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可谓近来教育热词之一。我们有幸在第十三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上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特约国家督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刘坚关于核心素养的主题报告。
刘坚从最新一轮PISA报告和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博士的文章《当代学生的空心病》切入“核心素养”话题,认为“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为教育者要思考的。
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
刘坚介绍:对于“核心素养”一词,尽管不同国家的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的公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于是,刘坚带领团队,把最近15年来,包含六大洲5个国际组织和24个国家或地区发布的有关“核心素养”或“21世纪国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官方文件,提炼出18个素养条目,做了至下而上的归纳、分析,将相关内容进行拆分、重组,最终梳理出18项素养条目。
这18个素养条目中,有9项与某个特定内容领域密切相关,称之为领域素养,包括基础领域素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技素养、人文与社会素养、艺术素养、运动与健康素养)和新兴领域素养(信息素养、环境素养、财商素养);另9项超越特定领域的素养称之为通用素养,分别指向高阶认知(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个人成长(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人生规划与幸福生活)与社会性发展(沟通与合作、领导力、跨文化与国际理解、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
接着刘坚把这18项素养条目放回到国际范围对照,然后通过分析29个国家中各个素养条目的关注度,结果显示,最受全球关注的七大核心素养是: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批判性思考;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
刘坚把最受全球关注的七大核心素养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照,感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没有明显提及“沟通与合作”。他引用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的文章观点:在我们的教育中,学生非常缺乏关于如何讨论问题的基本训练。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形,一种是在教师的不断鼓励和反复催促下,学生会勉强发表一些见解,但往往词不达意,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有效的讨论;另一种是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面红耳赤,却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偏离了主题,同样没有有效的讨论,反而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刘坚说,他在听小学的课时,常常发现一个现象,老师刚一提出问题,很多学生就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回答,但是,那些举手的同学并没有听正在回答问题的同学是怎么说的,甚至都没有听老师是如何提问的,他们就是那样争先恐后地举手、站起来回答、坐下。
刘坚说,联合国教科文最近几份重要报告里都谈到要回归人文关怀、强调沟通,强调相互理解、相互合作。他认为,基于倾听的“讨价还价式地交流,建设性地对抗”的沟通、合作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
实践“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
刘坚讲解道,指向核心素养,是希望每一个学科不要过度强调本学科,而是应该更多服务于核心素养。并认为,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更加强调课程内容与变化的世界密切联系;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更加强调任务驱动学习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更加注重经历与体验,注重高层次認知能力与独立思考,注重批判性思考;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理解、沟通、合作、责任、尊严、个性与创造性。
刘坚引入经济领域热词“供给侧改革”,提了一个问题:教育改革——什么是教育领域的过度产能和过量库存?什么是中国教育的不足与短板?如何推动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认为,增加有效供给落实核心素养,一要促进学生快乐学生、有效学习、富有智慧地学习、富有创造性学习;二要促进教师团队专业成长,实现基于学习的教;三要全面提升校长领导力。
刘坚在报告中抛出一个讨论性话题,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刘坚说,他的价值观无法接受学科核心素养。他举了物理学科的“实验探究”和生物学科的“科学探究”学科核心素养,认为这样的学科核心素养会让老师无所适从,这些学科核心素养怎么去落实、能落实多少,是要打一个问号的。刘坚说,与其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不如强调各门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贡献率——赋予所有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从每一门学科中分一杯羹,看上去相近,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取向。
刘坚认为,核心素养从提出的那一天起,它是指向“整体的人”,指向应对真实的世界的。因此,指向核心素养,但是慎用“学科核心素养”。
刘坚是《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的主持者,对核心素养与课程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在大会上的报告时间只有90分钟,但是我们相信,刘坚的报告一定会引发与会者的思考,这些思考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
(作者系《学校品牌管理》策划部记者)
刘坚从最新一轮PISA报告和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博士的文章《当代学生的空心病》切入“核心素养”话题,认为“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为教育者要思考的。
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
刘坚介绍:对于“核心素养”一词,尽管不同国家的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的公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于是,刘坚带领团队,把最近15年来,包含六大洲5个国际组织和24个国家或地区发布的有关“核心素养”或“21世纪国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官方文件,提炼出18个素养条目,做了至下而上的归纳、分析,将相关内容进行拆分、重组,最终梳理出18项素养条目。
这18个素养条目中,有9项与某个特定内容领域密切相关,称之为领域素养,包括基础领域素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技素养、人文与社会素养、艺术素养、运动与健康素养)和新兴领域素养(信息素养、环境素养、财商素养);另9项超越特定领域的素养称之为通用素养,分别指向高阶认知(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个人成长(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人生规划与幸福生活)与社会性发展(沟通与合作、领导力、跨文化与国际理解、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
接着刘坚把这18项素养条目放回到国际范围对照,然后通过分析29个国家中各个素养条目的关注度,结果显示,最受全球关注的七大核心素养是: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批判性思考;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
刘坚把最受全球关注的七大核心素养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照,感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没有明显提及“沟通与合作”。他引用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的文章观点:在我们的教育中,学生非常缺乏关于如何讨论问题的基本训练。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形,一种是在教师的不断鼓励和反复催促下,学生会勉强发表一些见解,但往往词不达意,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有效的讨论;另一种是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面红耳赤,却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偏离了主题,同样没有有效的讨论,反而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刘坚说,他在听小学的课时,常常发现一个现象,老师刚一提出问题,很多学生就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回答,但是,那些举手的同学并没有听正在回答问题的同学是怎么说的,甚至都没有听老师是如何提问的,他们就是那样争先恐后地举手、站起来回答、坐下。
刘坚说,联合国教科文最近几份重要报告里都谈到要回归人文关怀、强调沟通,强调相互理解、相互合作。他认为,基于倾听的“讨价还价式地交流,建设性地对抗”的沟通、合作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
实践“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
刘坚讲解道,指向核心素养,是希望每一个学科不要过度强调本学科,而是应该更多服务于核心素养。并认为,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更加强调课程内容与变化的世界密切联系;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更加强调任务驱动学习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更加注重经历与体验,注重高层次認知能力与独立思考,注重批判性思考;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理解、沟通、合作、责任、尊严、个性与创造性。
刘坚引入经济领域热词“供给侧改革”,提了一个问题:教育改革——什么是教育领域的过度产能和过量库存?什么是中国教育的不足与短板?如何推动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认为,增加有效供给落实核心素养,一要促进学生快乐学生、有效学习、富有智慧地学习、富有创造性学习;二要促进教师团队专业成长,实现基于学习的教;三要全面提升校长领导力。
刘坚在报告中抛出一个讨论性话题,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刘坚说,他的价值观无法接受学科核心素养。他举了物理学科的“实验探究”和生物学科的“科学探究”学科核心素养,认为这样的学科核心素养会让老师无所适从,这些学科核心素养怎么去落实、能落实多少,是要打一个问号的。刘坚说,与其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不如强调各门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贡献率——赋予所有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从每一门学科中分一杯羹,看上去相近,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取向。
刘坚认为,核心素养从提出的那一天起,它是指向“整体的人”,指向应对真实的世界的。因此,指向核心素养,但是慎用“学科核心素养”。
刘坚是《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的主持者,对核心素养与课程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在大会上的报告时间只有90分钟,但是我们相信,刘坚的报告一定会引发与会者的思考,这些思考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
(作者系《学校品牌管理》策划部记者)