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40年前。有感于海峡阻隔。台湾诗人余光中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乡愁》。4月20日,台湾诗人余光中被北京大学聘请为“驻校诗人”。余光中在致辞中表示。1947年曾被北大录取。但因战乱未能遂愿。如今,65年过去,以“驻校诗人”的身份重回北大,倍感荣幸。他说,将会在未来一年中,选择在未名湖畔小住一月。做三次演讲,以回馈北大的恩泽。
《乡愁》在华人世界脍炙人口
北大校务委员会主任朱善璐表示,北大师生期盼余光中先生能作为北大和宝岛台湾文化交流的领军人物,团结两岸有识之士,合力凝聚起对中华文化的共同体认和担当,齐心传续中华文化的薪火,向世界展现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传统。
余光中的诗歌影响了中国诗坛一代人的创作风格,其中他的诗歌名篇《乡愁》在华人世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之后,余光中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进行了“乡愁会云彩”为主题的对话。
时隔40年,余光中再谈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40年前,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写出了海峡两岸同胞的心声。“西湖潭印月/日月湖印潭,你我同是,天上一抱云彩。”40年后,大陆杭州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的一首《云彩》。再次在两岸引起共鸣。
4月20日,一场名为“乡愁会云彩”的对话在北京大学举行。隔着一湾海峡,跨越40年,余光中、朱炳仁与著名文艺评论家谢冕,3位文化名人的对话引人关注。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均致电、题词,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更是亲临对话现场。
大陆在2007年向台湾赠送了用10吨铜铸成的“同源桥”,桥身一侧雕刻着日月潭,一侧刻上了西湖“三潭”。“同源桥”首度在台湾亮相时。当天就有7万名台湾同胞兴致勃勃地登桥览赏。4年后,朱炳仁以“同源桥”为内容写就《云彩》,并将其与《乡愁》写成两幅书法作品赠予余光中,余光中在两幅作品上欣然题字:“两岸交流日,乡愁自解时;海峡有隔阻,不阻云彩飞。”朱余的酬唱在两岸诗友中传为佳话。《云彩》也被两岸诗坛视为40年后与《乡愁》遥相应和之作。
20年前,余光中曾到访北大,那时人山人海,人人会背《乡愁》。20年后,当84岁的余光中再次朗诵时。再次引发全场学生齐诵。让刚刚受聘为北大“驻校诗人”的老人颇感欣慰。
“乡愁”会“云彩”时,两岸交流与合作也日益迈向深入。余光中表示,最近这些年,自己写了许多“还乡诗”,包括重登中山陵、登长城、访故宫、游漓江……他说,大陆各地他都去过了,走得越多,交流得越深入。越解了那萦绕半生的乡愁。因为。“50年的政治阻隔不了五千年文化的一脉相承。”
诗歌没有衰落,但创作式微
记者:现在诗歌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不如以前了,您认为这个时代,诗歌衰落了吗?
余光中:诗在这个时代好像被冷落了。我知道刚刚改革开放时,那时北京的《诗刊》印20万份,非常流行。那时诗歌是大众化的。但现在。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喜欢体育就看体育报。越来越小众化。具体到诗歌,比较广义来说,一般人喜欢听流行歌曲。流行歌词就是他们的诗了。他们要不要更高层次的诗呢?也许不需要。所以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拿唐诗宋词来说。也有白居易的民谣体。李白的许多灵感也来自乐府,乐府就是民间流行的歌。我的诗。还有郑愁予、三毛的诗被谱成了歌。还有很多人在写旧诗,很多人在读唐诗宋词,所以整个加起来,我不认为诗歌是被冷落了。英国有6000万人,在英国,诗一般就印500到800本,如果能印到2000本就要偷笑了。在臺湾地区,单本一种诗卖到1万本的诗人有二三十位。我的诗选这么多年销售5万册,郑愁予比我销的还多,席慕容就更多了,此外还有上百种文学奖,这个不能叫小众化。
记者:当代华人诗坛为什么出现作品数量多而质量不高的情况呢?
