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边是劳心劳力、白发苍苍的父母,一边是赖在父母怀里不“断乳”的子女,这种畸形现象让我们感到无言的沉重。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调查,目前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父母供养着。他们认为,在家里吃老人的、用老人的天经地义,做父母的就应该俯首甘为子女“牛”,有人用“啃老族”来形容这些年轻人的生存状态。
“啃老族”六类人群
据分析,“啃老族”的构成主要有6类人群。一类是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一类约占20%。二类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这一类占10%左右。三类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他们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但又不愿当个打工者,这一类约占20%。四类是频繁跳槽者,跳来跳去最后“漂”到社会无事可做,这一类占10%。五类是单位里下岗的年轻人,习惯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这一类占10%左右。六类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这一类占到30%。
走近身边“啃老族”
今年33岁的周伟与父母同住,他的生活十分单调,每天睡到中午起床,等父母做好饭吃饱后,就去小区门口或者附近花园和退休老人一起打牌、下棋,吃过晚饭就在家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直到半夜才睡觉。周伟的父亲为此伤透了脑筋。前些日子,他父亲托了熟人让周伟去一家单位当保安,可周伟喝酒打架被“炒鱿鱼”。现在,周伟每天以养老的心态在家里白吃白喝,身上没有钱了就伸手向父母要。
去年从南京某重点大学毕业的小赵(化名),所学专业是被人羡慕的人力资源管理,叮他至今还没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家待业的一年多时间里,小赵先后去过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寻找创业的机会,但都无功而返。直到现在,小赵还在人才市场上徘徊,靠父母每月接济度日。
今年芳龄22岁的小玉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娇娇女”,父母都是城建系统的工程师,家庭总收入不菲。在这样一个“高知”家庭里,父亲对小玉期望很高,为女儿设计了一条从重点小学,到中学、大学,甚至出国留洋的“金光大道”。母亲对女儿更是“爱到骨头里”了,即使是小玉的无理要求也言听计从。因为懒惰,小玉18岁便结束了学习。因为缺技能、不勤劳让她就业屡屡碰壁。其后,她又花了3万元“蜻蜓点水”般地学了学时髦的商务英语、电脑、艺术插花等。然而一接触工作,她便以“不喜欢”、“不适合”、“不干伺候人的活”等理由推掉,如今已在家闲了两年多,终日无所事事。
警惕“啃老族”成社会“杀手”
“啃老族”的存在,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资料显示,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将是我国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60岁以上老人数平均每年将增长4%以上,65岁以上老人数的年增长速度将超过5%,被称为老年老人或老老人的8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更快。老龄化社会必将带来的沉重的社会抚养压力和社会保障压力,要缓解这种“压力”,一则需要进一步健全老年人保障体系,在保险、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科学有效的制度支撑;另一方面,也要求子女必须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对于这些日渐老迈却还在供养成年子女的父母们,他们一旦失去了劳动能力,又靠谁来赡养?如果按照“30%的成年人正在啃老”这一调查结果来测算,至少有两倍于“啃老族”数目的老人未来会因为子女的“长不大”而尝到苦果。
“啃老族”的长期存在、生存能力堪忧,不但影响着老一代人,也影响其下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对父辈,“啃老族”因为依赖而缺乏赡养能力;对子女,又由于“无能”而无法承担相应的教养责任,久而久之,势必引发更严重、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啃老族”是对教育的报复
一个人可以成不了名成不了家,建不了功立不了业,但必须成人自立,至少要自己养活自己。而本该是勤奋工作的年纪,现在却要依然由父母供养着,这与其说匪夷所思,不如说发人深思。那么,“啃老族”谁之过呢?在对“啃老族”予以斥责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冷静思考一下,谁造就了“啃老族”?与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吗?
