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全”和“整个”的词义及词性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后名词的特点及成立条件,从而总结“全”和“整个”后接名词时语用规则的异同。
关键词:范围性 整体性 个体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当讲到“全”这个词的时候,备课时准备最多的则是“全”和“都”的比较。而“全”作为形容词的用法,从未视作重点。但是,为什么可以说“整个电影”,不能说“全电影”呢?值得大家思考,有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到大家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全+N”和“整个+N”后“N”的音节特点
“全”后名词的音节可以为单音节,也可以为双音节,如“全国、全世界”;“整个”本身作为双音节词存在,为了韵律的和谐,避免头重脚轻,常常后面为双音节词,如“整个中国、整个世界”,但是也有极少数例外,这种情况只有在可以用量词“个”修饰的单音节名词前才会成立,如“整个人、整个楼”等也是对的。
二、“全+N”和“整个+N”后“N”的词类特点
根据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中对名词的分类标准,主要分为五大类,七小类。参照此标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全”和“整个”后名词的特点。
(1)专有名词
现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主要包括人名和地名两种。人名如“鲁迅、邓小平”等,只能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所以“全鲁迅、全邓小平”不对;而作为具有整体义的“整个”在修饰人称名词的具有特殊性,除了表示泛指的“人”可以放在“整个”的后面构成“整个人”以外,其他的人名都不能放在“整个”的后边,不能说“整个鲁迅、整个邓小平”。
地名如“北京、厦门”等,这些地方表示范围,可以作为整体出现,其内部也可细分为小的个体,因此,这些地名既可以用“全”修饰,也可以用“整个”修饰。
(2)个体名词
根据“全”具有数量性,因此,“全”后的名词一般不能为单数名词,所以“全+个体名词”成立的可能性极小。而“整个”表示的是事物的整体性,所以大部分“整个+个体名词”是成立的。
1.今天妈妈准备了全桌子的好吃的。
2.今天妈妈准备了整个桌子的好吃的。
3.今天妈妈准备了一/满桌子的好吃的。
通过句1)可知,个体名词本身不存在数量多的含义,也没有明确的范围,因此不能用“全”修饰。根据句2)可知,“整个”只能表示个体事物的外部整体性,并不能表示内部充塞性,想要表示内部充塞性,就需要由句3)的“一/满”来体现。
(3)集合名词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集合”的解释为:“许多分散的人或物聚在一起。”
根据“全”具有数量性特征,所以“全”后的名词可以是集合名词,那么“全+集合名词”是否成立呢?我们先看一看下面的句子。
4.这关系到全群众的利益。
5.这关系到整个群众的利益
6.这关系到全人民的利益。
7.这关系到整个人民的利益。
通过句4)和句6)可知,“全”后面的名词不仅需要具有数量性,而且必须有范围性,范围性一定要有界,界线不明确的也不能构成“全+N”格式。
(4)抽象名词
这里的“抽象”主要是跟“具体”相对,表示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
空洞的。通过概念可知,抽象名词并无数量可言,也无范围可定,所以“全”肯不能修饰抽象名词。如:
8.为了爱情,她付出了全青春。
9.为了爱情,她付出了整个青春。
通过上面的句子可知,“整个”后的名词可以是抽象的,因为“整个”强调
的是名词的整体性,并无数量及范围的要求。
(5)时间名词
时间名词分为时段名词和时点名词。时点名词主要是一个点,不能达到一定的量,不能用表示数量多的“全”和“整个”来修饰,如“现在、五点三十分”都是时点名词。
时段名词中“全”能修饰的时间名词是非常有限的,既可以是单音节,也可以是双音节,如“全天、全月、全季度、全年、全日(因为常说‘全日制’)、全世纪(使用频率很低)”等等,但是像“夏天、秋天、学期、早晨”这些时间名词,“全”是不能修饰的,因为这些词表示的是整体义,并不存在内部数量多之义,而表示整体义的“整个”是可以修饰的。
(6)处所名词
处所就是地方的意思,处所名词就是表示地方的名词,可以是地名(同1),
上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细说了;也可以是“里屋、河岸、公司”等一些表示地點的名词。
10.全里屋有五十个人。
11.整个里屋有五十个人。
通过以上的句子发现,无论是“全”还是“整个”都成立。
(7)方位名词
方位就是表示方向和位置的,如东、西、南、北、以东、以西、以南、以北
等等。因为方位词不存在范围性,内部也不存在个体性,所以不能用“全”修饰;而“整个”一般可以修饰双音节的方位词,单音节的方位词一般不能修饰。如:“整个以东、整个以西、整个北边”等等。
根据以上分析,把“全”和“整个”的使用特点归纳如下:
参考文献
