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现场报道应突出现场感

来源 :学问·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82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现场采访并做口头报道的报道形式,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报道优势的的报道形式之一。如何突出电视现场报道的现场感,本文从多用口头报道等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现场报道;现场感
  
  近年来,电视节目中现场报道的比例越来越大,它既突出了电视的特点,又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在重大的突发性事件中,这一点显得尤为明显。
  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现场采访并做口头报道的报道形式,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报道优势的的报道形式之一。电视现场报道的特点是记者的采访和解说在现场一次完成。电视现场报道可以作为片段穿插在电视消息中,也可以全部在现场完成。电视现场报道可以直接播出,也可以经后期编辑后播出。对于电视记者来说,电视现场报道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现场感。
  
  一、多用口头报道
  
  现场报道是现场发生的事实为主,它以直观的视觉形象信息,排除观众对新事物认识上的怀疑性,较大程度减少观众对事实的误解。记者通过在现场了解情况,通过电视直播,因为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传播出去之间的时间距离越小,新闻价值越大,时效性也越强,加上记者用口头报道来报道现场的新闻事实,可以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汶川特大地震这一突发新闻大事件中,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改变了过去那种先拍摄活动画面、后写文字解说、再由播音员配音播出的老一套电视新闻制作模式,采取了无剪辑摄像,采用记者出镜的现场口头报道形式,摄像记者配合记者的报道摄取相应画面,与新闻事件进展作同步新闻传播。特别是对人们关注的那些通讯失去联系的乡镇,通过电话报道及画面结合等手段,使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与接收具有同时性,也为方方面面电视观众提供了最快、最新的信息,缩短了观众与地震发生、救人等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离,使观众产生了与事件进展的同步感。由于报道出现在第一时间,观众了解了事情的过程真相,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观众,提高了收视率,大大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在汶川特大地震的日子里,电视新闻现场随处可见,记者不辞辛苦、不怕牺牲,用他们的视角,进行现场报道,把地震灾区的情况呈现给观众,起到了其它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多用细节画面
  
  由于现场报道可以真实展现新闻事件的全貌,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规定环境是新闻发生的现场。电视台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甚至是参与者,他对现场最了解,所以要突出现场感,在报道中应当多用细节画面。因为在现场报道中,有些看到的只是表面的东西,记者要想完整全面客观地表达对事件的真情实感,首先是多听取现场知情人的看法,有关部门的意见,了解基本情况后,才能准确地将新闻事件客观准确地进行。汶川特大地震的成功报道也就在这里,中央台记者面对血淋淋、惊心动魄的场面,置身其中向观众讲述抗震救灾的经过,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物、特定的现场气氛甚至种种在倒塌房屋底下救人感人细节,使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在观众的眼前展开,加之图像再现的现场情景,使观众感同身受,产生了强烈的现场感。现场具有表现力、震撼力、冲击力、能够扣人心眩的细节画面,比任何解说词、现场描述都符合事实本身,更真实生动,也更容易打动观众。由于现场报道非常形象直观地将抗震救灾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现场情景,将记者在现场采访报道的真实过程和富有动感的现场气氛用客观实录手法,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使观众直接看到、听到现场的场面和场景,直接感受到现场特有的气氛,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三、语言要形象化
  
  在现场报道中,语言的形象化是现场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运用口语化的、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报道,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近年来,电视语言趋于书面语言化,使得观众听起来有些费劲。这就需要我们的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尤其要注重语言的变化。再一个,现场报道的形象生动还表现在对动词、形容词的正确运用上。因为一个干巴巴的现场报道,没有一点动的色彩,是打动不了听众的心的。做好现场报道就应当把握住它的特点和优势,使新闻的现场感更强,观众才能更喜欢听。另外,新闻记者在掌握各种不同的新闻写作方法的同时,还要多读一些文学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丰富词汇。还要学会对生活的积累,向人民群众学习生活中的语言,这样才能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现场报道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
  面对面的交流是电视的特色。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与观众面对面,构成的关系是人与人的交流。这种交流是语气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交流,观众比较容易接受,有利于对新闻信息的接受与消化,使观众产生心理参与感与现场参与感。记者向观众当场讲述事件发生的一切,就好象把事件现场和新闻人物一起带到观众面前,让观众自然而然地参与其中,既真实又感到亲切,也符合现在观众的收视心理。
  对于现场报道来说,记者不是把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就了事,而是让观众透过画面现场了解更多的情况。记者的背景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在现场报道时,记者可以有意识地从大多数观众的兴趣出发,向当事人和目击者直接提出问题,以回答观众迫切想了解,但想问而没有机会问的问题。如:汶川地震发生后,观众最想了解的是具体灾情、救灾过程、灾民吃住等问题,而记者在现场一一详细进行现场报道,这样就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意识和他们的参与感。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深入采访,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现场报道的特点和优势,我们的报道才能受到观众喜爱,并且成为精品。
  
