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EN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运动”的大潮,曾将一批中国才女闪现在现代文学的星空,石评梅是继冰心、淦女士(冯沅君)等之后文坛上又一位活跃的女作家,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京都女才子”的美誉。从1921年第一首诗作《夜行》发表到1928年不幸病逝,短短六七年的写作时间,石评梅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可观的文学遗产。
  石评梅的创作大致以1926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研究者普遍认为石评梅前期的创作多抒写个人消极悲观的思想感情,几乎没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在美学特征上充溢着浓郁的悲哀意识。然而我们仔细搜读石评梅的作品。却发现这其间存在着若有若无的悖论。石评梅是一个传奇女子,不幸遭遇驳杂,她的性格也是矛盾的结合体,“她是感情最热烈,而最有理智的一个人,为了要完成两方面。于是发生了极端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构成了石评梅作品中奇特的现象和浓郁的个人特色。在石评梅的整个文学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两种矛盾的感情基调:一边是浓浓的感伤,深深的悲凉;而另一边却是生命的燃烧。在石评梅前期作品浓浓的哀愁背后,饱含着作者追求进步、追求光明、改造社会的理想。
  
  夜哭
  
  情感的创伤刺痛着石评梅,造成了她一生的阴影。“这种深刻的伤痛是永远存在着的”。石评梅不知不觉地压抑着自己生命的声音,强迫自己为没有具体指涉而又无所不在的“别人”而活着,为观念而牺牲。石评梅“宁愿牺牲个人幸福,也不愿侵犯别人的利益。更不愿拿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她既是封建礼教的反抗者,又是世俗‘人言可畏’面前的弱者。”“感情与理智,爱欲与道德,时时在内心交战;但终未能冲破自己筑起的藩篱,实现自我超越。”高君宇逝后,一切都灰飞烟灭,余下的只有被石评梅百般压抑的情感,此刻天上人间阴阳两隔再无阻遏,心底的苦情奔涌而出。“在这种新旧嬗替的时代,可怜我们便做了制度下的牺牲者。心上插着利剑,剑头上一面是情,一面是理”,“我六载京华。梦醒后只添了无限惆怅!徒令死者抱恨,生者含悲。”(《婧君》)
  20世纪初期,各种西方思潮涌人中国,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和民族审美意识,日益严峻的民族、社会、个体的生存危机,使“五四”作家开始认同尼采、萨特和叔本华等人的哲学思想。并形成了对现实人生的悲剧性认识。石评梅曾热烈地应和“五四”时代的个性解放精神。但在北京,她看到的却是汹涌澎湃的“五四”大潮已开始急剧消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曾经的激动进取与豪情满怀被苦闷、徬徨所取代,这些时代镜像都深深地折射于石评梅的作品之中。也深深地影响了石评梅的人生行为和创作心态。所以石评梅前期的作品以诗歌、散文为主,较多地反映了她对生活和人生的内心感受。“她的遭遇太驳杂,所以形成了一种悲哀的人生观”。
  苦闷、颓唐、感伤是这一时期其作品的主调,呈现出凄哀、冷艳的色彩。弥漫着爱的伤痛、人生的迷失和时代的悲哀。在石评梅的前期创作中,冷月、孤魂、残叶、寒梅、寒林、哀鸣、荒冢、枯颜、骷髅等凄清而哀伤的语码是她常用的,而使用频率更高的是“泪”字:泪水、泪泉、泪海、泪痕、清泪、酸泪、血泪、残泪、旧泪、新泪、挥泪、含泪、垂泪、落泪、和泪共饮、欲哭无泪……简直用尽了泪字的组合,描画出一个伤感苦闷的灵魂。宇宙、社会、人生、生命在石评梅的笔下,一直就是“空寂”、“空无”、“生之轮”、“生之网”、“病之笼”、“满是荆棘的黑洞”。面对沉浊的社会,石评梅无奈地发出哀叹:“多少花蕾似的希望都糅碎了。落叶般的命运只好让秋风任意漂泊吹散吧!繁华的梦远了,春还不曾来……”(《偶然草》)所以她“埋藏在过多的风花雪月的词藻的悲哀创作”中去。
  
