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处在积极实施之中。新课程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最终把学生培养成能运用科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组织地激发和引导,经过自探、自悟、自得,从而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实现自我身心连续不断的积极变化,促使学生独立而稳健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养成。但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新课程理念,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先进的软硬件辅助,新型的教学方式随之产生。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数据、图形、语言等信息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使人们得到更完美、更直观的综合信息。人的感觉器官同时接受信息、全方位感受信息,就可以对事物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多媒体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手段,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感性化。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设计制作的教学课件,画面精美,图像动静有致,文字翻飞转动,眼花缭乱,教学在“一问一答一显示”中逐步展开。短短45分钟,其教学内容大得惊人,但学生的主体性却难以体现,学生难有阅读、思考、反馈,更谈不上自探、自悟、自得。在这种“繁忙”的教学中,学生究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积累多少呢?
课堂教学说到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撞击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惑、感、思、悟”的过程,这个交流的手段应是语言、文字、符号和现代技术共同参与。多媒体的介入使课堂教学更有形象性、可视性、扩展性,但它只能起辅助作用。我们可让多媒体锦上添花,但不应喧宾夺主。
如果追求“活”而将大量的形式充斥课堂,没有很好地去把握新课改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去自探、自省、自悟,而误认为新课程改革是教学方法的替代,将改革的中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翻新,那么这是对新课程的曲解。
二、接受与探究的协调
探究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得到凸显。探究学习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我们是否就把探究学习看成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呢?显然是不能的。
今天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应当看到,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探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高效性是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可以说,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作为两种对立的学习方式,在人的智能发展中都有存在的价值,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三、过程与结论的平衡
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讲堂”式的课堂或“教案表演剧”式的课堂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凸显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交往的“互动”与“学堂”,强调过程,但不可忽视结论。
从理论上讲,结论是教师所要达到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过程是达到教学目的或所需获得结论而经历的必须程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正确结论,这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重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不是不要结果。重过程轻结论的教学只会使学生对问题悬而未决,降低课堂教学效果,甚至教学任务的完成也难以保证。追求课堂实效性是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之一。
结论与过程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新课程的整体内涵和思想,课堂教学只有结论与过程并重,才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使学生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实质性的发展,才能使学生自主、自律、自为的能力素养得到升华。
四、预设与互动的统一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要开放性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体验,这是符合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的。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没有预设准备,教学就会变成信马由缰的活动。强调互动对教师预设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心中有案,教中无案,预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之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的闪光点,把握课堂动态的切入点,促进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里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
总之,新课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活动平台,作为教育者应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和引导,与他们一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研究与解决问题中又发现新的问题,充分挖掘和引用学生所具有的潜能和禀赋,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企图成功的愿望和要求,形成主体积极主动的自我开发能力。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先进的软硬件辅助,新型的教学方式随之产生。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数据、图形、语言等信息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使人们得到更完美、更直观的综合信息。人的感觉器官同时接受信息、全方位感受信息,就可以对事物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多媒体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手段,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感性化。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设计制作的教学课件,画面精美,图像动静有致,文字翻飞转动,眼花缭乱,教学在“一问一答一显示”中逐步展开。短短45分钟,其教学内容大得惊人,但学生的主体性却难以体现,学生难有阅读、思考、反馈,更谈不上自探、自悟、自得。在这种“繁忙”的教学中,学生究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积累多少呢?
课堂教学说到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撞击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惑、感、思、悟”的过程,这个交流的手段应是语言、文字、符号和现代技术共同参与。多媒体的介入使课堂教学更有形象性、可视性、扩展性,但它只能起辅助作用。我们可让多媒体锦上添花,但不应喧宾夺主。
如果追求“活”而将大量的形式充斥课堂,没有很好地去把握新课改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去自探、自省、自悟,而误认为新课程改革是教学方法的替代,将改革的中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翻新,那么这是对新课程的曲解。
二、接受与探究的协调
探究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得到凸显。探究学习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我们是否就把探究学习看成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呢?显然是不能的。
今天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应当看到,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探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高效性是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可以说,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作为两种对立的学习方式,在人的智能发展中都有存在的价值,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三、过程与结论的平衡
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讲堂”式的课堂或“教案表演剧”式的课堂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凸显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交往的“互动”与“学堂”,强调过程,但不可忽视结论。
从理论上讲,结论是教师所要达到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过程是达到教学目的或所需获得结论而经历的必须程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正确结论,这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重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不是不要结果。重过程轻结论的教学只会使学生对问题悬而未决,降低课堂教学效果,甚至教学任务的完成也难以保证。追求课堂实效性是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之一。
结论与过程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新课程的整体内涵和思想,课堂教学只有结论与过程并重,才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使学生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实质性的发展,才能使学生自主、自律、自为的能力素养得到升华。
四、预设与互动的统一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要开放性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体验,这是符合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的。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没有预设准备,教学就会变成信马由缰的活动。强调互动对教师预设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心中有案,教中无案,预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之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的闪光点,把握课堂动态的切入点,促进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里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
总之,新课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活动平台,作为教育者应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和引导,与他们一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研究与解决问题中又发现新的问题,充分挖掘和引用学生所具有的潜能和禀赋,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企图成功的愿望和要求,形成主体积极主动的自我开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