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经牙髓治疗后的磨牙易发生纵折,磨牙牙髓治疗时预备性调牙合能有效预防磨牙折裂。
方法:43颗牙髓病治疗的磨牙,患者均要求采用全冠修复,口腔内科治疗时先对咬合面实行预备,治疗期间,43颗牙未出现折裂,观察一周,如患牙未出现肿胀等并发症,则对患牙进行全冠修复。
结果:43颗患牙经治疗后随访1年,43颗患牙保存了咀嚼功能。
结论:磨牙治疗时预备性调牙合能有效预防后牙折裂,然后利用全冠修复保护患牙,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磨牙牙髓治疗预备性调合牙折裂全冠修复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33-01
经牙髓治疗后的磨牙易发生折裂,多因其牙髓拔除后患牙缺少营养供给,而且治疗期间造成了牙齿的缺损和充填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对于折裂牙,多年来由于治疗效果较差,往往被拔除。很多患者对此不满意发生医患纠纷,使医患关系紧张。牙髓治疗后的磨牙易折裂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口腔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牙体修复学理论的发展,从长期保存牙齿的观点考虑,很多患者对牙髓治疗后的磨牙采用全冠修复的方法进行保护。患者在治疗期或治疗后观察期发生牙折裂的报道屡见不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磨牙牙髓治疗后需采用全冠修复的,磨牙治疗时预备性调合预防磨牙折裂,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情况。选择2010年至2011年来我科就诊的患者,男28例,女15例,年龄20至50岁,治疗的前磨牙10颗,后磨牙33颗,选择磨牙均有对颌牙,牙髓治疗时均要求全冠修复。首次接诊时先调磨咬合面,降低磨咬合面0.5-1mm,再按照牙髓治疗的方法处理,治疗完毕后基牙预备全冠修复患牙,牙髓治疗期间磨牙牙体无1例发生折裂。
1.2磨牙治疗及预备性调牙合方法。磨牙:牙髓病和尖周病治疗时都会采用牙合面开髓或除污,特别是隐裂牙和死髓牙,隐裂牙开髓治疗和死髓牙进行根管治疗对牙体会产生一定的破坏,这样就增加了磨牙折裂的机会,治疗时先与患者沟通,告知磨牙牙髓治疗后容易发生折裂及折裂后的危害,对要求全冠修复的患者,治疗时先对磨牙进牙合面行预备性调合处理,先用金刚砂针将牙合面磨除0.5mm-1mm的空隙,再用701号裂钻开髓,以后的治疗按照牙髓病和尖周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处理,治疗结束时用玻璃离子或银汞合金充填,全冠修复的在牙髓治疗结束后观察1-2周,检查患者如无疼痛及肿胀,牙体无折裂,牙周状况良好,X线片未见根尖周基明显吸收暗影的治愈牙可行基牙预备,预备时将牙合面空隙磨至1mm-2mm,全冠预备及试戴方法同常规全冠修复。
2结果
通过对磨牙的预备性调合,43例患牙无一折裂,于牙髓治疗结束后1-2周均实行了全冠修复。然后分别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无不适主诉,能正常发挥咀嚼功能,无牙周袋,牙龈无红肿,无叩痛,X线示无阴影27例,无不适主诉,能正常发挥咀嚼功能,无牙周袋,牙龈轻度红肿,X线根尖区或根分叉区少量牙槽骨吸收14例,患牙疼痛,叩痛明显,X线示根尖区或根分叉区有明显阴影,牙松动2例。未发现牙根折裂。
3讨论
在磨牙牙髓病和尖周病治疗过程中口腔医师经常遇到磨牙折裂的情况,特别是上颌磨第一磨牙极易发生纵裂,可能是该牙处于咬合中心,受力最大的结果,造成牙齿折裂的主要原因是根管治疗后,牙齿变脆,抗力减弱。牙折也以与患者对患牙的保护不够、治疗时咬硬的食物,未采取调牙合等有效预防措施有关。牙髓治疗后磨牙由于没有牙髓的营养,牙釉质和牙本质则变得脆弱,受到异常甚至正常的咬合力而出现折裂,因此提醒口腔医师在日常门诊工作中,特别对牙髓治疗的磨牙应注意调牙合。并且对于近中牙合面洞、远中牙合面洞、以及近中牙合远中缺损及早行全冠修复,可大大降低此类纵裂牙的发生。对于有隐裂的磨牙调合可减轻咬合应力,有效的预防牙纵裂,有尖周病的磨牙治疗时调牙合还能减轻胀痛感。
在本篇报道中,43例牙磨在牙髓治疗时预备性调合,全冠修复前无1例发生牙折裂,经牙髓治疗后都实行固定全冠修复,41例起到好的效果,大多数患牙保存了咀嚼功能。能很好的预防治疗时及治疗后折裂,因为折裂牙治疗和修复难度很大,而且效果也不理想,该类牙大多数以拔除告终。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造成医患矛盾。预备性调合操作简单,但对牙体有一定的破坏,操作时要与患者沟通并告知,笔者所报道的43例牙磨均采用全冠修复,患者容易接受,平时有更多的磨牙治疗后没有行全冠修复,笔者认为也应进行适当的调牙合,调牙合高度医师要自己把握,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摸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徐君伍等.后牙纵折的研究.中华口腔科杂志.1980;15:74
[2]赵峰等.后牙纵裂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西南国防医药.2003;13(4)404~405
[3]Blaster P K.Effects of design in Class 2 preparation on resistance of teeth to fracture[J].Oper Dent ,1983,8(1):6-10