  社会与革命
  
  仔细搜读石评梅的前期创作。愁城恨海之中始终燃烧着生命的火焰。尽管其前期作品“在美学特征上充溢着浓郁的悲哀意识”,但石评梅的悲哀是基于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和思索,是对时代的反映与折射,“是根植于丑恶的现实。基本精神是反封建的。她并不是沉溺在悲哀中。而是在生活的‘苦海’里奋斗着、前进着”。在上世纪20年代时代潮流的浪涛和漩涡中,她有着很高的社会热情和很强的参与意识,“在‘五四’女作家中,石评梅同时代思潮的距离最近,卷入最深”。她的前期作品不仅有哀伤的语码。同时也“包含了‘五四’时期女性观察社会人生、探索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和感受”,“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时代特征”。
  1921年发表于《新共和》的《夜行》是我们现在所读到的石评梅最早的一首诗,涌动着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精神。“这一诗的意境又正好写于‘五四运动’后,以新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兴起于中国大地上的时期……这首诗强烈的时代气息,无疑是值得注意的。”
  石评梅开始受到文学界的注意,是1922年连载于《晨报副刊》的六幕话剧《这是谁的罪?》。留美学生王甫仁、陈冰华归国前相约改造暮气沉沉的中国和腐朽的家庭。归国以后,在封建父亲的压力之下,王甫仁接受了包办婚姻,社会改造也无心从事。婚礼上,冰华毒死了新娘,而后王陈二人也相继服毒自杀。剧本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似乎只是一个爱情悲剧。实际上这是一部相当有力的反封建作品。“它既正面揭示那顽固父母与专制家庭的罪恶。又反面警告那青年男女的慎重用情”。同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五四”在青年中唤起了觉醒的要求,但因为斗争的曲折性、革新队伍的种种分化,导致一部分青年对前程感到捉摸不定,对国家命运深深忧虑,产生了一种悲凉情绪。其中有勤于思索的青年人力求摆脱这种情绪,探索继续坚持“五四”精神的道路;还有一些人如王甫仁则“被环境软化”,失去了斗争的信心。冰华也“并非一般的复仇女神,而是以个性解放、社会解放为人生目标的爱情至上主义者。是封建婚姻制度、旧伦理道德的彻底叛逆者”,其中还涉及了妇女问题与青年对社会变革持什么态度,引人思考。
  作为“五四”精神影响下的知识女性,石评梅一生都在追求进步、追求光明与理想,她始终注意关注时局、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同是上帝的儿女》中她战栗着惭愧:“为什么我能在他们面前当小资本家,他们只在我几枚铜子下流着血汗?”表达了对苦难儿童的同情,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质疑和反思。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充满了对改革的渴望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流露出石评梅决心有所作为的感奋。也有对妇女命运的忧虑感伤,对社会现状、教育现状的忧思。
  《痛哭英雄》发表于1925年4月1日,在这首诗中。石评梅不但表达了失去高君宇那刻骨铭心的苦痛。而且表现了她向往革命的勇气。在进步与反动力量正在较量的时候。石评梅敢于为高君宇和他爱的红旗作出这样的充满诗情的呼喊。确是难能可贵的,她是在表达对高君宇忠贞的 爱,也是为了表达她将踏着高君宇的脚印前进的决心,流露了鲜明的倾向性。
  
