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和源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新确立和超越。只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都得到丰富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才能获得健康的保障。
关键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分析
人的主体性是人性之精华,是人的本真精神。弘扬人的主体性,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当今时代强烈呼唤的结果。理论界一直对于两种教育模式即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所讨论和争议。笔者将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最后结论。
一、理论基础分析
仅从字面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就在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上,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两个概念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分别定义的依据,更是两者差异的根源。
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运用自身本质力量,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特性。因为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因此,主体性即指人在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和人本身并创造着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人的主体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甚至极度张扬的过程。人类发展早期,单独的个体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被群体性所掩盖,人与人之间的完全依赖。工业文明时期,主体性确立发展,人类拥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高速的发展。现代文明时期,主体性秉持了本有的自身优势,却也出现了危机即主体性的极度张扬,每个人彼此分离、孤立,人类以单子式生存方式而存在(“表现在主客体关系上,相互对立,对客体是以占有为目的的;表现在于其他主体的关系上,是排他性的,以他人为工具;表现在自我关系上,“自我”等同于他人的占有物,人被物化、异化。”[1])。可见,全面、真实、合理的主体性的发展对人类的作用是极大的,现代社会呼唤弘扬人的主体性,以它为基础建立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以往僵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来的,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主体性极度张扬后的片面、狭窄、走向极端、不成熟的主体性,以它为基础建立的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桎梏,成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抨击”的软肋。
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思想的发展,更是对以往主体性思想的反思。单向的主客关系及建立其上的认知及工具理性,虽然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带来了自然的报复,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造成了对立和冲突。随着生产的发展、全球化的加速,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与人的关系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人与人的联系更加密切,主体间性思想也就产生。主体间性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而且不存在孤立的单子式主体,每个主体都是关系中的主体,进入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在这种交互主体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主体,共同走向交流、对话、沟通、理解等活动。
二、概念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一种以培养人的主体性为指归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形态和实践模式”。[3]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体现为一种关系、一种结构、一种模式,即体现为“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模式。此种模式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己被确立。现实中根据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态度又分为两种取向,一种取向是教育者认为受教育者虽然是客体,但他毕竟是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们的意志,注意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潜能,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意识,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能力,塑造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是合理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另一种取向是教育者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倾向,过度张扬教育者的主体性,把受教育者看作是纯粹的客体,是被改造的工具、被填充的对象,局限于主客模式,与受教育者割裂、分离,教育者主体观存在单主体的问题,我行我素,把自我的经验看作是至高无上的,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忽视人的发展,造成了人与人情感的“失真”,人的价值的“失落”以及“单面人”的出现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与歪曲,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单子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之处。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资料)—主体(受教育者)”模式。它是指“主体—主体”和“主体—客体”两种关系的整合和统一:即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两者构成“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复数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了主体间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使教育者主体化、人化,受教育者不再是驯服的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有灵魂、有要求的另一个主体;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即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而不是教育者的单边活动,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重视两者的共同经验和可交流沟通性,改变了以往教育者的向灌输、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交往形成共识;把受教育者当做平等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通过相互理解,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实现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的,而不是通过硬性填鸭来实现的。
三、关系分析
主体性是近代哲学的核心概念,而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现代哲学摒弃了近代主体性而走向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动性、占有性等个体特征;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以共主体性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4]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盛极而衰的产物。主体性是主体间性的基础,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的超越和突破,主体间性为主体性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视野。主体间性并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现代修正,是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主体性。
由主客两分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是现代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更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局限性的客观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人本性即以人为本是贯穿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始终的价值取向,是其最根本的特征。“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使人的价值不断升值或增值的过程,”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生成历程。“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价值的充分体现,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理想境界。”[5] 再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内源性即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提升主要不是靠外力的强制,而源于过程自身的机制及主体的内在需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该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守成式的活动,而应是主动的、双向的、增收式的精神交往实践活动,即激发受教育者主体性,促使其主动去求知、求善,使受教育者不断产生提升自己思想道德品质的内在需要,从而内生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吸纳了近代哲学和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的精华,并在对历史传统的反思与借鉴基础上,成功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转化问题,关注人的发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吸纳现代哲学同时借鉴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解决了传统上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沟通忽略的问题,更加体现了人性、科学性、合理性,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超越和扬弃。但总结后发现,其实两者都是顺应了时代的号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强烈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要求充分发挥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通过交往互动的平台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和重建;都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理论的提出和改进必然要应用于实践,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生活,成为高高在上的理论,其效果当然不理想,这就要借助方法的实现,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对话中任何一方都不拥有话语‘霸权’,但都有自己的话语权力,都不能够保证对话会指向何处,但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去解读对方,对话是一种灵魂的教育,它意味着主体间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世界,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美、诚信、自由、希望、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6]都有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目的性、价值性、实践性和超越性的实践活动,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无论是人本性的关怀还是交流沟通的重视,都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价值。
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只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把受教育者视为客体,其主体性被淹没,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更体现出交互性、民主性、平等性、尊重双方的话语权等特征。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从属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想追求,是更高境界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的、真实的、双向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主客两分、偏激、片面、过度、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和源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新确立和超越。只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都得到丰富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才能获得健康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3]马万宾.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4]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1).
