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牡丹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存在着明显滞后的局面,农业生产率相对较低,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农民收入依然偏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滞后等,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生活环境。
党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时期农村社会的美好蓝图,也为牡丹区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绘就蓝图不是目的,关键是怎么尽快实现。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牡丹区,建设新农村存在那些问题呢?
一、牡丹区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牡丹区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民生活显著提高,实现了农村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的可喜局面,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今非昔比。
1、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增产、增效空间有限。现在牡丹区的农业生产状况,与以往相比农业产业化水平、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含量有了较大提高,土地产出逐年提高,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低,增产、增效空间受到限制。首先,农业生产的从业人员多。2007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63.8 %。其次,牡丹区的农业生产仍然是以传统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是一种松散型生产模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与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差距。第三,牡丹区农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水平不够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原料型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再加上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导致农民靠出售农产品增收的空间有限。第四,由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再加上农业生产特殊性和耕地的逐步减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牡丹区大部分乡镇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陈旧落后,年久失修,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能力不高,这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影响最大,2007年秋季的持续集中降雨造成部分地块内涝,造成大面积地块减产或者绝产,对秋季作物的收成影响严重。
2、农民收入依然偏低,与城市相比生活相对不宽裕。虽然近几年出台了优惠政策,农民收入连年增加,农民的衣、食、住、行已有了明显改善,但相对于区城居民来说,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依然偏低,生活不是很宽裕,若相对于一些大城市居民生活,更有天大的距离。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二是农民消费水平低。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也极其缓慢,同城市居民的差距也在拉大,已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是在目前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农民纯收入的大部分都用在了储蓄、住房、子女上学上,很多家庭因学因病致贫。多种忧患因素导致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缓慢。
3、农民居住条件和环境有待改善,村庄建设规划相对滞后。近几年,牡丹区农民的居住环境虽然有了一定改善,但农民的住房条件和配套设施、卫生条件、室外环境等都有待改善。据农村住户调查,2007全区农村有2.0%的农户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60.0%的农户为砖木结构房屋;33.0%的农户住在80年代前后的房子里;仍有4.0%的农户住土坯房;个别农户有人畜共居现象,卫生条件极差,有传播人畜共患疾病的隐患;有90%的农户仍在使用包括煤炭和柴草在内的能带来大气污染的非清洁能源燃料;农村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率不到1%,大部分农户的厕所是一个坑两块转,卫生状况极差;部分农民有乱扔垃圾、乱堆粪便、乱堆柴草的习惯,导致农村废物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乱堆乱放于街道旁暴露于室外,污染环境;很多村庄街道没有硬化,坑坑洼洼不断,雨天村民根本无法通行。农民居住相对城镇一直比较散乱,部分地区部分农民有各行其是,乱搭乱建现象,导致镇村建设尤其是村庄建设规划明显滞后。
4、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对新农村建设意义认识不足,影响建设的顺利开展。当前在外务工的农民增多,素质较高的青年人大多已外出,而留在家的农民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生产技能普遍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对党的方针、政策,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政策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在行动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5、农村缺乏公共财政的长期投入机制。我国长期以来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流向是重城市、轻农村,再加上农村土地要素、资金要素和人才流向城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牡丹区是农业大区,95%以上的行政村是经济空壳村,因历史上的多重原因,目前许多村队还背负着沉重的债务,造成老的投入没完成新的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由此导致农村无法完成最基本的基础建设项目,甚至连一些投资少造福全村居民的基础建设资金都很难筹措。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缺乏"推动力"。
6、农民不愿投入资金,"等、靠、要"思想严重。目前农民还没有把新农村建设当作自己的事情,没有认识到最终受益的是他们自己。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房建设、新产业发展等项目的投入上,没有认识到他们自己才是主体。个别农民把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治理当成任务来完成,缺乏主动投入和参与意识。
7、经济发展缓慢,难以形成产业支撑。发展新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关键,但由于地域条件、经济基础、文化素质、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新农村建设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
8、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局面还没有全面形成。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障碍,从深层次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秩序,是新时期的发展路子。目前的状况仍然是城市和工业发展较快,农业和农村发展较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还缺乏充分有效的措施,没有建立长效机制。
9、部分村级组织缺乏凝聚力、战斗力,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起到战斗堡垒作用。有的村班子缺乏创造力、有开拓精神的领导人,整个村班子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在经济建设、新项目的开发等方面,缺乏超前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群众参政议政意识差,自我发展的意识淡薄,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对策和建议
