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推行,初中阶段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力求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大基础,“德育”和“智育”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德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为学生未来的社会活动打下基础,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为人处事之根本,“智育”是为了加强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让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自身与他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知。二者缺一不可,都是学生成长的必经过程。本文将围绕智育在初中德育课堂中的渗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智育;初中德育;渗透
引言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加强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共识,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但是,在德育在教学重点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运用智育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以此来促进德育教育效果的提高。下面,本文就“智育”在初中德育课堂的渗透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述。
一、德育教育背景下智育渗透的必要性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德有是德育的重要渠道
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德育素质"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获得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性德育是最丰富的道德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伴随着学生求学历程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有利于解决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社会要求学生接受教育,其目的在于将受教育的学生培养成为顺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如今,德育教育在教学中越来越受人推崇,一度使得传统智育教学的地位产生了动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将德育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第一位”的声音。笔者认为,德育作为针对人的修养和素质的教育,在整体的教育过程中固然应占据主导地位,人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才具备被社会所接受的能力,缺少了德育教育培养出的人对于社会而言是不健全的人,无法真正融入社会,多年的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但是,尽管德育教育是一切教育工作开展的前提,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不能摒弃智育教育。智育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面对一件事学生不能通过理性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那么培养出来的将是不具备主观判断能力的学生。即使拥有融入社会的能力,也无法为社会提供创新价值。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忽视智育,而是应该将智育渗透到德育课堂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智育”在初中德育课堂的渗透策略
(一)让智力占领高地
德育教育与学生的道德判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抛开智育不谈,他们相辅相成,结合起来构成了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但是,受制于传统的教育理念,许多学生和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仍然停留在将德育教育看作道德情感的激发,这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对于与道德有关的事件面前,不经思考、分析和判断就滥用道德情感,这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德育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思想的壁垒,以是非判断能力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对一件事进行判断前,首先将智力放在第一位,让理性战胜情感,客观分析并得出正確的结论。
比如,当教师进行有关宽容的主题德育教学时,学生往往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宽容是美德,对待他人的错误应该采用宽容的方式来理解他人”此类观点,但忽略了宽容的使用也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做人要有底线和原则,不能放任他人对自身利益产生侵害。如果学生秉持着错误的认知,就会让学生对他人的错误行为不敢进行反抗,逐渐养成学生懦弱的心理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在讲解有关案例时,教师要结合案例带领学生作客观的判断,让学生明晰宽容的限度。
例如,在2010年10月西安大学生药家鑫撞倒张妙后连刺数刀导致张妙当场死亡这一案件中,虽然药家鑫的父母在当月带领药家鑫前往公安机关自首,并且在庭审的过程中向受害者家属下跪、痛哭认罪,但其行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不可磨灭的阴影,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道义上,都无法对其进行宽容,否则就相当于放任此种行为在社会上出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教师可以围绕这个故事,将宽容的另一面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宽容一词的含义:“宽容如果没有了底线,就会变成放纵,我们个人在生活中放纵他人,就相当于允许未来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存在,而社会选择放纵,就会导致社会中存在越来越多的黑暗与不安。对于不值得被宽容的人,要严格对待,让他们再无机可乘。”
(二)理性不失感性
巴尔扎克说:“以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但是,当一个人以绝对的理性去看待问题,就很容易走向极端的道路,让选择和判断变得去人性化,脱离了人性的考量。因此,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智育渗透作为前提,让学生保留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同时加以情感渲染,让学生将感性融合到判断过程中,作出符合人性的判断。这其中的取舍平衡,还要由教师带领学生来一起探索,为理性的是非黑白增添一抹人性的色彩。
仍然以宽容为主题的德育课堂为例。宽容是品格修养的一部分,学生在判断事物的过程中,如果过分注重宽容的底线,将底线设立为一个很低的标准,就会导致学生对宽容一词的误解,使得学生成为一台冰冷的机器,不再散发人性的温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感性的呼唤唤起学生心中的情感。
例如,南京“彭宇案”的出现让社会各界十分震惊,舆论持续发酵,社会中产生了不敢轻易信任他人的现象。许多本可以在别人陷入危机时可以轻松搭一把手的人,在面对陌生人的求助时却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们无法确定求助者的真实意图是否会对自身的利益造成侵害。在武汉市,88岁老汉当街摔倒,围观者有许多,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提供帮助,最后老人在众人的围观之下由于鼻血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死亡,令人唏嘘不已。面对这样的悲剧,学生一定有非常多的感受或想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将对此事的看法进行真诚地吐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吐露的心声,进行智育与德育的融合,让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或行为模拟,进而实现对自身的道德的准确定位。如有学生从自身角度认为应该对那些围观者予以理解,并表示每个人在那种场景下都很可能变得冷漠和儒弱,由于环境的冷漠和内心炙热的对抗.也使他们的内心变得矛盾、痛苦,所以可以宽容。还有学生针对那些诬陷帮扶者的老人进行表达,他们认为老人之所以背叛自己的良知,很可能是因为想为子女减轻负担,因而在焦虑下导致道德天平的偏移。根据自己的感受,学生进行场景的模拟,最后,教师要进行概括总结.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进而唤起学生面对社会的那颗炙热之心。
道德维系着人自身情感的秩序。因此,德育教学是非常迫切的。在以智有为前提的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在理性判断的前提下,结合感性作出附带情感的判断,点亮人性的光芒。
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德育教学中渗透智育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智力占领学生的思维高地,以理性的眼光判断道德事件。还要提醒学生理性中不能失去感性,让学生在客观辨析的同时也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这样,就能实现智育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让道德与人性之花绽放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试论德育的发展智育功能[J]. 王开业. 交通高教研究. 2000(02).
