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力指的是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自从该概念被提出后,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其中包括创造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具有高创造力个体的人格特征等等。本文在总结前人在这几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了今后该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创造力心理健康人格智力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1 创造力、心理健康、智力、人格的定义
1.1 创造力的定义
“创造力”一词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1950年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首次提出。在这之后,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创造力的定义问题,目前还是众说纷纭,不同的研究者之间观点各不相同:有的强调主观创新,有的强调创造的客观目的;有的侧重于创造的过程,有的则侧重于创造的结果;有的从创造的认知基础出发,有的则从创造的动机和人格因素入手。因此,从这些侧面就反应了创造力本身的复杂性。现阶段我国常用的创造力定义是由莫雷等于1997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这一定义主要是根据结果来界定创造力的,其判断标准有两个:一是产品必须新颖或独特,要么是前所未有,破旧立新,要么是不同凡俗、别出心裁;二是产品要么具有社会价值,要么具有个人价值,如果某一产品或设想既无社会价值又无个人价值,我们就只能说其是空想或胡思乱想。同时,这一定义还表明创造力是能力的一种,是人类一种比较特殊的能力。
1.2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自我认知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能对自我做出客观的分析,对自己的体验、感情、能力和欲求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2)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态绝对不会是消极的、厌世的或万念俱灰的,他会努力去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自强不息,即使遇到挫折,也会成长起来,去追求人生真正的价值。(3)统一、安定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处理内心的各种能量,使之不产生矛盾和对立,保持均衡心态。他对于人生有一种统一的认知态度,当产生心理压力和欲求不满时,有较高的抗压力及坚韧的忍耐力。(4)自我调控能力。对于环境的压力和刺激,能保持自我相对的稳定,并具有自我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从于他人,善于调节自我的情绪和能力,果断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5)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他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世界,判断现实。(6)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受环境的支配、控制,而是顺应环境,适应环境,并积极地发问、变革环境,使之更适应人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热爱人类,适当地工作和游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问题。
1.3 智力的定义
同创造力的定义非常复杂一样,智力也是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机能,在心理学界、教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总的来说,主要有两因素论、群因素论、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多重智力论、智力的三元论等等。虽然各学者之间观点分歧很大,后来有研究者对这些定义进行了总结,发现在所有的定义中都包含三种能力,即处理抽象事物(观念、符号、关系、概念、原理)的能力而非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处理新颖情境的能力而非对熟悉情境作单纯的熟悉性反应的能力以及学习和运用涉及词或其它符号的抽象观念的能力。从以上的总结可以看出,研究者们都一致地认为,智力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兴趣、爱好等其他非认知领域的心理特性;并非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智力,智力是指认知活动中最一般、最基本的能力。
1.4 人格的定义
人格一词的起源自古希腊语persona。persona最初指古希腊戏剧演员在舞台演出时所戴的面具,与我们京剧中的脸谱类似。而后指演员本人,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现代心理学沿用persona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其中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即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的要求而戴的面具,反应出一个人外在表现。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关于心理学中人格的定义,比较流行的是: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本质特征。其中包括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和功能性等四个方面。独特性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稳定性指的是个体的人格一旦形成,虽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小小的改变,但是总体上还是保持不变。统合性指的是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人格分裂。功能性指的是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愤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2 创造力与心理健康、智力、人格之间关系的研究
2.1 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在心理健康与创造性的关系问题上,研究者们之间的存在着争论,但总结起来就是两种认识,即负相关与正相关。持负相关观点的研究者们认为,心理健康程度越差的个体创造力越高。
