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受到过度自信、可得性偏差、自我归因偏差等心理偏差的影响,同时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也是投资者产生非理性行为的关键要素,本文的研究中,以行为金融理论的国内投资者投资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行为金融理论;证券市场;投资行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金融理论是建立在研究人的各种理性投资行为和证券交易市场有效性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家学者们逐渐发现传统的金融理论已经无法对于证券市场的非正常交易现象和证券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而行为金融理论,充分考虑了实际中人在心理上的认知偏差、情绪等导致的偏差估计,开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在实践中投资者往往只能保持有限理性,他们对投资产品的未来会有不同的估计,从而导致了证券价格的各种异常。行为金融学关注于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有着更加丰富的理论应用。
一、证券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表现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决定了它的不足,这主要体现在大多数投资者不成熟的投资方法和观点上,以及“与庄共舞”的期望,甚至击败做事商。但往往个人投资者能做的仅仅是窥探市场信息和进行技术分析。许多的投资者希望通过市场政策的变化而变得富有,因此他们押注于此。投资者们在股票市场长期投资的主要原因不是为了赚取现金红利,而是赚取资本收益或买卖股票的差价。这样就使得许多的投资者更倾向于短期的炒作,且投资者长期追涨杀跌的现象严重。以下将对常见的两种非理性行为进行总结分析。
(一)过度交易
经典金融理论的指导表明:在投资过程中缺乏信息的情况下,投资者通常会做出避免交易、维持现状的决策,这在股票市场上则表现为股票交易量逐渐降低并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然而,自2005-2020这16年来,中国股市的年换手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中国股票交易市场相较于主要由高科技成长股构成的、以高换手率为主要特点的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换手率高出三倍以上。
如今随着我国股票交易市场的发展,其投资人也由投资个体主导逐步向机构投资人主导转变,我国股市还保持如此之高的换手率,这只能解释为机构投资者也同样存在过度交易。
高换手率意味着股票流动性较好。但过高的换手率往往对应着浓厚的投机行为。若换手率在长期范围内都普遍维持在较高水平,这就能从侧面反映出股票市场参与者常以“投机”的心态进行投资决策。换手率长时间的居高不下将对股票市场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体现在高换手率背后的过度投机行为将直接导致市场效率降低,对市场的资产合理分配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在很多个人投资者身上已经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很多个人投资者而言,处置效应的直接危害首先可能是直接损害自己的个人资产财富。所以华尔街曾经有一句著名的忠告: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在利润面前,个人投资者规避风险的心理使他们认为“赚到口袋里的才是安全的”。而面对亏损的时候,又不愿放弃将失败转化为胜利的机会,在思维误区中越陷越深,从而不愿抛售。错误的投资决策让证券投资者难以通过投资股票来帮助自己积累更多的财富,而一旦缺乏止损策略就会直接让他们的长期亏损情况变得更为严重。再者,处置效应的出现会接连给投资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恶果,例如当股票走势出现重大拐点时,为了有效锁定投资者当期的收益,个人投资者往往急于抛售股票,导致股票卖方的压力过大,股价就会大幅度下跌;然而当股市大幅下跌时,证券投资者不愿立即放弃对于股市进一步好转的信心和希望,导致熊市的交易量大幅减少。如此打破了证券市场平衡发展的态势,可能会引发熊市的提前到来,阻碍个人投资者的交易积极性。
二、相关建议
(一)对改善投资者行为的建议
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强化法制建设
对于DHS模型中因泄露私人关联内幕信息等而导致的过度参与内幕交易的非理性行为,应当要进一步强化对于信息披露制度的管理,禁止内部信息对于股票市场的价格操纵,加强相关部门对潜在的内幕交易者和特权人士私人信息非法获取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依法处罚,有效降低人为信息的不对称;通过有效的惩戒机制使得信息披露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提高信息质量,以减少私人信息间接对过度交易造成影响。
2.避免可得性偏差与自我归因偏差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造成财富损失,很大原因是在决策时出现可得性偏差和自我归因偏差,防范出现可得性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准确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防范可得性偏差的关键则是在投资决策前,经常性思考及检验之前的投资决策对如今的投资交易是否适用。作为投资者,需要谨慎地对待自身的成功经验,避免陷入到過度的经验主义当中,从而影响到自身的投资判断,建立起一套自身的投资方法。
3.避免过度自信和盲目乐观
个体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常常因为过度的自信导致投资的非理性行为出现,所以对于个体投资者来说,避免过度自信就显得特别重要。非理性行为在投资中往往会导致风险指数大幅上涨,导致投资者无法充分应对市场风险波动,从而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对于过度自信和盲目乐观心态,首先应保持理智的心态,避免非理性行为的产生,这就需要投资者在实施投资行为的过程中对各个阶段的决策不断进行重新审视评估,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总结、提炼成功投资的经验,以更加客观的视角正视投资行为。