1、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农民。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是主体,是事物发展的内因,没有整个农民群众的高素质,就不可能有农村的新风貌。培育新型农民,一要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加大农村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强化成人文化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二要强化法制教育,巩固普法成果。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要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技能,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尽快地适应新时期农村、农业的发展需求。四要强化政策的宣传,使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国家的政策,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
2、要继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新农村建设必须伴随一系列体制创新,其中一大任务就是推进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应当从各地实际出发,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农村基础民主政治建设,要发展基层民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全面落实农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3、建立多元投入体制,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除财政支持、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投入外,还要充分调动农民自主投入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的带动作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的综合实力。加快改变农村行路难的状况,有效解决农资和农产品的运输问题;增加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修水库、建水渠、兴建塘堰等,保证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转变。
4、创新组织模式,集中土地,规模发展,为农业逐步走向规范经营创造条件。创建农村新型联合或新型合作组织,利用土地入股、流转等形式,把土地集中起来,发挥规模优势。引进新技术、新工艺,解放生产力,把大部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
5、要活跃农村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使新一代农民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资,加快建设乡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综合文化站或活动中心,配套跟进村级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建立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好村级文艺骨干,劳动之余、节庆假日组织好群众性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树立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农村社会新风气。
6、发展主导、特色产业,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保证农民持续增加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建立规范经营模式。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条件,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搞好市场调节,建好经合组织,输通产品流通渠道。扶持涉农龙头企业,全力引进技术、资金、人才、项目,创建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新型经营模式,为农业解决后顾之忧,为企业提供资源保障。
7、搞好乡村建设规划,逐步改善村容村貌。乡村建设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既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尊重农民的意愿,又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我们地方特色,绝不能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避免出现滥占耕地,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要全面清理农村"三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搞好农村污水治理,加快实施"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灶、改圈栏)生态家园工程建设,全面整治农村"脏、乱、差",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村容村貌。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生活环境。
党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时期农村社会的美好蓝图,也为牡丹区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绘就蓝图不是目的,关键是怎么尽快实现。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牡丹区,建设新农村存在那些问题呢?
一、牡丹区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牡丹区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民生活显著提高,实现了农村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的可喜局面,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今非昔比。
1、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增产、增效空间有限。现在牡丹区的农业生产状况,与以往相比农业产业化水平、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含量有了较大提高,土地产出逐年提高,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低,增产、增效空间受到限制。首先,农业生产的从业人员多。2007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63.8 %。其次,牡丹区的农业生产仍然是以传统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是一种松散型生产模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与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差距。第三,牡丹区农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水平不够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原料型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再加上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导致农民靠出售农产品增收的空间有限。第四,由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再加上农业生产特殊性和耕地的逐步减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牡丹区大部分乡镇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陈旧落后,年久失修,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能力不高,这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影响最大,2007年秋季的持续集中降雨造成部分地块内涝,造成大面积地块减产或者绝产,对秋季作物的收成影响严重。
2、农民收入依然偏低,与城市相比生活相对不宽裕。虽然近几年出台了优惠政策,农民收入连年增加,农民的衣、食、住、行已有了明显改善,但相对于区城居民来说,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依然偏低,生活不是很宽裕,若相对于一些大城市居民生活,更有天大的距离。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二是农民消费水平低。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也极其缓慢,同城市居民的差距也在拉大,已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是在目前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农民纯收入的大部分都用在了储蓄、住房、子女上学上,很多家庭因学因病致贫。多种忧患因素导致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缓慢。
3、农民居住条件和环境有待改善,村庄建设规划相对滞后。近几年,牡丹区农民的居住环境虽然有了一定改善,但农民的住房条件和配套设施、卫生条件、室外环境等都有待改善。据农村住户调查,2007全区农村有2.0%的农户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60.0%的农户为砖木结构房屋;33.0%的农户住在80年代前后的房子里;仍有4.0%的农户住土坯房;个别农户有人畜共居现象,卫生条件极差,有传播人畜共患疾病的隐患;有90%的农户仍在使用包括煤炭和柴草在内的能带来大气污染的非清洁能源燃料;农村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率不到1%,大部分农户的厕所是一个坑两块转,卫生状况极差;部分农民有乱扔垃圾、乱堆粪便、乱堆柴草的习惯,导致农村废物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乱堆乱放于街道旁暴露于室外,污染环境;很多村庄街道没有硬化,坑坑洼洼不断,雨天村民根本无法通行。农民居住相对城镇一直比较散乱,部分地区部分农民有各行其是,乱搭乱建现象,导致镇村建设尤其是村庄建设规划明显滞后。