[5]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
[6]杜志强.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J].教育探索,2004(1).
关键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分析
人的主体性是人性之精华,是人的本真精神。弘扬人的主体性,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当今时代强烈呼唤的结果。理论界一直对于两种教育模式即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所讨论和争议。笔者将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最后结论。
一、理论基础分析
仅从字面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就在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上,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两个概念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分别定义的依据,更是两者差异的根源。
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运用自身本质力量,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特性。因为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因此,主体性即指人在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和人本身并创造着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人的主体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甚至极度张扬的过程。人类发展早期,单独的个体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被群体性所掩盖,人与人之间的完全依赖。工业文明时期,主体性确立发展,人类拥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高速的发展。现代文明时期,主体性秉持了本有的自身优势,却也出现了危机即主体性的极度张扬,每个人彼此分离、孤立,人类以单子式生存方式而存在(“表现在主客体关系上,相互对立,对客体是以占有为目的的;表现在于其他主体的关系上,是排他性的,以他人为工具;表现在自我关系上,“自我”等同于他人的占有物,人被物化、异化。”[1])。可见,全面、真实、合理的主体性的发展对人类的作用是极大的,现代社会呼唤弘扬人的主体性,以它为基础建立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以往僵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来的,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主体性极度张扬后的片面、狭窄、走向极端、不成熟的主体性,以它为基础建立的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桎梏,成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抨击”的软肋。
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思想的发展,更是对以往主体性思想的反思。单向的主客关系及建立其上的认知及工具理性,虽然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带来了自然的报复,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造成了对立和冲突。随着生产的发展、全球化的加速,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与人的关系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人与人的联系更加密切,主体间性思想也就产生。主体间性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而且不存在孤立的单子式主体,每个主体都是关系中的主体,进入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在这种交互主体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主体,共同走向交流、对话、沟通、理解等活动。
二、概念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一种以培养人的主体性为指归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形态和实践模式”。[3]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体现为一种关系、一种结构、一种模式,即体现为“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模式。此种模式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己被确立。现实中根据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态度又分为两种取向,一种取向是教育者认为受教育者虽然是客体,但他毕竟是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们的意志,注意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潜能,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意识,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能力,塑造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是合理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另一种取向是教育者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倾向,过度张扬教育者的主体性,把受教育者看作是纯粹的客体,是被改造的工具、被填充的对象,局限于主客模式,与受教育者割裂、分离,教育者主体观存在单主体的问题,我行我素,把自我的经验看作是至高无上的,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忽视人的发展,造成了人与人情感的“失真”,人的价值的“失落”以及“单面人”的出现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与歪曲,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单子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之处。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资料)—主体(受教育者)”模式。它是指“主体—主体”和“主体—客体”两种关系的整合和统一:即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两者构成“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复数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了主体间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使教育者主体化、人化,受教育者不再是驯服的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有灵魂、有要求的另一个主体;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即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而不是教育者的单边活动,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重视两者的共同经验和可交流沟通性,改变了以往教育者的向灌输、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交往形成共识;把受教育者当做平等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通过相互理解,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实现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的,而不是通过硬性填鸭来实现的。
三、关系分析
主体性是近代哲学的核心概念,而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现代哲学摒弃了近代主体性而走向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动性、占有性等个体特征;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以共主体性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4]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盛极而衰的产物。主体性是主体间性的基础,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的超越和突破,主体间性为主体性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视野。主体间性并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现代修正,是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主体性。
由主客两分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是现代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更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局限性的客观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人本性即以人为本是贯穿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始终的价值取向,是其最根本的特征。“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使人的价值不断升值或增值的过程,”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生成历程。“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价值的充分体现,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理想境界。”[5] 再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内源性即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提升主要不是靠外力的强制,而源于过程自身的机制及主体的内在需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该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守成式的活动,而应是主动的、双向的、增收式的精神交往实践活动,即激发受教育者主体性,促使其主动去求知、求善,使受教育者不断产生提升自己思想道德品质的内在需要,从而内生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吸纳了近代哲学和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的精华,并在对历史传统的反思与借鉴基础上,成功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转化问题,关注人的发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吸纳现代哲学同时借鉴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解决了传统上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沟通忽略的问题,更加体现了人性、科学性、合理性,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超越和扬弃。但总结后发现,其实两者都是顺应了时代的号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强烈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要求充分发挥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通过交往互动的平台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和重建;都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理论的提出和改进必然要应用于实践,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生活,成为高高在上的理论,其效果当然不理想,这就要借助方法的实现,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对话中任何一方都不拥有话语‘霸权’,但都有自己的话语权力,都不能够保证对话会指向何处,但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去解读对方,对话是一种灵魂的教育,它意味着主体间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世界,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美、诚信、自由、希望、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6]都有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目的性、价值性、实践性和超越性的实践活动,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无论是人本性的关怀还是交流沟通的重视,都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价值。
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只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把受教育者视为客体,其主体性被淹没,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更体现出交互性、民主性、平等性、尊重双方的话语权等特征。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从属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想追求,是更高境界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的、真实的、双向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主客两分、偏激、片面、过度、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和源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新确立和超越。只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都得到丰富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才能获得健康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3]马万宾.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4]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1).
[5]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
[6]杜志强.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J].教育探索,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