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思想,从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构建评价体系,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现就新课程综合评价浅议如下:
一、评价理念
1. 评价内容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及理念,要符合各地各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评价内容不宜过于复杂、繁琐,要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力求务实。
2. 评价要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评价要培养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评价仍要坚持期中、期末考试和平时测验,课堂问答及作业,以此作为对学生评价的重要手段。
6. 评价要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质量为本,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二、具体做法及措施
1. 改革考试制度和方式方法。
从目前各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及资源配置来看,极不平衡,从全国看,存在着沿海与内地的差距。就我市农村而言,山区学校与川区学校也有差距,而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差距就更大了,可以想象,一个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学校的学生,与一个享受劣质教育资源配置学校的学生,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不可能在一个起点上。而以往的考试,都是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下,采用统一的时间及试题,统一的答案及标准,以划片的形式来进行比较。新课程的考试应大胆鼓励各校,结合本地自然经济状况、文化水平、人文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倡导多种形式的考试方式。由学校参与课改的各科任教师出题,经教研组讨论,由教导处审阅后再组织测试。考试方法可以灵活多样,闭卷考试和可带资料的开放式考试相结合,口试与单元测试相结合,期中与期末相结合。在各学科试题中,可增加一定量的人文题和附加题。
2. 评价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新课改评价的三维目标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双基的重要性。中学生所学的各学科基础知识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备知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做后盾,就谈不上基本技能的提高。所以,双基的评定,要把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与社会实践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注重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文科考试内容应注重基础知识、语法、阅读、写作、概念、成因、推理、过程与方法;理科考试内容应注重定义、定理、推理、公式的应用及解题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多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题目,加强人文性,体现实用性。文科所举案例以本地本校为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理科应用题可加进去一些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业、商业、农业等同学们看得见、摸得着较感兴趣的题目,使同学们感到考试不再枯噪,乏味。
3. 评价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面对世界科枝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现在我们所教的学生之所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不敢质疑书本,不敢质疑权威。实际上书本上的知识和权威的理论是在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下得出的结论,而创新肯定是标新立异,肯定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创新的源泉就是好奇心。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营造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和提高,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4. 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1)定量评价仍以分数计算成绩,以笔试为主。包括口试、回答问题及作业评价占10%,单元或章节测验占10%,期中或期未考试占30%。总计50%。
(2)定性评价分优A、良B、合格C、期待进步D,共四等。内容包括五项:①品德素养。包括: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团结协作,卫生劳动。②学习过程与方法。包括:小组合作,乐于探究,主动参与。③创新意识及能力。包括:善于钻研,想象丰富,见解独特,小发明。 ④实践能力。包括:积极观察,勤于动手。⑤体育锻炼及审美。包括:两课两操,活动特长,仪表言行,鉴赏能力。这五项内容占总分的50%,但填评价表时在所填内容框里只填等级代码(A、B、C、D)。
填注及统计办法:如初一级共有10位任课教师,在对某一位同学评价时,统计上来10位教师在对这位同学的第二项学习过程与方法栏的第三条内容:主动参与框,分别为2个A、4个B、3个C、1个D,那么在总体评价栏类应填上B等。(以此类推)
5. 建立各学科综合评价学生成长记录卡。
一、评价理念
1. 评价内容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及理念,要符合各地各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评价内容不宜过于复杂、繁琐,要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力求务实。
2. 评价要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评价要培养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评价仍要坚持期中、期末考试和平时测验,课堂问答及作业,以此作为对学生评价的重要手段。
6. 评价要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质量为本,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二、具体做法及措施
1. 改革考试制度和方式方法。
从目前各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及资源配置来看,极不平衡,从全国看,存在着沿海与内地的差距。就我市农村而言,山区学校与川区学校也有差距,而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差距就更大了,可以想象,一个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学校的学生,与一个享受劣质教育资源配置学校的学生,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不可能在一个起点上。而以往的考试,都是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下,采用统一的时间及试题,统一的答案及标准,以划片的形式来进行比较。新课程的考试应大胆鼓励各校,结合本地自然经济状况、文化水平、人文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倡导多种形式的考试方式。由学校参与课改的各科任教师出题,经教研组讨论,由教导处审阅后再组织测试。考试方法可以灵活多样,闭卷考试和可带资料的开放式考试相结合,口试与单元测试相结合,期中与期末相结合。在各学科试题中,可增加一定量的人文题和附加题。
2. 评价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新课改评价的三维目标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双基的重要性。中学生所学的各学科基础知识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备知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做后盾,就谈不上基本技能的提高。所以,双基的评定,要把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与社会实践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注重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文科考试内容应注重基础知识、语法、阅读、写作、概念、成因、推理、过程与方法;理科考试内容应注重定义、定理、推理、公式的应用及解题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多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题目,加强人文性,体现实用性。文科所举案例以本地本校为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理科应用题可加进去一些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业、商业、农业等同学们看得见、摸得着较感兴趣的题目,使同学们感到考试不再枯噪,乏味。
3. 评价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面对世界科枝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现在我们所教的学生之所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不敢质疑书本,不敢质疑权威。实际上书本上的知识和权威的理论是在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下得出的结论,而创新肯定是标新立异,肯定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创新的源泉就是好奇心。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营造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和提高,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4. 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1)定量评价仍以分数计算成绩,以笔试为主。包括口试、回答问题及作业评价占10%,单元或章节测验占10%,期中或期未考试占30%。总计50%。
(2)定性评价分优A、良B、合格C、期待进步D,共四等。内容包括五项:①品德素养。包括: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团结协作,卫生劳动。②学习过程与方法。包括:小组合作,乐于探究,主动参与。③创新意识及能力。包括:善于钻研,想象丰富,见解独特,小发明。 ④实践能力。包括:积极观察,勤于动手。⑤体育锻炼及审美。包括:两课两操,活动特长,仪表言行,鉴赏能力。这五项内容占总分的50%,但填评价表时在所填内容框里只填等级代码(A、B、C、D)。
填注及统计办法:如初一级共有10位任课教师,在对某一位同学评价时,统计上来10位教师在对这位同学的第二项学习过程与方法栏的第三条内容:主动参与框,分别为2个A、4个B、3个C、1个D,那么在总体评价栏类应填上B等。(以此类推)
5. 建立各学科综合评价学生成长记录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