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指出建构学生的自我语言是基础,可通过读出情味、实说实练、倾听分享来实现。
【关键词】生本位 语文核心素养 《背影》 《爱莲说》
关于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专家已经给出了界定,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在语文素养整体结构中则处于基础层面。学生个体言语的建构除了通过大量阅读有益书籍获得外,语文课堂则是另一个很重要的阵地。
到底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语言呢?这在理论上似乎很清楚,但是在实践中操作起来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讀出情味——建构语言的前提
阅读教学中面对一篇新课文,先应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语言的美。采用范读、配乐朗读、诗朗诵、讲故事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他们自由读、指名读或齐读。在具体教学某一部分时,也要先进行整体感受。不过,这时要求更高了,采用学生默读、指名读、教师引读或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除了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朗读指导,加深学生的解读感受。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经常提醒学生,语言文字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只要你用心品味,就会发现它们一个个都是活蹦乱跳的,都充满了喜怒哀乐。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百遍,其情自悟。
二、实说实练——建构语言的核心
1.品味语言——建构语言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要对文本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体会作者建构和运用语言的意图,向作者学习如何建构和运用语言。例如我们可以用比较的办法来品味《背影》里的经典语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慢慢)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弯)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蹬);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的《背影》语言平实简洁,却传达出了无限的深情。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我将上文中加点的词语换成了括号内的。学生反复读,细细咀嚼品味。“‘蹒跚’表现了父亲年龄大身体胖,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慢慢’根本就表现不出来这个意思了,改得不好。”“还有‘弯’,多容易就可以办到事啊,下月台对于父亲是很费劲的事,这个词也不好。”“‘蹬’也不好,那是有力量年轻的人才有的,不符合实情”……无需我多说,学生已经领会了大家运用语言的精妙,这为学生自我建构语言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2.模仿练习——建构语言的实战
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和文本设计出来的语言训练,是学生建构自己语言的重要途径。语言训练可以是根据语境填个词使句子既完整又合乎情理,可以是仿写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仿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
在阅读教学的言语训练中,仿句练习是比较常见的。比如,《爱莲说》中这段对莲进行描写的经典语段: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赏析之后,我们要抓住机会提升学生建构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来进行仿句练习。
请同学们依据内容,合理想象拓展,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君子如莲,不。”
学生写到:君子如莲,不攀附权贵。
君子如莲,不沾染污秽。
君子如莲,不贪图名利。……
从学生的仿句练习中可以看到学生充分地感受和理解了作者的语言个性,并且也能够在学习模仿中开始建构自己的语言,虽然很不成熟,很稚嫩,但是令人可喜的。
仿一段话或一个篇章的言语练习有点难度。这种言语练习重在模仿一篇文章的精妙的构思、整体结构、开头结尾、表现手法等。在充分地解读一篇文章后,让学生趁热打铁模仿完文,不仅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模仿中体验大段写文的乐趣。
三、倾听分享——建构语言的动力
魏书生说“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也许,在课堂上能听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我的心声,这应该就是最好的语文课堂,是我们追求的课堂,而激发孩子想说的冲动,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彼此真诚的倾听分享是一种最好的动力。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自主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只有这样,语文课的教育意义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最基本的就是建构起学生自我的语言,而建构学生自我的语言又是一切素养的基础。阅读教学是建构学生个体语言的聚宝盆,我们教师一定要像珍爱土地的老农一样耕耘好这方乐土,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把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播进学生的心田,让语言文字的魅力滋养孩子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余文森 著.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三中学)
【关键词】生本位 语文核心素养 《背影》 《爱莲说》
关于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专家已经给出了界定,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在语文素养整体结构中则处于基础层面。学生个体言语的建构除了通过大量阅读有益书籍获得外,语文课堂则是另一个很重要的阵地。
到底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语言呢?这在理论上似乎很清楚,但是在实践中操作起来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讀出情味——建构语言的前提
阅读教学中面对一篇新课文,先应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语言的美。采用范读、配乐朗读、诗朗诵、讲故事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他们自由读、指名读或齐读。在具体教学某一部分时,也要先进行整体感受。不过,这时要求更高了,采用学生默读、指名读、教师引读或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除了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朗读指导,加深学生的解读感受。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经常提醒学生,语言文字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只要你用心品味,就会发现它们一个个都是活蹦乱跳的,都充满了喜怒哀乐。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百遍,其情自悟。
二、实说实练——建构语言的核心
1.品味语言——建构语言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要对文本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体会作者建构和运用语言的意图,向作者学习如何建构和运用语言。例如我们可以用比较的办法来品味《背影》里的经典语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慢慢)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弯)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蹬);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的《背影》语言平实简洁,却传达出了无限的深情。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我将上文中加点的词语换成了括号内的。学生反复读,细细咀嚼品味。“‘蹒跚’表现了父亲年龄大身体胖,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慢慢’根本就表现不出来这个意思了,改得不好。”“还有‘弯’,多容易就可以办到事啊,下月台对于父亲是很费劲的事,这个词也不好。”“‘蹬’也不好,那是有力量年轻的人才有的,不符合实情”……无需我多说,学生已经领会了大家运用语言的精妙,这为学生自我建构语言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2.模仿练习——建构语言的实战
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和文本设计出来的语言训练,是学生建构自己语言的重要途径。语言训练可以是根据语境填个词使句子既完整又合乎情理,可以是仿写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仿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
在阅读教学的言语训练中,仿句练习是比较常见的。比如,《爱莲说》中这段对莲进行描写的经典语段: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赏析之后,我们要抓住机会提升学生建构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来进行仿句练习。
请同学们依据内容,合理想象拓展,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君子如莲,不。”
学生写到:君子如莲,不攀附权贵。
君子如莲,不沾染污秽。
君子如莲,不贪图名利。……
从学生的仿句练习中可以看到学生充分地感受和理解了作者的语言个性,并且也能够在学习模仿中开始建构自己的语言,虽然很不成熟,很稚嫩,但是令人可喜的。
仿一段话或一个篇章的言语练习有点难度。这种言语练习重在模仿一篇文章的精妙的构思、整体结构、开头结尾、表现手法等。在充分地解读一篇文章后,让学生趁热打铁模仿完文,不仅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模仿中体验大段写文的乐趣。
三、倾听分享——建构语言的动力
魏书生说“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也许,在课堂上能听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我的心声,这应该就是最好的语文课堂,是我们追求的课堂,而激发孩子想说的冲动,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彼此真诚的倾听分享是一种最好的动力。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自主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只有这样,语文课的教育意义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最基本的就是建构起学生自我的语言,而建构学生自我的语言又是一切素养的基础。阅读教学是建构学生个体语言的聚宝盆,我们教师一定要像珍爱土地的老农一样耕耘好这方乐土,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把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播进学生的心田,让语言文字的魅力滋养孩子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余文森 著.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