其代表人物是Lombroso,他观察到一些患者,特别是脑部受伤的人,在受伤之后表现出创造力增加,因而认为有些疾病会刺激创造力。另外一个代表人物是Eysenck,他认为天才都表现出高水平的精神分裂症状,创造者身上本我与超我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这种情绪困扰是创造的源泉。负相关的观点一经提出,就有很多研究者对其进行了验证,并且得到了一些结论支持了创造力和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的说法。如Lombroso(1891)对各领域公认的天才进行研究后发现,天才多患有抑郁症、自大狂、酗酒病、幻觉症等神经症,因而认为天才是心理病态的表露。又如Post(1994)等使用DSM-3对291名颇具创造力的科学家、作曲家、政治家、艺术家、思想家、作家进行研究,发现艺术家、作家身上心理病态的检出率高于科学家。另外,还有研究显示艺术类大学生抑郁得分高于科学类大学生。
另一种认识是正相关,其代表人物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只有那些具有高自尊的个体才能获得高水平的创造力。如Isaacs等人认为创造力的培养,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提供自我帮助。Torrance认为,人的大多数需要都通过创造性活动得到满足,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导致疾病,创造性问题解决可以和心理治疗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正相关观点,也有很多研究支持。如卢家楣(2002)等人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发现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性总体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我国学者俞国良(2006)从理论上具体阐述了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这些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明确提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培养和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创造组织。
2.2 创造力与智力关系的研究
具有创造力的人是否同时要具备较高的智力水平是多年来心理学界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termen发现,在儿童期预测到高智商的人往往长大后在事业上成就高于一般智商的人,由此认为智力与创造力存在着相关。而Geisel 则认为高智力的人未必有高创造力,他们将创造力测验分在前20%的人和智商前20%的人抽取出来加以比较,发现创造力得分前20%的人都不在智商分数前20%内,尽管这些人的平均智商达127。而智商在前20%的人其创造力得分也不在前20%内。从这一研究可以看出,智力的高低与创造力的大小并不是完全同步。但是这一研究也不否定创造力与智商有相关的结论,因为该研究发现,创造力得分高的被试其智商分数也很高。
2.3 创造力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至于人格与创造力的关系同样也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虽然都认为创造力与某些人格特征有关,但具体是和那些人格特征有关却有不同的认识。如Baran 早在1969年就归纳了科学家共同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为高度的自我鉴定力以及稳定的情绪;对于独立与自治有强烈的需要,自我满足,自我领导;有效地控制冲动;超常的能力;喜欢作抽象思考,并有求知和赞美的欲望;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力及强烈的意识等等。另外我国学者王极盛(1990)利用自我评价法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30名科技工作者,结果发现影响创造力的前五位人格因素是责任感、兴趣、求知欲、事业心、勤奋。
3 以往的研究结果总结
对于创造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虽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但大多数研究结果(尤其是近10年)还是支持了正相关的说法,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其一定的心理健康水平上,心理健康是个体创造力发展、发挥的基础。对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研究者们发现创造力和智力之间确实存在相关,智商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创造力的高度发展需以较高的智力作为基础,但智商高的个体创造力却未必高。而对于创造力与人格,研究者们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具有高创造力的个体在人格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具有高创造力的个体多可能表现以下人格特征:(1)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维灵活,喜欢钻研一些抽象问题;(2)自信心强,看问题常有自己独到见解,不满足于书本知识和教师讲解;(3)独立性强,常独自从事活动,对自己的事有较大责任心;(4)有较大的主动性和较少的禁止性,对新信息的接收防御较少;(5)有较大的坚持性和恒心;(6)对未来有较高的期望和抱负,希望能面对更复杂的工作,能摆脱传统和习俗,不怕风险和压力。
4 以往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该领域研究的展望
虽然创造力与心理健康、智力、人格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个十分吸引人的研究领域,大量研究的结论也趋于一致,但以往的研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只是单一的研究创造力与智力、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创造力与人格之间的关系,很少有研究综合考察四种因素之间的关系。(2)大量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实证性研究不多,即使是实证研究,也只是使用了很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很难保证结果的科学性。(3)研究工具多为调查问卷。
