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面对小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小学数学与生活化的接轨,能够使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数学,参与到数学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接轨也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制定相关的策略,本文将主要从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和小学数学如何与生活接轨两方面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情景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简单来说,就是更多地将生活情境带入到教学课堂中去,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小学生因为无法接受枯燥的课堂氛围、难以理解的课堂知识,大量的课后作业而抗拒数学。小学数学是小学生接触数学的第一步,是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养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抗拒心理会影响今后的数学学习乃至其他科目的学习。小学数学的生活化能够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第一,学生与教师的地位现状。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改革,教学课堂中越来越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存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亦是如此。一些课堂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顾完成教学任务,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分离,教师发号指令要求学生去做,这样极易使学生产生懈怠心理。教师应当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使其主观能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
第二,教學策略的不当。由于小学数学教学面对的是小学生,这个教学对象相对来说较难以把控,课堂中容易思想抛锚,注意力不集中,这便需要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单纯采用讲述教学的方法,过于依赖课本,单纯板书,便更加容易造成学生懈怠学习的心理。
第三,繁重枯燥的课后作业。另外,对于教学来说,作业也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数学作业,在许多小学生的眼里数学作业就意味着大量而枯燥的习题,这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兴趣是关键,如何让作业也生活化,具备容易让学生接受还达到复习知识点的双重目的,这也是一个大难题。因此,小学数学与生活化的接轨十分急迫而又关键。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第一,引入生活资源教学。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学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使学生近距离的感知数学,而不是抽象的想象去理解。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学,接触数学。除了平常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如直尺、圆规、三角板等常见的教学用具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更加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千克、克、吨”这一章节中,教室可以发动学生和老师一起带入课堂自己想要称量的物品,如鸡蛋、水果、书本等,可由老师带电子天平到课堂,请同学们一一称量自己想要称量物品的重量并感受。准确地学习克、千克、吨的知识,如一张作业的纸张约1g、一枚鸡蛋大约为50g、一个苹果大于150g。对整体重量的概念有一个把握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随机拿出一个物品,比如板凳、橡皮、黑板擦,回答他们对于重量单位的了解与区分。也可以让学生把带到课堂的东西相互交换,感受重量的差异。对于“吨”的学习,学生不太能够将有这种重量的物品带入课堂,教师可采取举例、对比的教学方法,如一辆小轿车约1.5吨相当于10000个苹果,可以使学生容易地理解学习与记忆。
第二,创立课堂情景教学。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为简单,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枯燥的教学课堂往往会影响教学质量,也不利于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比如说数学中的运算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计算类型的知识,如果直观的表述教学,反而会增加教学难度。情景教学的引入,便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乘法运算与除法运算”这两章节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将教室模拟为生活中超市或市场情景,举例“需要去超市购物现有100元整,一支钢笔8元,需要买9支,花费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理解这类问题的解决途径“8×9=72(元)”,练习乘法的计算,运算剩下多少钱“100-72=28”,还可以复习加减法的运算知识。
第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强调将学生能够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主观能动地去学习,教师作为辅助型角色,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自我解决,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适当的机会,让学生登上讲台,展示自己,并给予适当夸奖增强其自信心。例如,在学习“面积”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举例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由此引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例如两个同底同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已经讲述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了,将平行四边形分为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图形的运动”中的平移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两个图形面积计算的相似之处。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供学生机会,引导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先发现知识点的同学,鼓励他们大胆地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述自己的发现,对于这种,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那些发现知识点较晚的同学,也应当及时鼓励,以免造成学生自卑心理的出现。
第四,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教学的一部分,谈起对作业的印象,最多的便是习题,长此以来,学生们便会产生抵触心理,为了应付作业而写作业,因此生活化的作业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学永远离不开实践,特别是数学教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课堂上情境的演练为学生建立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教室布置的作业便可以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这对于学生知识点的巩固与加深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之前课堂情景模拟中的购物场面,教师便可以布置此类的课后作业,将情景模拟变为现实,让家长配合,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购买物品,让学生自己规划购买的物品与资金,这样既能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又能达到复习知识点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室还可以布置一些学生锻炼自己动手能力的作业。例如,让学生在家里制作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计算有几种做法,并且试演示两种图形的转换这一个作业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达到入“除法的运算”“面积的计算”“同面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比较”“图形的运动”多个知识点的复习,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化的接轨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小学数学的生活化让小学生真正地了解数学,走进数学,爱上数学。在新一轮改革教学推进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必将为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盛娟.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才智,2017(18):83.
