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出现大量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困难老人等群体,长期以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為主的农村老人面临着“失地”又“失子”的双重危机。新兴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应对农村养老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且在其实践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亮点。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互助养老;新特点;老有所依;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1-0080-03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党的十八大做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根据最新出版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1]“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有1.85亿,农村老人超过一个亿,其中农村留守老人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也就是说,大约每三位农村老人中,就有一位是留守老人。”[2]而且占中国老年人口总数绝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在持续增加。以上相关法规、政策和文件的出台,以及相关数据预示着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也凸显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别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一、农村养老新模式——“互助养老”的缘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镇,农村出现大量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农村老人面临着“失地”又“失子”的双重危机,农村养老面临着远比城市更为艰巨的任务。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养老依然依循传统的农业社会养老模式,即建立在土地保障基础上的家庭养老,虽然有其它的一些养老形式作为补充,但是农村家庭养老依然是主导,农村养老是家庭养老占主导、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养老格局。[3]随着社会转型,传统农业社会的变迁和大量青壮年人口的流动,传统的家庭养老所依赖的根基正在动摇,农村养老形势极为严峻。
除了经济保障之外,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必要的精神慰藉、医疗护理等方面的需求成为直接的现实需求。于是,一种新兴的农村养老模式——“互助养老”应运而生,成为提高农村养老水平、解决农村养老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困难老人养老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青壮年流入城市的数量的激增的结果,是传统的农村家庭养方式的养老主体出现了空缺。2008年河北邯郸市肥乡县前屯村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农村养老方式——互助养老,这种养老方式的基本做法是由村委会利用集体资金,把农村集体闲置的房产、校舍、厂房或农户闲置的房产改造为幸福院,村集体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来承担水、电、暖等日常运转必须的全部或部分费用。入住老人则由子女申请、老人自愿入住。简单地说就是主办主体、管理主体、责任主体都是村集体,老人自愿入住、集中居住,即所谓的“集体建院、集中居住”;除了公共设施、统一使用的水电气暖、油盐酱醋由集体承担之外,一般的衣、食、就医等方面所发生的费用则由本人和子女来保障,院内老人的照料原则是年龄小的照顾年龄大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互帮互助、互相服务,共同生活。简单地说服务方式是互帮互助,物质经济基本保障是由子女和老人来承担的,即所谓的“自我保障、互助服务”。这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农村实际、具有特色的低成本养老之路。
这种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即由村集体出资修建、供老人免费集中居住的幸福院,所发生的基本费用(吃、穿、就医等)由子女或者本人负责,管理模式采取采取“自我管理、互助服务”,让相对年轻的老人照顾年纪大的,身体好的帮助身体弱的,共同起居生活的养老新模式,介于纯社会化养老和居家养老之间,既有敬老院等社会化养老的特征,又符合传统的家庭养老习俗;既是社会化养老的模式之一,又是家庭养老的延伸、社会养老的初级形式;实现了让留守、空巢独居老年人抱团养老,就地享福,是符合我国国情而又有时代特色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新特点
互助养老模式让留守、空巢、独居、困难老年人抱团养老,就地享福,实现了老人“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的美好愿望,顺应了社会化养老趋势,促进了社会和谐,深受农村老年人的欢迎。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称赞互助养老模式为“村集体办得起,老人住得起,政府支持得起”的农家门口的幸福院,并给予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肥乡之光、邯郸之光可以照亮全国”的高度评价。事实上,作为一种新兴农村养老模式,随着各级政府的重视及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全国各地(如河北、湖北、内蒙古、山东、青海、陕西、四川等)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着这种互助养老新模式。那么这种新的农村养老模式新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提供了农村养老供给的新来源。就目前而言,传统的家庭养老已出现子女有心无力、无暇顾及的困境,在农村“娶了媳妇忘了娘”、“只顾小家不管老家”、“宠幼轻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更多的老人只能自我照料,也有的老人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帮助子女们带留守儿童,这也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失去了本在的意义;也有的子女想把自己的老人送到养老机构里去,但苦于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养老机构床位供不应求等原因无法实现;再加上老年人恋土守家、不愿意离开其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居,人们思想里还残留着“没有子女的老人才去养老院”的传统,这也使得机构养老难以实现。而保险养老、储蓄养老、退休养老对多数农村老年人来说只是一厢情愿,农村老年人面临辛劳一生却老无所养的困境。新出现的互助养老模式与其他养老方式相比较,有着成效高和成本低的独特优势。