关键词:范围性 整体性 个体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当讲到“全”这个词的时候,备课时准备最多的则是“全”和“都”的比较。而“全”作为形容词的用法,从未视作重点。但是,为什么可以说“整个电影”,不能说“全电影”呢?值得大家思考,有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到大家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全+N”和“整个+N”后“N”的音节特点
“全”后名词的音节可以为单音节,也可以为双音节,如“全国、全世界”;“整个”本身作为双音节词存在,为了韵律的和谐,避免头重脚轻,常常后面为双音节词,如“整个中国、整个世界”,但是也有极少数例外,这种情况只有在可以用量词“个”修饰的单音节名词前才会成立,如“整个人、整个楼”等也是对的。
二、“全+N”和“整个+N”后“N”的词类特点
根据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中对名词的分类标准,主要分为五大类,七小类。参照此标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全”和“整个”后名词的特点。
(1)专有名词
现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主要包括人名和地名两种。人名如“鲁迅、邓小平”等,只能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所以“全鲁迅、全邓小平”不对;而作为具有整体义的“整个”在修饰人称名词的具有特殊性,除了表示泛指的“人”可以放在“整个”的后面构成“整个人”以外,其他的人名都不能放在“整个”的后边,不能说“整个鲁迅、整个邓小平”。
地名如“北京、厦门”等,这些地方表示范围,可以作为整体出现,其内部也可细分为小的个体,因此,这些地名既可以用“全”修饰,也可以用“整个”修饰。
(2)个体名词
根据“全”具有数量性,因此,“全”后的名词一般不能为单数名词,所以“全+个体名词”成立的可能性极小。而“整个”表示的是事物的整体性,所以大部分“整个+个体名词”是成立的。
1.今天妈妈准备了全桌子的好吃的。
2.今天妈妈准备了整个桌子的好吃的。
3.今天妈妈准备了一/满桌子的好吃的。
通过句1)可知,个体名词本身不存在数量多的含义,也没有明确的范围,因此不能用“全”修饰。根据句2)可知,“整个”只能表示个体事物的外部整体性,并不能表示内部充塞性,想要表示内部充塞性,就需要由句3)的“一/满”来体现。
(3)集合名词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集合”的解释为:“许多分散的人或物聚在一起。”
根据“全”具有数量性特征,所以“全”后的名词可以是集合名词,那么“全+集合名词”是否成立呢?我们先看一看下面的句子。
4.这关系到全群众的利益。
5.这关系到整个群众的利益
6.这关系到全人民的利益。
7.这关系到整个人民的利益。
通过句4)和句6)可知,“全”后面的名词不仅需要具有数量性,而且必须有范围性,范围性一定要有界,界线不明确的也不能构成“全+N”格式。
(4)抽象名词
这里的“抽象”主要是跟“具体”相对,表示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
空洞的。通过概念可知,抽象名词并无数量可言,也无范围可定,所以“全”肯不能修饰抽象名词。如:
8.为了爱情,她付出了全青春。
9.为了爱情,她付出了整个青春。
通过上面的句子可知,“整个”后的名词可以是抽象的,因为“整个”强调
的是名词的整体性,并无数量及范围的要求。
(5)时间名词
时间名词分为时段名词和时点名词。时点名词主要是一个点,不能达到一定的量,不能用表示数量多的“全”和“整个”来修饰,如“现在、五点三十分”都是时点名词。
时段名词中“全”能修饰的时间名词是非常有限的,既可以是单音节,也可以是双音节,如“全天、全月、全季度、全年、全日(因为常说‘全日制’)、全世纪(使用频率很低)”等等,但是像“夏天、秋天、学期、早晨”这些时间名词,“全”是不能修饰的,因为这些词表示的是整体义,并不存在内部数量多之义,而表示整体义的“整个”是可以修饰的。
(6)处所名词
处所就是地方的意思,处所名词就是表示地方的名词,可以是地名(同1),
上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细说了;也可以是“里屋、河岸、公司”等一些表示地點的名词。
10.全里屋有五十个人。
11.整个里屋有五十个人。
通过以上的句子发现,无论是“全”还是“整个”都成立。
(7)方位名词
方位就是表示方向和位置的,如东、西、南、北、以东、以西、以南、以北
等等。因为方位词不存在范围性,内部也不存在个体性,所以不能用“全”修饰;而“整个”一般可以修饰双音节的方位词,单音节的方位词一般不能修饰。如:“整个以东、整个以西、整个北边”等等。
根据以上分析,把“全”和“整个”的使用特点归纳如下:
参考文献
[1]宋成.《语料库视野下形容词“全”用法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黄伯荣 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21.
[3]袁毓林.《容器隐喻、套件隐喻及相关语法现象—词语同现限制的认知解释和计算分析》[J]中国语文,2004(3):19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