  【参考文献】
  [1]陈韵昭译《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张骏德《现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任丹(1975--):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1997年毕业于佳木斯大学经济系,现任佳木斯电视台新闻部记者
其他文献
【摘要】80集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播出后掀起了阵阵收视狂潮,它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利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调侃戏谑,带给观众一道狂欢的娱乐大餐。而《武林外传》也对我们传统的戏剧形态——戏曲,有很多借鉴和学习,让观众眼前一亮。本文将对《武林外传》对中国戏曲的借鉴做出分析,以从中得到一些戏曲和电视剧结合的启示。  【关键词】武林外传;陌生化;戏曲元素     80集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自2005年
期刊
【摘要】资产阶级阔少亚历克·德伯只是玷污了苔丝的肉体,但安吉尔·克莱尔却完全摧毁了苔丝的精神世界。无论是真小人亚历克还是伪君子安吉尔都无法改变苔丝悲惨的命运。  【关键词】真小人;伪君子;苔丝    一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他以浓烈的悲观主义情绪,开创了英国文学的哈代时代,成为"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曹操与汉室的关系;《汉纪》的思想表露以及《汉纪》具体的写作情况三个方面,论证了《汉纪》的修订不可能是曹操授意所为。  【关键词】《汉纪》;荀悦;曹操;修订原因    《汉纪》成书于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作者荀悦,字仲豫,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荀悦在修编《汉纪》之时,东汉政权事实上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境地。然而,荀悦仍然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了这项看似与时局无关的工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大众文化的兴起与迅速繁荣,为深处精神与文化饥渴的现代人类找到了暂时的皈依之所,然而,身负重任的大众文化,在满足人们欲望的同时又使人们陷入一个隐形的文化荒漠:欲望的泛滥与心灵的空虚,身体的放纵与精神的沉沦,神圣的颠覆与信仰的缺失。在拯救文化的使命认可与表象遮蔽下,大众文化驶入了一条迷失之路。  【关键词】大众文化;精神困境;遮蔽;拯救;迷失    二十世纪是一个苦难与神秘交织的世纪。
期刊
【摘要】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紧密相连,印象主义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从这一时期起,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跳跃的幅度越来越大,革新的锋芒越来越鲜明。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比其他任何人的贡献都多。在莫奈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的作品总是以时代的生活情景为主题,且始终都秉持在户外写生的印象派
期刊
【摘要】本文拟从中英衔接差异,揭示出对语篇翻译的启示。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是构成语篇一致性和连贯性最基本的条件。英语与汉语有衔接方式的共性,但也有各自的特点, 在语篇语言学关于衔接和连贯理论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各种衔接手段能有效的提高译文的质量。  【关键词】照应;省略;替代;词汇衔接;语篇翻译    一、引言    韩礼德和哈桑在《英语的衔接》中指出,衔接就是把上下文联系起来的机制,使得语
期刊
【摘要】发展先进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支柱。不断创造先进健康社会主义新文化,为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先进文化;理论意义    先进文化是对现实超越,代表着社会前进方向。它能够开阔人们视野,给人们的精神领域带来新气象,为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马克思在热情讴歌先进文化的巨大历史推动力时形象地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
期刊
【摘要】文章从党的新闻事业及时代的需求出发探讨如何挖掘和写作电视社会新闻,使这一新兴的独特新闻模式植根于最广大的受众中,受群众欢迎。  【关键词】电视;党性;时代感;社会新闻;挖掘和写作    随着电视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电视社会新闻在不断地拓宽报道领域。毋庸讳言电视台是当代受众面最广的媒体,而新近十几年来,社会新闻以其时效性强、观点新锐,贴近生活、反应迅速、信息密集给电视新闻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
期刊
【摘要】 ontology是西方哲学的奠基性范畴,通过对其起源及国内哲学界释译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它的翻译和诠释存在诸多争议。由此,笔者认为,当代国内哲学界对西方哲学某些精深部分的把握,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  【关键词】 ontology;诠释;翻译;哲学    ontology这个词在国内外的解释翻译甚多,它的研究对象、任务含有多义性,有点不可言说的味道,但我们还要说。为此要把哲学史上和
期刊
【摘要】本文从真实性角度探讨纪录片的艺术价值和创作意义,阐述纪录片的真实理念即真实性的概念及其修辞性,真实性的表现和实现过程。还说明了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纪实手法对真实的重要性,并在拍摄过程中的创作态度,以达到纪录片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的最终想法。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纪实手法;纪录过程    对于纪录片的概括我更喜欢肖平在他的书中所说的,"纪录片是既是一种世相,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