现在的“啃老族”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他们从一生下来父母就对他们倍加溺爱和呵护,什么事都不让他们操心,而且,大多数父母在对子女的抚养过程中,只重视和关注子女身体衣着是否避寒保暖,生理是否健康等的“养身”,而往往忽视孩子在精神上是否独立、人格上是否成熟的“养心”。这样的家庭教育,使孩子长大成人后无法从精神上“断奶”、经济上独立,对父母依赖至极。
然而,让人更为不解的是,过去的家庭教育已是缺憾万分,但面对要靠上辈养活的“啃老族”,他们的父母长辈却总是不愿积极正视,看着孩子整天在家混日子,心里虽恨,可又没有办法。父母长辈这样的思想,只能纵容“啃老族”“猛啃”、“久啃”。
从学校教育方面看,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成长起来的“啃老族”,在学校接受的大多是只重视分数的应试教育,学校很大程度地忽视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如此,本已在家庭中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就没有了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在家庭中的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唯我娇贵的“小公主”,就没有团结、协作素养的实践。最后,就成了在生活中无力自理,社会中无力自立,就业中常遭淘汰,不得不依赖长辈,不得不“啃噬”父母的“啃老族”。
专家眼中的“啃老族”
社会学家:“啃老族”大多身无长技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安琪:“啃老族”的产生,从观念上分析,中国父母觉得穷其一生的努力正是为了子女,他们会尽全力让孩子成年后过上“体面”的生活;另一方面,家庭的温情、溺爱让年轻人以为接受父母的支援是理所当然的。
清华大学社会学家孙立平:“啃老族”绝大部分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在应试教育中,他们没有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就业市场中无优势可言。
劳动部门:部分年轻人“主动失业”
广州市劳动就业指导中心一位负责人:与“4050”人员被迫下岗不同的是,很多二三十岁青年(包括大学毕业生)是心甘情愿地主动失业。他们对工作本身没有强烈的渴求,或者对现有工作存有反感倾向。当希望和现实存在较大偏差时,他们多数拒绝参加社会培训,认为那是专门为中年下岗者设置的。对自身定位不准,是阻碍他们找工作的重要原因。
教育专家:“啃老族”实质是拒绝长大
广州一位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谢老师:“啃老族”实质是一些青年拒绝或不愿长大。“太辛苦”、“太累”是他们拒绝工作的重要理由,这些年轻人身上存在共同的致命缺陷。例如技能低、不求上进、害怕竞争、责任心偏差,勤劳、勤俭意识淡漠,加上父母溺爱等原因,让他们心高气傲,价值观出位,往往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困惑中。
如何对待“啃老族”
“啃老”其实是一种“精神颓废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思想懒惰,不思进取,大事干不成,小事又不愿做。“啃老”现象折射出少数年轻人严重缺乏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同时,“啃老”现象也反映了部分年轻人生存能力、就业技能与当今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差距较大。
解决“啃老”问题关键是要医治年轻人的“精神颓废症”,教育和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勇敢地面对工作压力,积极主动就业,而不是消极回避就业。
同时,政府部门要举办各种培训班,加强对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年轻人的培训,让他们早日找到自己的社会坐标。
总之,只要社会上多一些鼓励少一点嘲讽,政府多一些扶持和引导,父母们多“硬起心肠”,“啃老族”“这一壶没有烧开的水”就会尽早“烧开”。
(本刊综合)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调查,目前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父母供养着。他们认为,在家里吃老人的、用老人的天经地义,做父母的就应该俯首甘为子女“牛”,有人用“啃老族”来形容这些年轻人的生存状态。
“啃老族”六类人群
据分析,“啃老族”的构成主要有6类人群。一类是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一类约占20%。二类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这一类占10%左右。三类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他们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但又不愿当个打工者,这一类约占20%。四类是频繁跳槽者,跳来跳去最后“漂”到社会无事可做,这一类占10%。五类是单位里下岗的年轻人,习惯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这一类占10%左右。六类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这一类占到30%。
走近身边“啃老族”
今年33岁的周伟与父母同住,他的生活十分单调,每天睡到中午起床,等父母做好饭吃饱后,就去小区门口或者附近花园和退休老人一起打牌、下棋,吃过晚饭就在家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直到半夜才睡觉。周伟的父亲为此伤透了脑筋。前些日子,他父亲托了熟人让周伟去一家单位当保安,可周伟喝酒打架被“炒鱿鱼”。现在,周伟每天以养老的心态在家里白吃白喝,身上没有钱了就伸手向父母要。
去年从南京某重点大学毕业的小赵(化名),所学专业是被人羡慕的人力资源管理,叮他至今还没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家待业的一年多时间里,小赵先后去过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寻找创业的机会,但都无功而返。直到现在,小赵还在人才市场上徘徊,靠父母每月接济度日。
今年芳龄22岁的小玉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娇娇女”,父母都是城建系统的工程师,家庭总收入不菲。在这样一个“高知”家庭里,父亲对小玉期望很高,为女儿设计了一条从重点小学,到中学、大学,甚至出国留洋的“金光大道”。母亲对女儿更是“爱到骨头里”了,即使是小玉的无理要求也言听计从。因为懒惰,小玉18岁便结束了学习。因为缺技能、不勤劳让她就业屡屡碰壁。其后,她又花了3万元“蜻蜓点水”般地学了学时髦的商务英语、电脑、艺术插花等。然而一接触工作,她便以“不喜欢”、“不适合”、“不干伺候人的活”等理由推掉,如今已在家闲了两年多,终日无所事事。
警惕“啃老族”成社会“杀手”
“啃老族”的存在,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资料显示,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将是我国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60岁以上老人数平均每年将增长4%以上,65岁以上老人数的年增长速度将超过5%,被称为老年老人或老老人的8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更快。老龄化社会必将带来的沉重的社会抚养压力和社会保障压力,要缓解这种“压力”,一则需要进一步健全老年人保障体系,在保险、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科学有效的制度支撑;另一方面,也要求子女必须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对于这些日渐老迈却还在供养成年子女的父母们,他们一旦失去了劳动能力,又靠谁来赡养?如果按照“30%的成年人正在啃老”这一调查结果来测算,至少有两倍于“啃老族”数目的老人未来会因为子女的“长不大”而尝到苦果。
“啃老族”的长期存在、生存能力堪忧,不但影响着老一代人,也影响其下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对父辈,“啃老族”因为依赖而缺乏赡养能力;对子女,又由于“无能”而无法承担相应的教养责任,久而久之,势必引发更严重、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啃老族”是对教育的报复
一个人可以成不了名成不了家,建不了功立不了业,但必须成人自立,至少要自己养活自己。而本该是勤奋工作的年纪,现在却要依然由父母供养着,这与其说匪夷所思,不如说发人深思。那么,“啃老族”谁之过呢?在对“啃老族”予以斥责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冷静思考一下,谁造就了“啃老族”?与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吗?
