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应理顺的几个关系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quan33071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处在积极实施之中。新课程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最终把学生培养成能运用科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组织地激发和引导,经过自探、自悟、自得,从而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实现自我身心连续不断的积极变化,促使学生独立而稳健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养成。但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新课程理念,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先进的软硬件辅助,新型的教学方式随之产生。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数据、图形、语言等信息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使人们得到更完美、更直观的综合信息。人的感觉器官同时接受信息、全方位感受信息,就可以对事物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多媒体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手段,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感性化。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设计制作的教学课件,画面精美,图像动静有致,文字翻飞转动,眼花缭乱,教学在“一问一答一显示”中逐步展开。短短45分钟,其教学内容大得惊人,但学生的主体性却难以体现,学生难有阅读、思考、反馈,更谈不上自探、自悟、自得。在这种“繁忙”的教学中,学生究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积累多少呢?
  课堂教学说到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撞击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惑、感、思、悟”的过程,这个交流的手段应是语言、文字、符号和现代技术共同参与。多媒体的介入使课堂教学更有形象性、可视性、扩展性,但它只能起辅助作用。我们可让多媒体锦上添花,但不应喧宾夺主。
  如果追求“活”而将大量的形式充斥课堂,没有很好地去把握新课改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去自探、自省、自悟,而误认为新课程改革是教学方法的替代,将改革的中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翻新,那么这是对新课程的曲解。
  
  二、接受与探究的协调
  
  探究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得到凸显。探究学习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我们是否就把探究学习看成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呢?显然是不能的。
  今天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应当看到,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探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高效性是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可以说,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作为两种对立的学习方式,在人的智能发展中都有存在的价值,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三、过程与结论的平衡
  
  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讲堂”式的课堂或“教案表演剧”式的课堂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凸显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交往的“互动”与“学堂”,强调过程,但不可忽视结论。
  从理论上讲,结论是教师所要达到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过程是达到教学目的或所需获得结论而经历的必须程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正确结论,这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重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不是不要结果。重过程轻结论的教学只会使学生对问题悬而未决,降低课堂教学效果,甚至教学任务的完成也难以保证。追求课堂实效性是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之一。
  结论与过程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新课程的整体内涵和思想,课堂教学只有结论与过程并重,才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使学生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实质性的发展,才能使学生自主、自律、自为的能力素养得到升华。
  
  四、预设与互动的统一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要开放性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体验,这是符合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的。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没有预设准备,教学就会变成信马由缰的活动。强调互动对教师预设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心中有案,教中无案,预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之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的闪光点,把握课堂动态的切入点,促进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里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
  总之,新课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活动平台,作为教育者应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和引导,与他们一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研究与解决问题中又发现新的问题,充分挖掘和引用学生所具有的潜能和禀赋,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企图成功的愿望和要求,形成主体积极主动的自我开发能力。
  
其他文献
清同治元年,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以往的两江总督,仅节制苏、皖、赣三省,而此次朝廷却将富饶的浙江亦交与其手——可见曾氏之炙手可热、位高权重。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在给两个弟弟的信中,对官运却透着一股深深的畏惧之情:“日过正午要偏斜,月到圆满则亏缺。曾家现在正处于日正月圆时刻,时时有走下坡路的可能。应当勤政、廉洁,谨慎从事,推迟这一时刻的到来。”  身居高位,如履薄冰,曾国藩的畏惧心后面透着一股清醒
期刊
情趣是生活中的“调味品”。当心中存有一份情趣时,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平凡的“日子”就会更加亮丽。每一份情趣,给自己的都是一份独特的享受。  读书是一种情趣,休闲之时泡一杯清茶,随意翻开一本书,就如同与一知己围炉夜话,其乐融融。此时既可以与李太白同饮,邀巴尔扎克谈心,也可以让李清照和斯陀老人冲破时空的界限,翩然成为座上宾。读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崇尚。若能以一种平常心,用一种散淡的心情
期刊
有位校长跟我开玩笑说:“你退休了,我们就轻松了。”年轻的老师说:“认识你太迟了。”单位有人说:“我生怕没活干。”真的,再过两个月,我就退休了。我想说的话是:“教研员要当之无愧。”  服务、指导、研究是教研员的三大职能,说具体一点,教研员应是教师专业的引领者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者,是教师专业的发展的伙伴,其职责在于帮助年轻教师走向成熟,年长教师走向风格,骨干教师走向审美。从这个意义上说,教研员是教育行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全面铺开,全国自下而上正轰轰烈烈地开展,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改革以崭新的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许多教师都自觉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注重教学中自己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形式。但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些透视。    一、听之任之,放之过度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努力探索这一奥秘。特别是对后进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因为我明白,造成他们后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转化他们的方法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爱。    一、用爱打开他们的心扉    1999年第一次踏上讲台,我就发现学生小A“与众不同”:目光里透着看穿一切的冷漠,自我介绍是“差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智
期刊
一、目前我国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特征    中国现有农村劳动力4.9亿,其中乡镇企业吸纳约1.3亿人,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约有1亿人。按照不同的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中国农村约有1.1亿个到近2亿个处于隐性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状况的剩余劳动力。当前,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靠非农业收入,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收入的增长。2000年~2002年,农民收入的增量中47.8%来自于外出打工。  农村剩余
期刊
根据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思想,从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构建评价体系,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现就新课程综合评价浅议如下:    一、评价理念    1. 评价内容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及理念,要符合各地各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评价内容不宜过于复杂、繁琐,要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力求务实。  2. 评价要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期刊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创设情境,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互动的基础上平等参与课堂活动,真正构建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每位教育者面前的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不光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敬业精神、敏锐的分析应变能力,还要把握新理念,掌握一定的交往与合作的技术。切实转换师生角色,这也是非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从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要求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关注科学、关注知识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我浅显的认为,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幸
期刊
最近,学校里接连发生了几起学生违纪事件,其中有一个学生因偷窃别人的随身听被抓获而在德育处停课做检讨,并通知其家长到学校配合教育。当家长蓬头垢面、衣裳褴褛地站在办公室门口时,我的心底不禁一阵酸楚。再看看他的孩子,一头长发,一身时装,颈脖子上还挂着个护身符,一身都市时尚青年的装束,真让人难以想象这两人会是一对父子。当家长知道孩子所犯的错误后显得非常气愤和激动,不禁走过去责问孩子。没想到这位学生竟对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