互助养老模式能有效弥补农村家庭养老的不足、机构养老的不能,为农村老人提供了新的养老方式的选择、新的供给来源,使农村老人能够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愿望。 2.开创了组织和管理的新方式。互助养老是介于社会化养老和传统家庭养老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如前所述,这种模式可概括为“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互助养老是村民自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发挥的重要形式,也是政府支持的农村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互助养老管理采取的是院民自治的办法,强调院民自我管理。互助养老的组织方式强调村委会的组织功能,村委会本身就是基层自治性的组织,在村集体建设集中居住区、组织老人自愿分户入住过程中,村集体主要发挥引导和统筹作用;而入住老人的服务采取的是互助服务、自我管理,没有统一配置的服务人员、不存在利益驱动,它既不同于机构养老的院长负责制或一般单位的金字塔形的管理模式,又节约了人力资本,开创了农村养老组织和管理的新方式。
3.开辟了闲置资源再利用的新路径。农村互助养老按照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了农村教学点布局调整出现的闲置校舍或者闲置的厂房、民房等房产资源加以适当改造而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本着从本村的实际、从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出发量力而行的原则,有什么条件就利用什么条件,有什么资源就利用什么资源。这样,一方面,把农村大量闲置的房屋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了资源再利用的作用,避免浪费;另一方面,在改建互助幸福院的同时,又美化了家园、延续了闲置房屋的生命力,有利于改变村容陈旧落后的状况,对新农村建设也是一种贡献,也为农村闲置资源、特别是闲置房产、土地的开发和再利用开辟了新的路径。
4.激发了传统民间文化的新因子。“中国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这些民间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文化在民间千百年流传,农村尤其是农村老年人是这些文化的重要传承人。”[4]农村互助养老的开展把掌握、了解民间文化的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开展了如剪纸、纺织、手工制作等创作活动,开展了民间歌舞、故事的挖掘和整理工作,让老年人在文化产业创业活动中自得其乐、获得了集体生活的快乐,也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发扬,使传统民间文化的因子得到激活激发,而且还可以为老年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让老年人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再次得到实现。
5.丰富了农村老人的新生活。一般来说,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与城市对比是单调的,吃睡之外主要是看门守院、照顾菜园和田间。“农村互助养老为有相似生活习惯、相近人生经历、相互认同观念的老年人提供了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平台,有利于老年人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价值。”[5]也就是说,农村互助养老为打破农村老人自我封闭、实现同住共乐提供了条件,大家完全可以在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例如看电视、下棋、打扑克、扭秧歌,组织老年合唱团、太极歌舞、象棋比赛等。互助养老让老年人在一起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一改平日孤独寂寞状况,丰富了老年人新的精神生活,使老年人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了老有所乐。
6.增加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新亮点。农村互助养老不仅解决了家庭在外务工子女们的后顾之忧,而且解放了农村剩余生产力。老人们在获得满足感的同时,子女也少了无法照顾老人或因为把老人送敬老院而被议论的顾虑,而且减少了老人与子女因琐碎小事产生的家庭摩擦和纠纷,“降低子女不孝、婆媳不和等不和谐因素,直接推动民风改善,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6]老人住在互助幸福院里,一方面,可以减少老人与子女发生摩擦和纠纷的机会,还会让子女因距离感产生一种亲近感、产生阶段性探望老人的欲望,甚至可以弥合以前的一些隔阂,使得代际之间更加和谐,无形中也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独立生活也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子女可以安心地外出打工、从事自己的经营活动,子女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老人可以从子女那里得到更多的经济支持,这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再有,参加互助养老的所有老人在互助养老中互助服务,体现的是一种相互的关心和博爱,这种关心和博爱也必将影响到老人与老人之间的关系,能够使人际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之间乃至老人子女家庭之间更加和谐、友好。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农村社区的稳定与和谐建设。无疑,互助养老的实践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农村养老的现实问题,而且为新农村建設、和谐社会建设增加了新亮点。
总之,互助养老是农村基层群众根据自身需要所创造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实践证明,这一方式既符合农村实际,村级自治组织又有能力办到,地方政府也有条件支持,能够解决广大农村老年人急需的养老服务问题,体现了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老龄蓝皮书[M].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袁柏欣.我国农村老人超1亿 每3个中有1个留守老人
[DB/OL].http://finance.sina.com.cn/nongye/nygd/20120827
/230112967882.shtml.
[3]姚成林.我国农村养老问题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J].
理论学习,2011,(11).
[4]姜鸥.代际关系变化下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探索[DB/OL].
http://www.cndca.org.cn/performDuties/participation/sug
gestion/201102/t20110216_69915.html.
[5]艾福梅.农村养老新模式:探索中前行[DB/OL]. http://
www.zgxxb.com.cn/jsdk/201209190012.shtml.
[6]民政部赴河北省村级互助幸福院调研组.关于河北省邯
郸市创建村级互助养老方式的调研报告[R].北京:民政
部,2011.
