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惯性,探究,雇佣劳动,资本主义萌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9-0024-03
当笔者看到第40题时,扪心自问,我的学生会怎么答?笔者不掩自拙,回想起高三教学的一幕:在说到“资本主义萌芽”概念时,为了能让学生简单明了的判定,于是向学生直接强调了两个重要标准:时间,明朝中后期;本质,雇佣关系。有一位同学当时就问:“老师,如果考题出现的是明朝中后期之前的雇佣关系,是否可以说‘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存在了呢?”我回答说:“关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在史学界是有争议的,高考一般会避开此类问题。”高考并没有像自己推测的那样回避,真是引人深思、反省。想想作为教师,竟如此搪塞学生,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浅薄,更谈不上求真求实之精神了。故此,笔者对此题简单剖析,以达教学警醒之目的。
一、拨惯性之雾——老师讲清楚了吗?
第40题选择惯性思维影响较深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上。传统说法的“萌芽”就是强调“雇佣关系”,因此大多数教师也不考虑其他因素,抑或说,连老师本人也没弄清楚什么叫资本主义萌芽。此题不仅对惯性思维提出了挑战,而且预示了高考命题的方向。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本质特征是雇佣关系”这个结论,我不是没想过,但没有细想,总觉得答题时只有“雇佣关系”一条路。现在问题已经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因此有必要弄明白,在今后的教学中向学生解释清楚。
(一)理解“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
据史料记载,中国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雇佣劳动。春秋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部族公社的瓦解,在农业生产者中间,出现了“隶农”,他们“虽获沃田,而勤易(治)之,将不克飨,为人而已”(《国语·晋语一》)。这个“隶农”,当是一种佣耕者。《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的“仆赁于野”,即郊野有自由贫民可供雇佣,便是其证。
(二)雇佣劳动不是唯一的判定标准,那么自由雇佣劳动是否就可以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答案是否定的。自由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但是,不能从自由雇佣劳动直接引申出资本主义萌芽来。
我国历代都有大量的流民,他们已摆脱土地束缚,并且是“无族姓之联缀,无礼教之防维”,除乞讨寇盗外,就形成自由的雇工。对于封建社会的这种自由雇工,马克思曾讲过三种情况:1、他们不是被用于生产劳动,而是用于增加雇主享受的服务。2、他们已被用于生产劳动,但是为了生产使用价值,而不是生产价值。3、雇主也出卖产品,“因而自由劳动者为他创造了价值”,但出卖的只是多余的产品,以换取奢侈的消费,因而只是“伪装的”劳动力购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68页)在这三种情况下,支付给雇工的都不是垫支资本,而是雇主的收入,因而不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
研究资本主义萌芽不能单看劳动者是否人身自由,还要看雇主。“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前提,而雇佣劳动又以资本为前提”。(《雇佣劳动与资本》第29页)就是说,要看他们是受雇于资本呢,还是受雇于别的东西。
(三)怎样的雇佣劳动才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大致有三个标准:第一,要看雇主进行的是否是商品生产。第二,要看雇主与雇工的关系是否是自由的契约关系,即要考察劳动者的社会法律地位,看其是否是自由地受雇。第三,要看自由劳动者是否自由得一无所有。
二、享探究之乐——反思教学的几点体会
高考的指挥棒深刻影响着教学。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课程的推进,高考试题的内容、方式在不断地更新、改革。此题对雇佣劳动与资本主义萌芽关系的切点,既让老师澄清了知识的误区,又与历史新课程的理念、主旨相吻合。所以,教师不能再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进教学,以考试促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反思教学,我认为,即便是自主命题省市的教师也应该从这道试题思考以下问题。
(一)吸纳史学新成果,克服惯性思维定式。
惯性思维定式是一种痼疾,很多教师深受影响而不能自拔。时代在变,教材在变,理念也在变,但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仍以老观点教学,终有一天,不仅自己会成为时代的弃儿,对学生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培养现代素质的公民更无从谈起。如,仍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暴力革命说,社会形态五段论,那么当今的许多问题无法解释;还有像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义和团的评价,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只有关注学术研究,更新专业知识,才能克服惯性思维定式。因此,教师不论年龄如何,应坚持终身学习,积极吸纳新的史学成果,更新专业知识。
(二)充分理解课标,把探究学习落到实处。
课程标准指出:“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高考是对课标的解读,对教学的检验。第40题每一问都是在实践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通过对此题的分析,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尤为重要,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1 善于创设冲突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探究性学习首先从问题开始,而问题意识的培养能使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客体”,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不仅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创新思维的萌发。此题就是对“雇佣关系即为资本主义萌芽”这一传统观点的质疑。试想,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质疑这个观点,激发问题意识,培养探究的欲望,那么,学生就会沿着探究学习、独立思考的路子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问题,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 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问题的出现是学生一闪即逝的探究火花。如本文开头所述,我的学生本来主动发现了问题,但由于我过于武断,探究的火花熄灭了。假设当时我将学生所问作为一个题目,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教学一定会别开生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对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应尽可能给予鼓励。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质疑、提问,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3 教会学生探究方法,避免探究的盲目性。
提出问题是重要的,但最终的目的是学会解决问题。如果没有具体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思路是杂乱无章的,往往信马由缰,又不知所云。因此应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以此题为例,探究“历史前提”涉及三个概念:“雇佣劳动”“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果想弄清楚问题,弄清概念尤为重要。其次是史论结合,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并不容易。在实际教学中,既要纠正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杜绝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历史学科的探究既不同于中文,也有别于政治。它不需要生动的描写、华丽的辞藻;也不要整段的理论;应力求做到史论结合、表达明确。
历史教学只有不断探索、反思,才可展现生命的活力与别样的风采。
责任编辑:任世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9-0024-03
当笔者看到第40题时,扪心自问,我的学生会怎么答?笔者不掩自拙,回想起高三教学的一幕:在说到“资本主义萌芽”概念时,为了能让学生简单明了的判定,于是向学生直接强调了两个重要标准:时间,明朝中后期;本质,雇佣关系。有一位同学当时就问:“老师,如果考题出现的是明朝中后期之前的雇佣关系,是否可以说‘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存在了呢?”我回答说:“关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在史学界是有争议的,高考一般会避开此类问题。”高考并没有像自己推测的那样回避,真是引人深思、反省。想想作为教师,竟如此搪塞学生,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浅薄,更谈不上求真求实之精神了。故此,笔者对此题简单剖析,以达教学警醒之目的。
一、拨惯性之雾——老师讲清楚了吗?