4.加强投资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普遍缺乏投资指导理论和金融知识,如此客观上也促进了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出现。因此,投资者应加强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学习,进行有价值的投资,同时建议投资者能够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从而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识别自身非理性行为,以便在投资实践中自觉纠正。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通常个人投资角色无论是在资金还是在信息搜集等层次都不具备优势,所以只有通过自身投资素质和投资分析能力的强化才能实质性起到防范市场投资风险的作用。此外,伴随着国内证券市场内的产品不断丰富,都使得我国证券市场更加复杂多变,因此这就要求个人投资者与时俱进,以持续性的学习顺应当前市场的发展。
(二)对改善投资者策略的建议
1.反向投资策略
在实际中,由于投资者的非理性交易常常导致股票价格出现超预期涨幅和跌幅的情况发生,这与投资者的过度反应有关。其具体表现为先前的投资盈利者预计股票价格持续走高;而先前的亏损者预计股票价格仍将跌落,反向投资策略就是利用这种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进行预期股价的反转进而套利。
2.成本平均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顾名思义即是以投资总金额为基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份额,由于股票股价会随着时间变化有所波动,投资者可以按照股价的变动状态进行分批次的分配投资,以此来实现平均股票投资成本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股票价格处于较低水平的时候分配金额将做适当调高;股票价格处于较高水平的时候分配金额将对应减少,从而降低股票一次性购入导致的价格单一所带来的次生风险。但从成本平均策略的实质上来看,仅仅是对投资股票的成本按分配比例进行平均,其本质与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原则相悖,因此不是投资决策的最佳选择。通过选定某一个特定时间股票的合理价格并以一次性购入的形式进行投资是实现预期效益最大化的直接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面对良好购买机会和价格的双重选择时往往存在较大难度,这就从侧面反映出成本平均策略的实用性优势,对于投资者来说,成本平均策略虽不能满足预期收益的最大化,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投资策略失败带来痛苦而产生的处置效应。
在当前的证券市场发展之中,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依然还处于较为容易被左右的阶段,一方面与当前国内证券市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投资者教育与投资者学习的开展范围还相对较小,投资者自身未能够获得有效的投资交易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从促进经济发展与证券市场发展的角度,证券市场依然需要进一步地强化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行为。
参考文献
[1]别丽梅.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2]曹瑀.行为金融视角下个人投资行为分析[J].现代商业,2015(27):113-114.
关键词:行为金融理论;证券市场;投资行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金融理论是建立在研究人的各种理性投资行为和证券交易市场有效性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家学者们逐渐发现传统的金融理论已经无法对于证券市场的非正常交易现象和证券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而行为金融理论,充分考虑了实际中人在心理上的认知偏差、情绪等导致的偏差估计,开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在实践中投资者往往只能保持有限理性,他们对投资产品的未来会有不同的估计,从而导致了证券价格的各种异常。行为金融学关注于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有着更加丰富的理论应用。
一、证券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表现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决定了它的不足,这主要体现在大多数投资者不成熟的投资方法和观点上,以及“与庄共舞”的期望,甚至击败做事商。但往往个人投资者能做的仅仅是窥探市场信息和进行技术分析。许多的投资者希望通过市场政策的变化而变得富有,因此他们押注于此。投资者们在股票市场长期投资的主要原因不是为了赚取现金红利,而是赚取资本收益或买卖股票的差价。这样就使得许多的投资者更倾向于短期的炒作,且投资者长期追涨杀跌的现象严重。以下将对常见的两种非理性行为进行总结分析。
(一)过度交易
经典金融理论的指导表明:在投资过程中缺乏信息的情况下,投资者通常会做出避免交易、维持现状的决策,这在股票市场上则表现为股票交易量逐渐降低并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然而,自2005-2020这16年来,中国股市的年换手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中国股票交易市场相较于主要由高科技成长股构成的、以高换手率为主要特点的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换手率高出三倍以上。
如今随着我国股票交易市场的发展,其投资人也由投资个体主导逐步向机构投资人主导转变,我国股市还保持如此之高的换手率,这只能解释为机构投资者也同样存在过度交易。
高换手率意味着股票流动性较好。但过高的换手率往往对应着浓厚的投机行为。若换手率在长期范围内都普遍维持在较高水平,这就能从侧面反映出股票市场参与者常以“投机”的心态进行投资决策。换手率长时间的居高不下将对股票市场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体现在高换手率背后的过度投机行为将直接导致市场效率降低,对市场的资产合理分配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在很多个人投资者身上已经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很多个人投资者而言,处置效应的直接危害首先可能是直接损害自己的个人资产财富。所以华尔街曾经有一句著名的忠告: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在利润面前,个人投资者规避风险的心理使他们认为“赚到口袋里的才是安全的”。而面对亏损的时候,又不愿放弃将失败转化为胜利的机会,在思维误区中越陷越深,从而不愿抛售。错误的投资决策让证券投资者难以通过投资股票来帮助自己积累更多的财富,而一旦缺乏止损策略就会直接让他们的长期亏损情况变得更为严重。再者,处置效应的出现会接连给投资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恶果,例如当股票走势出现重大拐点时,为了有效锁定投资者当期的收益,个人投资者往往急于抛售股票,导致股票卖方的压力过大,股价就会大幅度下跌;然而当股市大幅下跌时,证券投资者不愿立即放弃对于股市进一步好转的信心和希望,导致熊市的交易量大幅减少。如此打破了证券市场平衡发展的态势,可能会引发熊市的提前到来,阻碍个人投资者的交易积极性。