这些研究方法上的不足直接导致了现阶段研究结果说服力的低下。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改进,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有效性。如可以综合地研究各种因素(智力、心理健康和人格)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可以使用一些更为精确的统(下转第21页)(上接第6页)计方法,如结构方程。可以使用一些当今流行的研究方法,如ERP、FMRI、TMS等,来研究各因素相互影响的神经机制。
关键词创造力心理健康人格智力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1 创造力、心理健康、智力、人格的定义
1.1 创造力的定义
“创造力”一词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1950年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首次提出。在这之后,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创造力的定义问题,目前还是众说纷纭,不同的研究者之间观点各不相同:有的强调主观创新,有的强调创造的客观目的;有的侧重于创造的过程,有的则侧重于创造的结果;有的从创造的认知基础出发,有的则从创造的动机和人格因素入手。因此,从这些侧面就反应了创造力本身的复杂性。现阶段我国常用的创造力定义是由莫雷等于1997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这一定义主要是根据结果来界定创造力的,其判断标准有两个:一是产品必须新颖或独特,要么是前所未有,破旧立新,要么是不同凡俗、别出心裁;二是产品要么具有社会价值,要么具有个人价值,如果某一产品或设想既无社会价值又无个人价值,我们就只能说其是空想或胡思乱想。同时,这一定义还表明创造力是能力的一种,是人类一种比较特殊的能力。
1.2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自我认知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能对自我做出客观的分析,对自己的体验、感情、能力和欲求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2)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态绝对不会是消极的、厌世的或万念俱灰的,他会努力去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自强不息,即使遇到挫折,也会成长起来,去追求人生真正的价值。(3)统一、安定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处理内心的各种能量,使之不产生矛盾和对立,保持均衡心态。他对于人生有一种统一的认知态度,当产生心理压力和欲求不满时,有较高的抗压力及坚韧的忍耐力。(4)自我调控能力。对于环境的压力和刺激,能保持自我相对的稳定,并具有自我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从于他人,善于调节自我的情绪和能力,果断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5)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他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世界,判断现实。(6)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受环境的支配、控制,而是顺应环境,适应环境,并积极地发问、变革环境,使之更适应人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热爱人类,适当地工作和游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问题。
1.3 智力的定义
同创造力的定义非常复杂一样,智力也是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机能,在心理学界、教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总的来说,主要有两因素论、群因素论、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多重智力论、智力的三元论等等。虽然各学者之间观点分歧很大,后来有研究者对这些定义进行了总结,发现在所有的定义中都包含三种能力,即处理抽象事物(观念、符号、关系、概念、原理)的能力而非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处理新颖情境的能力而非对熟悉情境作单纯的熟悉性反应的能力以及学习和运用涉及词或其它符号的抽象观念的能力。从以上的总结可以看出,研究者们都一致地认为,智力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兴趣、爱好等其他非认知领域的心理特性;并非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智力,智力是指认知活动中最一般、最基本的能力。
1.4 人格的定义
人格一词的起源自古希腊语persona。persona最初指古希腊戏剧演员在舞台演出时所戴的面具,与我们京剧中的脸谱类似。而后指演员本人,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现代心理学沿用persona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其中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即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的要求而戴的面具,反应出一个人外在表现。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关于心理学中人格的定义,比较流行的是: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本质特征。其中包括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和功能性等四个方面。独特性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稳定性指的是个体的人格一旦形成,虽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小小的改变,但是总体上还是保持不变。统合性指的是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人格分裂。功能性指的是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愤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2 创造力与心理健康、智力、人格之间关系的研究
2.1 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在心理健康与创造性的关系问题上,研究者们之间的存在着争论,但总结起来就是两种认识,即负相关与正相关。持负相关观点的研究者们认为,心理健康程度越差的个体创造力越高。