第40题选择惯性思维影响较深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上。传统说法的“萌芽”就是强调“雇佣关系”,因此大多数教师也不考虑其他因素,抑或说,连老师本人也没弄清楚什么叫资本主义萌芽。此题不仅对惯性思维提出了挑战,而且预示了高考命题的方向。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本质特征是雇佣关系”这个结论,我不是没想过,但没有细想,总觉得答题时只有“雇佣关系”一条路。现在问题已经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因此有必要弄明白,在今后的教学中向学生解释清楚。
(一)理解“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
据史料记载,中国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雇佣劳动。春秋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部族公社的瓦解,在农业生产者中间,出现了“隶农”,他们“虽获沃田,而勤易(治)之,将不克飨,为人而已”(《国语·晋语一》)。这个“隶农”,当是一种佣耕者。《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的“仆赁于野”,即郊野有自由贫民可供雇佣,便是其证。
(二)雇佣劳动不是唯一的判定标准,那么自由雇佣劳动是否就可以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答案是否定的。自由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但是,不能从自由雇佣劳动直接引申出资本主义萌芽来。
我国历代都有大量的流民,他们已摆脱土地束缚,并且是“无族姓之联缀,无礼教之防维”,除乞讨寇盗外,就形成自由的雇工。对于封建社会的这种自由雇工,马克思曾讲过三种情况:1、他们不是被用于生产劳动,而是用于增加雇主享受的服务。2、他们已被用于生产劳动,但是为了生产使用价值,而不是生产价值。3、雇主也出卖产品,“因而自由劳动者为他创造了价值”,但出卖的只是多余的产品,以换取奢侈的消费,因而只是“伪装的”劳动力购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68页)在这三种情况下,支付给雇工的都不是垫支资本,而是雇主的收入,因而不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
研究资本主义萌芽不能单看劳动者是否人身自由,还要看雇主。“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前提,而雇佣劳动又以资本为前提”。(《雇佣劳动与资本》第29页)就是说,要看他们是受雇于资本呢,还是受雇于别的东西。
(三)怎样的雇佣劳动才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大致有三个标准:第一,要看雇主进行的是否是商品生产。第二,要看雇主与雇工的关系是否是自由的契约关系,即要考察劳动者的社会法律地位,看其是否是自由地受雇。第三,要看自由劳动者是否自由得一无所有。
二、享探究之乐——反思教学的几点体会
高考的指挥棒深刻影响着教学。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课程的推进,高考试题的内容、方式在不断地更新、改革。此题对雇佣劳动与资本主义萌芽关系的切点,既让老师澄清了知识的误区,又与历史新课程的理念、主旨相吻合。所以,教师不能再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进教学,以考试促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反思教学,我认为,即便是自主命题省市的教师也应该从这道试题思考以下问题。
(一)吸纳史学新成果,克服惯性思维定式。
惯性思维定式是一种痼疾,很多教师深受影响而不能自拔。时代在变,教材在变,理念也在变,但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仍以老观点教学,终有一天,不仅自己会成为时代的弃儿,对学生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培养现代素质的公民更无从谈起。如,仍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暴力革命说,社会形态五段论,那么当今的许多问题无法解释;还有像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义和团的评价,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只有关注学术研究,更新专业知识,才能克服惯性思维定式。因此,教师不论年龄如何,应坚持终身学习,积极吸纳新的史学成果,更新专业知识。
(二)充分理解课标,把探究学习落到实处。
课程标准指出:“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高考是对课标的解读,对教学的检验。第40题每一问都是在实践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通过对此题的分析,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尤为重要,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1 善于创设冲突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探究性学习首先从问题开始,而问题意识的培养能使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客体”,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不仅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创新思维的萌发。此题就是对“雇佣关系即为资本主义萌芽”这一传统观点的质疑。试想,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质疑这个观点,激发问题意识,培养探究的欲望,那么,学生就会沿着探究学习、独立思考的路子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问题,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 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问题的出现是学生一闪即逝的探究火花。如本文开头所述,我的学生本来主动发现了问题,但由于我过于武断,探究的火花熄灭了。假设当时我将学生所问作为一个题目,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教学一定会别开生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对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应尽可能给予鼓励。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质疑、提问,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3 教会学生探究方法,避免探究的盲目性。
提出问题是重要的,但最终的目的是学会解决问题。如果没有具体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思路是杂乱无章的,往往信马由缰,又不知所云。因此应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以此题为例,探究“历史前提”涉及三个概念:“雇佣劳动”“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果想弄清楚问题,弄清概念尤为重要。其次是史论结合,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并不容易。在实际教学中,既要纠正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杜绝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历史学科的探究既不同于中文,也有别于政治。它不需要生动的描写、华丽的辞藻;也不要整段的理论;应力求做到史论结合、表达明确。
历史教学只有不断探索、反思,才可展现生命的活力与别样的风采。
责任编辑:任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