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利用好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本文就如何基于学生认知起点,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认知起点;有效教学;最近发展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0)9(S)-0075-4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扉页上写到:“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本身就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加上初中科学学科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学习者本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具有差异性,教师虽然对课堂进行了充分的预设,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真正的认知起点,而只是盲目地想当然,凭臆想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起点太高或太低,结果学生学习无兴趣,教师教得不顺畅,教学效果自然不好[1]。
我们的科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是单纯地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因此必须关注学生原有认识对科学学习的影响[2],在科学教学中努力做到“了解学情,把握起点”。
下面结合自己的一节校级公开课——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物体为什么会下落》[3],选取五个教学片断,谈谈如何基于学生认知起点开展课堂教学:
1 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片段一】探究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先让同学们举生活中哪些现象的发生与重力有关。学生开始讨论发言:桌上的笔、书等会落到地上;吃饭时饭粒会落到地上;吃棒冰冰水会流下来,甚至整根会掉下来;扔出去的铅球会落到地上……(设计目的:感受重力的存在)
师:扔出去的东西会落到地上,是否运动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生:是。也有人说:不是。
师:有运动而不受到重力作用的物体吗?
生1:天上飞行的飞机。
生2:不对,飞行的飞机最终也会落地,比如坠毁了。
师:静止在桌上的书本是否也受重力的作用?
生:是。也有说:不是。
师问说“是”的同学。
生:如果没有桌子的支撑,书不是就掉到地上了?就像没有楼板我们都掉到一楼去了!
同学们都哈哈大笑。
师:那我们如何总结刚才的讨论呢?
生:地球表面静止和运动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分析 现代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任何真正的认识都是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生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以前往往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重力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力,因此没有必要创设一个情景引入重力,或者通过动手做实验来研究重力的存在,而直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询问、讨论来探知学生的认知起点,组织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这样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交互作用中同化新知识,充实或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
2 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搭建必要的阶梯,突破教学的难点
【片段二】通过如图1、图2的实验装置,观察重物和线的悬挂方向,让同学们思考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生:向下、垂直向下、竖直向下等等。(学生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师:那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吗?
生一脸的茫然。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一定量水的透明水槽,让学生观察水面随着水槽的倾斜是否发生变化(不变),告诉学生这个水面所在的平面就是个水平面,与之平行的方向就是水平方向,水平面是相对固定的平面。再让学生猜想重力的方向与这个水平面有什么关系,并用量角器进行验证(垂直关系),告诉学生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就是竖直方向……
分析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认为: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4]。有效的教学应努力地探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为之设计教学。“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这个结论教师不知道要强调多少遍,然而学生在作图时仍把重力的方向画成千奇百怪。其实不能怪我们的学生,只能怪我们教师没有把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竖直方向”,更不知道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关系(这是笔者在询问多数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后才知道的)。因此教师课前要充分的预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在什么地方可能会遇到困难,分析产生这种困难的原因,以此探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通过设计、架设各种阶梯,让学生顺利从现有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 根据学生的认知偏差,通过实验解决学习的困惑点
【片段三】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学生的猜想:重力的大小可能与①物体的体积;②物体的质量;③物体的形状;④相对地面的位置;⑤……
师生共同分析: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体积对重力的影响可认为与质量有关;重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可以被排除;物体所受重力与位置的关系到高中再去探讨。根据生活经验:质量大的物体往往需用更大的力来提起,我们往往说质量大的物体重,那是否重力的大小(物重)就是质量,还是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某种关系?