  妇女命运
  
  我国第一代女作家“较多注意妇女命运”,由于她们都比较年轻,生活经历和生活视角比较单纯,所以“她们大多从亲身经历出发,大量描写新女性的感情和理智的冲突、事业与家务的冲突、自由恋爱和旧式家规的冲突”。但石评梅却把更多的笔墨和情感倾注在普通民众身上、倾注在下层普通的妇女身上,对那些受封建压迫的妇女怀着深深的同情,在她的创作中,自觉地为处于“奴隶——弱者的地位”的女性代言。
  《弃妇》是现代女性小说中最早的一篇正视妇女命运的作品。描写了被抛弃的包办婚姻的妻子的命运:服毒自杀。在这里。石评梅对“旧式婚姻的遗毒”的受害者——弃妇表达了深深的同情。但石评梅并没有简单地流于同情,而是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思索。她看到了这个社会的不平等,看到了礼教对人的毒害,并找到了问题的本质:“环境礼教已承认她是表哥的妻子了——什么妻,便是属于表哥的一样东西了。”东西!自然是可以弃的,这就是那个时代封建思想压迫下的妇女的命运写照。在《董二嫂》中,石评梅描写了如蚂蚁般被人践踏的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发出了“什么时候才认识了女人是人”的深沉慨叹。在《沄沁》一文中,石评梅更明确地把批判锋芒直指旧的社会制度,她激愤地指出:“中国法律本来不是为女子而定的,是为了保障男子的强暴兽行而规定的。”并把妇女问题与整个社会制度的改造联系在一起,表示“我们不能不为她们去要求社会、改革和毁灭那些保障恶魔的铁栏而努力……”
  为了改变黑暗的社会现状,石评梅向妇女姐妹们发出热切的呼唤。在《(妇女周刊)发刊词》中,她希望刊物成为“博浪之椎”,要“粉碎偏枯的道德”,“脱弃礼教的束缚”,要“创造未来的新生”。充满理性的觉悟,极具力的爆发。在《致金国姊妹们的第二封信》中,石评梅总结了造成中国女性地位低下、命运悲惨的原因,指出了根本症结之所在,并进而提出了解决妇女问题的途径:“教育平等运动,开辟女子职业生路,以谋精神自由,经济独立,实为现代妇女运动的治本计划。”在这里,石评梅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刻思索了中国妇女的问题,从中也可以感知作者心底熊熊燃烧的生命之火。
  石评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的妇女解放意识。主动担当起了女性代言人的重任。在《露沙》一文中她写道:“一想到中国妇女界的消沉,我们懦弱的肩上。不得不负一种先觉觉人的精神。指导奋斗的责任。”在《爆竹声中的除夕里》,石评梅进一步抒发着自己的心志:
  悲愁乞怜,呻吟求情,岂是我们知识阶级的女子所应为?我们只有焚毁着自己的身体,当后来者光明的火炬!如有一星火花能照耀一块天地时,我们也应努力去工作去寻觅!
  
  结语:苦寒
  
  在给焦菊隐的信中,石评梅说焦的“夜哭”是“天性的成分多,环境的成分少”,或者“环境的成分多。天性的成分少”。石评梅呢?她自己说是“两种成分压着”(《寄焦菊隐之笺一》)。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映了石评梅对生活和人生的内心感受以及爱的伤痛和悲哀。较多地倾向于传达当时社会的哲学主流和文化主潮。但她的悲哀是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基础的,她的创作表露了对旧社会、腐朽现象的憎恶,对新的社会、新生事物,对光明的向往,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社会现状,反映了青年的现状,尤其是反映了一批追求光明的女青年的思想特征,又具有石评梅独有的个性特征。“是堪称真正用心传递‘五四’落潮时代社会心理、气息、精神的。”
  