[2]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德育核心内容[J]. 潘熙宁. 党建. 2013(11).
[3]新世纪德育与智育关系的思考[J]. 黄正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0(Z1).
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 215121
关键词:智育;初中德育;渗透
引言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加强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共识,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但是,在德育在教学重点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运用智育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以此来促进德育教育效果的提高。下面,本文就“智育”在初中德育课堂的渗透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述。
一、德育教育背景下智育渗透的必要性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德有是德育的重要渠道
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德育素质"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获得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性德育是最丰富的道德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伴随着学生求学历程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有利于解决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社会要求学生接受教育,其目的在于将受教育的学生培养成为顺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如今,德育教育在教学中越来越受人推崇,一度使得传统智育教学的地位产生了动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将德育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第一位”的声音。笔者认为,德育作为针对人的修养和素质的教育,在整体的教育过程中固然应占据主导地位,人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才具备被社会所接受的能力,缺少了德育教育培养出的人对于社会而言是不健全的人,无法真正融入社会,多年的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但是,尽管德育教育是一切教育工作开展的前提,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不能摒弃智育教育。智育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面对一件事学生不能通过理性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那么培养出来的将是不具备主观判断能力的学生。即使拥有融入社会的能力,也无法为社会提供创新价值。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忽视智育,而是应该将智育渗透到德育课堂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智育”在初中德育课堂的渗透策略
(一)让智力占领高地
德育教育与学生的道德判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抛开智育不谈,他们相辅相成,结合起来构成了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但是,受制于传统的教育理念,许多学生和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仍然停留在将德育教育看作道德情感的激发,这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对于与道德有关的事件面前,不经思考、分析和判断就滥用道德情感,这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德育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思想的壁垒,以是非判断能力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对一件事进行判断前,首先将智力放在第一位,让理性战胜情感,客观分析并得出正確的结论。
比如,当教师进行有关宽容的主题德育教学时,学生往往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宽容是美德,对待他人的错误应该采用宽容的方式来理解他人”此类观点,但忽略了宽容的使用也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做人要有底线和原则,不能放任他人对自身利益产生侵害。如果学生秉持着错误的认知,就会让学生对他人的错误行为不敢进行反抗,逐渐养成学生懦弱的心理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在讲解有关案例时,教师要结合案例带领学生作客观的判断,让学生明晰宽容的限度。
例如,在2010年10月西安大学生药家鑫撞倒张妙后连刺数刀导致张妙当场死亡这一案件中,虽然药家鑫的父母在当月带领药家鑫前往公安机关自首,并且在庭审的过程中向受害者家属下跪、痛哭认罪,但其行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不可磨灭的阴影,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道义上,都无法对其进行宽容,否则就相当于放任此种行为在社会上出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教师可以围绕这个故事,将宽容的另一面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宽容一词的含义:“宽容如果没有了底线,就会变成放纵,我们个人在生活中放纵他人,就相当于允许未来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存在,而社会选择放纵,就会导致社会中存在越来越多的黑暗与不安。对于不值得被宽容的人,要严格对待,让他们再无机可乘。”
(二)理性不失感性
巴尔扎克说:“以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但是,当一个人以绝对的理性去看待问题,就很容易走向极端的道路,让选择和判断变得去人性化,脱离了人性的考量。因此,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智育渗透作为前提,让学生保留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同时加以情感渲染,让学生将感性融合到判断过程中,作出符合人性的判断。这其中的取舍平衡,还要由教师带领学生来一起探索,为理性的是非黑白增添一抹人性的色彩。
仍然以宽容为主题的德育课堂为例。宽容是品格修养的一部分,学生在判断事物的过程中,如果过分注重宽容的底线,将底线设立为一个很低的标准,就会导致学生对宽容一词的误解,使得学生成为一台冰冷的机器,不再散发人性的温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感性的呼唤唤起学生心中的情感。
例如,南京“彭宇案”的出现让社会各界十分震惊,舆论持续发酵,社会中产生了不敢轻易信任他人的现象。许多本可以在别人陷入危机时可以轻松搭一把手的人,在面对陌生人的求助时却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们无法确定求助者的真实意图是否会对自身的利益造成侵害。在武汉市,88岁老汉当街摔倒,围观者有许多,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提供帮助,最后老人在众人的围观之下由于鼻血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死亡,令人唏嘘不已。面对这样的悲剧,学生一定有非常多的感受或想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将对此事的看法进行真诚地吐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吐露的心声,进行智育与德育的融合,让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或行为模拟,进而实现对自身的道德的准确定位。如有学生从自身角度认为应该对那些围观者予以理解,并表示每个人在那种场景下都很可能变得冷漠和儒弱,由于环境的冷漠和内心炙热的对抗.也使他们的内心变得矛盾、痛苦,所以可以宽容。还有学生针对那些诬陷帮扶者的老人进行表达,他们认为老人之所以背叛自己的良知,很可能是因为想为子女减轻负担,因而在焦虑下导致道德天平的偏移。根据自己的感受,学生进行场景的模拟,最后,教师要进行概括总结.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进而唤起学生面对社会的那颗炙热之心。
道德维系着人自身情感的秩序。因此,德育教学是非常迫切的。在以智有为前提的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在理性判断的前提下,结合感性作出附带情感的判断,点亮人性的光芒。
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德育教学中渗透智育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智力占领学生的思维高地,以理性的眼光判断道德事件。还要提醒学生理性中不能失去感性,让学生在客观辨析的同时也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这样,就能实现智育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让道德与人性之花绽放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试论德育的发展智育功能[J]. 王开业. 交通高教研究. 2000(02).
[2]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德育核心内容[J]. 潘熙宁. 党建. 2013(11).
[3]新世纪德育与智育关系的思考[J]. 黄正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0(Z1).
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 2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