到此学生基本认同“重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实验……
分析 教师把学生真正的当作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就应充分的尊重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在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适时适宜地加以点拨和引导,暴露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的一些不正规、甚至不正确的观点,使之纠正或提升从而成为科学的认同。让学生猜想“重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从中激发学生潜在的生活经验,暴露学生潜意识中的错误认识:物重就是质量,激发学生非常想搞清两者的关系,借助于实验来解决这个困惑,真正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4 根据学生现有能力基础,大胆处理教材,降低教学环节中的高起点
【片段四】教材中有这样一个“讨论”题:重锤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你能用它来制作一个水平仪吗?[4]
笔者没有直接问后面的问题,而是把一个已经做好的水平仪展示给学生看(如图3),然后放到不同的平面上,如图4、图5所示,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如何使用这个水平仪。
分析 新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这是它的优越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呈现的内容并不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部分教学环节的设置起点偏高。这个内容笔者是第二次教,以前是直接把问题抛出去,但同学们都不知道怎么制作,导致教学无法开展下去。因为这个问题是非常有难度的,必须深刻理解重力方向的意义以及重力方向与水平面的关系,而且即使具有这方面的知识,也很少有学生能达到应用制作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能力考虑,使教材真正成为有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材”。在教学中对这些起点较高的问题,可采取直接降低难度的方法让学生有可能自己解决,从而保持其对学习的积极兴趣。
5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坚决放弃某些知识点
【片段五】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的教学。
笔者在这里进行了讲授式教学,先介绍重心的概念,然后直接让同学们猜想铅球、正方体积木、砖块的重心在哪里?以学生猜想为中心,笔者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对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在其几何中心。而对于一些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中心,如何找这类物体的重心我们将运用“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的知识来解决,大家有兴趣可以先去预习一下。
分析 一节课应尽量具有知识系统的完整性,然而一些公开课在追求知识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却严重干扰了正常知识框架地有序构建。在很多市级、区级以及校级公开课,很多教师都把物体的重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但寻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要用到“两力平衡”的知识,而学生其实还没有学习该知识,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把“寻找重心”作为一个重要的探究内容。(注:本科学教材的确没有介绍重心)
总结 本文是笔者这学期校级公开课的主要片段,虽然开课后获得不少好评,但在课后反思时,笔者认为存在一个主要问题——课堂预设性太强了,虽然是在充分估计或了解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是“基于学生认知基础”进行设计的,但整个课堂基本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而且“学生的学习基础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其实也只是笔者个人凭经验的主观臆断,缺乏对课堂中学生暴露的即时的学习状态的关注。比如笔者在问:是否运动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有学生说:天上飞行的飞机不受重力。当时很多学生都说:是啊,还有天上的飞鸟!虽然这个环节随着有学生说“不对,飞行的飞机最终也会落地,比如坠毁了”被搪塞了过去,但从当时学生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仍有许多困惑。其实一堂成功的科学课,不仅仅是完成课堂预设,还应充分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灵活、动态的演绎课堂生成,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地去了解学生的探索需求以及学习的困惑,并能及时、灵活的加以解决。
学生的差异性造成学习起点是丰富多样的,它对于教师来说是个未知量,是个开放的量,我们只有在课前努力估计这个量的可能情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最接近学生的认知起点处开展教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观察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最接近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子宜.找准认知起点 实现有效构建[J].吉林教育,2009,4: 92
[2]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5
[3]朱清时.科学(七年级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58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16
(栏目编辑张正严)
关键词:认知起点;有效教学;最近发展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0)9(S)-0075-4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扉页上写到:“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本身就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加上初中科学学科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学习者本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具有差异性,教师虽然对课堂进行了充分的预设,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真正的认知起点,而只是盲目地想当然,凭臆想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起点太高或太低,结果学生学习无兴趣,教师教得不顺畅,教学效果自然不好[1]。
我们的科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是单纯地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因此必须关注学生原有认识对科学学习的影响[2],在科学教学中努力做到“了解学情,把握起点”。
下面结合自己的一节校级公开课——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物体为什么会下落》[3],选取五个教学片断,谈谈如何基于学生认知起点开展课堂教学:
1 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片段一】探究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先让同学们举生活中哪些现象的发生与重力有关。学生开始讨论发言:桌上的笔、书等会落到地上;吃饭时饭粒会落到地上;吃棒冰冰水会流下来,甚至整根会掉下来;扔出去的铅球会落到地上……(设计目的:感受重力的存在)
师:扔出去的东西会落到地上,是否运动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生:是。也有人说:不是。
师:有运动而不受到重力作用的物体吗?
生1:天上飞行的飞机。
生2:不对,飞行的飞机最终也会落地,比如坠毁了。
师:静止在桌上的书本是否也受重力的作用?
生:是。也有说:不是。
师问说“是”的同学。
生:如果没有桌子的支撑,书不是就掉到地上了?就像没有楼板我们都掉到一楼去了!
同学们都哈哈大笑。
师:那我们如何总结刚才的讨论呢?
生:地球表面静止和运动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分析 现代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任何真正的认识都是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生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以前往往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重力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力,因此没有必要创设一个情景引入重力,或者通过动手做实验来研究重力的存在,而直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询问、讨论来探知学生的认知起点,组织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这样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交互作用中同化新知识,充实或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
2 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搭建必要的阶梯,突破教学的难点
【片段二】通过如图1、图2的实验装置,观察重物和线的悬挂方向,让同学们思考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生:向下、垂直向下、竖直向下等等。(学生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师:那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吗?