[责任编辑:孙 巍]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发展的新模式及其战略体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研究”(07AKS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韩振秋(1968-),男,山东临沂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福利、科技与社会发展。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互助养老;新特点;老有所依;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1-0080-03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党的十八大做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根据最新出版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1]“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有1.85亿,农村老人超过一个亿,其中农村留守老人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也就是说,大约每三位农村老人中,就有一位是留守老人。”[2]而且占中国老年人口总数绝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在持续增加。以上相关法规、政策和文件的出台,以及相关数据预示着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也凸显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别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一、农村养老新模式——“互助养老”的缘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镇,农村出现大量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农村老人面临着“失地”又“失子”的双重危机,农村养老面临着远比城市更为艰巨的任务。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养老依然依循传统的农业社会养老模式,即建立在土地保障基础上的家庭养老,虽然有其它的一些养老形式作为补充,但是农村家庭养老依然是主导,农村养老是家庭养老占主导、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养老格局。[3]随着社会转型,传统农业社会的变迁和大量青壮年人口的流动,传统的家庭养老所依赖的根基正在动摇,农村养老形势极为严峻。
除了经济保障之外,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必要的精神慰藉、医疗护理等方面的需求成为直接的现实需求。于是,一种新兴的农村养老模式——“互助养老”应运而生,成为提高农村养老水平、解决农村养老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困难老人养老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青壮年流入城市的数量的激增的结果,是传统的农村家庭养方式的养老主体出现了空缺。2008年河北邯郸市肥乡县前屯村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农村养老方式——互助养老,这种养老方式的基本做法是由村委会利用集体资金,把农村集体闲置的房产、校舍、厂房或农户闲置的房产改造为幸福院,村集体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来承担水、电、暖等日常运转必须的全部或部分费用。入住老人则由子女申请、老人自愿入住。简单地说就是主办主体、管理主体、责任主体都是村集体,老人自愿入住、集中居住,即所谓的“集体建院、集中居住”;除了公共设施、统一使用的水电气暖、油盐酱醋由集体承担之外,一般的衣、食、就医等方面所发生的费用则由本人和子女来保障,院内老人的照料原则是年龄小的照顾年龄大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互帮互助、互相服务,共同生活。简单地说服务方式是互帮互助,物质经济基本保障是由子女和老人来承担的,即所谓的“自我保障、互助服务”。这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农村实际、具有特色的低成本养老之路。
这种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即由村集体出资修建、供老人免费集中居住的幸福院,所发生的基本费用(吃、穿、就医等)由子女或者本人负责,管理模式采取采取“自我管理、互助服务”,让相对年轻的老人照顾年纪大的,身体好的帮助身体弱的,共同起居生活的养老新模式,介于纯社会化养老和居家养老之间,既有敬老院等社会化养老的特征,又符合传统的家庭养老习俗;既是社会化养老的模式之一,又是家庭养老的延伸、社会养老的初级形式;实现了让留守、空巢独居老年人抱团养老,就地享福,是符合我国国情而又有时代特色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新特点
互助养老模式让留守、空巢、独居、困难老年人抱团养老,就地享福,实现了老人“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的美好愿望,顺应了社会化养老趋势,促进了社会和谐,深受农村老年人的欢迎。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称赞互助养老模式为“村集体办得起,老人住得起,政府支持得起”的农家门口的幸福院,并给予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肥乡之光、邯郸之光可以照亮全国”的高度评价。事实上,作为一种新兴农村养老模式,随着各级政府的重视及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全国各地(如河北、湖北、内蒙古、山东、青海、陕西、四川等)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着这种互助养老新模式。那么这种新的农村养老模式新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提供了农村养老供给的新来源。就目前而言,传统的家庭养老已出现子女有心无力、无暇顾及的困境,在农村“娶了媳妇忘了娘”、“只顾小家不管老家”、“宠幼轻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更多的老人只能自我照料,也有的老人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帮助子女们带留守儿童,这也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失去了本在的意义;也有的子女想把自己的老人送到养老机构里去,但苦于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养老机构床位供不应求等原因无法实现;再加上老年人恋土守家、不愿意离开其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居,人们思想里还残留着“没有子女的老人才去养老院”的传统,这也使得机构养老难以实现。而保险养老、储蓄养老、退休养老对多数农村老年人来说只是一厢情愿,农村老年人面临辛劳一生却老无所养的困境。新出现的互助养老模式与其他养老方式相比较,有着成效高和成本低的独特优势。互助养老模式能有效弥补农村家庭养老的不足、机构养老的不能,为农村老人提供了新的养老方式的选择、新的供给来源,使农村老人能够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愿望。 2.开创了组织和管理的新方式。互助养老是介于社会化养老和传统家庭养老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如前所述,这种模式可概括为“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互助养老是村民自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发挥的重要形式,也是政府支持的农村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互助养老管理采取的是院民自治的办法,强调院民自我管理。互助养老的组织方式强调村委会的组织功能,村委会本身就是基层自治性的组织,在村集体建设集中居住区、组织老人自愿分户入住过程中,村集体主要发挥引导和统筹作用;而入住老人的服务采取的是互助服务、自我管理,没有统一配置的服务人员、不存在利益驱动,它既不同于机构养老的院长负责制或一般单位的金字塔形的管理模式,又节约了人力资本,开创了农村养老组织和管理的新方式。