  编校:郑艳
其他文献
作为社会性别的女性是被社会和文化建构而成的,而在建构女性的各种力量中,大众传媒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深刻作用。  过去的大众媒介对女性表现出赤裸而直接的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女性从业人员的歧视和所呈现的刻板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要么是温柔娴淑的贤妻良母、要么是被妖魔化的荡妇形象,但无一例外的。均是男性对女性的理想期待形象。女性仅仅作为被看的客体。笔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对女性的显性歧视。与此相对应,当前的大众传媒在
期刊
摘要:胡政之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全才和多面手,在新闻工作的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他一生坚持“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器”的观点,努力使报纸为社会谋福利,成为公众的代言人,尤其在主持“新记”《大公报》期间,其“营业与事业并行”的办报理想与经营理念更是得到了体现与实践。  关键词:大公报 胡政之 “社会公器” 办报理想    作为中国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报刊政论家和报业企业家,胡政之可谓是新闻工作上不可多得的全才。从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传播是走“宣传”的老路,还是大力促进中华文化产品化进而形成产业化?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华文化产品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认为:古今中外,文化传播是有载体的,那就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资源不会枯竭,文化产品符合当今世界的“消费”观念;当前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误区,就在于重宣传而轻产品生产。没有拳头产品行销于世,难以引起异质文化的认同和消费欲望;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由于文化
期刊
近几年来,DV新闻以其独具魅力的平民化视角,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体化,日益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并逐渐得到专家、电视从业者的认可。但是,DV新闻在打破原有新闻报道模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DV新闻不是有闻必录,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成为DV新闻。DV新闻以平民化的视角,原汁原味地记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各类事情,能够较好地反映社情民意。表达民众的情感和心声,使普通老百姓
期刊
广播电台迎来“小阳春”    也就是在短短的20多年前。还是令人记忆犹新的广播电台“黄金时代”。早晨,人们起床先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联播》;中午,全家人聚在一台小小的“红灯”牌或者“咏梅”牌收音机旁。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傍晚,蹦蹦跳跳的孩子们暂时安静下来,因为“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20多年间,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鲜事物,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成为
期刊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促进了电视直播手段的不断发展。节目的制作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也在日益更新,这极大地丰富了电视的视听效果。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对电视画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具有高清晰的画面,而且还要有较高的艺术感。这样多机位拍摄在电视直播节目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多机位拍摄是电视实况转播中常用的方式,是通过电视导演的二度创作,在电视节目制作现场根据
期刊
我在做郑州日报都市新闻版编辑两年期间,设置了一个新栏目叫《都市采风》。主要刊发记者采访的来自民间的、原汁原味的都市“小新闻”、“小活鱼”。《都市采风》里发的或许都不是重大新闻事件,甚至有些只是都市生活里极小的百姓生活细节。  都市新闻版是《郑州日报》的第五版,原则上是发软一点、活一点的都市新闻。在一版要闻、二版要闻综合吃掉大量偏“硬”的时政、经济新闻的情况下,五版部分承担了在大量的政策性、服务性新
期刊
摘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过分中规中矩则囿于窠臼、固步自封而难以创新。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只有把握好新闻报道和言论的“度”,讲究言说的分寸,才能使新闻作品产生力量,发挥应有的作用;否则,祸从口出、害因文生,新闻不但不能教化百姓、愉悦大众,而且会殃及自身,毁于一旦。  关键词:规矩 窠臼 新闻 “度”    引言  孔子因为传道授业,不辞辛劳,奔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以醒世的言论奉劝国君宽仁为怀、进德修业
期刊
摘要:《红色娘子军》是我国第一部民族芭蕾舞剧作品,以此为标志,中国芭蕾舞真正迈开了创建民族风格进程的一步。它取材于革命的现实性题材,直接反映一群女战士在海南的革命斗争和生活。在芭蕾舞剧的选材上具有革命性的突破,在音乐的创作上和舞蹈动作的编排上又有很多创新,是一部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本文试从多角度全方面地解析该剧,以期读者能够对该剧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和再认识。  关键词:娘子军 芭蕾舞剧 民族 艺术创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愈演愈烈,城市文化作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繁荣区域经济的有效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竞争浪潮中如何取得文化“软实力”竞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成败。河南作为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部崛起”的主战场,其发展近几年备受瞩目,城市化进程是现代化建设的一条路径,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如何利用媒体再现与重构城市文化,如何利用媒体充分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