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社会因素分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问题广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中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情况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文化的传承。重视中小学生学习问题,全面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有利于维护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因此,解决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问题,是促进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社会现状
  (一)紧张、焦虑和恐慌等心理普遍存在社会中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和学习压力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突显,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据研究显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普遍处于上升趋势,紧张、焦虑和恐慌等心理普遍存在中小学生中。中小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对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正确态度。
  (二)社会就业率低,学生学习压力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当代中国青年人口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就业率逐年下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学生不努力学习,没有好成绩,没有高学历,就很难找到好工作,这种情况导致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肩负过多的功利性目的,学习压力过大。
  (三)邻居、亲戚议论多,学生心理负担重
  家庭邻里之间的生活方式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环境的优良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状况,特别是对正处于发育时期的中小学生,更为重要。邻居、亲戚交谈和议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对待事物的态度,攀比心理普遍存在家长之中,这种的交谈方式大大加深了孩子的学习压力。
  (四)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休息时间少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的课时数较多,基本上每天为6到7节课,这仅仅只是学校安排的正常课时,如果加课或者其他则上课时间更多,学生们没有过多时间休息,特别是初高中生。
  (五)师生交流少,学生学习兴趣不明晰
  在当前我国的教育环境中,师生关系大多很紧张,教师往往只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沟通,交流时间少,互动少,许多学生与教师产生心理上的距离,把学习当作任务,学习成绩不佳,压力越发严重。
  二、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主要社会成因
  (一)文化历史的影响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文化传承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着“恋权情节”,本质就是对权力的崇拜和趋从,表现为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我国传统社会中,需要人们努力学习考取功名获得权力,就有了读书做官的意识。虽说现今的中国对于应试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开始淡化,但这种传承已久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家长通常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才能拥有权力,并不断加大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导致了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
  (二)家庭婚姻状况的影响
  家庭环境与孩子学习成绩有着密切关系。婚姻幸福、家庭和睦及父母情感和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家庭中,家长常年关注事业的发展,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往往与孩子在情感上出现障碍,导致孩子排斥家庭,家庭氛围不和谐,孩子学习环境受到影响,成绩不佳,学习压力增大。
  (三)社会认同的影响
  中小学生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影响,学校教育制度的缺陷,家长过高的期望,都影响着中小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四)现行教育评价与招生制度的影响
  教育制度中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国招生制度,各类学校基本上采取的形式是通过统一的考试并按分数录取,分数的高低成了录取的门槛,学生只有通过埋头苦干,努力学习,才能进入好的学校进行学习深造。
  三、解决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学校教育是丰富多彩的,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协调社会、学校、家庭的关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二)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目前,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都面临着较多的压力,学生心理负担很重,身心疲惫,情绪不稳定。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需要高度重视孩子身心健康,有效疏导他们存在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三)扩大社会就业面,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就业压力过大,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自然成了人们担心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应重视提高就业率,拓宽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从客观上可以解决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问题。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应适当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学生多方面素质。
  (五)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教育制度改革,贯彻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严格遵循教育法规,规范课程、规范课时、规范作息时间、规范作业量,规范考试评价,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及时抓好教学效果,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向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过重问题。
  (六)加大教育督查力度,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
  加大教育督查力度,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需要教育督导部门落实督查职责,对中小学生学习情况和学校教学制度进行定期专项督导,每学期公布督导结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开展中小学生实践活动进行经常性检查,认真研究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问题,对社会上有关教育培训机构和书店进行督查,防止乱教育,乱搭配书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同时,还应当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估制度,完善教育评价标准,尽量采用文字分级评价,少用数字分级评价方式,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并落实到位。
其他文献
当前,“核心素养”成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词语,而且它必将成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引领教育改革的方向。或许是因为教育积弊太深,“核心素养”提出后,不少学者都将其当作教育的救命稻草,认为它既解决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又解决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核心素养确实对“怎样培养人”提出了要求,但它本身不能解决这一问题,而只能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只能通过教育教学过程的变
期刊
崭新的时代,呼唤崭新的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新的育人目标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去。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我们处在粤语地区,教
期刊
经典阅读一直以来就被作为语文的重要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语文新课标更关注学生的人格构建和精神构建。其中和重要的表现就是十分重视经典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经典阅读在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语文素养上的独特功能,以铸就学生的经典之魂,从而创造语文学习的良好风气。  所谓经典,指的是经典文学读本,它是在以往的岁月里积累下来的优秀读本。这些读
期刊
常言道:“人配衣裳马配鞍,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一篇好文章同样如此。那么,衡量一篇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一篇好文章的标准应该是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的有机结合。所谓充实的内容就是一篇文章的内容丰满程度。形式就是在行文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就是一篇充实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相结合,頗具艺术感染力的好文章。文章选自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六年级语文下
期刊
小学阶段的男孩子,尤其是活泼好动的男生,大多体现出基础知识薄弱、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这样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但是做事麻利,生活能力强。如何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的特长,带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是每位班主任的课题。  一、背景  我班有一个男生,因为学习基础比较差、上课听讲习惯不好,导致学业成绩不理想,我们姑且称他为“小不懂”吧!  刚教“小不懂”时是二年级,他课文读不下来、生字不会写,就连题目中的字都认不全。
期刊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86页——87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根据已有的信息对生活中某些事件或现象进行推理、判断在生活中广泛存在,但在教材中是第一次专门涉及。从教材的呈现上看,教材主题图呈现了本课所需研究的推理问题。其中“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项”对学生而言理解比较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只呈现了利用表格法进行推理的方法。
期刊
学困生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问题,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其实他们并不是天生是这样的,只是由于过去的不恰当教育,使他们产生了心理障碍,使他们失去信心,从而削弱了他们上进的意志。如何把他们教育好呢?  作为为人父母的我们,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有义务在别人对差生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我们为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让他们满怀信心和希望。  一、关爱和包容——治疗自卑心理的良药  迷失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不愿意用自己的真语实言,不愿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平日的习作训练,成为学生为得高分而充塞伪圣化情感、功利化思想、成人化语言的文字游戏而已。“表达自己的意思”更是无从谈起。这跟素质教育的目标无疑是相违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质上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强调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是一种独立于“学科课程”之外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与互补性、有着自己独特教育功
期刊
“扬帆出海,满载而归。”相信这是绝大多数师生们的共同愿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要想顺利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兴趣必须先行。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如此,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才会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积极参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自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