余光中:为什么诗不好?就是因为大家不认真写,一挥而就,认为有灵感就写得好了,结果有几个共同的毛病。一是句子太长,我们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最多也就是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10个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11个字,了不起了,后来新月派有10个、12个字。现在有的诗则是20个字、25个字一行,连副刊都很难把它排版出来。可是到第三行。又5个字,这一长一短,毫无章法。违背了人类的呼吸规律。你有自由不尊重古人的和外国人的规则,你没有理由不尊重自己的规则吧。就说打球,都要有规则才能打,游戏都有规则,艺术难道就没有规则吗?真正的艺术家是自己发明出一套规则来,自己可以遵守,也便于后来者遵守。第二个毛病是回行太多,一句话第一行没讲完,到第二行,第二行也没讲完,到第五行才讲完,就是断句断得不对!不断地回行,引起误会。第三个毛病是细节太多,从头讲到尾一共28个细节,主题在哪里,看不清楚。这三个大毛病不克服的话。根本成不了气候。
《乡愁》在华人世界脍炙人口
北大校务委员会主任朱善璐表示,北大师生期盼余光中先生能作为北大和宝岛台湾文化交流的领军人物,团结两岸有识之士,合力凝聚起对中华文化的共同体认和担当,齐心传续中华文化的薪火,向世界展现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传统。
余光中的诗歌影响了中国诗坛一代人的创作风格,其中他的诗歌名篇《乡愁》在华人世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之后,余光中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进行了“乡愁会云彩”为主题的对话。
时隔40年,余光中再谈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40年前,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写出了海峡两岸同胞的心声。“西湖潭印月/日月湖印潭,你我同是,天上一抱云彩。”40年后,大陆杭州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的一首《云彩》。再次在两岸引起共鸣。
4月20日,一场名为“乡愁会云彩”的对话在北京大学举行。隔着一湾海峡,跨越40年,余光中、朱炳仁与著名文艺评论家谢冕,3位文化名人的对话引人关注。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均致电、题词,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更是亲临对话现场。
大陆在2007年向台湾赠送了用10吨铜铸成的“同源桥”,桥身一侧雕刻着日月潭,一侧刻上了西湖“三潭”。“同源桥”首度在台湾亮相时。当天就有7万名台湾同胞兴致勃勃地登桥览赏。4年后,朱炳仁以“同源桥”为内容写就《云彩》,并将其与《乡愁》写成两幅书法作品赠予余光中,余光中在两幅作品上欣然题字:“两岸交流日,乡愁自解时;海峡有隔阻,不阻云彩飞。”朱余的酬唱在两岸诗友中传为佳话。《云彩》也被两岸诗坛视为40年后与《乡愁》遥相应和之作。
20年前,余光中曾到访北大,那时人山人海,人人会背《乡愁》。20年后,当84岁的余光中再次朗诵时。再次引发全场学生齐诵。让刚刚受聘为北大“驻校诗人”的老人颇感欣慰。
“乡愁”会“云彩”时,两岸交流与合作也日益迈向深入。余光中表示,最近这些年,自己写了许多“还乡诗”,包括重登中山陵、登长城、访故宫、游漓江……他说,大陆各地他都去过了,走得越多,交流得越深入。越解了那萦绕半生的乡愁。因为。“50年的政治阻隔不了五千年文化的一脉相承。”
诗歌没有衰落,但创作式微
记者:现在诗歌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不如以前了,您认为这个时代,诗歌衰落了吗?
余光中:诗在这个时代好像被冷落了。我知道刚刚改革开放时,那时北京的《诗刊》印20万份,非常流行。那时诗歌是大众化的。但现在。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喜欢体育就看体育报。越来越小众化。具体到诗歌,比较广义来说,一般人喜欢听流行歌曲。流行歌词就是他们的诗了。他们要不要更高层次的诗呢?也许不需要。所以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拿唐诗宋词来说。也有白居易的民谣体。李白的许多灵感也来自乐府,乐府就是民间流行的歌。我的诗。还有郑愁予、三毛的诗被谱成了歌。还有很多人在写旧诗,很多人在读唐诗宋词,所以整个加起来,我不认为诗歌是被冷落了。英国有6000万人,在英国,诗一般就印500到800本,如果能印到2000本就要偷笑了。在臺湾地区,单本一种诗卖到1万本的诗人有二三十位。我的诗选这么多年销售5万册,郑愁予比我销的还多,席慕容就更多了,此外还有上百种文学奖,这个不能叫小众化。
记者:当代华人诗坛为什么出现作品数量多而质量不高的情况呢?
余光中:为什么诗不好?就是因为大家不认真写,一挥而就,认为有灵感就写得好了,结果有几个共同的毛病。一是句子太长,我们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最多也就是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10个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11个字,了不起了,后来新月派有10个、12个字。现在有的诗则是20个字、25个字一行,连副刊都很难把它排版出来。可是到第三行。又5个字,这一长一短,毫无章法。违背了人类的呼吸规律。你有自由不尊重古人的和外国人的规则,你没有理由不尊重自己的规则吧。就说打球,都要有规则才能打,游戏都有规则,艺术难道就没有规则吗?真正的艺术家是自己发明出一套规则来,自己可以遵守,也便于后来者遵守。第二个毛病是回行太多,一句话第一行没讲完,到第二行,第二行也没讲完,到第五行才讲完,就是断句断得不对!不断地回行,引起误会。第三个毛病是细节太多,从头讲到尾一共28个细节,主题在哪里,看不清楚。这三个大毛病不克服的话。根本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