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域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培养幼儿智力因素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积极心态等多方面的素质。因此,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时,教师必须要考虑活动的全面性,应该尽力涵盖多个方面,使幼儿能够得到全面提升。本文笔者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环境创设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178-02
前言:相比于正规的教育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同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是幼儿教育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值得众多幼师思考与探究。
一、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科学性与秩序性
在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区域活动空间有限或狭窄,幼儿活动不开,甚至造成幼儿扎堆、拥堵的场景。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区域活动空间规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教师在规划区域空间时较少考虑幼儿实际需要,幼儿感兴趣的、利用率较高的区域数目少,幼儿不感兴趣的区域数目过多,场地过大,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缺乏墙面、户外三维空间的有效利用;其二,区域活动空间使用无序,环境创设缺乏协调与指导功能,例如较少考虑各个区域的“承载量”,缺乏维持活动秩序的区域标识。为此,区域活动空间设置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第一,积极开拓三维及户外空间,拓展活动范围。区域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室内、桌面之上,还应利用墙面、地面、窗台、窗户、走廊以及户外环境资源。第二,切实把握幼儿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征及兴趣需要。提供幼儿感兴趣的区域,对于幼儿较为集中的区域提供更多场地,并随幼儿年龄的成长调整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如为大班幼儿要比小班设置更多的探究性活动的区域。
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与互动性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区域材料投放常常存在以下问题:材料过多,过于复杂精巧,造价昂贵而使用率偏低;或自制材料过于简陋,过于追求成本的经济性,孩子不感兴趣;或材料更新速度过慢甚至一成不变,仅仅发挥装饰幼儿园的作用;或材料玩儿法单一,仅供某个特定区域或主题活动使用,不具备良好互动性。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首先应该是有效的,即幼儿感兴趣的,经常使用的,能够在活动中切实发挥作用前提之下的;其次是具备互动性,即在保证经济适用基础上发挥最大作用,即材料的投放是高效性的,材料的互动性即高效性的一种表现。保证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观察和分析,勿追求材料多、繁,或者俭、省,而要将材料投放的目的落在追求符合当前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之上;在材料使用过程中积极发挥幼儿教师的指导和辅助功能,必要时进行演示或操作,充分发挥材料的支架作用。其次,注重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区域内的材料设置时间过长或一成不变易造成幼儿心理疲劳、倦怠,幼儿教师应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准备不同的材料,同一年龄阶段幼儿的活动材料及时更换、更新。改变原有区域活动环境,不仅仅是扔掉旧材料,购置新材料,还可以通过教师、幼儿共同参与的旧玩具改造,重新包装等活动进行。有效性是高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只有在保证其有效性的基础之上,才能追求其更高程度的互动性。某一区域的活动材料不仅仅可用于该区域使用,还可以在其他区域活动中产生良好互动。一物多用经济实用,减少了幼儿园经济支出,减轻幼儿教师制作、准备材料的压力,在人力、物力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具有良好互动性的材料必须是幼儿感到新奇的,有兴趣的,甚至富有挑战性的,才能高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三、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自主性与教育性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环境资源,引导幼儿进行区域的、自主的、充满趣味的活动,这是区域活动显著的特征。在幼儿园中我们会发现,往往區域活动会独立的出现在班级日程表之中,即班级在某一时间段起到衔接其他活动的功能,通常为半小时左右集中进行,或上下午、单双日交替进行,这样的时间安排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反映,原有的教学任务已经占据了足够的工作时间,区域活动空降而来,教师感觉力不从心,心力交瘁;对孩子而言有时起衔接作用的区域活动时间过于短暂,往往刚拿出玩具,刚进入活动状态时活动被老师叫停,又手忙脚乱的收拾玩具,幼儿感到意犹未尽。区域活动成为教师的负担,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原因是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未处理好区域活动与幼儿园课程、幼儿园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将区域活动割裂出来,突出了区域活动自主性,忽略了其统一于幼儿园课程之下的教育性功能。在幼儿园中,区域活动及其环境创设有明显的自主性,且渗透到区域主题的设置,区域活动材料的选取,幼儿活动形式等各个方面,但区域活动不应与幼儿园课程及其他活动割裂开来,区域活动不仅仅是幼儿自发的、无目的的玩,应将区域活动统一于幼儿园课程整体之下。为此,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环境创设时应指向幼儿园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不能与之相背离,应围绕统一目标进行,即区域活动目标与幼儿园课程目标存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二,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材料的选取应与幼儿园课程内容相联系,区域的实用性大于装饰性。第三,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应有利于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并渗透于其他活动的开展进行之中。环境对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生成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认识枫叶红了,到生成“秋天来了”这样的课程。同时,区域空间的设置、区域的划分为幼儿园集体教学、小组教学提供了空间支持。另外,有学者指出区域活动就是自主性游戏,角色游戏区例如“娃娃家”属于区域活动的一个分区,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应考虑到区域活动与其他活动形式的联系,以促进幼儿园各种活动的顺利开展。
结语:幼教工作者积极探索,接受区域活动中不断出现的新挑战,在幼儿园实践工作中突破创新,优化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有利于区域活动发挥优势,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化,最终将造福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彰显教育“育人”之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徐英.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路径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5,8.