现在的“啃老族”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他们从一生下来父母就对他们倍加溺爱和呵护,什么事都不让他们操心,而且,大多数父母在对子女的抚养过程中,只重视和关注子女身体衣着是否避寒保暖,生理是否健康等的“养身”,而往往忽视孩子在精神上是否独立、人格上是否成熟的“养心”。这样的家庭教育,使孩子长大成人后无法从精神上“断奶”、经济上独立,对父母依赖至极。
然而,让人更为不解的是,过去的家庭教育已是缺憾万分,但面对要靠上辈养活的“啃老族”,他们的父母长辈却总是不愿积极正视,看着孩子整天在家混日子,心里虽恨,可又没有办法。父母长辈这样的思想,只能纵容“啃老族”“猛啃”、“久啃”。
从学校教育方面看,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成长起来的“啃老族”,在学校接受的大多是只重视分数的应试教育,学校很大程度地忽视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如此,本已在家庭中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就没有了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在家庭中的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唯我娇贵的“小公主”,就没有团结、协作素养的实践。最后,就成了在生活中无力自理,社会中无力自立,就业中常遭淘汰,不得不依赖长辈,不得不“啃噬”父母的“啃老族”。
专家眼中的“啃老族”
社会学家:“啃老族”大多身无长技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安琪:“啃老族”的产生,从观念上分析,中国父母觉得穷其一生的努力正是为了子女,他们会尽全力让孩子成年后过上“体面”的生活;另一方面,家庭的温情、溺爱让年轻人以为接受父母的支援是理所当然的。
清华大学社会学家孙立平:“啃老族”绝大部分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在应试教育中,他们没有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就业市场中无优势可言。
劳动部门:部分年轻人“主动失业”
广州市劳动就业指导中心一位负责人:与“4050”人员被迫下岗不同的是,很多二三十岁青年(包括大学毕业生)是心甘情愿地主动失业。他们对工作本身没有强烈的渴求,或者对现有工作存有反感倾向。当希望和现实存在较大偏差时,他们多数拒绝参加社会培训,认为那是专门为中年下岗者设置的。对自身定位不准,是阻碍他们找工作的重要原因。
教育专家:“啃老族”实质是拒绝长大
广州一位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谢老师:“啃老族”实质是一些青年拒绝或不愿长大。“太辛苦”、“太累”是他们拒绝工作的重要理由,这些年轻人身上存在共同的致命缺陷。例如技能低、不求上进、害怕竞争、责任心偏差,勤劳、勤俭意识淡漠,加上父母溺爱等原因,让他们心高气傲,价值观出位,往往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困惑中。
如何对待“啃老族”
“啃老”其实是一种“精神颓废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思想懒惰,不思进取,大事干不成,小事又不愿做。“啃老”现象折射出少数年轻人严重缺乏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同时,“啃老”现象也反映了部分年轻人生存能力、就业技能与当今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差距较大。
解决“啃老”问题关键是要医治年轻人的“精神颓废症”,教育和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勇敢地面对工作压力,积极主动就业,而不是消极回避就业。
同时,政府部门要举办各种培训班,加强对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年轻人的培训,让他们早日找到自己的社会坐标。
总之,只要社会上多一些鼓励少一点嘲讽,政府多一些扶持和引导,父母们多“硬起心肠”,“啃老族”“这一壶没有烧开的水”就会尽早“烧开”。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