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艺术品市场会顺从权威?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4月,又一项力图打造权威艺术品鉴证平台的活动——由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的“‘艺术品身份证’签约仪式”隆重举行。该活动由ACC防伪科技提供技术支持,从艺术品源头出发,给每位玉石雕刻大师配发防伪制证系统,通过绑定艺术家指纹等身份信息、自动鎖定玉雕作品微观拍摄数据,为每件艺术品建立唯一、权威的身份证明。类似的艺术品鉴证平台,还有2013年6月雅昌文化集团推出的“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该系统通过艺术品征集、艺术家本人鉴定、艺术品技术备案、艺术品认证等环节,为艺术品办理权威的“身份证”。
  身份证之外的艺术品鉴定,通常依赖权威人士。艺术品市场假货泛滥,早已让买家防不胜防。有专家称,各大艺术品拍卖会上的假货占六成,地摊市场的假货更是高达95%以上。对于大多数缺乏鉴定能力的买家而言,第三方的评价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艺术品市场的鉴定大多属于民间自发行为。由于多数拍卖公司和艺术品鉴定公司不具备鉴定资质,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以及故宫博物院等相关机构的专家,只有在为文物系统内部、司法、海关等机构鉴定时,才具有文物艺术品鉴定资格,面向民间的鉴定力量严重缺失。那些权威文物管理机构、博物馆的鉴定专家,以及许多著名艺术家的弟子、家属,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鉴定权威。
  鉴定权威很容易在市场形成权威效应。权威效应,是指地位高、有威信者的言行容易引起公众重视,即人贵言重。权威效应在社会中普遍存在,谁一旦拥有了代表权威的头衔,便能让很多人顺从。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提到过一个“更换头衔投稿实验”:实验者收集了12篇由著名大学学者在一年至一年半前发表的论文,然后将作者的名字改掉,并将作者单位改成非著名组织,重新投给发表过它们的期刊。结果,其中的9篇未被期刊社认出并进入了评审程序,其中的8篇被认为质量不合格退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期刊,在国内作为衡量研究成果质量的工具,是很多单位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
  艺术品市场的权威效应同样明显。
  权威效应主要源自不安全心理,人们普遍认为,做事听从权威人物可以增加保险系数。在艺术品拍卖场,权威人士的暗示作用和带动力很强。早在1993年的上海朵云轩首场拍卖会,便由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谢稚柳开槌,香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举一号牌竞得第一件和最后一件拍品。1994年中国嘉德举办的春季拍卖会,则是由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徐邦达主持开槌。很多知名艺术品拍卖行的拍卖师是经验丰富的鉴定人员,比如原苏富比亚大区总裁、拍卖师朱汤生,原香港佳士得总经理、拍卖师林华田,都是著名的瓷器鉴定专家。拍卖师的权威性可以让买家确信拍品的质量,从而踊跃举牌。很多拍卖行还会聘请权威鉴定专家长期坐镇,给买家吃定心丸。
  在权威效应下,普通人很容易停止独立思考,盲从轻信。美国心理学家在大学课堂上请来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称其发现了一种化学物质,其气味强烈,对人体无害。化学家打开瓶盖,很快,不少学生示意闻到了气味。而其实,瓶子里装的只是蒸馏水,而化学家不过是位德语教师。
  艺术品市场的多个丑闻都与迷信权威有关。2010年九歌拍卖推出油画《人体蒋碧薇女士》,配有徐悲鸿长子徐伯阳与画作的合影及其所书“此幅油画确系先父徐悲鸿的真迹”,作品以7280万元成交。不久,竟有中央美院首届研修班十位学员联名指出,该画是他们当年的习作。2002年,华尔森集团总裁谢根荣收藏的一件“金缕玉衣”由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估价24亿元,两位本已发现其骗贷的建设银行某支行行长,因此再次为其提供资金4.56亿。事后多年发现,该玉衣是用零散玉片串缀而成。
其他文献
英海珍从景德镇来到上海,这位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此行是与她的先生章业大联手举办一场为期一周的《传承文化,青花之美——瓷画品鉴会》。出乎她所料的是,除了大型的艺术瓷瓶以外,由她手制的一款看似普通的青花盖碗,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即便海珍已经回景德镇有些日子了,还是有不少人慕名前来。一方面想看到展出的大器,另一方面,是想买到她手制的那款青花盖碗。”刚落座喝茶,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