4、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对新农村建设意义认识不足,影响建设的顺利开展。当前在外务工的农民增多,素质较高的青年人大多已外出,而留在家的农民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生产技能普遍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对党的方针、政策,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政策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在行动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5、农村缺乏公共财政的长期投入机制。我国长期以来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流向是重城市、轻农村,再加上农村土地要素、资金要素和人才流向城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牡丹区是农业大区,95%以上的行政村是经济空壳村,因历史上的多重原因,目前许多村队还背负着沉重的债务,造成老的投入没完成新的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由此导致农村无法完成最基本的基础建设项目,甚至连一些投资少造福全村居民的基础建设资金都很难筹措。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缺乏"推动力"。
6、农民不愿投入资金,"等、靠、要"思想严重。目前农民还没有把新农村建设当作自己的事情,没有认识到最终受益的是他们自己。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房建设、新产业发展等项目的投入上,没有认识到他们自己才是主体。个别农民把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治理当成任务来完成,缺乏主动投入和参与意识。
7、经济发展缓慢,难以形成产业支撑。发展新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关键,但由于地域条件、经济基础、文化素质、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新农村建设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
8、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局面还没有全面形成。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障碍,从深层次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秩序,是新时期的发展路子。目前的状况仍然是城市和工业发展较快,农业和农村发展较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还缺乏充分有效的措施,没有建立长效机制。
9、部分村级组织缺乏凝聚力、战斗力,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起到战斗堡垒作用。有的村班子缺乏创造力、有开拓精神的领导人,整个村班子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在经济建设、新项目的开发等方面,缺乏超前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群众参政议政意识差,自我发展的意识淡薄,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对策和建议
1、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农民。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是主体,是事物发展的内因,没有整个农民群众的高素质,就不可能有农村的新风貌。培育新型农民,一要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加大农村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强化成人文化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二要强化法制教育,巩固普法成果。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要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技能,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尽快地适应新时期农村、农业的发展需求。四要强化政策的宣传,使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国家的政策,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
2、要继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新农村建设必须伴随一系列体制创新,其中一大任务就是推进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应当从各地实际出发,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农村基础民主政治建设,要发展基层民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全面落实农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3、建立多元投入体制,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除财政支持、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投入外,还要充分调动农民自主投入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的带动作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的综合实力。加快改变农村行路难的状况,有效解决农资和农产品的运输问题;增加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修水库、建水渠、兴建塘堰等,保证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转变。
4、创新组织模式,集中土地,规模发展,为农业逐步走向规范经营创造条件。创建农村新型联合或新型合作组织,利用土地入股、流转等形式,把土地集中起来,发挥规模优势。引进新技术、新工艺,解放生产力,把大部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
5、要活跃农村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使新一代农民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资,加快建设乡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综合文化站或活动中心,配套跟进村级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建立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好村级文艺骨干,劳动之余、节庆假日组织好群众性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树立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农村社会新风气。
6、发展主导、特色产业,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保证农民持续增加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建立规范经营模式。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条件,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搞好市场调节,建好经合组织,输通产品流通渠道。扶持涉农龙头企业,全力引进技术、资金、人才、项目,创建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新型经营模式,为农业解决后顾之忧,为企业提供资源保障。
7、搞好乡村建设规划,逐步改善村容村貌。乡村建设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既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尊重农民的意愿,又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我们地方特色,绝不能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避免出现滥占耕地,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要全面清理农村"三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搞好农村污水治理,加快实施"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灶、改圈栏)生态家园工程建设,全面整治农村"脏、乱、差",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村容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