么,无论怎么解读都很难触及文本的精髓和人物的心灵。而这也往往是考验教师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关键。有些文本看似细节很多,但是滥读细节往往得不偿失;如能其一处,深读细品,便能一窥究竟。例如在教授《雨霖铃》一词时,学生围绕词中“多情”一词展开了深入的解读:离别情、离愁情、离恨情、失意情、失志情等等,从眼前到过去到未来,从生活困境到生存困境,从人生理想到人格精神,学生由一个“多情”引发的深入解读姑且不论是否恰当,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思维完全打开了,学生的思想已不满足于表象的感受而更愿意深入文本和作者的心灵,这难度不是语文教改的目标吗?
  “文本解读”已非新词,但却新意不断,只要我们真正潜心文本,参悟语文教学之道,虽非名家之言,却有名家之风,何乐而不为?
  文本解读,怎一个“细”字了得!
  ★作者通联:浙江临海市台州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5年版)》要求中学生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可见要实现终极教学目标,诵读是基础,是前提。笔者以《过零丁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思考。  一、教学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而“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教学必须以语言为基础,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散文言外之意的解读即是此原则的具体实践。  一、言外之意的内涵:言近旨远,余味曲包  《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学习要求”中提出了
从2018年高考作文题来看,现在的题目都切合考纲中“一点四面”的要求,大多都体现国家意志,展现宏大的主题,乍一看这一类题目并不难动笔,因为都是学生的自身与生活;但是想写好就不容易,因为题目太大了、内涵太丰富了,所以泛泛而谈,只谈个人感受、只是触及皮毛的肯定无法得高分。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说理浅显的症状呢?关键是掌握议论分析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  一、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
宋朝著名词人、被奉为婉约派“一代词宗”的李清照在《词论》中这样评价柳永:“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樂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李清照肯定了柳永创作慢词革新词体形式的功绩,记述了柳永名动京城、名满天下的史实,褒扬柳永词音律协和的优点,同时又指出柳永词“词语尘下”也就是造语较俗的缺点。那么,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李清照指陈柳永词落入俗
贾岛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写诗,历来注重练字,所以有“一字千里”的美谈。而在众多诗词中“空”字最为诗人所青睐,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灵,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落寞,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空旷,“空”字何以能传达出如此深厚的情感?  道家讲无中生有,佛家讲空中有相,艺术讲虚与实,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意在突出一个空字。宋朝黄公度《暮春山间》说“
在高中所學科目中,语文是发挥着独特作用的一门课程。掌握好语文这一课程,不单单是语文成绩有所提升,还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交流能力、对文章内容的阅读及理解能力,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离不开语文知识。尤其是在高中这一学习阶段,语文知识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阶段,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要能够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主要依靠的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着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红楼梦》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也是一个不得忽视的人物,她就是“名不见经传”而又必须是“赫赫有名”的刘姥姥!和“金陵十二钗”的贵体娇娃乃至府上的焦大比也是天壤之别!然而正是这个来自于贫苦家庭、饱经风霜的老婆婆见证了贾府的兴衰存亡,刘姥姥的小心谨慎、智慧幽默、本色本真,世态炎凉时候的挺身而出、侠肝义胆给我们读者留下了深刻影响。然而笔者在此要说的是与作文有关的话题,作文和刘姥姥能有所关联么?  俗话说
按照“文言文序列化教学”课题的指导安排,文言文教学在高二年级的重点有两方面:一是继续深化“文言文知识序列”的教学,注意词法句法的学习积累;二是展开“文言文阅读序列”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阅读鉴赏古代散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获得文学审美体验。  李慧娟老师在教学设计时,以践行“文言文序列化教学”为目标,从文本解读入手到鉴赏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思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定教学任务。“
语文教学,尤其是到了高中階段,似乎步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学生越来越不重视语文课本的学习,因为他们认为课本上学的内容与考试题目并无多大的联系;甚至有些老师也有这样的认识,觉得课本内容除了文言文、诗歌外,其他现代文并不重要。于是都将主要精力放在做习题、讲解习题上。这种做法诚然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解题能力,但离开了课本内容的学习终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教材,注重发掘教
一、什么是“审智教育”  “审”者,全面而详尽的了解之意也。所谓“审智教育”,就是通过对语文文本恰当而精细的解读,让学生获得其中蕴含的有关生活或生存实践的智慧。2010年,南开大学的徐江老师发表《语文课要加强审智教育——以议论文解读为例》一文,提出了“审智教育”这一概念,由此,“审智教育”逐渐走入中学教师的视野。  二、为什么要进行“审智教育”  我们认为,语文既然是一门学科,理应具有其他学科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