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学了,魏书生老师班里的同学们高兴地走出教室,涌出校门。有的仨一群,俩一伙,谈着、笑着、走着,偶尔想到手里拿的书,看上两眼。有的二人同行,或谈心,或互相提问背诵的内容。有的一个人独行,边走、边背、边思考。
班长向魏老师建议:“老师,放学路上,几个人一起走不好,常常说闲话,分散精力。咱们班不是常说试一试不吃亏吗?能不能在早晨上学、中午放学的路上,搞一个独往独来的实验,我想会有不少好处。冬天昼短夜长时,晚间放学必须几个人结伴而行。”
随后,魏老师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100%的同学都愿试一试。“试多长时间?”
“先试1天。”
试了1天,大家觉得有趣,又都要求再试3天;试了3天,同学们感觉利大于弊,纷纷要求再试。根据同学们的提议,还选出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独往独来实验的监督人。
课间,活动课,操场上,同学们热火朝天地玩儿,兴高采烈地交谈。放学后,走出校门,大家各奔东西,同一方向的也保持一段距离,每人拿着书,背该背的知识点,思考该思考的问题。偶尔有同学走到一起了,监督人便小声提醒:“别忘了,独往独来实验。”
实验了一个星期之后,同学们讨论这件事的利与弊,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
“好处是心静。我过去和几名同学一起走,东一句、西一句地说个没完,有时说得不是地方,惹得自己和别人生一肚子气。”
“我和张××同学是经常在一起走的,好得不分你我。我愿去电子游戏厅,他不愿,但不好意思不陪,便两人一起去。他爱吃零食,我不好意思不跟着,于是学会了花钱、吃零食。分开之后,电子游戏厅不进了,零食也吃得少了。”
“我没有固定的朋友,见人家都两三个人一起走,自己觉得很孤独,便勉强找两三个人,跟人家一起走。走了一段不适应,就又找另外两个人一起走,可又怕原来的同路人有看法,为此多伤了不少脑筋。提倡独往独来,恰好符合我的性格。”
“上学、放学路上时间紧张,正应该讲效率,可两三个人一走,上学、放学往一起聚时,常常是你等我,我等你。大部分时间是说说笑笑,谈谈唠唠,不知不觉比个人走路多费不少时间,还养成了懒散的毛病。”
“两三个人一起走,谈学习少,谈闲话多。闲话,常常涉及同学关系,常常背后谈别人缺点,不仅影响团结,还使自己的胸怀变得狭隘,活得累。”
魏老师说:“请同学们不要一边倒,再说独往独来的坏处。”
静了一会儿,经过启发,有的同学才说:“独往独来可能对性格孤独的同学不好,他本来就不愿与人交往,路上再没有机会,不更孤独了吗?”
立即有同学反驳:“在学校,在活动时,在节假日时,不都可以交往吗?”
魏老师说:“他毕竟少了一些交往的机会。”
有的同学说:“学习比较紧张,放学了,随便交往可以放松一下。”
又有同学反驳说:“若把学习当做乐趣,就无紧张可言。何况在学校学习,课堂穿插讨论、提问练习,又有各科搭配,体、音、美调节,体操、眼保健操,课间活动,已经是有张有弛了。非要一帮一伙地闲谈,那不是轻松,而是松散。”
显然同学们能让理智压倒感情,能从较长远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大家要求班级作出长期规定,路上独往独来。
魏老师说:“由于实验时间还短,这样做的弊端还没能充分显现出来。咱们先不忙着下结论,也不做统一要求,而是顺其自然。觉得几个人一起走好的,就一起走;愿意独往独来的,咱们也支持。但目前可以作出这样的规定,估计大家肯定会拥护: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星期,大家一定要独往独来,以形成一种不同于往常的备考气氛。怎么样?”
同学们热烈鼓掌,一致通过。
班长向魏老师建议:“老师,放学路上,几个人一起走不好,常常说闲话,分散精力。咱们班不是常说试一试不吃亏吗?能不能在早晨上学、中午放学的路上,搞一个独往独来的实验,我想会有不少好处。冬天昼短夜长时,晚间放学必须几个人结伴而行。”
随后,魏老师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100%的同学都愿试一试。“试多长时间?”
“先试1天。”
试了1天,大家觉得有趣,又都要求再试3天;试了3天,同学们感觉利大于弊,纷纷要求再试。根据同学们的提议,还选出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独往独来实验的监督人。
课间,活动课,操场上,同学们热火朝天地玩儿,兴高采烈地交谈。放学后,走出校门,大家各奔东西,同一方向的也保持一段距离,每人拿着书,背该背的知识点,思考该思考的问题。偶尔有同学走到一起了,监督人便小声提醒:“别忘了,独往独来实验。”
实验了一个星期之后,同学们讨论这件事的利与弊,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
“好处是心静。我过去和几名同学一起走,东一句、西一句地说个没完,有时说得不是地方,惹得自己和别人生一肚子气。”
“我和张××同学是经常在一起走的,好得不分你我。我愿去电子游戏厅,他不愿,但不好意思不陪,便两人一起去。他爱吃零食,我不好意思不跟着,于是学会了花钱、吃零食。分开之后,电子游戏厅不进了,零食也吃得少了。”
“我没有固定的朋友,见人家都两三个人一起走,自己觉得很孤独,便勉强找两三个人,跟人家一起走。走了一段不适应,就又找另外两个人一起走,可又怕原来的同路人有看法,为此多伤了不少脑筋。提倡独往独来,恰好符合我的性格。”
“上学、放学路上时间紧张,正应该讲效率,可两三个人一走,上学、放学往一起聚时,常常是你等我,我等你。大部分时间是说说笑笑,谈谈唠唠,不知不觉比个人走路多费不少时间,还养成了懒散的毛病。”
“两三个人一起走,谈学习少,谈闲话多。闲话,常常涉及同学关系,常常背后谈别人缺点,不仅影响团结,还使自己的胸怀变得狭隘,活得累。”
魏老师说:“请同学们不要一边倒,再说独往独来的坏处。”
静了一会儿,经过启发,有的同学才说:“独往独来可能对性格孤独的同学不好,他本来就不愿与人交往,路上再没有机会,不更孤独了吗?”
立即有同学反驳:“在学校,在活动时,在节假日时,不都可以交往吗?”
魏老师说:“他毕竟少了一些交往的机会。”
有的同学说:“学习比较紧张,放学了,随便交往可以放松一下。”
又有同学反驳说:“若把学习当做乐趣,就无紧张可言。何况在学校学习,课堂穿插讨论、提问练习,又有各科搭配,体、音、美调节,体操、眼保健操,课间活动,已经是有张有弛了。非要一帮一伙地闲谈,那不是轻松,而是松散。”
显然同学们能让理智压倒感情,能从较长远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大家要求班级作出长期规定,路上独往独来。
魏老师说:“由于实验时间还短,这样做的弊端还没能充分显现出来。咱们先不忙着下结论,也不做统一要求,而是顺其自然。觉得几个人一起走好的,就一起走;愿意独往独来的,咱们也支持。但目前可以作出这样的规定,估计大家肯定会拥护: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星期,大家一定要独往独来,以形成一种不同于往常的备考气氛。怎么样?”
同学们热烈鼓掌,一致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