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应用题内容多变、类型多样,解答起来也有多种方法,既难理解,也容易出错,着实是令人头疼的难点问题。而鉴于应用题在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上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应用题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数学学科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题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强化学生的解题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发散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一些教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了数学应用的本质,只注重分数和解题技巧,没有充分发挥数学应用题的特殊作用。数学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参考多方面资料,精心设计数学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教学方式过于简单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第一阶段,对新事物都感到好奇。但是他们学习事物的耐心是有限的,因此当教师单纯简单授课时,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同时由于数学的特殊性,如抽象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材和严格的教学方法等。这些问题不仅让学生很难学,也让教师很难教。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只能使用题海战术,但是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甚至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存在着严重的类型化问题
在目前的学科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喜欢采取例题教学的方法,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掌握解决相似题型的方法。从长期的教学经验来看,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在传统教育的要求下也有着很好的表现,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素质教育的当下,例题教学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虽然学生能够对这一种类型题目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但是在发散思维方面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往往只会解决这一类型的题目,没有掌握真正的思维方法,在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往往难以解答。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1)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应用问题通常是实际生活问题的结果,但有些例子不符合学生周围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周围的环境,把学生只能抽象理解的活动变成熟悉的生活问题。以“两步应用题”为例,我经常根据学生的生活给学生设置这样的情境:星期天,淘淘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物园赏花,植物园的門票儿童是5元一张,成人是9元一张,爸爸带了30元钱,够买票进园吗?出门游玩是学生熟悉的事情,虽然他们并不需要自己去买票,但是对门票问题还是挺熟悉的,且作为游玩的参与者,他们对于买门票存着一种跃跃欲试之感。这道题确实激发了他们的解答兴趣,再经过教师的点拨,他们知道要先算出一家三口的门票钱,然后再和爸爸带的钱数进行比较,抓住了解题要点,再解答此类问题也就不会出错了。此外,教师可以将平均数问题、工程问题等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喜欢的“森林大冒险”“生活中的建筑”等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形象化、生活化地题材中解决数学应用问题。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主动去接触应用题,也能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世界,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2)探索解题原理,拓展学生思维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尤为重要,比如,在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课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应用题,那么教师在解题的时候就应该让学生通过题目找到本质。比如,“已知班级中有56个学生,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去旅游,面包车一次只能拉7个学生,需要租几辆面包车?”这个问题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个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简单计算问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看透这个问题,从简单的题目中提取到关键的数据,就是“56个学生”和“7个学生”这两个数据,所以要解答这个只需要计算出56除以7即可。这个时候,整个题目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学生也能够从简单的题目中得到逻辑思维的锻炼。当然,教师在解决这一个问题以后就需要马上准备几个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去锻炼和巩固,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就会形成解决这一类型题目的思路。在后续的练习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减少给学生的帮助,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题的思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3)应用题答案开放化
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多练习一些开放性的应用题,设置不唯一的答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例如,淘淘和方方早上七点钟同时出发去学校,淘淘一分钟走60米,8分钟后到校,方方一分钟走50米,走了8分钟后也到达了学校,请你算一算,淘淘家和方方家相距多少米?有的学生很快就给出答案:60×8+50×8=480+400=880(米),我问学生:“这个答案正确吗?”学生先是点头说“正确”,很快又摇头说“不正确”。在短暂地讨论后,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880米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就是淘淘家、方方家和学校在一条直线上,且学校在中间,两家分别在两侧。如果两家在学校的一侧呢?如果三个地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呢?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我对这位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赞赏,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了不同的解答。学生们的探索兴致很高,结果也十分喜人。
结束语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点及难点,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还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析应用题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学生将来能更好地学习数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志良.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7):63-64.
[2]郑亚丽.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1(06):105-106.
[3]贾彬.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07):192.
关键词: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数学学科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题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强化学生的解题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发散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一些教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了数学应用的本质,只注重分数和解题技巧,没有充分发挥数学应用题的特殊作用。数学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参考多方面资料,精心设计数学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教学方式过于简单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第一阶段,对新事物都感到好奇。但是他们学习事物的耐心是有限的,因此当教师单纯简单授课时,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同时由于数学的特殊性,如抽象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材和严格的教学方法等。这些问题不仅让学生很难学,也让教师很难教。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只能使用题海战术,但是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甚至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存在着严重的类型化问题
在目前的学科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喜欢采取例题教学的方法,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掌握解决相似题型的方法。从长期的教学经验来看,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在传统教育的要求下也有着很好的表现,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素质教育的当下,例题教学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虽然学生能够对这一种类型题目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但是在发散思维方面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往往只会解决这一类型的题目,没有掌握真正的思维方法,在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往往难以解答。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1)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应用问题通常是实际生活问题的结果,但有些例子不符合学生周围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周围的环境,把学生只能抽象理解的活动变成熟悉的生活问题。以“两步应用题”为例,我经常根据学生的生活给学生设置这样的情境:星期天,淘淘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物园赏花,植物园的門票儿童是5元一张,成人是9元一张,爸爸带了30元钱,够买票进园吗?出门游玩是学生熟悉的事情,虽然他们并不需要自己去买票,但是对门票问题还是挺熟悉的,且作为游玩的参与者,他们对于买门票存着一种跃跃欲试之感。这道题确实激发了他们的解答兴趣,再经过教师的点拨,他们知道要先算出一家三口的门票钱,然后再和爸爸带的钱数进行比较,抓住了解题要点,再解答此类问题也就不会出错了。此外,教师可以将平均数问题、工程问题等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喜欢的“森林大冒险”“生活中的建筑”等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形象化、生活化地题材中解决数学应用问题。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主动去接触应用题,也能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世界,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2)探索解题原理,拓展学生思维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尤为重要,比如,在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课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应用题,那么教师在解题的时候就应该让学生通过题目找到本质。比如,“已知班级中有56个学生,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去旅游,面包车一次只能拉7个学生,需要租几辆面包车?”这个问题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个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简单计算问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看透这个问题,从简单的题目中提取到关键的数据,就是“56个学生”和“7个学生”这两个数据,所以要解答这个只需要计算出56除以7即可。这个时候,整个题目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学生也能够从简单的题目中得到逻辑思维的锻炼。当然,教师在解决这一个问题以后就需要马上准备几个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去锻炼和巩固,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就会形成解决这一类型题目的思路。在后续的练习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减少给学生的帮助,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题的思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3)应用题答案开放化
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多练习一些开放性的应用题,设置不唯一的答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例如,淘淘和方方早上七点钟同时出发去学校,淘淘一分钟走60米,8分钟后到校,方方一分钟走50米,走了8分钟后也到达了学校,请你算一算,淘淘家和方方家相距多少米?有的学生很快就给出答案:60×8+50×8=480+400=880(米),我问学生:“这个答案正确吗?”学生先是点头说“正确”,很快又摇头说“不正确”。在短暂地讨论后,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880米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就是淘淘家、方方家和学校在一条直线上,且学校在中间,两家分别在两侧。如果两家在学校的一侧呢?如果三个地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呢?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我对这位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赞赏,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了不同的解答。学生们的探索兴致很高,结果也十分喜人。
结束语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点及难点,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还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析应用题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学生将来能更好地学习数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志良.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7):63-64.
[2]郑亚丽.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1(06):105-106.
[3]贾彬.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0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