其代表人物是Lombroso,他观察到一些患者,特别是脑部受伤的人,在受伤之后表现出创造力增加,因而认为有些疾病会刺激创造力。另外一个代表人物是Eysenck,他认为天才都表现出高水平的精神分裂症状,创造者身上本我与超我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这种情绪困扰是创造的源泉。负相关的观点一经提出,就有很多研究者对其进行了验证,并且得到了一些结论支持了创造力和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的说法。如Lombroso(1891)对各领域公认的天才进行研究后发现,天才多患有抑郁症、自大狂、酗酒病、幻觉症等神经症,因而认为天才是心理病态的表露。又如Post(1994)等使用DSM-3对291名颇具创造力的科学家、作曲家、政治家、艺术家、思想家、作家进行研究,发现艺术家、作家身上心理病态的检出率高于科学家。另外,还有研究显示艺术类大学生抑郁得分高于科学类大学生。
另一种认识是正相关,其代表人物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只有那些具有高自尊的个体才能获得高水平的创造力。如Isaacs等人认为创造力的培养,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提供自我帮助。Torrance认为,人的大多数需要都通过创造性活动得到满足,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导致疾病,创造性问题解决可以和心理治疗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正相关观点,也有很多研究支持。如卢家楣(2002)等人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发现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性总体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我国学者俞国良(2006)从理论上具体阐述了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这些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明确提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培养和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创造组织。
2.2 创造力与智力关系的研究
具有创造力的人是否同时要具备较高的智力水平是多年来心理学界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termen发现,在儿童期预测到高智商的人往往长大后在事业上成就高于一般智商的人,由此认为智力与创造力存在着相关。而Geisel 则认为高智力的人未必有高创造力,他们将创造力测验分在前20%的人和智商前20%的人抽取出来加以比较,发现创造力得分前20%的人都不在智商分数前20%内,尽管这些人的平均智商达127。而智商在前20%的人其创造力得分也不在前20%内。从这一研究可以看出,智力的高低与创造力的大小并不是完全同步。但是这一研究也不否定创造力与智商有相关的结论,因为该研究发现,创造力得分高的被试其智商分数也很高。
2.3 创造力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至于人格与创造力的关系同样也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虽然都认为创造力与某些人格特征有关,但具体是和那些人格特征有关却有不同的认识。如Baran 早在1969年就归纳了科学家共同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为高度的自我鉴定力以及稳定的情绪;对于独立与自治有强烈的需要,自我满足,自我领导;有效地控制冲动;超常的能力;喜欢作抽象思考,并有求知和赞美的欲望;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力及强烈的意识等等。另外我国学者王极盛(1990)利用自我评价法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30名科技工作者,结果发现影响创造力的前五位人格因素是责任感、兴趣、求知欲、事业心、勤奋。
3 以往的研究结果总结
对于创造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虽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但大多数研究结果(尤其是近10年)还是支持了正相关的说法,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其一定的心理健康水平上,心理健康是个体创造力发展、发挥的基础。对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研究者们发现创造力和智力之间确实存在相关,智商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创造力的高度发展需以较高的智力作为基础,但智商高的个体创造力却未必高。而对于创造力与人格,研究者们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具有高创造力的个体在人格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具有高创造力的个体多可能表现以下人格特征:(1)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维灵活,喜欢钻研一些抽象问题;(2)自信心强,看问题常有自己独到见解,不满足于书本知识和教师讲解;(3)独立性强,常独自从事活动,对自己的事有较大责任心;(4)有较大的主动性和较少的禁止性,对新信息的接收防御较少;(5)有较大的坚持性和恒心;(6)对未来有较高的期望和抱负,希望能面对更复杂的工作,能摆脱传统和习俗,不怕风险和压力。
4 以往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该领域研究的展望
虽然创造力与心理健康、智力、人格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个十分吸引人的研究领域,大量研究的结论也趋于一致,但以往的研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只是单一的研究创造力与智力、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创造力与人格之间的关系,很少有研究综合考察四种因素之间的关系。(2)大量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实证性研究不多,即使是实证研究,也只是使用了很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很难保证结果的科学性。(3)研究工具多为调查问卷。
这些研究方法上的不足直接导致了现阶段研究结果说服力的低下。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改进,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有效性。如可以综合地研究各种因素(智力、心理健康和人格)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可以使用一些更为精确的统(下转第21页)(上接第6页)计方法,如结构方程。可以使用一些当今流行的研究方法,如ERP、FMRI、TMS等,来研究各因素相互影响的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