方法:43颗牙髓病治疗的磨牙,患者均要求采用全冠修复,口腔内科治疗时先对咬合面实行预备,治疗期间,43颗牙未出现折裂,观察一周,如患牙未出现肿胀等并发症,则对患牙进行全冠修复。
结果:43颗患牙经治疗后随访1年,43颗患牙保存了咀嚼功能。
结论:磨牙治疗时预备性调牙合能有效预防后牙折裂,然后利用全冠修复保护患牙,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磨牙牙髓治疗预备性调合牙折裂全冠修复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33-01
经牙髓治疗后的磨牙易发生折裂,多因其牙髓拔除后患牙缺少营养供给,而且治疗期间造成了牙齿的缺损和充填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对于折裂牙,多年来由于治疗效果较差,往往被拔除。很多患者对此不满意发生医患纠纷,使医患关系紧张。牙髓治疗后的磨牙易折裂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口腔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牙体修复学理论的发展,从长期保存牙齿的观点考虑,很多患者对牙髓治疗后的磨牙采用全冠修复的方法进行保护。患者在治疗期或治疗后观察期发生牙折裂的报道屡见不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磨牙牙髓治疗后需采用全冠修复的,磨牙治疗时预备性调合预防磨牙折裂,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情况。选择2010年至2011年来我科就诊的患者,男28例,女15例,年龄20至50岁,治疗的前磨牙10颗,后磨牙33颗,选择磨牙均有对颌牙,牙髓治疗时均要求全冠修复。首次接诊时先调磨咬合面,降低磨咬合面0.5-1mm,再按照牙髓治疗的方法处理,治疗完毕后基牙预备全冠修复患牙,牙髓治疗期间磨牙牙体无1例发生折裂。
1.2磨牙治疗及预备性调牙合方法。磨牙:牙髓病和尖周病治疗时都会采用牙合面开髓或除污,特别是隐裂牙和死髓牙,隐裂牙开髓治疗和死髓牙进行根管治疗对牙体会产生一定的破坏,这样就增加了磨牙折裂的机会,治疗时先与患者沟通,告知磨牙牙髓治疗后容易发生折裂及折裂后的危害,对要求全冠修复的患者,治疗时先对磨牙进牙合面行预备性调合处理,先用金刚砂针将牙合面磨除0.5mm-1mm的空隙,再用701号裂钻开髓,以后的治疗按照牙髓病和尖周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处理,治疗结束时用玻璃离子或银汞合金充填,全冠修复的在牙髓治疗结束后观察1-2周,检查患者如无疼痛及肿胀,牙体无折裂,牙周状况良好,X线片未见根尖周基明显吸收暗影的治愈牙可行基牙预备,预备时将牙合面空隙磨至1mm-2mm,全冠预备及试戴方法同常规全冠修复。
2结果
通过对磨牙的预备性调合,43例患牙无一折裂,于牙髓治疗结束后1-2周均实行了全冠修复。然后分别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无不适主诉,能正常发挥咀嚼功能,无牙周袋,牙龈无红肿,无叩痛,X线示无阴影27例,无不适主诉,能正常发挥咀嚼功能,无牙周袋,牙龈轻度红肿,X线根尖区或根分叉区少量牙槽骨吸收14例,患牙疼痛,叩痛明显,X线示根尖区或根分叉区有明显阴影,牙松动2例。未发现牙根折裂。
3讨论
在磨牙牙髓病和尖周病治疗过程中口腔医师经常遇到磨牙折裂的情况,特别是上颌磨第一磨牙极易发生纵裂,可能是该牙处于咬合中心,受力最大的结果,造成牙齿折裂的主要原因是根管治疗后,牙齿变脆,抗力减弱。牙折也以与患者对患牙的保护不够、治疗时咬硬的食物,未采取调牙合等有效预防措施有关。牙髓治疗后磨牙由于没有牙髓的营养,牙釉质和牙本质则变得脆弱,受到异常甚至正常的咬合力而出现折裂,因此提醒口腔医师在日常门诊工作中,特别对牙髓治疗的磨牙应注意调牙合。并且对于近中牙合面洞、远中牙合面洞、以及近中牙合远中缺损及早行全冠修复,可大大降低此类纵裂牙的发生。对于有隐裂的磨牙调合可减轻咬合应力,有效的预防牙纵裂,有尖周病的磨牙治疗时调牙合还能减轻胀痛感。
在本篇报道中,43例牙磨在牙髓治疗时预备性调合,全冠修复前无1例发生牙折裂,经牙髓治疗后都实行固定全冠修复,41例起到好的效果,大多数患牙保存了咀嚼功能。能很好的预防治疗时及治疗后折裂,因为折裂牙治疗和修复难度很大,而且效果也不理想,该类牙大多数以拔除告终。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造成医患矛盾。预备性调合操作简单,但对牙体有一定的破坏,操作时要与患者沟通并告知,笔者所报道的43例牙磨均采用全冠修复,患者容易接受,平时有更多的磨牙治疗后没有行全冠修复,笔者认为也应进行适当的调牙合,调牙合高度医师要自己把握,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摸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徐君伍等.后牙纵折的研究.中华口腔科杂志.1980;15:74
[2]赵峰等.后牙纵裂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西南国防医药.2003;13(4)404~405
[3]Blaster P K.Effects of design in Class 2 preparation on resistance of teeth to fracture[J].Oper Dent ,1983,8(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