生一脸的茫然。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一定量水的透明水槽,让学生观察水面随着水槽的倾斜是否发生变化(不变),告诉学生这个水面所在的平面就是个水平面,与之平行的方向就是水平方向,水平面是相对固定的平面。再让学生猜想重力的方向与这个水平面有什么关系,并用量角器进行验证(垂直关系),告诉学生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就是竖直方向……
分析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认为: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4]。有效的教学应努力地探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为之设计教学。“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这个结论教师不知道要强调多少遍,然而学生在作图时仍把重力的方向画成千奇百怪。其实不能怪我们的学生,只能怪我们教师没有把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竖直方向”,更不知道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关系(这是笔者在询问多数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后才知道的)。因此教师课前要充分的预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在什么地方可能会遇到困难,分析产生这种困难的原因,以此探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通过设计、架设各种阶梯,让学生顺利从现有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 根据学生的认知偏差,通过实验解决学习的困惑点
【片段三】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学生的猜想:重力的大小可能与①物体的体积;②物体的质量;③物体的形状;④相对地面的位置;⑤……
师生共同分析: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体积对重力的影响可认为与质量有关;重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可以被排除;物体所受重力与位置的关系到高中再去探讨。根据生活经验:质量大的物体往往需用更大的力来提起,我们往往说质量大的物体重,那是否重力的大小(物重)就是质量,还是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某种关系?
到此学生基本认同“重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实验……
分析 教师把学生真正的当作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就应充分的尊重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在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适时适宜地加以点拨和引导,暴露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的一些不正规、甚至不正确的观点,使之纠正或提升从而成为科学的认同。让学生猜想“重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从中激发学生潜在的生活经验,暴露学生潜意识中的错误认识:物重就是质量,激发学生非常想搞清两者的关系,借助于实验来解决这个困惑,真正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4 根据学生现有能力基础,大胆处理教材,降低教学环节中的高起点
【片段四】教材中有这样一个“讨论”题:重锤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你能用它来制作一个水平仪吗?[4]
笔者没有直接问后面的问题,而是把一个已经做好的水平仪展示给学生看(如图3),然后放到不同的平面上,如图4、图5所示,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如何使用这个水平仪。
分析 新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这是它的优越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呈现的内容并不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部分教学环节的设置起点偏高。这个内容笔者是第二次教,以前是直接把问题抛出去,但同学们都不知道怎么制作,导致教学无法开展下去。因为这个问题是非常有难度的,必须深刻理解重力方向的意义以及重力方向与水平面的关系,而且即使具有这方面的知识,也很少有学生能达到应用制作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能力考虑,使教材真正成为有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材”。在教学中对这些起点较高的问题,可采取直接降低难度的方法让学生有可能自己解决,从而保持其对学习的积极兴趣。
5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坚决放弃某些知识点
【片段五】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的教学。
笔者在这里进行了讲授式教学,先介绍重心的概念,然后直接让同学们猜想铅球、正方体积木、砖块的重心在哪里?以学生猜想为中心,笔者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对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在其几何中心。而对于一些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中心,如何找这类物体的重心我们将运用“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的知识来解决,大家有兴趣可以先去预习一下。
分析 一节课应尽量具有知识系统的完整性,然而一些公开课在追求知识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却严重干扰了正常知识框架地有序构建。在很多市级、区级以及校级公开课,很多教师都把物体的重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但寻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要用到“两力平衡”的知识,而学生其实还没有学习该知识,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把“寻找重心”作为一个重要的探究内容。(注:本科学教材的确没有介绍重心)
总结 本文是笔者这学期校级公开课的主要片段,虽然开课后获得不少好评,但在课后反思时,笔者认为存在一个主要问题——课堂预设性太强了,虽然是在充分估计或了解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是“基于学生认知基础”进行设计的,但整个课堂基本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而且“学生的学习基础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其实也只是笔者个人凭经验的主观臆断,缺乏对课堂中学生暴露的即时的学习状态的关注。比如笔者在问:是否运动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有学生说:天上飞行的飞机不受重力。当时很多学生都说:是啊,还有天上的飞鸟!虽然这个环节随着有学生说“不对,飞行的飞机最终也会落地,比如坠毁了”被搪塞了过去,但从当时学生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仍有许多困惑。其实一堂成功的科学课,不仅仅是完成课堂预设,还应充分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灵活、动态的演绎课堂生成,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地去了解学生的探索需求以及学习的困惑,并能及时、灵活的加以解决。
学生的差异性造成学习起点是丰富多样的,它对于教师来说是个未知量,是个开放的量,我们只有在课前努力估计这个量的可能情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最接近学生的认知起点处开展教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观察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最接近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子宜.找准认知起点 实现有效构建[J].吉林教育,2009,4: 92
[2]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5
[3]朱清时.科学(七年级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58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16
(栏目编辑张正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