3.开辟了闲置资源再利用的新路径。农村互助养老按照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了农村教学点布局调整出现的闲置校舍或者闲置的厂房、民房等房产资源加以适当改造而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本着从本村的实际、从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出发量力而行的原则,有什么条件就利用什么条件,有什么资源就利用什么资源。这样,一方面,把农村大量闲置的房屋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了资源再利用的作用,避免浪费;另一方面,在改建互助幸福院的同时,又美化了家园、延续了闲置房屋的生命力,有利于改变村容陈旧落后的状况,对新农村建设也是一种贡献,也为农村闲置资源、特别是闲置房产、土地的开发和再利用开辟了新的路径。
4.激发了传统民间文化的新因子。“中国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这些民间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文化在民间千百年流传,农村尤其是农村老年人是这些文化的重要传承人。”[4]农村互助养老的开展把掌握、了解民间文化的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开展了如剪纸、纺织、手工制作等创作活动,开展了民间歌舞、故事的挖掘和整理工作,让老年人在文化产业创业活动中自得其乐、获得了集体生活的快乐,也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发扬,使传统民间文化的因子得到激活激发,而且还可以为老年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让老年人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再次得到实现。
5.丰富了农村老人的新生活。一般来说,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与城市对比是单调的,吃睡之外主要是看门守院、照顾菜园和田间。“农村互助养老为有相似生活习惯、相近人生经历、相互认同观念的老年人提供了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平台,有利于老年人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价值。”[5]也就是说,农村互助养老为打破农村老人自我封闭、实现同住共乐提供了条件,大家完全可以在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例如看电视、下棋、打扑克、扭秧歌,组织老年合唱团、太极歌舞、象棋比赛等。互助养老让老年人在一起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一改平日孤独寂寞状况,丰富了老年人新的精神生活,使老年人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了老有所乐。
6.增加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新亮点。农村互助养老不仅解决了家庭在外务工子女们的后顾之忧,而且解放了农村剩余生产力。老人们在获得满足感的同时,子女也少了无法照顾老人或因为把老人送敬老院而被议论的顾虑,而且减少了老人与子女因琐碎小事产生的家庭摩擦和纠纷,“降低子女不孝、婆媳不和等不和谐因素,直接推动民风改善,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6]老人住在互助幸福院里,一方面,可以减少老人与子女发生摩擦和纠纷的机会,还会让子女因距离感产生一种亲近感、产生阶段性探望老人的欲望,甚至可以弥合以前的一些隔阂,使得代际之间更加和谐,无形中也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独立生活也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子女可以安心地外出打工、从事自己的经营活动,子女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老人可以从子女那里得到更多的经济支持,这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再有,参加互助养老的所有老人在互助养老中互助服务,体现的是一种相互的关心和博爱,这种关心和博爱也必将影响到老人与老人之间的关系,能够使人际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之间乃至老人子女家庭之间更加和谐、友好。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农村社区的稳定与和谐建设。无疑,互助养老的实践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农村养老的现实问题,而且为新农村建設、和谐社会建设增加了新亮点。
总之,互助养老是农村基层群众根据自身需要所创造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实践证明,这一方式既符合农村实际,村级自治组织又有能力办到,地方政府也有条件支持,能够解决广大农村老年人急需的养老服务问题,体现了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老龄蓝皮书[M].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袁柏欣.我国农村老人超1亿 每3个中有1个留守老人
[DB/OL].http://finance.sina.com.cn/nongye/nygd/20120827
/230112967882.shtml.
[3]姚成林.我国农村养老问题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J].
理论学习,2011,(11).
[4]姜鸥.代际关系变化下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探索[DB/OL].
http://www.cndca.org.cn/performDuties/participation/sug
gestion/201102/t20110216_69915.html.
[5]艾福梅.农村养老新模式:探索中前行[DB/OL]. http://
www.zgxxb.com.cn/jsdk/201209190012.shtml.
[6]民政部赴河北省村级互助幸福院调研组.关于河北省邯
郸市创建村级互助养老方式的调研报告[R].北京:民政
部,2011.
[责任编辑:孙 巍]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发展的新模式及其战略体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研究”(07AKS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韩振秋(1968-),男,山东临沂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福利、科技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