[2]庄宏玲.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5.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环境创设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178-02
前言:相比于正规的教育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同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是幼儿教育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值得众多幼师思考与探究。
一、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科学性与秩序性
在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区域活动空间有限或狭窄,幼儿活动不开,甚至造成幼儿扎堆、拥堵的场景。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区域活动空间规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教师在规划区域空间时较少考虑幼儿实际需要,幼儿感兴趣的、利用率较高的区域数目少,幼儿不感兴趣的区域数目过多,场地过大,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缺乏墙面、户外三维空间的有效利用;其二,区域活动空间使用无序,环境创设缺乏协调与指导功能,例如较少考虑各个区域的“承载量”,缺乏维持活动秩序的区域标识。为此,区域活动空间设置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第一,积极开拓三维及户外空间,拓展活动范围。区域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室内、桌面之上,还应利用墙面、地面、窗台、窗户、走廊以及户外环境资源。第二,切实把握幼儿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征及兴趣需要。提供幼儿感兴趣的区域,对于幼儿较为集中的区域提供更多场地,并随幼儿年龄的成长调整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如为大班幼儿要比小班设置更多的探究性活动的区域。
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与互动性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区域材料投放常常存在以下问题:材料过多,过于复杂精巧,造价昂贵而使用率偏低;或自制材料过于简陋,过于追求成本的经济性,孩子不感兴趣;或材料更新速度过慢甚至一成不变,仅仅发挥装饰幼儿园的作用;或材料玩儿法单一,仅供某个特定区域或主题活动使用,不具备良好互动性。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首先应该是有效的,即幼儿感兴趣的,经常使用的,能够在活动中切实发挥作用前提之下的;其次是具备互动性,即在保证经济适用基础上发挥最大作用,即材料的投放是高效性的,材料的互动性即高效性的一种表现。保证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观察和分析,勿追求材料多、繁,或者俭、省,而要将材料投放的目的落在追求符合当前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之上;在材料使用过程中积极发挥幼儿教师的指导和辅助功能,必要时进行演示或操作,充分发挥材料的支架作用。其次,注重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区域内的材料设置时间过长或一成不变易造成幼儿心理疲劳、倦怠,幼儿教师应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准备不同的材料,同一年龄阶段幼儿的活动材料及时更换、更新。改变原有区域活动环境,不仅仅是扔掉旧材料,购置新材料,还可以通过教师、幼儿共同参与的旧玩具改造,重新包装等活动进行。有效性是高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只有在保证其有效性的基础之上,才能追求其更高程度的互动性。某一区域的活动材料不仅仅可用于该区域使用,还可以在其他区域活动中产生良好互动。一物多用经济实用,减少了幼儿园经济支出,减轻幼儿教师制作、准备材料的压力,在人力、物力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具有良好互动性的材料必须是幼儿感到新奇的,有兴趣的,甚至富有挑战性的,才能高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三、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自主性与教育性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环境资源,引导幼儿进行区域的、自主的、充满趣味的活动,这是区域活动显著的特征。在幼儿园中我们会发现,往往區域活动会独立的出现在班级日程表之中,即班级在某一时间段起到衔接其他活动的功能,通常为半小时左右集中进行,或上下午、单双日交替进行,这样的时间安排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反映,原有的教学任务已经占据了足够的工作时间,区域活动空降而来,教师感觉力不从心,心力交瘁;对孩子而言有时起衔接作用的区域活动时间过于短暂,往往刚拿出玩具,刚进入活动状态时活动被老师叫停,又手忙脚乱的收拾玩具,幼儿感到意犹未尽。区域活动成为教师的负担,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原因是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未处理好区域活动与幼儿园课程、幼儿园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将区域活动割裂出来,突出了区域活动自主性,忽略了其统一于幼儿园课程之下的教育性功能。在幼儿园中,区域活动及其环境创设有明显的自主性,且渗透到区域主题的设置,区域活动材料的选取,幼儿活动形式等各个方面,但区域活动不应与幼儿园课程及其他活动割裂开来,区域活动不仅仅是幼儿自发的、无目的的玩,应将区域活动统一于幼儿园课程整体之下。为此,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环境创设时应指向幼儿园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不能与之相背离,应围绕统一目标进行,即区域活动目标与幼儿园课程目标存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二,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材料的选取应与幼儿园课程内容相联系,区域的实用性大于装饰性。第三,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应有利于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并渗透于其他活动的开展进行之中。环境对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生成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认识枫叶红了,到生成“秋天来了”这样的课程。同时,区域空间的设置、区域的划分为幼儿园集体教学、小组教学提供了空间支持。另外,有学者指出区域活动就是自主性游戏,角色游戏区例如“娃娃家”属于区域活动的一个分区,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应考虑到区域活动与其他活动形式的联系,以促进幼儿园各种活动的顺利开展。
结语:幼教工作者积极探索,接受区域活动中不断出现的新挑战,在幼儿园实践工作中突破创新,优化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有利于区域活动发挥优势,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化,最终将造福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彰显教育“育人”之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徐英.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路径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5,8.
[2]庄宏玲.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