二、相关建议
(一)对改善投资者行为的建议
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强化法制建设
对于DHS模型中因泄露私人关联内幕信息等而导致的过度参与内幕交易的非理性行为,应当要进一步强化对于信息披露制度的管理,禁止内部信息对于股票市场的价格操纵,加强相关部门对潜在的内幕交易者和特权人士私人信息非法获取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依法处罚,有效降低人为信息的不对称;通过有效的惩戒机制使得信息披露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提高信息质量,以减少私人信息间接对过度交易造成影响。
2.避免可得性偏差与自我归因偏差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造成财富损失,很大原因是在决策时出现可得性偏差和自我归因偏差,防范出现可得性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准确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防范可得性偏差的关键则是在投资决策前,经常性思考及检验之前的投资决策对如今的投资交易是否适用。作为投资者,需要谨慎地对待自身的成功经验,避免陷入到過度的经验主义当中,从而影响到自身的投资判断,建立起一套自身的投资方法。
3.避免过度自信和盲目乐观
个体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常常因为过度的自信导致投资的非理性行为出现,所以对于个体投资者来说,避免过度自信就显得特别重要。非理性行为在投资中往往会导致风险指数大幅上涨,导致投资者无法充分应对市场风险波动,从而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对于过度自信和盲目乐观心态,首先应保持理智的心态,避免非理性行为的产生,这就需要投资者在实施投资行为的过程中对各个阶段的决策不断进行重新审视评估,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总结、提炼成功投资的经验,以更加客观的视角正视投资行为。
4.加强投资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普遍缺乏投资指导理论和金融知识,如此客观上也促进了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出现。因此,投资者应加强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学习,进行有价值的投资,同时建议投资者能够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从而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识别自身非理性行为,以便在投资实践中自觉纠正。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通常个人投资角色无论是在资金还是在信息搜集等层次都不具备优势,所以只有通过自身投资素质和投资分析能力的强化才能实质性起到防范市场投资风险的作用。此外,伴随着国内证券市场内的产品不断丰富,都使得我国证券市场更加复杂多变,因此这就要求个人投资者与时俱进,以持续性的学习顺应当前市场的发展。
(二)对改善投资者策略的建议
1.反向投资策略
在实际中,由于投资者的非理性交易常常导致股票价格出现超预期涨幅和跌幅的情况发生,这与投资者的过度反应有关。其具体表现为先前的投资盈利者预计股票价格持续走高;而先前的亏损者预计股票价格仍将跌落,反向投资策略就是利用这种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进行预期股价的反转进而套利。
2.成本平均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顾名思义即是以投资总金额为基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份额,由于股票股价会随着时间变化有所波动,投资者可以按照股价的变动状态进行分批次的分配投资,以此来实现平均股票投资成本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股票价格处于较低水平的时候分配金额将做适当调高;股票价格处于较高水平的时候分配金额将对应减少,从而降低股票一次性购入导致的价格单一所带来的次生风险。但从成本平均策略的实质上来看,仅仅是对投资股票的成本按分配比例进行平均,其本质与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原则相悖,因此不是投资决策的最佳选择。通过选定某一个特定时间股票的合理价格并以一次性购入的形式进行投资是实现预期效益最大化的直接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面对良好购买机会和价格的双重选择时往往存在较大难度,这就从侧面反映出成本平均策略的实用性优势,对于投资者来说,成本平均策略虽不能满足预期收益的最大化,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投资策略失败带来痛苦而产生的处置效应。
在当前的证券市场发展之中,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依然还处于较为容易被左右的阶段,一方面与当前国内证券市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投资者教育与投资者学习的开展范围还相对较小,投资者自身未能够获得有效的投资交易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从促进经济发展与证券市场发展的角度,证券市场依然需要进一步地强化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行为。
参考文献
[1]别丽梅.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2]曹瑀.行为金融视角下个人投资行为分析[J].现代商业,2015(27):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