期刊
2016年10月中旬,丁曦林与张永旭,两个60后,运用社交工具——微信,围绕着艺术和生活,进行了看似散漫、无主题变奏式的对话。透过这些即兴而有趣的长篇对话,我们不难享受到其间闪耀出的一些有意思的“火花”,包括张永旭对20多年绘画生涯的回顾、主张和态度,以及丁曦林站在圈子外,对艺术家成长途中细致入微的观察。现将他们的对话,原汁原味地整理如下。  丁曦林:永旭老兄,13日我专程去北京,不料与你“失之交
期刊
在很多人的眼中,拍卖机构的存在就像是为了在艺术品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两座桥梁,一曰“提供”,二曰“信任”,确保热爱艺术并重视艺术价值的人群能够顺利且安全地滿足其需求。因此一直以来,艺术品的品质、公司的信誉度都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焦点。但在近几年来,艺术品拍卖机构逐渐开始走向了上市的资本道路,这引得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议论,其背后真正的意图是什么?上市究竟是好是坏?……为此,本刊特别采访了几位圈内资深人士,
期刊
耳濡目染,感叹父亲的巧手天工  1994年出生于苏州的陈冠丞,是中国铜炉大师陈巧生之子,也是中国仿古铜炉(宣德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自童年起的记忆,就是以厂为家,与铜炉为伴。  据陈冠丞介绍,自己家中祖上三代都是铜匠,父亲从小就跟着爷爷学习如何敲打、铸造铜器等一系列基本功。但真正接触宣德炉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挖掘、并研究这个自明代起就逐渐失传,至民国时期已完全失传的宣德炉
期刊
科技,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儿,似乎所有房地产活动中都要求有科技元素,但如何将科技元素切切实实的运用到活动中,融为一体而不突兀却又贯穿始终于活动相匹配呢?2016年金秋10月,当太德邂逅葛洲坝,一场用科技、用创意打造的史无前例,最不像房地产发布会的发布会轰动业内外!  契合品牌主张与调性的“外壳”  作为中国葛洲坝地产首次对市场输出的品牌战略发布会,从什么角度切入、用什么手段去包装、通过哪些有效渠道进
期刊
在惯有的想象中,设计师这一职业所代表的往往是雷厉风行,个性张扬,甚至还会有那么些许的“不好相处”,但这些在黄颖的身上全都被颠覆了,温婉安静的她说起话来柔声细语,谈起过往的经历亦非常谦虚低调,对待任何事物似乎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淡定。而这恰恰也成为她的独到之处,令我们对她产生了好奇。从业20余年,黄颖见证了设计界的风格变迁,领略过创业的不易,了解到了市场的山重水复,而依旧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对待自己
期刊
与俞心樵素昧平生,在此我却想叫他一声“老俞!”  因为读他的诗歌,看他的画,像与老同学老朋友酒酣时的交谈,他的思想和情怀,令我心有戚戚,他属于生于1960年代、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兼而有之的“我们那一代”。  “我们那一代”的诗歌与绘画,往往带有一种东西,叫“激扬”。  何为“激扬”?一是他的诗歌或绘画,貌似个体的抒发,却传递了对社会、对时代的关切和责任;二是他的作品,常常像夜海里的航标灯,给了一些
期刊
期刊
互联网+,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熟悉在我们每天都接触它,陌生在我们不知道“+”的广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已经崛起了不少以科技传播为本的大头。也用加号“+”联结起了不少传统产业,从直接的金融贸易,到近年大热的教育(多媒体教学)、出版(电子书)、语言(网络用语)。那么这样的一个加号在遇上艺术时,等式的另一边又会得出怎样的变化呢?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主流成了物质与权力的博弈,艺术,似乎成了唯心
期刊
“墓志铭”般的“今诗故纸”  从太和空间那长长的木楼梯进入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铁窗下的古书”——泛着老纸特有的中黄色调的册页样式,用老宋体写着《墓志铭》全文,这是俞心樵流传最广的诗句之一:“在我的祖国,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诗,只有你未曾爱过我……”画面右下角钤着印朱文篆章“今诗故纸”,左上角(传统书法的落款处)手写体风格签名“俞心樵”,紧接着小方篆刻白文名章,原诗记录“一九八九年九月二日 清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