[2]段淑兰.让小学数学与生活实践接轨[J].学周刊,2015(23):17.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情景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简单来说,就是更多地将生活情境带入到教学课堂中去,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小学生因为无法接受枯燥的课堂氛围、难以理解的课堂知识,大量的课后作业而抗拒数学。小学数学是小学生接触数学的第一步,是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养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抗拒心理会影响今后的数学学习乃至其他科目的学习。小学数学的生活化能够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第一,学生与教师的地位现状。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改革,教学课堂中越来越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存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亦是如此。一些课堂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顾完成教学任务,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分离,教师发号指令要求学生去做,这样极易使学生产生懈怠心理。教师应当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使其主观能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
第二,教學策略的不当。由于小学数学教学面对的是小学生,这个教学对象相对来说较难以把控,课堂中容易思想抛锚,注意力不集中,这便需要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单纯采用讲述教学的方法,过于依赖课本,单纯板书,便更加容易造成学生懈怠学习的心理。
第三,繁重枯燥的课后作业。另外,对于教学来说,作业也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数学作业,在许多小学生的眼里数学作业就意味着大量而枯燥的习题,这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兴趣是关键,如何让作业也生活化,具备容易让学生接受还达到复习知识点的双重目的,这也是一个大难题。因此,小学数学与生活化的接轨十分急迫而又关键。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第一,引入生活资源教学。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学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使学生近距离的感知数学,而不是抽象的想象去理解。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学,接触数学。除了平常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如直尺、圆规、三角板等常见的教学用具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更加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千克、克、吨”这一章节中,教室可以发动学生和老师一起带入课堂自己想要称量的物品,如鸡蛋、水果、书本等,可由老师带电子天平到课堂,请同学们一一称量自己想要称量物品的重量并感受。准确地学习克、千克、吨的知识,如一张作业的纸张约1g、一枚鸡蛋大约为50g、一个苹果大于150g。对整体重量的概念有一个把握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随机拿出一个物品,比如板凳、橡皮、黑板擦,回答他们对于重量单位的了解与区分。也可以让学生把带到课堂的东西相互交换,感受重量的差异。对于“吨”的学习,学生不太能够将有这种重量的物品带入课堂,教师可采取举例、对比的教学方法,如一辆小轿车约1.5吨相当于10000个苹果,可以使学生容易地理解学习与记忆。
第二,创立课堂情景教学。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为简单,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枯燥的教学课堂往往会影响教学质量,也不利于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比如说数学中的运算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计算类型的知识,如果直观的表述教学,反而会增加教学难度。情景教学的引入,便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乘法运算与除法运算”这两章节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将教室模拟为生活中超市或市场情景,举例“需要去超市购物现有100元整,一支钢笔8元,需要买9支,花费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理解这类问题的解决途径“8×9=72(元)”,练习乘法的计算,运算剩下多少钱“100-72=28”,还可以复习加减法的运算知识。
第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强调将学生能够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主观能动地去学习,教师作为辅助型角色,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自我解决,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适当的机会,让学生登上讲台,展示自己,并给予适当夸奖增强其自信心。例如,在学习“面积”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举例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由此引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例如两个同底同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已经讲述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了,将平行四边形分为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图形的运动”中的平移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两个图形面积计算的相似之处。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供学生机会,引导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先发现知识点的同学,鼓励他们大胆地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述自己的发现,对于这种,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那些发现知识点较晚的同学,也应当及时鼓励,以免造成学生自卑心理的出现。
第四,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教学的一部分,谈起对作业的印象,最多的便是习题,长此以来,学生们便会产生抵触心理,为了应付作业而写作业,因此生活化的作业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学永远离不开实践,特别是数学教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课堂上情境的演练为学生建立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教室布置的作业便可以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这对于学生知识点的巩固与加深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之前课堂情景模拟中的购物场面,教师便可以布置此类的课后作业,将情景模拟变为现实,让家长配合,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购买物品,让学生自己规划购买的物品与资金,这样既能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又能达到复习知识点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室还可以布置一些学生锻炼自己动手能力的作业。例如,让学生在家里制作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计算有几种做法,并且试演示两种图形的转换这一个作业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达到入“除法的运算”“面积的计算”“同面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比较”“图形的运动”多个知识点的复习,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化的接轨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小学数学的生活化让小学生真正地了解数学,走进数学,爱上数学。在新一轮改革教学推进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必将为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盛娟.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才智,2017(18):83.
[2]段淑兰.让小学数学与生活实践接轨[J].学周刊,2015(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